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备考基础典型题过关_第1页
中考物理备考基础典型题过关_第2页
中考物理备考基础典型题过关_第3页
中考物理备考基础典型题过关_第4页
中考物理备考基础典型题过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简析2.2014年中考试题与往年相比的“新变化”(“特点”“亮点”);3.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平时教学和复习备考的启示。1.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综合分析本单元综合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从考查内容及考查方式等方面,按题型、题号和对应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分析,便于发现规律,对照参考,尤其是强化对考物理试题坚持“稳中求新”的认识。在分类归纳,总结对比中,便于把握好中考试题的特点和难度等.(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计16分)年份题号考查知识点分值1.估测、估算题12年1长度2时间11年温度质量(2009.1)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大约是50gB.考场内空气的温度大约是5O℃C.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15minD.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15cmD(2007.1)以下所给数据中,最接近实际大是【】A.一个西瓜的质量一般是50kgB.正常成年人脉搏挑动的时间间隔约为1sC.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40℃D.普通楼梯一级台阶的高度约为50cmB小结:考查重点:以生活实际中常见的长度、时间、速度、温度、质量、力、电流、电压、电功率等物理量为对象的估计、粗算题目。

启示:平时要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大概了解它们的大小,并能测一测、量一量,达到真正的感受。

年份题号考查知识点分值2.声现象10年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08年5噪声的监测与控制声的应用等(2010.1)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关于小鸟的叫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B.小鸟的叫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响度D.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音调变高了A(2008.5)对下列图中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B小结:考查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记住15℃时空气中的声速),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噪声的监测与控制,声的应用等。

启示:声现象的考查比较简单,在教学与训练中要扎实基础,使学生达到理解、记忆的水平,避免失误。

(2010.7)火箭常用液态氢作燃料,相同质量的氢和汽油完全燃烧,氢放出的热量约为汽油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发动机是一种热机B.氢的热值约为汽油热值的三分之一C.火箭上升时,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A3、热现象及能量综合

(2009.3)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图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熔化,后凝固C.先升华,后凝华D,先蒸发,后沸腾A(2009.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闻到丁香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C.天然气的热值是7J/kg,表示天然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7J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C(2008.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B.汽油机工作时,在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尘土飞扬”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小结:考查重点:考查物态变化、分子运动、热量、内能、比热容、热值等知识点。

启示:有关热现象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要理解清楚,能够准确辩析。

(2010.2)下面四幅图解释正确的是【】

A树的倒影是水B通过放大镜看到C苹果在眼中视网D红、绿、蓝面所成的实像的是物体正立膜上成倒立缩小三色光可以大的实像的虚像混合成白光D4、光现象启示:本题结合图示情景考查光的反射中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中凸透镜成像中的放大镜成像和眼睛成像原理,光的三原色及混合规律等简单的光现象的基础知识。抽样结果显示平均得分在分左右,难度值接近,难度偏大。比较多的考生错选了选项,即错误地认为物体在眼睛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另外对色光混合的现象认识模糊,值得反思!(2009.2)有一种自行车装有激光系统,人在晚上骑车时,该系统发出的激光在路面上形成“虚拟自行车道”,如图所示,它可以提醒来往车辆.注意行车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司机能看见.“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激光是一种电磁波D.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2008.1)对下列图中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D小结:考查重点: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现象,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等。

启示:在重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联系实际,认识对应的光现象和有关的应用,对相近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概念要能够比较它们的异同。

(2010.4)鱼在水中是靠改变自身体积实现上浮和下沉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鱼在上浮过程中,水对它的压强逐渐增大B.鱼在下潜的过程中,体积减小浮力不变C.鱼在水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不相等D.水面下游动的鱼体积变大时,它受到的浮力也变大D5、力学及能量综合启示:本题以鱼的浮沉为例考查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变化,浮力的大小与排水体积的关系,悬浮时浮力与重力的平衡的重点知识。抽样结果显示平均得分在分左右,难度值接近,难度偏大。考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理解得不到位,选项很乱。(2010.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用筷子夹菜时,筷子是费力杠杆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在作热运动C.太阳、地球、乒乓球、分子、电子是按物体的尺度由大到小排序的D.相距较近的两艘船平行向前快速行驶时容易相撞,是因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B(2009.4)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汔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倒,是因为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②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③汽车拐弯时司机通过转动方向盘来改变汽车的运动状态④汽车行驶时尾部的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大⑤用力踩刹车是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B(2008.6)2008年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降大雪,气温骤降,街道、公路被冰雪覆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在结冰的路面上难以行走,是因为摩擦力太小B.汽车在冰面上刹车后仍能滑行,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C.小孩在冰面上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和小孩受到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环卫工人给积雪的路面撒盐,可以加快冰雪的熔化C小结:考查重点:考查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平衡,摩擦力,力与运动的关系,压强,浮力,杠杆等知识。启示:注意物理用语的规范,了解生活中的口语的对错。对易犯错的问题,在平时练习中要特别关注,真正搞清楚这样说不合适的原因何在。还要把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起来。

(2012.3)下列关于安全用电做法正确的是【】A.在户外遇到雷雨时,应到大树下躲避B.更换灯泡时,应切断电源C.遇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将他拉离带电体D.用电器在使用时起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6、电学及能量综合(2009.7)小荣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保持3V不变,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排除故障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电流表的示数为0.3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故障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短路B.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是并联的C.想使电流表示数变大,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D.电阻R的阻值为10ΩD(2008.3)小兰同学将食用油、一元硬币、食盐水、陶瓷、铜钥匙和玻璃分为两类(如下表),依据的物质属性是(

