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阶段评价(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7/1C/wKhkGWV2g-aAAatkAAI_1nbgfH8943.jpg)
![通史阶段评价(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7/1C/wKhkGWV2g-aAAatkAAI_1nbgfH89432.jpg)
![通史阶段评价(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7/1C/wKhkGWV2g-aAAatkAAI_1nbgfH89433.jpg)
![通史阶段评价(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7/1C/wKhkGWV2g-aAAatkAAI_1nbgfH89434.jpg)
![通史阶段评价(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7/1C/wKhkGWV2g-aAAatkAAI_1nbgfH894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11通史阶段评价(二)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一、选择题1.战国后期,荀子到秦国访问,他对人讲述访问观感时说:“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据此可知,荀子认为秦崛起的原因是()A.士阶层的崛起 B.良好的吏治C.法家思想的推行 D.强大的战斗力解析:选B根据材料“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可知,秦国士大夫不结党营私,说明当时秦国吏治清明,说明荀子认为良好的吏治为秦的崛起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秦国吏治清明,并非士阶层的崛起,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家思想、秦强大的战斗力,排除C、D两项。2.(2023·金丽衢十二校联考)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统治期间,秦始皇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决策,开创了许多具体的制度,这些决策和制度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选项中,由秦朝开创的具体制度是()A.郡县制度 B.官僚制度C.皇帝制度 D.刺史制度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最早确立了皇帝制度,通过多种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C项正确。3.(2023·杭州冲刺卷)秦汉时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管理皇帝家族事务C.管理全国军务D.代表皇帝管理地方官员解析:选A根据题意可知,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三公相互配合,相互牵制,A项正确;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排除B项;太尉管理全国军务,排除C项;郡守代表皇帝管理地方官员,排除D项。4.(2023·诸暨月考)《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秦在这些边远地区设立郡县,并且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下列关于该做法理解不正确的是()A.大大提高了秦朝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掌控B.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治理C.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D.彻底解决了割据势力对中央统治的威胁解析:选D“彻底解决”说法过于绝对,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秦在南方边疆地区设立郡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岭南地区的开发,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管辖的开始,A、B、C三项不符合题意。5.(2023·余杭区重点中学检测)柳宗元的《封建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属)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中“公天下之端”指的是()A.“废分封,行郡县” B.“明法度,定律令”C.“六王毕,四海一” D.“设三公,置九卿”解析:选A依据材料“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长官皆由皇帝来任命,不能世袭,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A项正确。6.(2023·浙江省北斗星盟考前联考)“秦朝最高的监察官是御史大夫,他单独开府办事。在中央,他领导着御史中丞和侍御史,上督丞相,下察百官;在地方,他通过派往地方的监御史,监察地方行政官员。监御史由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也有专门的官署,称‘监府’,一般不隶属地方衙门。”这说明秦朝()A.创立巡视监察制度 B.监察体系相对独立C.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D.官僚政治开始形成解析:选B根据材料“他单独开府办事”“监御史由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也有专门的官署”“不隶属地方衙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体系,这个体系独立于行政和军事机构之外,反映了监察体系相对独立,B项正确。7.(2023·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如图是“秦铜诏铁权”,上面刻有篆字:“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由此可知,此物件可用于研究()①秦灭六国的史实②秦朝郡县制的设置③秦代衡器的标准④秦朝的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秦铜诏铁权”属于秦代文物,“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可以说明秦灭六国,①正确;“秦铜诏铁权”是实行统一度量衡政策的典型衡器文物,③正确;“秦铜诏铁权”刻写的是小篆,属于秦朝的文字,④正确;“秦铜诏铁权”并未提及郡县制相关内容,②错误;故选C项。8.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始皇帝并吞六国之后,进而废置各国的王室和封建贵族,并由秦国的官僚处理政事,这项激烈的措施使得这些牺牲者感到难以忍受之苦,这些强硬作风使他们因敏锐地感受到失去独立而更加难以忍受。”由此可知,秦二世而亡()A.在于凝聚力的缺失B.统治者的残暴是主因C.源于统治疆域扩大D.由治理举措过激而致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秦灭六国后的措施并没有使原六国贵族对新王朝产生认同感,因而学者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凝聚力的缺失有关,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秦朝灭亡的主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材料也未体现统治者的残暴是秦二世而亡的主因,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推知秦二世而亡是因为统治疆域扩大,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秦二世而亡是因为治理举措过激而致,排除D项。