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贯通(四) 法律与教化_第1页
专题贯通(四) 法律与教化_第2页
专题贯通(四) 法律与教化_第3页
专题贯通(四) 法律与教化_第4页
专题贯通(四) 法律与教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贯通(四)

法律与教化0102目录专题线索梳理明时空·清概念主题综合融通探原委·析内涵03专题验收评价专题线索梳理/明时空·清概念自主落实

一、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夏商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如《禹刑》《汤刑》西周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九刑》春秋战国早期法治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德治叔向反对子产刊布法律,指出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不顾道德礼义后期儒家人性善,主张德治;为政以德;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法家人性恶,主张法治;君主不谈礼义,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续表春秋战国儒家德治思想具有积极意义;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无助于国君们实现强国抱负法家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指引秦国富国强兵,最终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续表2.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时期特点表现秦汉律令结合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制成《九章律》;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魏晋律令儒家化原因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魏明帝设律博士,专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表现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目的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隋唐礼法结合法律《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教化732年,颁行《大唐开元礼》,是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推广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续表3.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宋代法律特点: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代表:编纂于963年的《宋刑统》;天一阁所藏宋朝《天圣令》教化理学产生,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宋朝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元代法律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明朝法律明朝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教化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清朝法律沿袭《大明律》,制定了《大清律例》教化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续表二、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罗马法共和国时期目的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颁布公元前450年左右,《十二铜表法》颁布内容它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评价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选择性必修3P22)罗马法东罗马帝国时期颁布6世纪《罗马民法大全》颁布地位剔除了法律中那些矛盾和过时的内容,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纲要下P18);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中世纪法“日耳曼法”形成,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11世纪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续表英美法系11世纪,诺曼王朝王室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12世纪前后,英国逐渐形成普通法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国也制定了本国法律,它们构成了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续表大陆法系13世纪以后,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法律体系日益成熟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此后,法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它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续表2.宗教伦理与教化宗教改革前基督教的发展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国家逐渐接受了基督教基督教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宗教改革前基督教的教化教士们重要的任务是宣讲教义他们开办学校,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基督教会都要介入,几乎所有的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教会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奸淫、杀人、贪恋别人的财物等,要求人们逆来顺受、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续表宗教改革后新教产生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主张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评价新教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但仍然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冲突续表三、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1.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实质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20世纪50年代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地位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80年代目的为了保障人民民主;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就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地位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续表20世纪90年代背景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就中共十五大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1999年写入宪法2000年以来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续表中共十八大以来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2020年5月,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续表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间概况改革开放前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20世纪80年代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20世纪90年代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1994年中共中央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础工程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规划思想道德建设续表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共十八大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共二十大新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续表主题综合融通/探原委·析内涵深化学习主题研究(一)古代中国法律、教化的演变及特点Ⅰ.纵研小题|理清发展主线1.(2022·山东高考)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答案:A

解析:“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说明主张用法治来治理国家;“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说明主张君臣需要用礼仪来教育百姓,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敬天思想,排除B项;德是内在的道德情感,材料强调的是法和礼,排除C项;该主张是以法治为主,同时存礼,排除D项。2.(2022·北京高考)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 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答案:A

解析:据材料“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有大功于名教”可知,北宋士大夫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引导民众走近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最终成为儒家化移风易俗效用的场所,即注重推行社会教化,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3.(2023·温州二模)有学者说:“这种法律的作用是积极的,亦即以刑法制裁为手段,达到德礼实践的目的。礼与刑相辅而行,相得而益彰,比起空洞洞的提倡道德,恐怕有效多了。”该法律的撰成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该法律是

(

)A.《九章律》 B.《二年律令》C.《永徽律疏》 D.《大唐开元礼》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该法律的撰成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的撰成标志着中华法系的确立,C项正确。4.明代司法制度规定:布政使、按察使、巡抚以及巡按御史,都可以接待上诉民众或复查案情。万历年间大儒吕坤曾对此做出评价:“数批检问,非以求同,正谓恐有冤狱,相与平反耳。”明代司法制度这一规定