A.硬度B.物态C.磁性D.导电性第一类第二类一元硬币、食盐水、铜钥匙食用油、陶瓷、玻璃D(2008.4)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路消耗电能的仪表,应安装在总开关之前B.电热毯内的电阻丝断了,只需将断头接上后仍可安全使用C.当电路因故障导致保险装置断开时,只需更换保险丝或使空气开关复位D.家用电器或电线着火时,首先应立即灭火A小结:考查重点:考查物质的导电性,电路分析(组成、计算、故障等),家庭电路,安全用电常识等。启示:重视学生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能加深对知识理解。对电路故障这样的难点的理解,通过实验得到真实的感受,并在实验中发现故障、讨论解决,再加上理论分析,就能顺利掌握。所谓难题也是多个基础知识的综合。

(2011.8)对下列两幅图的认识正确的是【】A.图-1中,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S极B.图-1中,只调换电源的正负极,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不变C.图-2中,实验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D.图-2中,只调换磁体的N、S极,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变C7、电磁综合等(2009.5)对下面四幅图解释正确的是

】B小结:考查重点:考查简单的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原理),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原理)等基础知识。启示:把电动机、电磁铁、发电机、发动机区别开,并用图表等方式,找出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结构的区别、对应的课本实验及现象,用对比的方法来加深理解。

(2012.6)有一款不用充电的新型手机,其核心技术是利用了通话时声音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手机具有把声能转化为电能的功能B.手机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C.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它的波长越长D.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C8、信息、能源、综合等启示:本题以新型手机为例考查电磁波的特性及能量转化等知识,也是错误筛选题。抽样结果显示平均得分在分左右,难度值接近,难度偏大。考生对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没有很好滴掌握,也充分暴露出我们教学及训练中对这些内容重视不够。(2008.7)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属于可再生能源。下列能源中均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①风能②水能③煤④石油⑤核燃料

A.①②B.①②⑤C.③④D.③④⑤A小结:考查重点:考查无线电通信常识,电磁波特征,能源的分类和节能环保等常识。

启示:要重视课本知识,全面复习训练,不要主观划分重点、考点,误导学生,造成漏洞和失误。

选择题综合评价理化试卷的前8个物理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泛,难度适中,表面评价比较简单,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都应该有满分目标,即使程度较差的学生,只要有端正的考试态度,认真读题、分析、选择,正确填涂答题卡,都能得到一定的分数。但是考试的结果显示:每年都有1~3个小题得分较低,全省各市都有一定比例的零分卡,让教师觉得惊讶,非常遗憾。这也警示我们要加强平时的训练和严格的要求。六个小题涉及的考点全面,选材新颖,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水平和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物理问题的能力。(五)填空与作图题(共6小题,约19分)(五)填空与作图题(共6小题,约19分)24、运动常识(速度计算、参照物等)(2009.23)(每空1分,共2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采用锂电池驱动的电动能源汽车已经投入生产.其设计最大速度为l20km/h合

m/s;该汽车每行驶100km耗电8kW·h,合

J。2.88×107

(2008.23)(第1空2分,第2空1分,共3分)正在建设中的西安地铁二号线全长,设计最高速度80km/h,平均速度35km/h,若列车以平均速度运行全程,所需时间为

min,列车在进出站过程中,其运动状态________(选择“发生”或“不发生”)改变。45.3(45.0~45.4)发生25、结合小实验情景,考查声现象、大气压等基础知识2011.26.(每空1分,共3分)“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新型材料,它是利用煤粉灰等工业废料以特殊工艺生产的存在大量空隙的砌块,若用平均密度为0.6×103kg/m3的砌块,砌一面长5m、宽12cm、高2m的墙,该墙的总体积为____m3,忽略砌块间的缝隙,墙的质量为____Kg,与普通砖比较(普通砖的密度为1.4~2.2×103kg/m3),请你写出一条使用这种材料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密度小,空心,隔热保温,节约能源启示:本题以新材料素材考查体积、质量的计算及新材料的优点等知识。抽样结果显示平均得分低于分,难度值不到。看似很简单的题,为何成了全卷得分最低、难度最大的题?不少的学生错在没有注意单位换算,导致计算结果错误。提醒学生要养成认真、细心的审题习惯。(2009.24)(每空1分,共3分)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象光一样可以发生

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

,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

.反射响度空气

(2008.24)(第1空1分,第2空2分,共3分)小明自制了一个“蜡烛抽水机”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将一支塑料管弯成∩型,一端插入硬纸片另一端插入右杯水中,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用硬纸片盖住右杯口且纸片与杯口密封(涂有凡士林),过一会,左杯内气体压强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右杯中水在

作用下流入左杯。减小大气压26、结合生活、生产用具、机器等,考查简单应用原理、能量及其转化等2012.24.(每空1分,共3分)下面是小敏同学将几种物体依据物质的导电性进行分类,请你在表中空白处填上分类的物理名称。物理名称物体陶瓷橡胶干燥的空气晶体二极管热敏电阻光敏电阻铜片铅笔芯食盐水绝缘体半导体导体2010.25.(每空2分,共4分)图示为利用

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能够“飘起来的花瓶”。当瓶中的水减少时,其重力比磁极间的斥力

时,花瓶向上飘起。同小(2009.25)(每空1分,共3分)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健身球设计的充电器,当人们在转动球的时候就可以给电池充电,这时健身球里面的装置相当于

