河南省南阳一中2023年高一上数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南阳一中2023年高一上数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南阳一中2023年高一上数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南阳一中2023年高一上数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南阳一中2023年高一上数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南阳一中2023年高一上数学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已知角的顶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若,则的值为()A. B.C. D.2.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BB1、BC的中点.则图中阴影部分在平面ADD1A1上的正投影为()A. B.C. D.3.已知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则的最小值为()A. B.C. D.4.已知函数:①y=2x;②y=log2x;③y=x-1;④y=;则下列函数图像(第一象限部分)从左到右依次与函数序号的对应顺序是()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5.设;,则p是q()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三个数的大小关系为()A. B.C. D.7.设,则“”是“”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已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函数是奇函数,且当时,,则()A.-18 B.-12C.-8 D.-69.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A. B.C. D.10.已知向量满足,且,若向量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相应题中横线上)11.设,且,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2.在△ABC中,,面积为12,则=______13.平面向量,,(R),且与的夹角等于与的夹角,则___.14.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15.已知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和,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整治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某村准备将一块由一个半圆和长方形组成的空地进行美化,如图,长方形的边为半圆的直径,O为半圆的圆心,,现要将此空地规划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区域(底边)种植观赏树木,其余的区域种植花卉.设.(1)当时,求的长;(2)求三角形区域面积的最大值.17.已知的图象上相邻两对称轴的距离为.(1)若,求的递增区间;(2)若时,若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5,求的值.18.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值域;(2)若存在实数,使得在上有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D=60°,AB=2AD,PD⊥平面ABCD,点M为PC的中点(1)求证:PA∥平面BMD;(2)求证:AD⊥PB;(3)若AB=PD=2,求点A到平面BMD的距离20.已知集合,集合.(1)求集合;(2)求21.某汽车配件厂拟引进智能机器人来代替人工进行某个操作,以提高运作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已知购买x台机器人的总成本为(万元)(1)若使每台机器人的平均成本最低,问应买多少台?(2)现按(1)中求得的数量购买机器人,需要安排m人协助机器人,经实验知,每台机器人的日平均工作量(单位:次),已知传统人工每人每日的平均工作量为400次,问引进机器人后,日平均工作量达最大值时,用人数量比引进机器人前工作量达此最大值时的用人数量减少百分之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C【解析】根据终边经过点,且,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详解】因为角终边经过点,且,所以,解得,故选:C2、A【解析】确定三角形三点在平面ADD1A1上的正投影,从而连接起来就是答案.【详解】点M在平面ADD1A1上的正投影是的中点,点N在平面ADD1A1上的正投影是的中点,点D在平面ADD1A1上的正投影仍然是D,从而连接其三点,A选项为答案,故选:A3、C【解析】由题知,,,则可得,则,利用基本不等式“1”的妙用来求出最小值.【详解】由题知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不同的实数根,则有,,,所以,且是两个不同的正数,则有,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的最小值是.故选:C4、D【解析】图一与幂函数图像相对应,所以应④;图二与反比例函数相对应,所以应为③;图三与指数函数相对应,所以应为①;图四与对数函数图像相对应,所以应为②所以对应顺序为④③①②,故选D5、A【解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可得结果.【详解】当时,显然成立,即若则成立;当时,,即若则不成立;综上得p是q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6、A【解析】利用指数对数函数的性质可以判定,从而做出判定.【详解】因为指数函数是单调增函数,是单调减函数,对数函数是单调减函数,所以,所以,故选:A7、D【解析】若,则,故不充分;若,则,而,故不必要,故选D.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熟练不等式的性质是解答好本类题目的关键.8、D【解析】首先根据题意得到,再根据的奇偶性求解即可.【详解】由题知:,所以当时,,又因为函数是奇函数,所以.