(

)A.标志着监察制度的完善

B.导致监察区向行政区转化C.有利于保证审判的公正

D.完善了地方权力制约机制答案:C

解析:据材料“正谓恐有冤狱,相与平反耳”可知,中央派出巡抚等去地方巡查,且有复查案情的职责,有利于减少地方官员胡乱判例,制造冤案,产生一定的威慑力,从而保证审判的公正,故选C项。5.(2023·东阳5月模拟)明清时期,政府非常重视对“乡贤”的祭祀。在山东,明代乡贤都是政绩卓著、清正廉洁的官员,且“生于斯”;清代乡贤发展到包括官员、孝子和其他善行义举之人在内的社会贤达,重视“生于斯”,也重视“贡献于斯”。这样的变化意在

(

)A.强化儒学的政治主导地位

B.凸显地方治理的民本理念C.充分发挥乡贤的教化功能

D.提高社会的精神文化认同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乡贤是政绩卓著、清正廉洁的官员,清代乡贤发展到包括官员、孝子和其他善行义举之人在内的社会贤达,乡贤的范围扩大,且清代乡贤重视乡贤对于社会的作用,这反映出这种变化意在充分发挥乡贤的教化功能,C项正确。Ⅱ.深化认知|把握规律内涵古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四次演变殷周之际从“神本位——任意法”演变为“家本位——判例法”。“家本位”是按照宗法家族制度,即“礼治”的原则来指导国家的法律活动周秦之际从“家本位——判例法”到“国本位——成文法”。“国本位”是按照新兴地主的“法治”原则来指导国家的法律活动。春秋后期,随着一个新的“法治”思潮的兴起,“成文法”随之崛起秦汉之际从“国本位——成文法”到“国家家族本位——混合法”。从西汉到清末的两千多年,在法律思想领域形成了最突出的特点——“法礼合治”,即维护中央集权的君主国家的“法”和维护宗法家族秩序的“礼”。在法律实践的方式上,“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形成“混合法”的法律样式清末民初之际伴随着民主共和学说对君主专制的冲击,清政府修改旧有法律。清政府的修律活动吸收和采用西方法理,照搬照抄其法律条款;保留大量体现宗法家族精神和维护君主统治的法律规定,使修改后的法律成为中西法律的大杂烩续表Ⅲ.据材分析|迁移应用融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律规定,皇亲国戚、皇帝故旧、高级官僚贵族等八类人犯罪时,处罚“轻重不在刑书”。唐律还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对妇女犯罪有些可依律酌情而处。——据《唐律疏议》材料二清入关初,曾依照《大明律》并参酌关外旧制,制定法律;至乾隆时期,修成了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乾隆在《大清律例》序文中说,法律“非徒示之禁令,使知所畏惧”,更在于“弼成教化,以治其好生之德”。清代还制定了《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使司法管辖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维护了法律政令的统一。——据《大清律例》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法律制定方面出现的变化及其历史意义。答案:(1)特点:体现封建等级制度;要求规范执法;礼、法、孝结合;对老弱妇孺及情况特殊的罪犯酌情论处。评价:是礼法结合的典范;维护封建统治;继承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对后世影响深远。(2)变化:从依照明律和旧制到融合历代封建法律于一体;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专门法律。意义:法律与教化并重的传统得到继承与发展;维护法律政令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是封建法典集大成者;是有力的统治工具。主题研究(二)西方国家法律的渊源与发展Ⅰ.纵研小题|理清发展主线1.(2023·浙江1月选考)有史家认为:“虽然道路、圆形剧场、城市的根基、水渠和市场都是其丰功伟业的实物见证,但罗马帝国的遗产和希腊民主时期或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遗产一样,是观念性的。没有这笔遗产,无论是欧洲,还是其后的整个世界,都绝不会是今天的样子。”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笔遗产”的是(