(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它是将

能转化为____

能,再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

发电机机械电(2008.25)(第1空2分,第2空1分,共3分)如图是利用电磁起重机处理废弃钢铁材料时的场景,电磁起重机有一个巨大的电磁铁,它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若对吸起的钢铁卸载,可采取的方法是

。通电导体(或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切断电源2010.27.(每空1分,共2分)提示:请在(1)、(2)小题中选作一题,若两题全做,只按第(1)小题计分。(1)干旱地区的农民将装水的塑料瓶底部扎个小孔给家作物进行滴灌。小荣同学发现如果瓶子底部小孔不接触土壤,水流出一些后就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的气压

(“大于”、“小于”、“等于”)大气压;若小孔与土壤充分接触,水会慢慢流到植物的根部,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减少水的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从而节约用水。(2)小梅常见妈妈从商场买来的新鲜蔬菜用保鲜膜包裹,保鲜膜可以减少水的

,将冷藏在冰箱中的蔬菜取出来,不一会就发现保鲜膜上有一层水珠,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的缘故。(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小于汽化(或蒸发)蒸发液化27、结合生活、生产中所使用的高压锅、简单机械等,设计考题,考查应用原理,功、能、效率等问题。(2009.26)(每空2分,共4分)有一种节能锅,如图所示.它由内锅和外锅组成,内锅底部固定有一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物块.烹饪食物时,先把内锅置于火上加热,待内锅里的水沸腾,物块被烧红时关闭火源,立即把内锅放在外锅里密闭.烧红的物块继续给食物加热,直到食物被煮熟.要放出更多的热量,此物块应该具有质量

、比热容__

的特点.大大(2008.26)(每空2分,共4分)司机师傅很轻松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研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绕在大轮上的细绳向上运动时,小轮绕着共同的轴心可以提升物体,要使挂在小轮上重力为2N的物体匀速上升10cm,则测力计的示数为N,上升的距离为30cm,由此可知,利用此装置可以

(“省力”或“省功”),其机械效率是

%.省力2012.28.(每空1分,共3分)图示为一款太阳能旋转吊钩,其内部装有一个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小型电动机,能使花盆缓慢旋转,让植物各部分得到充足的光照。太阳能属于

(“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

中受力转动。可再生电磁场28、结合军事、科技、时事设计综合题型,考查力学、能量等综合问题(2009.27)(第2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5分)为庆祝中国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2009年4月23日在青岛举行了盛大的海军阅兵仪式,我国92核潜艇首次亮相,如图所示.

(1)潜水艇浮出海面时受到的浮力

潜在海面下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若潜水艇的排水量为5000t.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

N(g取10N/kg).在海面下,随着潜水深度的增加,潜水艇受到水的压强

,浮力

.小于5×107增大不变(2008.27)第1空2分,第2、3空各1分,共4分)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抗震抢险过程中的许多场面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灾区一青年为防止液化石油汽罐在烈日曝晒下发生爆炸,将液化气罐的一部分埋入土中,并在其周围倒插了几个装满水的啤酒瓶,如图所示.

(1)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中时,采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使气体液化。

(2)罐中的液化石油气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内能______,压强增大,容易发生爆炸。

(3)瓶中的水缓慢流入土中,在逐渐蒸发的过程中要

____热量,可以降低液化石油气罐的温度,保证安全使用。压缩体积(或增大压强)增大吸收29、作图题:以力的示意图,简单机械作用原理分析图,光路图、电路图为基本题型:2010.29.(每小题2分,共4分)(1)通过细管可以看见水底的物块,但从细管穿过直铁丝,却碰不上物块,请在图-1中作出通过细管看见物块的入射光线和法线。(2)图-2是研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请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其中A1、A2分别测通过R1、R2的电流,A测干路电流)。启示:本题(1)考查光从水中折出空气中的折射光路图,(2)考查研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的连接。抽样结果显示平均得分不到分,难度值接近,难度偏大。学生大多错在光学作图上,如果不是通过细管看水底的物体的话,这只是一道常见的作图题,可是加了细管之后就把一部分考生难住了;会画的考生也会出现一些细节问题,如将法线画成实线、画光线不带箭头,甚至将箭头的方向画反了。(2009.28)(每小题2分,共4分)(1)图-1a是一种简易晾衣架.它的横杆相当于一个杠杆,如图-1b,0点是支点,F2是阻力.请作出A点受到的动力F1的示意图和它的力臂L1.评分标准:(1)F1方向正确1分,

L1画法正确1分(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中的开关、螺口节能灯正确地接入家庭电路.

评分标准:(2)开关接在火线和节能灯之间1分,节能灯接在开关和零线之问,且接线正确1分(2008.28)(4分)提示:请在(1)、(2)小题中选做一题,若两题全做,只按(1)小题计分,(3)小题必做。(1)请观察图-1后,在图-2中的适当位置处,画上矫正视力所需要的透镜。(2)请在图-2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3)请在图-3中画出奥运吉祥物福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填空与作图题综合评介这部分的6个试题设计的考点有速度计算、运动与力,大气压现象,电流的磁效应,机械效率,物态变化与内能的改变,光学作图、重力示意图等,有物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运用,有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小实验,小制作中的物理现象和原理的应用,有社会热点,创新应用等,出题取材广泛,题意新颖,难度适当,是试卷的核心部分。(六)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约19分)三个试题,第一个考查基本的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实验常识;第二个考查重点实验内容;第三个考查实验探究创新能力等。

