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贯通(十三) 医疗与公共卫生_第1页
专题贯通(十三) 医疗与公共卫生_第2页
专题贯通(十三) 医疗与公共卫生_第3页
专题贯通(十三) 医疗与公共卫生_第4页
专题贯通(十三) 医疗与公共卫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贯通

(十三)

医疗与公共卫生0102目录专题线索梳理明时空·清概念主题综合融通探原委·析内涵03专题验收评价专题线索梳理/明时空·清概念自主落实一、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历史上的疫病疫病含义疫病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表现古埃及、近代欧洲、古代中国都出现天花肆虐的现象;6世纪时,地中海沿岸暴发鼠疫,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14世纪时,欧洲鼠疫(黑死病)大流行历史上的疫病影响人口大量死亡,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发生严重饥荒;疫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甚至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如雅典突然暴发严重的鼠疫使雅典政治的走向发生转变、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身染疫病而亡导致亚历山大帝国崩溃等历史上的疫病防治古代重视公共卫生;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人痘接种;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隔离收治近代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发病率大大降低;19世纪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的巴氏消毒法;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续表中医药的成就古代战国时期,扁鹊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华伦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现代“中西医结合”;中医典籍的整理,秘方验方的挖掘,中成药剂的开发;2015年,屠呦呦因从青蒿中分离出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续表西方医学的发展特点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成就《心血运动论》;显微镜;实验药理学在中国的传播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等被引入中国;西医院校建立,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西方公共卫生措施也逐渐传入中国续表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世界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公共卫生监督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中国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推行计划免疫,防治传染病医疗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体系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药品供应得到基本保障中国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建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不断完善续表医疗保障体系西方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医疗卫生基本得到保障中国20世纪60年代,国家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续表2.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1)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改善了人民的健康状况。(2)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3)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主题综合融通/探原委·析内涵深化学习主题研究(一)世界各国疫病及防治Ⅰ.纵研小题|理清发展主线1.(2023·温州适应性考试)针对中古时期英格兰原始森林的变化情况,四位同学发表了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时间英格兰原始森林状况13世纪下半期被砍伐殆尽14世纪后期和15世纪重新覆盖部分地区15世纪晚期再遭到清理,变成村落、农地或牧地A

.甲同学:日耳曼人的迁徙引发了生态灾难B.乙同学:体现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野蛮性C.丙同学:黑死病流行与森林恢复同时,人地关系引人深思D.丁同学:英法百年战争造成了森林的破坏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3世纪下半期到15世纪晚期,英格兰原始森林由被砍伐殆尽到重新覆盖部分地区,再到成为生活生产场所,结合所学可知,黑死病流行于14世纪,因此黑死病流行与森林恢复同时,人地关系引人深思,C项正确;日耳曼人的迁徙并未引发生态灾难,排除A项;16-18世纪为原始积累时期,排除B项;英法百年战争并不是森林被破坏的原因,排除D项。2.(2023·宁波二模)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他雄心勃勃地企图恢复罗马帝国的版图。为此从533年起他先后派兵远征北非和意大利,恢复了帝国在北非和大部分意大利的统治。但542年,查士丁尼却被迫停止对外的征伐,原因最有可能是(

)A.帝国本土遭到阿拉伯人的攻击B.鼠疫的暴发使帝国人口锐减C.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封建割据D.遭到“教皇国”的激烈反抗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6世纪地中海沿岸暴发鼠疫,大量人口死亡,造成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这种情况导致了查士丁尼被迫停止对外的征伐,B项正确;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度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封建国家采取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教皇国”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战争发生在13世纪,排除D项。3.(2023·嘉兴二模)古罗马曾发生过多次瘟疫,当时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的惩罚联系起来,而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医疗条件的限制使罗马人相信对疫病的预防胜于治疗,他们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据此推知,古罗马人(

