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1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中的第三课,位于第二课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之后,第四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之前。在本单元中第二、三、四课为我们全面勾勒了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这发展既包括历史轨迹的发展,也包括制度、文化的新成就。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和创新正是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重要构成。隋唐时期通过对前朝旧制继承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变化,将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变更为科举考试,政府组织形式逐渐演变成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承袭魏晋以来的租调制改进为租庸调制,后于唐中期提出两税法。从政治文明史的视角看隋唐制度总结了此前一千年制度探索成果,又奠定了此后一千年制度建设的框架,因此隋唐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史中最大的转捩中枢。从制度的演进规律看制度的创新与发展都离不开“人”的推动。学情分析本课主要围绕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展开,属于政治经济史范畴,过于抽象,难于理解。其中的选官制度与三省六部制学生较为熟悉,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对本课进行讲解时,务必要通过典型史料,直观材料,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制度变化的背景和意义,内容稍次之。赋税制度部分对于学生比较陌生,该部分既要讲解制度内容,又要指导学生能全面评价。教学目标结合历史文献,历史图片、历史文物等相关资料,通过情境创设、对比、分析、归纳等历史方法加强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学生能够论述科举制的产生与影响,阐述三省六部制的运行及评价,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等制度的运行和评价。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古代政治文明的延续发展,建立历史时空观念,理解制度演进的内在规律,以唯物史观的角度去理解隋唐制度的历史影响与意义。隋唐制度既在中国政治文明史占有重要地位,又为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以此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科举制与三省六部制制度演进与影响。难点:理解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运行与评价教学策略情境创设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教学立意“人”视角下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流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隋唐盛世,领略了盛唐雄风,现如今我们依然为之骄傲与自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强盛的帝国呢?今天我们就去一探究竟,深入到隋唐时代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中去寻找答案。教师呈现《大唐六典》的图片并简介:简称《唐六典》,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官修的行政法典。它记载了唐朝前期政治制度的运作体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反映了唐朝政治制度不断的变化与创新,在整个中国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而引人课题。设计意图:以厚厚几大册的《唐六典》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隋唐时期统治者在政治制度构建上所做的努力,并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赋税制是如何变化的,有哪些创新,其背后有哪些力量在推动,这些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环节一】三省六部制三省制的产生材料1马端临在讲述三省制度始末的时候,认为:“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篡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文献通考·职官三》问题:(1)结合课本内容,思考三省制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正式确立于何时?(2)三省制变化的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推动?设计意图:第(1)问阅读课本即可回答,学生通过该问能够简单地认识三省六部制的源流。重点是第(2)问,要让学生思考制度变化背后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学生思考后认为,在专制体制中,皇帝的信任和偏爱非常重要,比如皇帝信任中书省,那么中书省的职权就会快速膨胀,相应的,整个中央官制也会进一步调整。这显示了制度背后人事的作用以及古代君主专制下“人治”的底色。三省六部制的职权与运行机制材料2唐制: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卷128问题:结合材料和教科书画出三省六部制的权力结构图,并回答三省六部制的权力运行机制?设计意图: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在笔记上画出三省六部制的权力结构图,强化理解。此外,引导学生分析材料,理清三省六部制权力的运行机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三省长官的名称,促进对三省六部制的深度学习。材料3问题:请同学们在课本中《唐朝三省位置图》上圈出三省的位置,并根据所学判断当时三省的地位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历史地图是重要的史料之一,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需要训练和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太极宫是宫城的核心也是皇帝办公的场所,中书省和门下省距离皇帝最近可以推论出此二省相对于尚书省权力更大些。教师还可以提供其他史料作为旁证,提高史料实证素养。材料4尚书右丞魏征为秘书监参预朝政。——《新唐书·宰相表》材料5自唐高宗以后,为宰相者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新唐书·百官志一》材料6唐初,三省长官对重大事务共同议论于门下省的政事堂,遇见分歧,皇帝是最高决策者,能进入政事堂议事的都是宰相。开元十一年,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中书门下确立后,很快出现新的秘书班子北门学士,这是皇帝建立新的、自认为更可靠的秘书机构。—摘编自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问题:唐初的宰相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其背后是哪个因素在推动?设计意图:通过史料阅读并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推断出唐初宰相制的变化,并深入思考宰相制度变革背后的人事因素,从中让学生体会到君主专制下,皇权对相权的抑制。三省六部制的影响加强皇权抑或抑制皇权,三省六部制的影响有很多,也是考试的热点。以2019年1月浙江学考历史第26题(材料7)为例进行分析。材料7三省六部制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唐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权的分配如下:中书省主管命令的拟定,经过画敕成为皇帝的命令后再送达门下省。门下省对每一道命令都有副署权,如果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省的命令就不能下达。诏书经过门下审核以后,送到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是最高权力执行机关,总揽六部。这样,在最高决策权和最高行政权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问题: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介唐代三省制的运作程序,并分析这一制度的主要优点。设计意图:通过考试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三省六部制的影响,同时让学生提前感受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特点。