30、简单实验常识考查2010.30.(每小题1分,共4分)根据图示,完成填空。(1)物体的质量是

g(2)温度

℃(3)表明物体具有____(4)研究的是____7惯性液体压强的特点(2009.29)(4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选取了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并将蜡烛、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1)(2分)点燃蜡烛,保持蜡烛、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1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蜡烛在透镜的焦点以内或光屏在光具座上可移动的距离小于实际的像距等)

(2)(每空1分,共2分)经过调节之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一定

cm.生活中的____(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可计分)就用到这一成像规律.大于20照相机(2008.29)(每空1分,共4分)写出下列四幅图所研究的物理规律。√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间是否存在吸引力分子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力29.(每空1分,共4分)写出下列四幅图所研究的物理规律。√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或磁场对电流的作用)①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或是否有作用)②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电流、磁场的关系(或有何关系)

③电流越大,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越大(快)

④电动机原理29.(每空1分,共4分)写出下列四幅图所研究的物理规律。√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①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②重力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

③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9.(每空1分,共4分)写出下列四幅图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①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②U=U1+U2③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

31、来自于课本和教学中的重要实验内容考查.(每小题2分,共8分)学校实验室里有一种小灯泡,上面标有“3.8V0.3A”字样。小秦同学知道“3.8V”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猜想小灯泡上“0.3A”的物理含义是:当小灯泡两端电压是时,通过它的电流为。针对这介猜想,他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1)实验电路如图-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A”、“B”)端。B(2)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如图-2为

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为

A。(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A”、“B”)端滑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时,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是否为

A。(4)若实验结果验证了小秦的猜想是正确的,要使结论具有普遍性,接下来的作法是:

。A用不同规格的灯泡代替灯泡L再做几次实验(2009.30)(8分)小芳用弹簧测力计、量筒和小桶测食用碱面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I.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G1=0.9N.Ⅱ.把碱面放入小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碱面的总重G2,如图-1.Ⅲ.把小桶中的碱面全部放入量筒并摇匀,测出碱面的体积V,如图-2.(1)(每空1分,共2分)请根据图示,读出测量数据并填入表格中.

(2)(2分)写出计算碱面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3)(2分)计算出碱面的密度并填入表中(g取10N/kg).(4)(2分)小芳无意间将图-2所示的量筒在手上墩了几下,发现量筒的示数变小了,由此可知,粉末状的物质墩得越实,其密度越____

.大(2008.30)(8分)在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1)(2分)请你根据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图,用笔划代替导线将图-2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评分标准:每正确连接一根导线得1分(滑动变阻器的导线也可接在金属杆右端的接线柱上。)√量程取0~15V不扣分,导线不得交叉,导线应接在接线柱上(2)(每空1分,共3分)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阻值最大处(或最右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变

,电流表的示数变

。(3)(每空1分,共2分)当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3,图-4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

v,电流表的读数为

A。(4)(1分)移动滑片,读取了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或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或保护电路。)

(写出一条即可)。32、创新探究题2010.32.(第(2)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A、B两种不同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1)下表是实验中的几组数据,请在空白处填写上相应的计算结果。0.15/66.7%(2)实际中机械效率h____1(“>”,”=”,”<”),而表格中1、2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00%和125%,这是什么原因?通过观察图-2和图-3,手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时,发现指针的位置不同,图-2中指针在零刻度线的下方。<(3)经过分析,找到了机械效率为100%和125%的原因是:用滑轮组A进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要比细绳实际的拉力要

,用测量值计算出的总功比细绳实际拉力做的功要

,因此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要高。(4)实验总结: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考虑弹簧测力计对读数的影响,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

移动,若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测拉力,要先将先将指针调至零刻度线处。小小(减少)上(2009.31)(7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网上浏览到一条信息:“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利用土壤中的电解质获得电能,供给某种灯发光,如图-1所示.受此启发,他们用潮湿的土壤、铜片、锌片等制成了一个“土壤电池”,并测出有一定的电压,如图-2.则“土壤电池电压的大小与哪些因系有关?”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可能与铜片、锌片插入士壤的深度有关;猜想2:可能与插入土壤的铜片和锌片之间的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1,他们先在金属片上每隔2cm作好标记,再将铜片、锌片插入土壤中,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改变两金属片插入土壤的深度,并记录相应的电压值,实验数据如下表:(1)(1分)图-3是同学们最后一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请读出电压值,并填入上表空格中.(2)(描点1分,连线1分,共2分)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4中作出图像.

(3)(2分)分析以上数据和图像,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注: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可计分

土壤电池的电压随铜片和锌片插入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每空1分,共2分)他们利用以上装置验证猜想2时,实验中应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并依次记录电压表的示数.铜片和锌片插入土壤的深度铜片和锌片之间的距离(2008.31)(7分)小芳同学观察到许多建筑材料的截面多是V形或U形,这引起了她的好奇心。[提出出问题]物体承受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猜想二: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材料有关。于是小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选取了纸条、细绳、火柴盒和若干火柴棒,对猜想一进行实验探究。于是小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选取了纸条、细绳、火柴盒和若干火柴棒,对猜想一进行实验探究。[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1)选取材料,长、宽、厚相同的纸条若干。(2)(1分)将一张纸条折成V形,放在装置上,在纸条两端距中点(支点)相同距离处,各挂一相同的火柴盒,在两端火柴盒中逐渐增加数量

