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1页
3.8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2页
3.8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3页
3.8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单元第1课时总第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素养目标知道兴中会、同盟会的时间、口号和影响,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唯物史观、时空观念)感。运用史料分析同盟会建立的背景,认识三民主义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本课学习,感悟孙中山、黄兴等爱国英雄,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外来侵略的反抗斗争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第3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共有两个子目,即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尤其是早期思想的转变,即从“医人”到“医国”,促使他朝着民主革命的方向努力。孙中山的革命实践包括:组建革命团体兴中会,策划反清起义,成立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废除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能够自己通过阅读、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独立地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的大致情况,但是仅局限于感性认识,缺乏理性认识。由于本课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既有识记层次的要求,又有运用层次的要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了解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的同时,深入分析同盟会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三民主义的提出。教学难点三民主义的内涵和作用。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学案、课件课前预习(附学案)课中实施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新课导入出示目标情景引入: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讲授新课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出示孙中山图片,介绍人物人物扫描:孙中山,本名孙文。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少年时,自命为洪秀全第二。为了革命,不辞辛苦,一生四次横渡太平洋、四次横渡印度洋、六次横渡大西洋、四次到美国、四次到英法、六次到越南、九次到新加坡、四次到马来西亚、两次到泰国、五次到日本……总行程达二十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五圈。国外求学3.兴中会(阅读课本41页完善表格)背景:1895年春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国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时间:1895年地点:广州人物:孙中山、陆皓东等,结果:陆皓东等人被捕,起义失败。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革命党人著作思想主张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宣传民族民主革命,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示钟》宣传革命思想的人物及作品:列表归纳(二)同盟会的成立背景(1)思想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示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2)组织基础:成立了华兴会和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革命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为了汇聚革命力量,革命者们认识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了。于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了。同盟会概况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目的: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组织基础: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领导人: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机关刊物:《民报》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意义: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三)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意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