)A.元首制

B.罗马法

C.万神殿

D.大竞技场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史家一方面承认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实物遗产,但更强调对后世“观念性的”遗产,即罗马法,故B项正确;A项是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不是观念性的,排除;C、D两项属于实物遗产,与材料观点不符,排除。2.(2023·嘉兴二模)《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最早用中文出版的西式期刊,其中一期记载英国某一事件:“若翰(约翰,1199—1216年在位)乃暴虐,先被教师(教士)迫甚,后被诸侯围绕,不得已立法,赐民自专,至今犹存。”这部“不得已”所立的“法”(

)A.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B.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使英国成功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D.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在大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的联合压力下被迫签署《大宪章》,这是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其主要内容是保障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及骑士、市民的某些利益,限制王权,A项正确。3.(2023·余杭区重点中学检测)查士丁尼一世最大的功绩是将古罗马的法律编成一部法典。这部民法大全于529年发表。它提取了此前遗留下来的私人和公共的收集中的法律条文。该法典(

)A.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B.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C.标志着以罗马法为基础的大陆法系的形成D.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治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查士丁尼将古罗马的法律编成一部法典,即《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治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D项正确。4.(2023·湖衢丽4月质检)古代许多国家的法律都很著名,唯有罗马法,不仅有法学家把它作为一门具有现实意义的学问加以研究,而且在当今世界各国现行的法律中还可以见到它的原型。下列关于罗马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B.《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C.各日耳曼王国在罗马法基础上编纂日耳曼法D.法国在罗马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大陆法系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大陆法系是指欧洲大陆上源于罗马法,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各国法律,法国在罗马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大陆法系,D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编制的,排除A项;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排除B项;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成日耳曼法,排除C项。5.1797年1月6日,马萨诸塞州的约翰·纳佐罗从海盐和海带中提取矿物碱并制钾盐的改良方法获得了专利批准,专利文件有乔治·华盛顿总统、国务卿和司法部长的共同签名。它反映了当时美国(

)A.联邦政府对专利保护的重视B.化学工业兴起推动制盐技术进步C.马萨诸塞州拥有较大自治权D.行政权与司法权分立并彼此牵制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后不久,就制定了专利法,总统、国务卿和司法部长亲自参与专利的审查和批准活动,反映了当时美国联邦政府对专利保护的重视,A项正确。Ⅱ.深化认知|把握规律内涵西方法律的渊源及发展西方法律的来源古罗马法、日耳曼法两大法系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欧美社会出现了两大法系,一是以法国、德国为主的大陆法系;一是以英国和美国为主的英美法系(或称普通法系)。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大陆法系的基本特征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法律体系;以成文法或者法典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在法律分类上,强调公法与私法的基本划分;法官严格执行法律,不允许法官造法;运用法律的推理方法主要是演绎法英美法系的基本特征英美法系的演进具有连续性;与欧洲大陆国家相比,司法在宪政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受重视;法官造法;更重视程序,正当程序的基本含义是程序公平、公开和公正;英美法系中四种价值取向最为突出:自由、个人、实用、经验续表Ⅲ.据材分析|迁移应用融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柯克是英国宪政史上出色的法官和法学家。1620年代,柯克参与起草了《权利请愿书》,使之成为英国不成文宪法的一部分。此外,柯克还是一位勤于著述的法学家。他把自己当大法官时审理的案件编为法院《报告》逐年发表。他生前和死后出版的四卷《英格兰法总论》,奠定了他作为英国法集大成者的地位。政治上,柯克继承并发展了布雷克顿的法治思想。在限制王权的问题上,他进一步明确提出:“除了法律与国家认可的特权外,国王没有特权。而且,国王自己不能解释这种特权,只有法官才是权威的解释者。”柯克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美国制宪先贤和美国宪法。除了普通法传统外,美国宪法另一个思想源泉无疑是英国思想家洛克的政治理论,他借用自然法的观念,提出了天赋人权和有限政府的理论。美国制宪先贤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们通过妥协的方式,把两位英国思想家的见解、英国普通法的传统与北美殖民地的自治及制宪经验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炮制出既有明确原则又有具体条款,既可以操作又富有弹性的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宪法。——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1)根据材料,概括柯克对英国宪政发展作出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答案:(1)贡献:参与起草《权利请愿书》,丰富英国不成文宪法的内容;发表法院《报告》,为后世提供借鉴;出版《英格兰法总论》,为英国法奠定基础;继承并发展了布雷克顿的法治思想,丰富了限制王权理论。(2)联系:英国法律传统对美国宪法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都属于英美法系。区别:美国把英国普通法的传统与北美殖民地的自治及制宪经验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英国是不成文宪法国家,美国是成文宪法国家。主题研究(三)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Ⅰ.纵研小题|理清发展主线1.(2023·浙江十校联盟联考)下图所示为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一条。据此可知,新中国婚姻法(