9.(2023·浙江十校联盟联考)张岂之在《中国历史》中写道:“自陈胜起事到秦亡,起义军始终被称为‘关东盗’(注:关东指河南函谷关以东地区),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关中地区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裕B.关中地区民风淳厚,不喜战争C.关东地区为六国旧地,反秦意识强烈D.关东地区文化落后,民风彪悍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秦末农民起义战争在地域上的特点是都发生在关东地区,关中地区未发生反秦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可能是秦灭六国后,其统治激起了六国民众和贵族的强烈不满,再加上原六国民众和贵族对新建王朝的不认同心理,导致了关东地区反秦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C项正确。10.(2023·温州二模)史载,汉文帝对大臣说:“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其议之。”有司皆曰:“陛下加大惠,德甚盛,非臣等所及也。请奉诏书,除收帑诸相坐律令。”这体现了()A.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B.援礼入法的指导思想C.休养生息的施政理念D.重视教化的时代追求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汉文帝对于刑罚连坐的严苛规定不满,经大臣商议后,取消了刑罚连坐的律令,体现了汉初时期休养生息的施政理念,C项正确。11.(2023·杭州学军中学模拟)下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线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B.郡县制度的实行C.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D.丝绸之路的开辟解析:选A由于秦朝时期为抵御匈奴,修筑长城,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可以看出秦汉时期农牧界线向北移动明显,A项正确;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与之关系不大,排除B项;北方气候条件恶化,农牧界线会向南移动,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主要是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12.(2023·宁波二模)《史记》是西汉史学的代表性成就。有史家将其记述人物籍贯的内容摘录如下:“陆贾者,楚人也”“彭越者,昌邑人也”(张守节正义:“汉武更山阳为昌邑国。”)“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A.以郡为籍贯成为当时惯例B.一度出现以封国为籍贯的现象C.西汉中期,战国遗风犹存D.反映了西汉区域观念的变化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在西汉时期存在以封国为籍贯的方式,以郡为籍贯没有成为当时的惯例,A项符合题意;据材料“楚人”“昌邑”可知,一度出现以封国为籍贯的现象,排除B项;材料中以封国为籍贯的现象体现出战国遗风,排除C项;材料中当时存在以封国为籍贯的现象,也存在以郡为籍贯的现象,反映了西汉区域观念的变化,排除D项。13.(2023·镇海中学模拟)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建议汉武帝设立太学,因为“太学者,贤士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这个建议被汉武帝所接受。按照规定,太学设5个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博士的弟子由太常选择,由官府提供生活费,朝廷会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授予相应官职。据此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太学设立是汉朝“尊崇儒术”的体现B.太学具有培养行政人才的职能C.太学的设立有利于文化的保存与传播D.太学是中国最早的官立学府解析:选D中国早在夏朝就有官办学校,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从太学五经博士的设置可知,汉朝“尊崇儒术”,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太学生考试合格后可以授予官职,所以太学有培养行政人才的职能,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太学有利于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4.(2023·浙江模拟预测)西汉册封西域诸民族政权的君长和部落首领,“最凡国五十。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工、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这些受封的官职是真实归附西域都护统辖的实职官员。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西汉()①注重利用原有统治系统治理西域②加强与西域各民族政权的平等交往③在西域推广了汉地的郡国并行制④对西域各地实行分而治之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选D材料“西汉册封西域诸民族政权的君长和部落首领”体现的是西汉时期注重利用少数民族的原有体系进行治理,①不符合题意;加强与西域各民族政权的平等交往、在西域推广了汉地的郡国并行制以及对西域各地实行分而治之的说法均与材料无关,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15.(2023·天域协作体联考)有学者认为,汉王朝在疆域范围、军事实力、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全面领先于世界,对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①科技成果众多,数学、农学、医学、天文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②对外交往打通陆海两个通道,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波斯湾③东汉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④已经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选A汉朝时期科技成果众多,数学、农学、医学、天文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如《九章算术》《神农本草经》、蔡伦改进造纸术等,①正确;东汉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对后世疆域奠定产生重要影响,③正确;对外交往打通陆海两个通道,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并非波斯湾,②错误;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汉朝时期并未形成,④错误;故选A项。