的火柴棒,直到纸条被压弯折为止,记录一端火柴盒中火柴棒根数。(3)将纸条分别折成U型、圆弧型,重复步骤(2)。(4)更换纸条,将以上实验再做两次。相同[分析与论证](2分)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予计分).完全相同的纸条,圆弧型承受的压力最大(或物体承受的压力与形状有关)[交流与合作](第1空2分,第2、3空各1分,共4分)(1)生产、生活和建筑中利用物体形状影响其承受压力的事例很多,如巨大的铁桥中多处使用了U形钢材。请你举出一个利用v形或圆弧形结构的实例

.参考答案:(注: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予以计分)。√V形实例:自行车车架、衣架等圆弧形:窑洞、安全帽、钢盔、钢管、瓦楞纸、石棉瓦、城门洞、国家大剧院的穹顶、蛋壳,圆弧形在屋顶,帐篷的弧形支架v形:①角钢②厂房的屋架③塔吊支架;圆弧形:①隧道顶②桥洞③拱形桥猜想二: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材料有关。(2)若要探究猜想二,实验中应使用所选物体的____和_______________相同.形状长、宽、厚实验与探究题综合评价几年来的改革尝试,逐步形成了实验探究题型的陕西特色,三个考题涉及的主要考点有:基本的实验技能与常见的实验现象的考查;重要的学生实验的强化与升华;创新探究等,成为全卷的一个靓点。(七)综合题(共2小题,计16分)

综合压轴题,这几年的常规模式:一个是有关力,功、能等的综合题;另一个是电学、能量综合计算题。33、力学、能量综合2010.33.(9分)上海世博会采用了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纯电动中巴车用于接待来宾,该车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长宽高(mm)7030/2050/2650最大车速(km/h)100空车质量(kg)2080最大功率(kW)80电源锂电池座位数(含司乘)15参考表中数据,完成以下要求:(g取10N/kg)(1)(第1空2分,第2空1分,共3分)该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__;电动车与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比较,它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2)该车静止在路面上,空载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2,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大?(3)该车在最大功率下,以最大车速在水平路面上行驶5km,需要多长时间?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大?摩擦(或摩擦力)节能、环保138666.67Pa180s2880N(2)该车静止在路面上,空载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2,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大?

解:空载时车对路面的压力为F=G=mg=2080kg×10N/kg=2.08×104N(3)该车在最大功率下,以最大车速在水平路面上行驶5km,需要多长时间?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大?解法一:所用时间t=s/v=5km/100km/h=0.05h=180s牵引力所做的功W=Pt=8×104W×180s=1.44×107J由W=Fs得F=W/s=1.44×107J/5×103m=2880N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f=F=2880N

解法二:所用时间t=s/v=5km/100km/h=0.05h=180s综合得P=W/t=Fs/t=Fv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2009.32)(8分)“龙门吊”是港口、货场中常见的起重设备,其滑轮组部分如图所示.现用此装置将地面上一个重为3×104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的重物匀速吊到3m的高处,滑轮组钢索自由端的拉力为1×104N.请解答以下问题:(1)重物被吊起前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3)(2分)若再用此装置提升2×104N的重物时,它的机械效率将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08.33)(8分)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重为4N,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置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水始终未溢出)。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你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1)(每空1分,共3分)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继续往容器中倒水,随着水的深度增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当水深增至8cm后,物块处于漂浮(填“漂浮”、“悬浮”或“下沉”)状态。(2)物块的重力是多少?物块的密度是多少?解:由图像可知,G=F浮=8N(1分)(1分)=(1分)(3)将物块取出后,若容器中水的重力为20N,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大?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1+G2=20N+4N=24N(1分)容器对桌面的压强(1分)34、电学、能量综合2011.34.(7分)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LED灯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生产与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图-1中的手电筒的发光元件就是LED灯。图-2是一个定值电阻R和手电筒中一个LED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象。(1)(每空2分,共4分)通过观察图象可知,通过电阻R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成

,R的阻值为

.(2)当把LED灯与R串联按图-3接入电路中时,R的电功率为0.08W,求此时R中的电流和电路的总功率。正比50Ω解:由P=I2R得LED灯与R串联,

由图像知UR=2V,ULED=4VU=UR+ULED=2V+4V=6V

(2009.33)(8分)小明的妈妈购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小明对制作豆浆的过程进行了观察:把豆料、清水放入豆浆机中,经过预热、打浆、煮浆等程序,即可制成熟豆浆,并且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提示:请在(1)、(2)小题中选做一题,若两题全做,只按(l)小题计分.(3)、(4)小题必做.(1)(2分)为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在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吸盘是利用大气压强(大气压)

起固定作用的.

