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初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五)_第1页
2023年度初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五)_第2页
2023年度初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五)_第3页
2023年度初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五)_第4页
2023年度初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初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五)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A.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结合的性状

2.下列生物新个体的产生,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B.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C.蚕蛾产下受精卵发育成蚕D.母狗产下小狗

3.下列昆虫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A.蚕B.蚊C.菜粉蝶D.蟋蟀

4.菜青虫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菜青虫所处的发育时期为

()

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

5.影响鸟卵胚胎发育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A.温度B.阳光C.水D.空气

6.下列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的是()

A.口腔上皮细胞B.肌肉细胞C.神经细胞D.精子细胞

7.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

8.下列基因组成肯定是人的正常生殖细胞的是()

A.DdB.DDC.ddD.d

9.下列亲缘关系中,不属于近亲的是()

A.堂兄弟姐妹B.姑表兄弟姐妹

C.爷爷与孙子D.自己与舅妈的弟弟

10.控制人正常肤色的基因(A)为显性,控制白化病的基因为隐性

(a),夫妇基因型均为Aa,所生小孩出现白化病几率为()

A.0%B.25%C.50%D.75%

11.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苹果的红色与黄色B.人头发的直发与卷发

C.人的身高与肥胖D.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

12.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氢气D.二氧化碳

13.比较下类数据,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是()

生物名称黑猩猩狒猴马果蝇向日葵

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01122738

差异

A.人与黑猩猩B.黑猩猩与狒猴

C.黑猩猩与向日葵D.果蝇与向日葵

14.传染源指的是()

A.能够传播的病原体B.被污染了的环境

C.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D.病人的排泄物或分泌物

15.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A.艾滋病B.流感行性感冒C.乙型肝炎D.色盲

16.感冒冲剂主要用于治疗()

A.腹泻B.感冒C.发烧D.轻微外伤

17.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乳酸的杀菌作用

B.麻疹患者痊愈后不会再患麻疹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18.下列各种动物中,哪种动物是病原体?()

A.蛔虫B.蚊子C.蝇子D.鼠

19.人体保卫自身不受病原体侵害的第一道防线是()

A.肌肉和骨骼B.皮肤和黏膜C.表皮和真皮D.皮肤和肌肉

20.下列在生活中看到的几种现象中,哪一种不属于过敏反应()

A.有些人吃了虾后,会发生腹痛

B.一些人脖子等处接触了化纤后起红斑

C.一些人吸入花粉后,会发生哮喘

D.皮肤接触了过热的水后,会起水泡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2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末夏初,青蛙“呱、呱、

呱〃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现池塘中的青蛙正在抱

对.不久,如果你再来,会在水中看到小蝌蚪.如果你继续观察下去,

你会看到青蛙幼体外形变化的全过程.如图.

(1)青蛙是两栖动物的典型代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

在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发育才能上陆地生

活.

(2)蛙鸣是为了,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蛙卵的受精

率.

(3)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呼吸;成蛙

即可生活在陆地上,又可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冬眠时则靠一

进行呼吸.

22.人们将男、女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的排序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存

在的.

(2)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乙为性的染色体组

成.其表示方法.

(3)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4)对先天性愚型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以看到患者比正常人多

了一条21号染色体.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

23.某家庭中,哥哥患了病毒性肝炎,并且传给了弟弟,请分析: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弟弟很快就染上了此

病,说明他是

(2)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3)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看,对哥哥采取隔离措施属

于;对他们的饮食用具进行消毒属于;禁

止其亲人随便去医院探望属于.

24.豌豆是人们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也是研究植物性状遗传的常用实

验材料.用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圆粒;子一代种下

去后自花传粉,收获的子二代有圆粒和皱粒两种,数量统计结果如图.

(1)已知豌豆的体细胞内有7对染色体,则皱粒豌豆花粉中精子的

染色体数目为.

(2)在豌豆的圆粒与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是显性

性状,子二代中出现了圆粒和皱粒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

为.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子二代中

圆粒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3)根据子一代的示意图,可以判断豌豆是被子植物;一个豆荚中

有多粒豌豆,说明雌蕊中有多个能发育成豌豆的.

(4)豌豆的这种繁殖方式叫生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A.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结合的性状

【考点】植物的杆插或嫁接.