)A.创立巴氏消毒法B.重视修建饮水道、下水道等C.修建复合式公寓D.逐渐普及自来水与排水系统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他们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可见古罗马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修建饮水道、下水道等,B项正确;巴氏消毒法是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排除A项;复合式公寓与卫生清洁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普及自来水与排水系统和卫生清洁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4.(2022·重庆高考)11世纪以来,人们认为君主具备手到病除的神性。君主的触摸可以治愈各种疾病,尤其是被称为“国王病”的淋巴结核。君主触诊成为备受珍视的仪式,成为君主威望的象征。到牛顿和洛克的时代,就像占星术和炼金术突然间风光不再一样,触诊也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科学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君权观念B.近代医学进步攻克诸多传染疾病C.君主权力运行受到法律严格限制D.科学宇宙观动摇了教会神圣地位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科学发展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从材料信息看,人们认为君主具备手到病除的神性,这是一种荒诞的想法,到了牛顿和洛克的时代,科技发展、思想启蒙打破了这种荒诞,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科技发展、思想启蒙改变了人们的君权观念,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近代医学的进步,排除B项;材料表明君主的神性受到冲击,而非法律的限制,排除C项;材料表明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君权观念,而非动摇了教会的神圣地位,排除D项。5.(2023·嘉兴二模)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下列各项中,加速其结束的因素有(

)①美国参战

②《非战公约》的签署③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④全球大流感的暴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而席卷全球的大流感的暴发也促成了一战的结束,①④符合题意;《非战公约》的签署是在1928年,②不符合题意;凡尔赛体系的建立是在一战结束之后,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Ⅱ.深化认知|把握规律内涵中国古代疫病时空分布规律(1)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多疫灾的国度,在公元前770年到公元1911年间,疫灾频度为25%,平均每4年中就有一年发生过疫灾。(2)中国疫灾的时间分布不均衡,3—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14—19世纪的明清时期是中国两个疫灾高峰期。疫灾频度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变化相关,大体而言,疫灾相对稀少的时期也是社会相对稳定、国力相对强盛的时期。(3)在世纪和千年时间尺度上,疫灾频度与气候的寒冷程度成正相关,寒冷期疫灾频繁,温暖期疫灾稀少,气候越寒冷,疫灾越频繁,寒期越长,疫灾频繁期也越长。3000年来,中国气候的趋干趋冷,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中国疫灾日趋频繁的长期变迁趋势。(4)中国疫灾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城市重于乡村,都城重于一般城市,人口稠密地区重于人口稀少地区,自然疫源地地区重于非疫源地地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重于自然灾害少发地区。(5)区域开发过程和人地关系演变对疫灾分布变迁起着重大影响。3000年来中国疫灾区域有从黄河中下游向外逐渐扩展趋势,疫灾重心有由北向南、由东向西迁移的趋势。Ⅲ.据材分析|迁移应用融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代医者多治儒学,即便不属儒家,亦受儒学影响,《宋会要辑稿·崇儒》中即有儒医的记载。钱乙(约1032—1113年),山东郓城人,北宋儒医的杰出代表。他三岁丧母,因父亲常年在外行医,寄居于姑母家,跟随姑父吕氏习医。他赡养父亲和姑父,直至终老,并以孝子礼安葬吕氏。他早年在民间行医,以擅长儿科闻名;后出仕朝廷,官至太医丞。古代的小儿科历来被称为“哑科”,最为难治。他在数十年的行医实践中,积累经验,精心总结小儿病诊治的规律,撰写了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该书作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儿科专著,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儿科病历,记载了小儿常见疾病诊治方法及120多首方剂。因贡献卓著,他被誉为“幼科鼻祖”。