(2)(2分)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丝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3)豆浆机在额定电压下打浆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由P=UI可得(1分)(4)在用电高峰期,若电压只有210V,则豆浆机的实际加热功率为多少?(设电热丝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4)在用电高峰期,若电压只有210V,则豆浆机的实际加热功率为多少?(设电热丝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2008.32)(8分)如图所示的电压力锅,集压力锅、电饭锅的优点于一体,省时节电,热效率高。该电压力锅额定电压为220v,加热时的功率为900w,保温时的总功率是加热时功率的1/3,电压力锅在正常工作时,请解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1)(2分)电压力锅内气压大,液体的沸点高,煮熟食品用时短,所以节约电能。

(2)用电压力锅加热时,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和电热丝的电阻各是多少?解:由由(3)若电压力锅加热20min,保温10min,在此过程中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kW·h解:W=W1+W2=P1t1+P2t2

=0.9kW×h+0.9kW×h

=0.35kW·h3161综合题总结评价综合压轴题,试题难度并不太大,但试题提示我们,对力学、电学及能量综合的基本训练还是要全面和深入,力争压轴题得到高分。近几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总结评析综合分析近几年的试题,我们发现,陕西中考物理试题,创新完善,特色鲜明:1.试题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学实际,联系生活、社会,关注科技发展,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2.坚持“四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遵循“正确导向、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全面考查、科学规范

”的原则,努力实践“陕西中考物理命题追求的七个目标”*。3.坚持“稳中求新”,不断继承和发扬了“真、新、活”的陕西中考物理试题的特点。4.试题注重科学探究考查。5.试题全面考查物理知识、技能,高信度、高效度反映我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一、近几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简析2.陕西省2012年中考试题与往年相比的“新变化”(“特点”“亮点”):(1)2011年中考物理试题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绿色、和谐”*的命题主题,弘扬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增加了一个选择题(2分),意在扩大考查知识点的覆盖面;而填空与作图题和实验与探究题的题量与分值有了相应的微调。(3)实验与探究题的第三个创新探究题目打破常规,题设中机械效率的数据达到甚至大于100%,激发学生探究原因,尤为特别!(4)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偏重于描述性解答,有关数据计算类的要求进一步减少。(5)试题的难度不是从哪一个大题整体较难体现的,而是出人意料的在哪一个题目的一个细节和提升要求中,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大量失误和丢分。一、近几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简析3.2012年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平时教学和复习备考的启示。(1)成绩总评全卷总体平均分:宝鸡约分,难度值约;西安约分,难度值约;商洛约45.07分,难度值约0.65;延安Ⅰ卷约11.54分,难度值约0.72;汉中Ⅱ卷约32.84分,难度值约0.60;榆林、铜川、渭南、安康未统计参考……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物理中考平均分约分,难度值约,统计数据反映的考试结果与《考试说明》和命题预设的难度值很接近了。2012年中考物理试卷质量分析第Ⅰ卷分数统计分析:题号12345678总计满分值2222222216平均分1.851.111.941.331.511.231.391.3911.75难度值0.930.550.970.670.760.620.690.690.738个选择题的难度系数都在以上,难度值达到0.73,说明这部分题总体不难,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地比较好.2012年中考物理试卷质量分析第Ⅱ卷分数统计分析:两卷总体平均分是,难度值是,与《考试说明》的预设难度值相当。题号五六七总计24、25、2627、28293031323334满分值10544879754平均分6.423.552.262.735.684.715.594.2935.23难度值0.630.740.560.680.710.670.620.610.65(1)部分学生不好好学习,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简单试题也没有达到给学生送分的目的,难题对好学生与中上等生来说区分度不大。导致:满分、高分的人较多,同时分数极低的人也很多,最后使得学生的平均分还是较低。(2)不能认真审题、不明确试题要求。(3)概念模糊、术语不准确、语言表达能力低。(4)基础薄弱、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科学素养。(5)强调规范书写的重要性(不只是整洁美观)。(2)问题与反思(6)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心态,要完整地阅读题目、抓住关键点,理清思路,不急于求成。(7)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如基本公式的运用、单位换算、基本概念的理解。(8)复习过程中要加强方法的提炼,注意对关键点的总结,突出重、难点、易错点的训练,注意习题的创新和变化,提高学生的在新情境下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和心态的训练。(9)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实验的复习落实工作,做到目的明确,过程理解,结论准确,拓展适度,特别要注意过程性实验问题的解决,不要只看结果,轻视过程。(10)注意物理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社会发展、科学成果、热点事件中物理情境,为学生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和方法提供素材。(3)启示综上所述,2012年物理试题较前几年更能体现出试题源于教材、贴近学生实际、结构平稳、难度适度、注重基础、体现课改精神等特点。题型稳中求活,多数题面简洁易于阅读,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卷,突出了重点知识的考查,真正做到了毕业、升学两兼顾。对学生来说,试题情景设置新颖,每道题基本都可以做,没有特别繁琐或超难度的题目,只是在一些细节上还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即试题整体难度不大,但是要得高分数并不容易。可见,考生不是被繁、难的试题所难倒,而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学科的基本素养和操作规范性没有养成。虽然普遍认为试题不难,每道题都会作,但实际物理成绩往往都低于大家的估计。二、2013年物理中考复习备考交流1.《陕西省201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物理“变化”内容的解读(2013年物理中考的考试要求、命题思想、试卷结构、试题题型难易度展望)。2.2013年物理中考“频点”“热点”透析预测(列举具体的“频点”“热点”内容信息资料,及其题目立意和题型示例,进行讲解说明)。3.2013年物理中考复习、备考的重要策略、有效方法的交流。(针对2013中考的新情况;针对复习备考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学生中考答卷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失分的原因;针对基层教师复习备考的实际需求等,突出“频点、热点内容的复习策略、关键环节和有效方法”,用典型案例对老师进行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辅导)1、2013年物理中考的命题依据(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3)陕西省初中物理教学实际(一)2013年陕西省中考物理命题展望2.2013年物理中考的命题指导思想坚持命制的中考试题要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动中小学实施课程改革,发挥中考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健康地全面发展。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推动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3.命题的原则正确导向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全面考查科学规范4、2013年物理中考的考试范围依据《标准》的要求制订,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为兼顾我省不同地区初中使用的教材版本的差异,主要考查初中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基本过程与方法;考查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的能力;考查关于物理、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5、2013年物理中考的考试内容和要求物理学业考试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能力立意,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试题要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在全面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重视对初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要符合我省初中物理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既要对初中物理实施素质教育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又要有利于高中学校选拔学生。试题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还要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各自物理学业学习的实际水平。物理学业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略)。6、2013年物理中考的试卷形式与结构(1)试卷形式:物理试卷满分70分,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共8个小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共11个小题)。(2)试卷结构(题型及比例)题型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分值16191916比例(%)23272723(内容及比例)内容科学探究科学内容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分值14103030比例(%)2014.342.942.980注:对科学探究的考查体现在对科学内容三大主题的考查之中.7、2013年物理中考的试题题型难易度2012年物理试卷中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难题四种难度试题的比例约为4:3:2:1,整卷难度控制在0.65左右。1、高效复习课的建议(1)准备工作:师生都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积极进入中考复习备考状态。教师要提前制定复习计划,提前广泛收集并筛选好复习资料。并且要在结束新课时,从心理上给学生以引导,多做一些具体的要求强调。学生要准备好课本,笔记本、文具等。(二)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备考建议1)复习课的形式要多样化,针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实验专题的能力提升,测试讲评的实际效果等不同问题,采取教师点拨,学生展示,讨论交流,竞赛评比等多种形式,力争把复习课上得有特色,有实效。2)想方设法激励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定要学生动起来。3)保持适当的进度,选择适当的容量,解决重要的问题,重视检查落实,达到预期的效果。(2)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复习课堂的创设第一轮:单元系统复习---抓双基(5月10日前)第二轮:专题板块复习---抓重点(5月31日前)第三轮:针对强化训练---抓应试(6月15日前)第四轮:集中模拟与查漏补缺---调心态(考前10天)2、采取四轮复习方法第一轮:全面复习打基础从2月到5月初,单元复习阶段:紧扣“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要求抓纲务本,夯实双基;全面复习,单元过关.以“考试说明”为标准,按一定的单元顺序,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应用、基本公式的运用三大环节.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中考的重点,也是考生的主要得分点,在复习时要花时间、花大气力进行系统扎实的复习,要克制浮躁情绪,避免浏览式的复习。要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一)深入理解和挖掘课本上的重要信息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重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大量的插图、图表、信息快递、演示实验、探究活动、生活·物理·社会、课后习题、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库等内容,地毯式扫描清查,不留漏洞!要分析和研究新、旧教材(应参看省内所使用的各版本教材)在知识点、信息点编排上的差异。针对这些内容太多,只能依靠第一轮复习逐一、彻底解决!具体做法参考如下:课本中共有63个图表,分布如下表所示:分布正文非正文合计八上15520八下12113九上19221九下549合计511263方法一:将插图以问题的形式多方面、多角度呈现,充分利用插图的功能,进行扩展、综合性的复习。例1:如图所示是八年级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38页)的一幅插图——“嫦娥一号”的发射情景。1.发射火箭时的速度约为