简介三省制的运作程序比较简单,学生容易作答,而分析三省制度的主要优点比较思辨,其答案是:(1)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2)三省相互制衡,防范宰相擅权;(3)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4)弥补政务繁多而宰相才力不足的缺陷。最后两点比较好理解。但三省六部制到底是加强皇权还是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初入高中的学生可能仅从题目所提供的资料中不易归纳出,需要教师的引导。过渡:为了进一步解释三省六部制为什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呈现材料8。材料8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的各级机关所承认。故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中书省武则天改称凤阁,门下省武则天改称鸾台)。这仍是说一切皇帝诏命必须经中书、门下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设计意图:三省六部制对皇权的双重影响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需要教师提供多种史料包括相互矛盾的史料来刺激学生的思考,在史料的帮助下进一步去理解三省六部制的影响。历史教学不是让学生去大段地背诵历史结论,更重要的学会驾驭各种矛盾的史料并经过思辨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过渡:以上讲述了唐朝中央政府的官员,那么这些官员是如何选拔出来的,以什么标准来选拔呢?自然过渡到科举制。【环节二】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师简述历代主要的选官制度: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指出其分布朝代,让学生对科举制的地位有一个整体了解。材料1汉代察举制是乡举里选之后,再由中央加以一番考试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献帝逃亡,中央地方失去联系,一切制度全归紊乱,乡举里选的制度无法推行。于是朝廷用人没有了标准,尤其是武人在行伍中滥用人员。曹操以陈群为吏部尚书,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一时制度建立,吏治澄清。——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问题:(1)九品中正制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建立的?(2)结合教科书思考,九品中正制发挥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3)九品中正制后来为什么被废弃了?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三个小问题解读九品中正制的来龙去脉,背景、影响和结局。在分析九品中正制为什么被废弃时,要挖掘制度消亡背后的人事因素。中央委任的中正官在制度初创时尚能依据才能、道德,较为公平的选拔人才,后来的中正官开始为自己谋私利,这显然是不利于统治稳定的,统治者必然要对不合理的制度进行创新。2.唐代科举制的创新材料2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王定保《唐搪言》卷1《散序进士》材料3问题:(1)请同学们准确说出科举正式诞生的时间?(2)结合材料2和材料3说出唐代科举制相对于隋朝有了怎样的创新?设计意图:阅读史料掌握科举制诞生的朝代,并结合图片史料,让学生神入历史现场。结合教科书内容,学生依次回答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对科举制做了哪些创新。3.科举制的历史影响材料4唐代科举制有三大特点:(1)分科招考,取士权归于中央;(2)允许自由报考;(3)主要以成绩定取舍。——邓小南“中国古代史”课件材料5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王播《题木兰院二首》问题:请根据材料归纳出科举制的影响。设计意图;邓小南教授对唐科举制的特点已经做了很好的归纳,学生据此来把握科举制的影响,学会分析材料中的关键词。此外,用唐宰相王播“饭后钟”的故事来说明科举制对下层人士的意义,使历史课堂多些对人物命运的思考,以人物命运来反思制度的影响。过渡:唐代科举制很完善吗,有没有消极的一面?材料6在唐代,举人在考试前要象征性地提供给考官一个名单,上面有五位担保自己品行和背景的州县官员。他们接着要和考官建立社会关系,登门拜访,抬出家室原来的纽带,献上自己创作的作品。考生期待和考官之间的情谊能帮助自己通过科举。—陆威仪《哈佛中国史》材料7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材料8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张籍《酬朱庆余》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归纳科举制对唐政治的消极影响?设计意图:教科书中未提科举制的消极影响,学生通过以上三则材料的解读可以认识到科举制的消极影响。制度是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瑕的,制度需不断因人因事进行改革。这也为学生学习宋朝对科举制的改革做铺垫。过渡;无论是人才的选拔还是官僚政治的运转都需要老百姓缴纳的赋税来维持,从而过渡到赋税制度。【环节三】赋税制度1.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材料1唐代租庸调制,大体比汉代定额更轻,说得上是一种轻徭薄赋的制度,而且租庸调项目分明,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调。此制的最高用意,在使有身者必有田有家,于是对政府征收此轻微的税额,将会觉得易于负担。——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问题:结合教科书请同学们解释什么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此制度对唐初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设计意图:从钱穆对租庸调制的评价入手,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租庸调制对唐初发展的作用,结合教科书掌握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操作程序。2.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为什么实行不下去?材料2——整理自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材料3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设计意图:上图显示唐玄宗时期户口数达到顶峰,意味着均田制承受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尝试引导学生思考人口的迅速增长给制度实施造成的压力。此外,户口的增加也意味着行政成本的提高,租庸调制的实行全赖账籍制度,而“版籍浸坏”则导致租庸调制无法实行。解读材料使学生理解制度变迁背后的人事因素,提高历史解释素养。3.两税法改革的内容材料4(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问题:(1)说出两税法改革的内容。(2)解释材料中“量出以制入”的实质。设计意图:学生结合教科书很容易回答出两税法的内容。本题还需要思考“量出以制入”的实质,钱穆认为,唐代租庸调制蕴含一种“为民制产”的精神,而两税法则失去了这一精神,使土地兼并更加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税收会不断加重。过渡:两税法的改革有没有缺点呢?材料7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陆贽《翰苑集》卷22设计意图:结合陆贽和教科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糖尿病低血糖定义
- 小麦白粉病盆栽试验
- 高层建筑物业管理
- 苏锡常镇四市3月一模语文讲评课件
- 会计信息系统实训-供应链篇(用友U8 V10.1)(第2版) 课件 单元1 会计信息系统认知
- 甲状腺肿瘤的术后护理
- 正邦猪场管理员述职
- 初中名词所有格归类
- 《“数学思考”复习》教案
- 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教学设计
- GB/T 44770-2024智能火电厂技术要求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婴幼儿保育赛项)省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大学与文化传承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真空镀膜机操作指导
- 组织机构翻译方法
- 不合格品管理看板
- 梅花香自苦寒来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室内设计意向书
- 液氨制冷系统排氨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
- 修复知情同意书
- 《0-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