故选:D9、C【解析】分别求出的值,从而求出函数的零点所在的范围【详解】由题意,,,所以,所以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故选C.【点睛】本题考察了函数的零点问题,根据零点定理求出即可,本题是一道基础题10、B【解析】由题意利用两个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数形结合求得的取值范围.【详解】设,根据作出如下图形,则当时,则点的轨迹是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且结合图形可得,当点与重合时,取得最大值;当点与重合时,取得最小值所以的取值范围是故当时,的取值范围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相应题中横线上)11、【解析】由题意得,,又因为,则的取值范围是12、【解析】利用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inC.使用二倍角公式求出cos2C【详解】由题意,在中,,,面积为12,则,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二倍角公式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其中解答中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余弦的倍角公式,合理余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13、2【解析】,与的夹角等于与的夹角,所以考点:向量的坐标运算与向量夹角14、.【解析】根据对数的运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根据对数的运算公式,可得.故答案为:.15、【解析】如图:则当时,即时,当时,原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段函数求最值问题,在定义域为动区间的情况下进行分类讨论,先求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情况,然后计算,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数形结合,结合图形来研究最值问题,本题有一定的难度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1)(2)【解析】(1)利用三角函数表达出的长;(2)用的三角函数表达出三角形区域面积,利用换元法转化为二次函数,求出三角形区域面积的最大值.【小问1详解】设MN与AB相交于点E,则,则,故的长为【小问2详解】过点P作PF⊥MN于点F,则PF=AE=,而MN=ME+EN=,则三角形区域面积为,设,因为,所以,故,而,则,故当时,取得最大值,故三角形区域面积的最大值为17、(1)增区间是[kπ-,kπ+],k∈Z(2)【解析】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周期,进而求出的值,确定出函数解析式,由正弦函数的递增区间,,即可求出的递增区间由确定出的函数解析式,根据的范围求出这个角的范围,利用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函数的最大值,即可得到的值解析:已知由,则T=π=,∴w=2∴(1)令-+2kπ≤2x+≤+2kπ则-+kπ≤x≤+kπ故f(x)的增区间是[kπ-,kπ+],k∈Z(2)当x∈[0,]时,≤2x+≤∴sin(2x+)∈[-,1]∴∴点睛:这是一道求三角函数递增区间以及利用函数在某区间最大值求得参数的题目,主要考查了两角和的正弦函数公式,正弦函数的单调性,以及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正弦函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18、(1)(2)【解析】(1)结合题意得Mx=log2x,0<x<2(2)由题知,进而换元得在上有解,再根据对勾函数求最值即可;【小问1详解】解:函数,因为,所以当时,,.当时,,.即Mx当时,;当时,.综上:值域为.【小问2详解】解:可以化为即:令,,所以,所以所以在上有解即在上有解令,则而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9、(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解析】(1)设AC和BD交于点O,MO为三角形PAC的中位线可得MO∥PA,再利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得结论(2)由PD⊥平面ABCD,可得PD⊥AD,再由cos∠BAD,证得AD⊥BD,可证AD⊥平面PBD,从而证得结论(3)点A到平面BMD的距离等于点C到平面BMD的距离h,求出MN、MO的值,利用等体积法求得点C到平面MBD的距离h【详解】(1)证明:设AC和BD交于点O,则由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O为AC的中点由于点M为PC的中点,故MO为三角形PAC的中位线,故MO∥PA.再由PA不在平面BMD内,而MO在平面BMD内,故有PA∥平面BMD(2)由PD⊥平面ABCD,可得PD⊥AD,平行四边形ABCD中,∵∠BCD=60°,AB=2AD,∴cos∠BADcos60°,∴AD⊥BD这样,AD垂直于平面PBD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故AD⊥平面PBD,∴AD⊥PB(3)若AB=PD=2,则AD=1,BD=AB•sin∠BAD=2,由于平面BMD经过AC的中点,故点A到平面BMD的距离等于点C到平面BMD的距离取CD得中点N,则MN⊥平面ABCD,且MNPD=1设点C到平面MBD的距离为h,则h为所求由AD⊥PB可得BC⊥PB,故三角形PBC为直角三角形由于点M为PC的中点,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MD=MB,故三角形MBD为等腰三角形,故MO⊥BD由于PA,∴MO由VM﹣BCD=VC﹣MBD可得,•()•MN•(BD×MO)×h,故有()×1•()•h,解得h【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用等体积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体现了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20、(1);(2)【解析】⑴解不等式求得集合⑵根据已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