)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①注重群众普法教育②坚持社会主义原则③彰显反封建民主精神④体现保护弱势群体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

解析:新中国的婚姻法彰显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③符合题意;“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体现出保护弱势群体,④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普法教育,①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原则强调的是人民当家作主,材料无从体现,且1950年属于新民主主义时期,②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2.(2023·余杭区重点中学检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此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是(

)A.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B.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D.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基础工程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可知,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而非改革开放之后,C项符合题意。3.(2022·天津高考)20世纪80年代,一批时代楷模的事迹广为人知。蒋筑英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试装置,甘做追光路上的“铺路石”;军人朱伯儒奉献自我、温暖别人,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对这些人物事迹的宣传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B.立足法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效巨大D.崇德向善成为核心价值标准答案:A

解析:20世纪80年代,一批时代楷模的事迹广为人知,是由于对蒋筑英、朱伯儒等模范人物的宣传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了精神洗礼和教育,从而也弘扬了这些模范人物的精神,这反映出当时我国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史实,故选A项;题干所述并未涉及法治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排除C项;崇德向善成为核心价值标准是在中共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出现的,排除D项。Ⅱ.深化认知|把握规律内涵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1)从性质和内容上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与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2)从形式上看,中国当代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和统帅的法律体系。宪法规定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以宪法为核心,我国已经逐步健全了有关民事、刑事、行政和诉讼程序的基本法律制度。(3)从过程上看,中国当代法律体系仍在不断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之中。一方面,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法律体系必须随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实施,我国在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立法的内容和技术,使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Ⅲ.据材分析|迁移应用融通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法律),惧民之有争心也……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据《左传·昭公六年》材料二安陆应城县人张江陵与妻吴氏共骂母黄令死,黄忿恨自缢死,已值赦。案律,子贼杀伤殴父母,枭首;骂詈,弃市。妇谋杀夫之父母,亦弃市……詈之致尽,理无可宥,江陵虽遇赦恩,故合枭首。妇本以义,爱非天属,黄之所恨,情不在吴……吴可弃市。——据程树德《九朝律考·晋律考》整理材料三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1978年宪法做重大修改。此次修宪,比较彻底地剔除了“文化大革命”给政治制度留下的影响,成为迄今为止所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法律框架。八二宪法一是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二是强化了民主与法制建设,首先表现为健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是贯穿改革开放精神,四是重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与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主要观点及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言论所针对的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二判断,张江陵与妻吴氏所判刑罚哪个更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量刑的原则和这一时期法律的重要变化。(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2年宪法的意义。答案:(1)主要观点:反对刊布法律。理由:刑罚只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历史事件:郑国子产“铸刑书”。(2)张江陵。原则: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变化:律令儒家化。(3)意义: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专题验收评价一、选择题1.(2023·宁波二模)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浇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郑国初铸刑书时,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据此可知,郑国铸刑书(