——据《宋史·钱乙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钱乙的医学成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对钱乙的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内容概括钱乙的医学成就即可,主要集中在擅长领域、总结规律、撰写专著、创立儿科病历、保存诊治方法和方剂等方面。第(2)问,可从儒家的仁孝观、中庸思想等方面进行阐述,主要探究儒家思想对钱乙的影响,如儒家的仁孝观使传统医家认为医者应该具备“仁爱”之心,重视自身的修养,强调“医孝合一”;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医学理论体现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形成了医、儒结合的“儒医”现象。答案:(1)医学成就:擅长儿科,总结小儿病诊治的规律,撰写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儿科病历;记载保存大量小儿病诊治方法和方剂。(2)影响:儒家的仁孝观使传统医家认为医者应该具备“仁爱”之心,重视自身的修养,强调“医孝合一”;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医学理论体现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形成了医、儒结合的“儒医”现象。主题研究(二)各具特色的中西医与公共卫生Ⅰ.纵研小题|理清发展主线1.(2023·浙江1月选考)尽管全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疟疾消灭计划,但它依然在制造令人难以想象的苦难。1967年,为了治疗疟疾,中国启动专项计划。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一种挽救全球数百万生命的医学进步,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医学进步”是指创制出(

)A.人痘接种法B.青霉素 C.牛痘接种法D.青蒿素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1967年”“治疗疟疾”“终于取得了‘一种挽救全球数百万生命的医学进步’”并结合所学可知,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故D项正确;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法,故A项错误;青霉素和牛痘接种法是西方人发明的,与材料“中国启动专项计划”不符,故B、C两项错误。2.(2023·余杭区重点中学检测)阅读下表“出土的针灸‘九针’器具”,这表明(

)出土文物对应的“九针”出土地点镞形砭石类似九针中的锋针湖南鹿角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小型玉质砭石与九针中的铍针相似郑州商代遗址青铜针

陕西齐家村周代遗址金针四根、银针五根与九针中的锋针、毫针、圆针等相似河北西汉刘胜墓A.中医器具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晶B.南北针灸医疗技术水平渐趋接近C.中医器具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D.汉代针灸学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镞形砭石”“小型玉质砭石”“青铜针”等信息可知,从石质到小型化再到金属器具,针灸用的器具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获得更新进化,由此可知中医器具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晶,A项正确。3.(2023·绍兴二模)仁济医院是西方传教士在上海所办的一家医院。下面是1844—1875年该医院开张后医治病人数量统计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①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②中国人已经消除对西医的偏见③西学东渐促进口岸风气的开化④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初步发展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根据材料“仁济医院是西方传教士在上海所办的一家医院”可知,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①正确;②表述过于绝对,排除;由材料图表信息可知,1860—1875年医治病人数量不断增长,说明西学东渐促进口岸风气的开化,③正确;材料只提到了仁济医院是西方传教士在上海所办的一家医院,反映不出整个公共卫生事业,④错误;故选A项。4.(2023·台州二模)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被狗咬过后的治疗方法,“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该方法与近代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大体相近。据此可知(

)A.《肘后备急方》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B.古代中医注重借鉴并且采纳西医的治疗方法C.中医在防疫治病方面具有一定迷信色彩D.中西医在部分诊疗原理和做法上具有一致性答案:D

解析:根据“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该方法与近代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大体相近”可得出,中西医的做法都是用抗体来克制病毒,因此反映出中西医在部分诊疗原理和做法上具有一致性,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西医的相似之处,而不是《肘后备急方》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借鉴西医的词句,且西医是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而且影响有限,排除B项;材料中中医的做法并不是迷信,排除C项。5.2022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570万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这说明(

)A.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深入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障法规的颁布C.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D.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答案:C

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到2022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创新高,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社会保障体系,没有体现卫生运动信息,排除A项;1951年,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障法规颁布,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社会保障体系,而非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排除D项。