(填一恰当的单位)。2.火箭升空时,以

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运动的,以

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km/s地面火箭4.发射火箭时将

能转化为

能。5.火箭升空阶段,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塔架旁边的蓄水池要蓄满水,这里用了

大和

(填物态变化名称)

(选填“吸热”或“放热”)的道理,使附近的温度不至于升高很多,从而保护了发射塔。内(或)化学机械变大变大变大水的比热容汽化吸热3.发射火箭时,火箭尾部向下高速地喷出了燃气,从而使火箭快速前进,这里用到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7.从图中的场景可以看出,发射火箭时,地面上出现了大量的“白汽”,这“白汽”是

态,是

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8.火箭穿过大气层时,由于

会使得火箭内能增加,温度

,为了保护火箭,在火箭头部外表面涂了一层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会

成液态,进而

成气态,而整个过程中,都要

热量;另外,要求火箭本身的材料要具有

的物理属性。9.火箭要飞出大气层,就必须携带燃料和助燃剂,通常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氢和氧是采用

的方法液化的。选用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氢具有

的物理属性。与空气摩擦(或做功)升高熔化汽化吸收熔点高压缩体积热值大液水蒸气液化方法二:精选考题,归纳集中,进行综合性的复习,也切实让学生认识它们的重要性。重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重视实验既要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实验考查,取得优秀等级,又可以以此为基础,强化对基本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装置和器材,过程和结果的全面训练检测等。

例、图中展示了一些你熟悉的物理实验.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它的实验目的:选择上图中的任意三个,写出对应的实验目的:甲:

;乙:

;丙:

。0cm12345678910①塑料刻度尺②细线③金属块④酒精⑤水⑥盐水⑦弹簧秤⑧量筒⑨液体压强计金属盒⑩牛奶瓶⑾砝码例、老师整理了一份器材清单,根据清单准备的器材见下图。用以下器材:(1)提出研究课题;(2)设计实验方案;(3)简述实验过程。例、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图1D(09-陕西)5.对下面四幅图解释正确的是

【B】(08-陕西)29.写出下列四幅图所研究的物理规律。方法三:精选考题,联系对比,迁移升华,提升能力。重视课本中的生活·物理·社会(09-陕西)24.(每空1分,共3分)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象光一样可以发生反射