【分析】此题考查的嫁接的知识,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接穗性

状的稳定,据此作答.

【解答】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

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

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

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

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

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

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常用于果树、林木、花卉的

繁殖上,也用于瓜类蔬菜育苗上.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的应用以及优点,既能解答问题,又能应

用于我们实际的生产生活.

2.下列生物新个体的产生,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B.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C.蚕蛾产下受精卵发育成蚕D.母狗产下小狗

【考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

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

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据此作答.

【解答】解: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

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

式.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

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

包括:分裂生殖、胞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杆

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

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母狗产下小狗、蚕蛾产下受精卵发育成蚕过

程是一个有性生殖的过程,是因为存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了受精

卵.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等的过程中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符合无性生殖的概念,属于无性繁殖.

故选:B

【点评】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

合.

3.下列昆虫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A.蚕B.蚊C.菜粉蝶D.蟋蟀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解答时可以从不完全

变态发育过程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

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

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

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

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

嶂螂、蟋蛀、蟋蟀、蝗虫等.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

4.菜青虫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菜青虫所处的发育时期为

()

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菜粉蝶的发育.解答时可以从菜粉蝶的

发育过程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菜粉蝶的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

期且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大,叫完全变态发育.菜

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

5.影响鸟卵胚胎发育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A.温度B.阳光C.水D.空气

【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并不是所有的鸟卵都能孵化出小鸟,由于不同的鸟卵孵化需

要不同的温度,只有在这个温度下鸟卵才能孵化出小鸟.所以,鸟卵

要想孵化出小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卵必须是受精卵;必须具备胚胎

发育所需的适宜的温度.

【解答】解:鸟类的体温大约为40℃左右.鸟类的受精卵在雌鸟体

内就已经开始发育,产出后,由于外界气温低于鸟类的体温,故发育

停止,若在亲鸟体温的影响下,将继续进行胚胎发育,并逐渐发育成

雏鸟.例如我们平时人工孵化小鸡,就是为鸡受精的卵提供与母鸡体

温一样的温度而使其继续发育的.由此可见影响鸟类胚胎发育的外界

因素主要是温度.

故选:A

【点评】生物与环境密切相关,生物能适应环境,环境能影响生物.

6.下列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的是()

A.口腔上皮细胞B.肌肉细胞C.神经细胞D.精子细胞

【考点】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

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

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解答】解: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

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

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

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

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

对.选项中,口腔上皮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都是体细胞,精子

是生殖细胞.

故选:D

【点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内成单存在.

7.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

【考点】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体,染色体存在于细胞

的细胞核上,分析作答.

【解答】解: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上.染

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

叫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

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基因是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因此染

色体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上,内含遗传物质.

8.下列基因组成肯定是人的正常生殖细胞的是()

A.DdB.DDC.ddD.d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人的性别遗传.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

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

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

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3对,因此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

【解答】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

体存在于细胞核里;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

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

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控制某一性状的

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是不成对的.

故选:D

【点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在生

殖细胞内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

9.下列亲缘关系中,不属于近亲的是()

A.堂兄弟姐妹B.姑表兄弟姐妹

C.爷爷与孙子D.自己与舅妈的弟弟

【考点】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

【分析】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所生子女得遗传

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近亲结婚会使后代得遗传病的几率增大.

【解答】解:直系血亲是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包括生出自

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

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辈),如爷爷与

孙子是直系血亲.旁系血亲是指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

源的亲属.如,自己与兄弟姐妹及其伯叔姑、姨舅之间就属旁系血

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同源于祖(外祖)父母的旁系血亲.三代

以内旁系血亲是指:伯、叔、姑、舅、姨、侄子(女)、外甥、外甥

女、堂兄弟姐妹、姑舅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等.我国婚姻法禁

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通婚.自己与舅妈的弟弟没有血缘关

系.

故选:D.

【点评】婚姻法上的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10.控制人正常肤色的基因(A)为显性,控制白化病的基因为隐性

(a),夫妇基因型均为Aa,所生小孩出现白化病几率为()

A.0%B.25%C.50%D.75%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

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

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

的基因有两种:两个显性或一个显性一个隐性,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

制的基因只有一种:两个都是隐性基因.