Ⅱ.深化认知|把握规律内涵西医传播对传统中医的影响(1)打破了传统中医“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服务体系。(2)改变了传统中医师徒言传身教的人才培养模式,进入设立医学院,大量培养医学人才的教育模式。(3)改变了中医世代相传服务模式,通过设立中医院,进入执业医生分工合作、密切协作的阶段。(4)突破传统中医治理局限性,拓展了治理领域,丰富了治疗手段。(5)引进了采用西医的科研手段和科研方法,使中医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科学性,促进了中西医结合。Ⅲ.据材分析|迁移应用融通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英国新兴工业化城市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当时英国城市的特点是遍布天空的烟尘,随处可见的垃圾,污水随意排放,卫生状况极差。19世纪初期,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仅为40岁,诸如伤寒、天花、肺结核和白喉等传染病,每年要夺走20000人的生命。……疫情传入英国,引发了英国1831年的霍乱,疫病共肆虐了437个城市。卫生改革家埃德温·查德威克等指出当时瘟疫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归因为城镇人口的急速增长和肮脏的公共卫生状况。英国政府采纳其观点,开始了公共卫生立法和改革活动。——摘编自陈超《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公共卫生问题》等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公共卫生体系十分薄弱。从1953年起,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到21世纪初形成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国卫生工作采用了以预防为主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公共卫生模式,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最基本的公共卫生保障,这种“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果。通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传染病大规模的暴发、流行减少。进入21世纪,我国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全覆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解析:第(1)问,从经济、城市化、环境、疫情等方面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体系、原则、模式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从改变中国卫生状况、人民的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来分析。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疫病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蔓延;卫生专家的呼吁引起政府的重视。(2)特点:国家主导的疾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预防为主,普惠群众;确立了公共卫生的“中国模式”;新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形成。意义:改变了近代中国卫生事业落后的局面;保障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国民的身体素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专题验收评价1.右图所示是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规律的一套养生健身功法。其创编者是(

)A.华佗

B.张仲景

C.葛洪

D.孙思邈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医学家华佗继承古代导引养生术,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规律,观察禽兽活动姿态,编出健身方法“五禽戏”,A项正确。2.(2023·宁波十校联考)张仲景,东汉末年时举孝廉,后官至长沙太守;在郡的时候,颇有政绩,博通群书,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后世推崇为医中之圣。以下关于其医学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A.擅长外科手术

B.写成“东方药学巨典”C.著有《千金方》

D.提出辨证施治原则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原则,逐渐成为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对中医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D项正确;华佗擅长外科手术,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所著,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排除B项;《千金方》的作者是孙思邈,排除C项。3.(2023·绍兴二模)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并介绍西方科技知识。这一时期传播到中国的西方科技知识可能包括(

)①欧洲测绘技术

②人痘接种法③血液循环规律

④DNA双螺旋结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

解析:据材料“欧洲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并介绍西方科技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是测绘技术的重要发展时期,①正确;1628年,英国医生威廉·哈维建立血液循环理论,符合这一时期可能传播到中国的西方科技知识,③正确;人痘接种法是我国中医的伟大成就,②错误;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④错误;故选B项。4.(2023·浙南名校联盟联考)瘟疫在古代是坟场,在近代是战场,在当代是考场。人类与疫病不懈斗争的成果有(

)①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抗疟的方法②吴有性提出了传染病原“疠气”致病学说③西汉政府对患者“民疾疫者,舍空邸第”④为了有效控制重大疫病我国推行计划免疫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人类与疫病不懈斗争的成果”可知,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抗疟的方法、吴有性提出了传染病原“疠气”致病学说、西汉政府对患者“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了有效控制重大疫病我国推行计划免疫等,都是人类与疫病不断斗争的成果,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5.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五官科、传染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在药物学、方剂学、针灸学以及养生保健学等方面更是特色鲜明。下列有关中医药成就,正确的是(

)A.扁鹊著《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B.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原则C.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D.吴有性著《温疫论》,有效防治了东北鼠疫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原则,B项正确;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排除A项;《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排除C项;明代吴有性所著的《温疫论》是我国第一部疫病学专著,1910年东北暴发鼠疫,排除D项。6.(2023·湖衢丽质检)他“因族人大量死于伤寒,立志从医,博采众方,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是他行医的信条。“他”的代表作(