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响度

,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空气

.方法四:自编练习题或模拟考试题,查漏补缺,全面检测。重视课本中的课后习题例、如图所示,甲图中只有当三个小孔和烛焰位于___________时才能通过小孔看见烛光;乙图中牙医借助____________可以看清牙齿的背面;丙图利用了凹面镜对光有______作用采集圣火;丁图利用凸面镜能_________。

例、百米赛跑时,假如终点的计时员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则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比运动员的真实成绩________(选填“多”或“少”)了________s。例.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以听到钢尺________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的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例.如图所示,烧开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口可以发现,离壶嘴口最近的地方什么也看不见,是因为壶嘴处________较高,水呈现为________态。而离壶嘴一段距离外有大量的“白气”生成,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被水蒸气烫伤会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例、小明想利用公式W=Pt估算电冰箱一天消耗的电能,可是电冰箱是断续工作的,怎样确定电冰箱每天实际工作的时间呢?小明经过思考,采用了下列方法:在正常情况下,他用钟表测出了电冰箱在20min内持续工作了6min,停机14min,然后重新又开始工作。于是可以求出20min内电冰箱实际工作的时间与这段时间的比值η=____________(我们称之为“工作时间系数”);则,这台电冰箱一天(24h)实际工作的时间t=_____________h;最后根据电冰箱铭牌上所标明的额定功率100W,可以计算出电冰箱每天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___J。第二轮:专题强化,突出科学探究1、在扎扎实实的进行了第一轮全面复习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根据时间和学生实际,组织专题板块复习,按照中考内容所包括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两部分,通过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总结。针对重点、难点、薄弱环节,整合单元知识,进行专题强化,紧扣主要考点,查漏补缺,力求全面,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练习、训练,突破难点,一节课一个主题,节节课有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通过重点复习促使学生提高认识理解水平,提升分析应用能力。2、要针对一些典型问题开展深入地研讨和训练,如估测、估算题,研究方法问题,图像分析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简单的估测(1)长度:如课桌高度()、教室的高度(3m)、台阶的高度(20cm)、指甲盖的宽度(接近于1cm)、手掌的宽度(接近于8cm)、头发丝的直径(80μm)、纸的厚度(75μm)。(2)时间:如脉搏跳动一次(约)、普通中学生百米成绩(接近于15s)估测、估算题(3)温度:如人的正常体温、人居住环境的理想温度、西安市夏季的气温(4)质量:中学生的质量(50-60kg)、大公鸡的质量(2-3kg)、鸡蛋的质量(50-60g)、苹果的质量(150-200g)、邮票的质量(50-60mg)(1)速度:乌龟爬行的速度(2cm/s)、人步行的速度()、汽车的速度(高速公路30m/s)、高铁速度()、发射火箭的速度()(2)重力:一般是先估测质量,然后根据公式计算(3)压强:人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报纸展开后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4)功:人上楼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将一个苹果从地上捡起放在桌上做的功、将一个鸡蛋举高做的功估测、估算题估算(5)功率:人匀速上楼的功率(约200W)(6)电功率:普通照明灯泡的额定功率(40-60W)、空调机的额定功率(壁挂1000W柜式2500W)、微波炉(1000W)(7)电流:普通手电筒中的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普通照明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空调工作时通过的电流(5A~10A)(先估测电功率然后根据公式P=UI计算)估测、估算题估算光学作图特点作图原理作图透镜作图光在空气与其它介质之间的传播作图光的反射作图平面镜成像作图光的折射作图作图题力学作图滑轮组的绕法力臂力的示意图已知力的作用线画力臂已知力臂画相应的力的作用线画最小动力的力臂电学作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根据实物连接图画电路图根据要求设计电路并画电路图(目前这类题型考查较少)画磁感线标磁极已知螺线管绕法和电流方向,标磁极已知电流方向和磁极画螺线管的绕法已知螺线管绕法和磁极,标电流方向或电源正负极通电螺线管天然磁体电路作图电与磁作图研究方法专题

重点复习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研究的实验(记住实验名称)

理解各种研究方法的内涵,知道各种研究方法的具体用法,能融会贯通。

熟悉初中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实验和科学推理法、模型法、类比法、对比法、归纳法等应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的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浮力浮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探究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探究电热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应用转换法的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如何证明发声体是振动的;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何判断物体动能或重力势能的大小;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何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应用等效替代法研究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用电阻箱等效测电阻;电阻的串、并联等;……实验与探究题一、了解常用的研究方法重点是会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二、专项训练探究的各环节。三、特别注意加强一些“真探究”的能力。所谓“真探究”是指一些我们可能没有做过,书本上也没有提过,就连一些主流的教辅资料里也没有出现过的探究性实验,这些探究性的问题,学生可能以前根本没有想过,遇到这样的考题,就是真正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的时候了。因此,在探究方面需给予高度重视。提出问题要典型;猜想假设要合理;设计实验要科学;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要规范、准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要严密,表达要准确;评估时对题中涉及的相关实验环节能提出一些合理的,可行的意见或建议,或能找到出现问题的一些原因。同学们思路要开放,思维要活跃,数学知识运用要灵活,多联系实际。探究题要求图像题图像题是陕西中考的重要题型,每年都有。此类题主要涉及光、物态变化、物质的物理属性(密度和比热)、速度、浮力、液体压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等。(07陕西)24.小明与家人一起测量了某天不同时刻他家附近的气温和水池中的水温,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以看出,水温变化的幅度比气温变化的幅度____,其主要原因是水的_________较大.

(08陕西)33.(8分)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重为4N,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置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