【解答】解:父母双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组成都为Aa,表示父母双

方的性状是有显性基因A控制,而子女是白化病应该是有两个隐性

基因aa控制,其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

从图解中可知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为四分之一,即25%.

故选:B.

父亲母亲

【点评】控制生物某一形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

的形状才能表现出来.

11.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苹果的红色与黄色B.人头发的直发与卷发

C.人的身高与肥胖D.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

【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性状.解答时可以从相对性状的概

念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苹果

的红色与黄色是果皮的颜色不同;人头发的直发与卷发,是头发的形

状不同;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是兔毛的颜色不同,A、B、D都是

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都是相对性状;人的身高与肥胖是人的身

高和胖瘦,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

式称为相对性状.

12.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氢气D.二氧化碳

【考点】原始地球条件.

【分析】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水是原始大

气的主要成分,当时由于大气中没有氧气,据此解答.

【解答】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

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

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

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

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即可解答本题.此题的关

键点: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

13.比较下类数据,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是()

生物名称黑猩猩骄猴马果蝇向日葵

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01122738

差异||||

A.人与黑猩猩B.黑猩猩与狮猴

C.黑猩猩与向日葵D.果蝇与向日葵

【考点】人类和动物的亲缘关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与动物的亲缘关系,解答时可以利

用比较法分析人类与动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细

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生物结构的相似性越高,则生物的亲缘关系

越近.通过上表数据的比较可知:人类与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细胞

色素C的差异最小是0,人类与向日葵的亲缘关系最远,细胞色素C

的差异最大是38.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

能力.

14.传染源指的是()

A.能够传播的病原体B.被污染了的环境

C.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D.病人的排泄物或分泌物

【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分析】本题考查传染病的概念和三个基本环节.

【解答】解: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

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

物称为病原体,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

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

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

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

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传染源和病原体以及传播途径要分清,引

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而而传染源是指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

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15.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A.艾滋病B.流感行性感冒C.乙型肝炎D.色盲

【考点】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

【分析】遗传病是由于基因或染色体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例如白化病、

血友病、先天性愚型等.

【解答】解:A、B、C都属于传染病;

D、色盲是由于基因改变而引起的,应属于遗传病.

故选:D

【点评】遗传病是考查的重点,应结合着遗传病的概念理解.

16.感冒冲剂主要用于治疗()

A.腹泻B.感冒C.发烧D,轻微外伤

【考点】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

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

用或危害.

【解答】解:感冒清热冲剂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物,是由中药荆

芥穗、桔梗、柴胡、苦杏仁等药物共同配伍加工提炼而成的,方剂中

的荆芥是治疗感冒的良药,具有散风、解表、透疹等多种功能,属于

非处方药.

故选:B

【点评】处方药的使用有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

按说明书服用.

17.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乳酸的杀菌作用

B.麻疹患者痊愈后不会再患麻疹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免疫分为两种:一种先天性的免疫,主要受遗传因素的控制,

具有相对稳定性,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没有特殊的针对性,不

会因为物种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一种是特异性免疫;

【解答】解:免疫分为两种: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为人体的

非特异性免疫,为一种先天性的免疫,主要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具有

相对稳定性,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没有特殊的针对性,不会因

为物种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

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

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而特异性免疫则有

物种的差异性.例如患过天花后不再患天花,原因是人体内产生抵抗

天花病毒的抗体.再如婴儿接种卡介苗后,卡介苗属于活疫苗,活疫

苗指的是用人工定向变异方法,或从自然界筛选出毒力减弱或基本无

毒的活微生物制成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在体内有生长繁殖能

力,接近于自然感染,可激发机体对病原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

较小,免疫持续时间较长.所以ACD为非特异性免疫,而B为特

异性免疫.

故选:B

【点评】关键知道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性的,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

道防线,而特异性免疫是后天性的,主要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18.下列各种动物中,哪种动物是病原体?()

A.蛔虫B.蚊子C.蝇子D.鼠

【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

【分析】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

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

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

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

【解答】解: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蛔

虫等寄生虫属于病原体,传播疾病的蚊子、苍蝇、老鼠等属于生物媒

介,不是病原体.

故选:A

【点评】关键理解病原体的概念,注意与传染源的区别.