)A.顺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之势

B.确立了法家思想的主流地位C.冲击了西周时期的等级观念

D.源于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吾以救世也”可知,成文法的制定,顺应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变动,A项正确;法家在秦朝才成为主流思想,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西周等级制度,排除C项;铸刑书引发了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而不是源于,排除D项。2.秦律《告臣》爰书(一种司法文书)中记载:“某里士伍甲”因其家奴“骄悍不田作”,不听甲令,于是将之“缚诣”官府,请求官府批准对其家奴进行惩处。这说明秦朝注重(

)A.规范社会秩序

B.基层治理制度建设C.保护田地权利

D.维护中央权威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奴不听主人号令,主人并没有私自进行惩处,而是先请求官府批准,在得到官府允许后,才对家奴进行处罚,说明秦朝重视司法程序,不滥用刑罚,注重规范社会秩序,A项正确。3.(2023·稽阳联谊学校联考)关于某部重要典籍的编修缘起,《唐会要》中记载:“开元十四年,右丞相张说奏言:‘《礼记》汉朝所编,遂为历代不刊之典。今去圣久远,恐难改易。今之《五礼仪注》,贞观、显庆两度所修,前后颇有不同,其中或未折衷,望与学士等更讨论古今,删改行用’制从之。”以下关于该典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继承汉以来立法经验,礼法结合的典范B.推广魏晋以来家训经验,强化基层教化C.我国现存最早的行政法典——《唐六典》D.成为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者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从“开元十四年”,以及张说上奏的内容中汉朝《礼记》、“今之《五礼仪注》”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典籍是礼仪法典《大唐开元礼》,分为吉、宾、军、嘉、凶五礼,成为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者,D项正确;A项是《唐律疏议》,排除;B项是唐政府在社会层面提倡礼治的具体做法,与典籍的编修无关,排除;《唐六典》属于行政法典,不是礼仪法典,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C项。4.(2023·杭州一模)宋人笔下涌现出诸多“好孩子”形象。比如,赵令赫“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这表明宋代(

)A.儒学逐渐向基层渗透

B.律令儒家化特征明显C.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D.政府对社会控制松弛答案:A

解析:《孝经》《论语》以及赵令赫的孝顺,这些都是儒家思想渗透的体现,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律令和乡约的相关内容,排除B、C两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对社会控制松弛的现象,排除D项。5.(2023·杭嘉湖金四地模拟)《大明律·户律》“私茶”条规定:凡贩私茶者,要受到杖一百并服三年徒刑的处罚。洪武三十年(1397年),驸马欧阳伦私贩茶叶案发,朱元璋为了警示其他皇亲国戚,将欧阳伦处死。这体现了明朝(

)A.立法禁止民间贸易

B.监察法规完善C.执法遵循礼法结合

D.皇权高于法权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尽管《大明律》规定贩卖走私茶叶要受到杖一百并服三年徒刑的处罚,但朱元璋为了警示其他皇亲国戚,却将驸马处死,体现皇权高于法权,D项正确。6.罗马共和国时期,权势人群称为保护人,弱势群体称为食客,保护人为食客提供恩赐,诸如食物与经济援助,还帮助他们进行法庭辩护,《十二铜表法》还规定欺骗食客的保护人是要受到诅咒的。这主要体现罗马共和国(

)A.食客是贵族寡头政体主要支柱B.已具备近代陪审制雏形C.成文法律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D.社会纽带渗透契约精神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保护人和食客之间存在契约关系,保护人为食客提供恩赐并不得欺骗食客,这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D项正确;食客是弱势群体,不是贵族寡头政体的主要支柱,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陪审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罗马共和国的社会纽带渗透契约精神,并不是成文法律体系的建设,排除C项。7.11世纪的英国已形成以王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王派出法官在全国巡回审判。这一做法有利于(