)A.是重要的中医临床学著作B.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C.建立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D.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他”指的是东汉的医学家张仲景。张仲景博采众方,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A项正确;《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排除B项;针灸建立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排除C项;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排除D项。7.(2023·温州二模)某医学史著作将医学发展史分为信仰与传统、科学医学的兴起、工业时代的医学、现代医学等阶段。其中,科学医学的兴起(900-1820年)一章的内容可以包括(

)①青霉素的发现

②哈维和血液循环③列文虎克与显微镜

④“麻沸散”及“五禽戏”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青霉素是1928年被发现的,哈维提出血液循环理论是在1628年,列文虎克制作出显微镜是在17世纪六七十年代,“麻沸散”和“五禽戏”出现于中国东汉时期,所以符合“科学医学的兴起(900—1820年)”的是②③,B项正确;①④均不符合题意。8.(2023·宁波二模)近人留存日记载:“光绪二十年……今日请杜寿山先生到余家为珦儿种牛痘。种法:将痘痂捣烂,和人乳少许,用小刃刀刺臂微见血,涂抹痘痂,凡三穴,一名清冷渊穴,一名夹白穴,一名消铄穴,左右皆同。”下列关于牛痘接种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实为用针灸术防治天花的重大发明B.在明朝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传入欧洲C.为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的伟大发现D.和麻醉术一样属于西医成就引入中国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种牛痘”可知,近代中国已经出现种牛痘的案例,牛痘接种法由英国医生詹纳发明,和麻醉术一样属于西医成就引入中国,D项正确;本题强调种牛痘,并未提及针灸术防治天花,排除A项;明朝中期种牛痘还未传入中国,排除B项;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排除C项。9.(2023·浙江十校联盟联考)1902年,中国部分地区遭遇了瘟疫,《大公报》给予极大关注,在社会各界人士投递的稿件中出现了“微生物”等词。1910—1911年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医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这表明大众传媒(

)A.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方式B.成为探究生命科学研究的理论阵地C.促使科学的卫生观念在防治疫病中传播D.彻底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法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大众传媒促使科学的卫生观念在防治疫病中传播,C项正确;“根本上”“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D两项;材料未体现大众传媒成为探究生命科学研究的理论阵地,排除B项。10.(2023·金丽衢十二校联考)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其中对应准确的是(

)A.英国—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B.法国—巴斯德—发明了牛痘接种法C.荷兰—列文虎克—创立了实验药理学D.美国—威廉·哈维—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英国的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A项正确;法国巴斯德创立了巴氏消毒法,排除B项;荷兰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对微生物进行观察,排除C项;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排除D项。11.(2023·东阳模拟)二战后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球卫生防疫,曾推出1947年“全球流感规划”、1952年“全球流感监测网络”、1955年“全球消灭疟疾计划”、1967年“全球根除天花计划”等计划项目,但全球合作整体进展缓慢。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防疫体系尚未开始建立B.做法突破了国家主权界限C.世卫组织缺少有效管理机制D.冷战政治和意识形态冲突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得出,面对全球的防疫,虽然有诸多计划的提出,但因处于冷战对抗时期,政治和意识形态冲突加剧,使其不能较好地开展下去,D项正确;A、B、C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2.1958年7月,江西省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欣然写道:“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据此可知,该词(

)A.歌颂了青蒿素对防治疫病的巨大作用B.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成就C.表达了对人民安全和健康的高度关注D.体现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正式建立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58年7月,江西省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功”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疫病防治,高度关注人民安全和健康,C项正确;青蒿素治疗的是疟疾,排除A项;1958年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血吸虫病的防治,无法说明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正式建立,排除D项。13.(2023·余杭区重点中学检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努力加快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以期满足我国居民日趋多元的医疗保障需求。下列制度不属于这一时期建立的是(

)A.城乡医疗救助制度B.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C.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D.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是在20世纪60年代,属于改革开放之前,D项符合题意;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都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起来的,A、B、C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二、非选择题14.(2023·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中)中西医学是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独立产生的,西医在其东渐过程中与中医必然发生“独特魅力”的碰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