19.人体保卫自身不受病原体侵害的第一道防线是()

A.肌肉和骨骼B.皮肤和黏膜C.表皮和真皮D.皮肤和肌肉

【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人之所以能够在具有许多病原体的环境中健康的生存,是因

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通过这三道防线与病原体作斗

争,使疾病得到痊愈,并且使人体获得抵抗病原体的免疫力.

【解答】解:皮肤和黏膜是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

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

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

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

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共同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因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

故选B.

组成功能类型

第一道皮底也耋度阻势和杀灭病原

体,清扫异物非特异

性免疫

体液中的杀直溶解、吞噬

第二道物质,如溶蔺治,和消灭病菌

和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和产生抗体,消特异性

第三道灭病原体,抗原,

免疫

【点评】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20.下列在生活中看到的几种现象中,哪一种不属于过敏反应()

A.有些人吃了虾后,会发生腹痛

B.一些人脖子等处接触了化纤后起红斑

C.一些人吸入花粉后,会发生哮喘

D.皮肤接触了过热的水后,会起水泡

【考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免疫的功能,解答时可以从免疫的功能

和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

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

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过敏是

免疫的功能过强形成的,即抵抗抗原侵入的免疫功能过强.有些人吃

了虾后,会发生腹痛、一些人脖子等处接触了化纤后起红斑、一些人

吸入花粉后,会发生哮喘都属于过敏,皮肤接触了过热的水后,会起

水泡,是由于细胞受损造成的.

故选:D

【点评】过敏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2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末夏初,青蛙”呱、呱、

呱”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现池塘中的青蛙正在抱

对.不久,如果你再来,会在水中看到小蝌蚪•.如果你继续观察下去,

你会看到青蛙幼体外形变化的全过程.如图.

(1)青蛙是两栖动物的典型代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

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

(2)蛙鸣是为了吸引雌蛙,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蛙卵的受精

率.

(3)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鳏呼吸;成蛙即可生

活在陆地上,又可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冬眠时则靠皮肤进

行呼吸.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受精卵玲蝌蚪玲幼蛙-

成蛙,据此解答.

【解答】解:(1)青蛙雌雄抱对时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

结合形成受精卵.两栖动物的幼体是蝌蚪,它用鲤呼吸,必须生活在

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青蛙

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必须经过变态发育

才能到陆地生活.

(2)青蛙是雌雄异体,蛙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是为了吸引雌蛙,

雌蛙和雄蛙经过抱对,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因此雌雄蛙抱

对,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时排卵、排精,提高了精子与卵的结合的机

会,提高了受精率.

(3)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鲤呼吸,成体为青蛙既可以

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主要用肺呼吸,冬眠时靠皮肤辅

助呼吸.

故答案为:(1)水;变态;(2)吸引雌蛙;(3)腮;皮肤.

【点评】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青蛙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鲤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

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属于变态发育.

22.人们将男、女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的排序

图.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2)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乙为男性的染色体组成.其表

示方法22对常染色体+XY.

(3)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4)对先天性愚型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以看到患者比正常人多

了一条21号染色体.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变异.

【考点】人的性别遗传;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人类主要的遗传

疾病.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

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1)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

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的体细胞中

有23对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2)甲图中的第23号性染色体中,大小相同,称为XX染色体,因

此性别是女性.乙图中的第23号性染色体中,大小不同,较大的一

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应该是男性的染色体

组成图,其染色体的组成为22对+XY染色体.

(3)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

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

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

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

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

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甲产生的正常生殖细胞中含有23

条染色体即22+X.

(4)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的相似性称为遗传,后代和后代之间、后

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的差异成为变异.因此,看到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

条21号染色体.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变异.

故答案为:(1)成对

(2)男22对常染色体+XY

(3)23

(4)变异(遗传病)

【点评】此题考查了人体内的染色体数,包括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以

及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性染色体.

23.某家庭中,哥哥患了病毒性肝炎,并且传给了弟弟,请分析: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哥哥,弟弟很快就染上了此病,

说明他是易感者

(2)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饮食.

(3)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看,对哥哥采取隔离措施属于控制

传染源;对他们的饮食用具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禁止

其亲人随便去医院探望属于保护易感者.

【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

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据此答题

【解答】解:(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

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

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易

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题中哥哥属于传

染源,弟弟属于易感人群.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