)A.民法系的形成

B.封君封臣制的确立C.内阁制的确立

D.普通法系的形成答案:D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英国国王派出法官在全国进行巡回审判,12世纪前后,建立在罗马法和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普通法逐渐形成,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选D项;民法系指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代表国家有法国、德国等,英国是普通法系,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1世纪前就已确立,排除B项;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内阁制度,排除C项。8.(2023·金华十校模拟)面对葡萄牙和西班牙日益尖锐的矛盾,1493年,罗马教皇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规定该线东西两侧分属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势力范围。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拉丁美洲完全处于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B.近代西方的国际法尚未正式形成与成熟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D.教皇仲裁成为解决利益冲突的主要手段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皇子午线”反映了西班牙与葡萄牙对殖民地的争夺,教皇参与仲裁,体现了近代西方的国际法尚未正式形成与成熟,B项正确;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完全处于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排除A项;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9.美国刑事诉讼中有著名的“米兰达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任何话,都可以作为不利于你的证据;你有权获得辩护律师的帮助;如果你无力聘请,将会为你指定一名律师并由州政府承担律师的费用。”这表明美国(

)A.树立并维护联邦法院最高权威B.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C.法院根据宪法独立掌握司法权D.打击刑事犯罪的效能得到提升答案:B

解析:程序正义是指裁判过程(相对于裁判结果而言)的公平和法律程序(相对于实体结论而言)的正义。其中“米兰达警告”反映的是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B项正确。10.(2023·浙江山河联盟联考)“对于这种入世的新教禁欲主义,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概括:一方面,它强烈地反对任意享用财富并且对消费进行限制,尤其是奢侈品消费;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将财富的获取从传统伦理观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的心理影响。”据此可知,新教的兴起(

)A.强化了对人性的束缚

B.否定了传统的宗教伦理观念C.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D.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后的禁欲主义鼓励消费,但又反对奢侈消费,这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促进消费和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D项正确;新教促进了对人性的解放,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消费问题,没有否定传统的宗教伦理观念,排除B项;“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11.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202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这些成就表明(

)A.我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日渐普及B.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补充C.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深刻改革D.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202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成果,反映了我国国家治理在法治方面的发展,故选C项。12.(2023·天域协作体联考)“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是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馆内展览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分为《不屈的童年》《赤诚报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悔奉献》《鞠躬尽瘁》《精神永存》等七部分,集中展示了(

)A.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特定时代精神B.社会主义实践建设的开创意义C.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础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展现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特定时代精神,A项正确;社会主义实践建设包含了农业、工业等多个部门,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排除C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2002年才提出的,而材料所涉及的是20世纪50年代,排除D项。13.(2023·湖衢丽4月质检)法律具有经济的属性。下列内容摘自1949年以来的法律文件,其中出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是(

)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B.“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C.“国营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D.“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于1954年,而当时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C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建国初期我国进行土地改革,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尝试家庭承包经营,此后家庭承包责任制不断完善,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4.(2023·杭州二中检测)法律的变迁反映了时代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中世纪早期不存在专门的法律学校,但是却存在为数不多的“语法学校”和教会学校,法律训练是必要的教学内容。11世纪之后,罗马法在欧洲复兴,除了多种多样的经济和文化原因促使人们到古代法律学中寻找规定和制度的缘故之外,政治因素则是直接动因。为了实现自己的帝国愿望,世俗的君主和皇帝们亟需一套足以对抗教会法的世俗法律权威,因而具有无与伦比的完备性、世俗性与罗马帝国背景的罗马法便备受他们的青睐。——摘编自李中原《罗马法在中世纪的成长》材料二逮光绪二十六年,联军入京,两宫西狩。忧时之士,咸谓非取法欧、美,不足以图强。于是条陈时事者,颇稍稍议及刑律。二十八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会保刑部左侍郎沈家本、出使美国大臣伍廷芳修订法律,兼取中西。旨如所请,并谕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通商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自此而议律者,乃群措意于领事裁判权。——摘编自赵尔巽等《清史稿·刑法志》材料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为什么这么说呢?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比,经济主体是多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