16.汉光武帝时,把三公的职责移到尚书台,“(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据此可知,东汉初年()A.出现了尚书位高权重现象B.形成了新的中央行政中枢C.提高了王朝中央行政效率D.改变了中朝专权独断局面解析:选B据材料“(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可得出东汉通过提高尚书台的权力来限制丞相,使权力中枢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中央行政中枢,B项正确。17.战国时期以来,女娲传说和伏羲传说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从西汉开始,他们或被演绎成兄妹关系,或被演绎成夫妻关系,“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的主题成为常见于文人诗赋、砖石和绢画的基本题材。这一变化反映了汉代()A.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B.南北文化的进一步交融C.区域间经济往来频繁D.文学创作源于神话传说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从西汉开始女娲传说和伏羲传说由之前的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变为被演绎成兄妹关系或夫妻关系,这反映了汉代南北文化的进一步交融,B项正确。18.(2023·温州适应性考试)有学者认为,历史素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特定时空点上的历史素材,第二类是有关特定时段或特定空间内的历史素材,第三类是不受时空限定的历史素材。下列属于第三类历史素材的是()A.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继位B.汉武帝当政时,人口增殖,经济富庶,国家强盛C.西汉社会积聚了多种矛盾:贫富分化、土地兼并D.司马迁感慨“物盛而衰,固其变也”解析:选D第三类历史素材不受时空的限定,据题意可知,司马迁感慨“物盛而衰,固其变也”指事物繁盛以后则将衰败,未体现时空限制,D项正确;A项属于特定时空点上的历史素材,排除;B项属于特定时段的历史素材,排除;西汉社会矛盾属于特定时段的历史素材,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有哪些?(2)根据材料可知,在这一趋势下,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答案:(1)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由学术自由到文化专制。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措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努力用自己学派的学说统一思想;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20.(2023·台州二模)“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材料二在中华儿女开发和建设美好家园的长期奋斗中,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抵御外来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形成了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大一统”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影响下,中华民族追求疆域领土统一、推崇中央政府权威、注重文化共识凝聚,反对国家四分五裂、地方各自为政、价值观虚无混乱。尽管一些历史时期也曾出现过分裂局面,但统一始终是主流。不论分裂的时间有多长、分裂的局面有多严重,最终都会重新走向统一。历史一再证明,只要中国维持“大一统”的局面,国家就能够强盛、安宁、稳定,人民就会幸福安康。——摘编自朱诚如《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的历史传承》材料三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一是国家统一。我国历史上曾数度出现分裂割据的状况,但无论怎样分裂,最终都会走向统一。二是“要在中央”。中央集权是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最基本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官僚行政、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维护中央权威。三是郡县体制。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历代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域,如道、路、州、府、省、郡、县等,由中央委派官员进行管理。四是因俗而治。“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适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不少成功经验。——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周天子“天下共主”局面的主要制度,并指出孔子“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的政治主张及其实践效果。(2)根据材料二、三,自选一个特点为角度,运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相关史实,围绕“大一统与国家治理”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答案:(1)制度:分封制、宗法制。主张:道德教化(或德治)。效果:儒家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蒲黄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紫水晶纾敏彩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印刷包装在礼品市场的个性化设计考核试卷
- 摄影器材行业政策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考核试卷
- 家具品牌文化传承与现代设计理念考核试卷
- 手机触摸屏敏感度调整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复古军装风格男装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户外便携烧水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手术室设备租赁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复古风格牌架设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JJG 921-2021环境振动分析仪
- GB/T 308.1-2013滚动轴承球第1部分:钢球
- 中药炮制学-第五、六章
- 中国风军令状誓师大会PPT模板
- 小儿高热惊厥精品课件
- 2023机械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2年电拖实验报告伍宏淳
- 丰田汽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体系研究(2021)
- 公共政策学(第三版)-课件
- 冷却塔是利用水和空气的接触
- 我的家乡--安徽亳州.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