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_第1页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_第2页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_第3页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_第4页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2022年4月21日,正式公布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课程育人功能,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和系统完善: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培养有理想、有本事、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求,突出了课程育人宗旨,优化了课程设置,完善了课程内容结构,加强了学业质量指导,加强了学段衔接,细化了实施要求。其突出变化和亮点主要表现在:第—,优化了课程方案。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其中,学科课时占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语文20%-22%;数学13%-15%;体育与健康:10%-11%;艺术9%-11%。艺术学科一跃成为排名第四学时的学科,超过了外语6%-8%。第二,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教什么)。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根底知识、根本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第三,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教到什么程度)。首先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引导和援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其次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第四,增强了指导性(怎么教)。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完成教、学、评的一致性。第五,新标准多角度落实“双减〞精神,增加学业质量标准。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都做了明确表述。作为一线音乐教师,在认真学习课标之后,怎么看待这些变化?在新时代教学理念指导下,如何实施音乐学科教学?培养什么人?为什么而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下面,就音乐教学实践中,如何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一、艺术课程的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指导方向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紧紧围绕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育人宗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开展素养教育,聚焦中国学生开展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开展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统领,明确育人目标。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来自于中国学生开展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艺术课程的育人目标更为统一、集中。通过音乐学科的教学,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每一个音乐学科教师,对音乐学科的价值要有高度的认同,用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来表达以美育人的价值,在音乐教学的目标导向上,要有鲜亮的表达。二、艺术课程的性质——为什么教〔一〕艺术课程的内容组成:包含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有机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选项开设,有分有合。〔二〕艺术课程的属性及特点: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制造思维等的重要课程,具有审美性、感情性、实践性、制造性、人文性等特点。相比2011版课标,多了感情性和制造性。〔三〕课程三大理念:1.坚持以美育人:〔1〕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2〕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3〕引导学生参与各类艺术活动,丰富审美体验〔4〕学习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5〕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挥艺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新课标强调,学校的艺术教育由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内外文化交流三位一体,将社团活动、团队实践也纳入课标和课程体系当中。2.重视艺术实践〔1〕重视学习过程的艺术体验及感情体验〔2〕激发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3〕在观赏、表现、制造、联系/融合过程中,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音乐课标在观赏、表现、制造三种艺术实践根底上增加了“联系/融合〞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基于艺术及艺术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艺术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时间、空间、文化和历史等多个维度中。另一方面,这种“联系〞,必定要求突破学科的局限,是一种将音乐与其他艺术、其他学科建立关联并融合的综合性活动。依托音乐学科、围绕音乐主线,1—7年级通过音乐来融入其他学科,在融的时候,要立足音乐学科主动跨界,站在更大更高的学科育人体系里,去和其他学科建立关联。3.突出课程综合〔1〕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2〕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注重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综合性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部的综合,即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学习任务的设置。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在1—7年级以音乐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中,融入了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相关内容,到8—9年级再分科设置,做到有分有合。学习任务设置方面,比方一、二年级设置的趣味唱游、聆听音乐、情境表演、觉察身边的音乐等,这些学习任务都表达了以音乐为主的课程内容当中有机融入了舞蹈、戏剧、律动、动作表演、活动等多种表现形式的综合性趣味化的学习活动。二是课程外部的综合,即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音乐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开展。音乐学科要表达学科综合,要跨学科开展教学主题活动,要进行综合性学习,前提是要以音乐学科为主线。如果没有音乐学科主体表达,综合性就会泛滥化、一般化。课程综合建立在音乐学科主体根底之上,形成学科的、生活的、育人的主线。三艺术课程的目标——教的方向〔一〕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的集中表达,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开展和社会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行和关键能力。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为表达素养立意的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变革,课标在学习内容、学习活动等方面都加强了与核心素养的有效衔接,充分表达核心素养培养的综合性、具身性、连续性、实践性等特点。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四个领域的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贯穿艺术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它们不可分割、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各有侧重。审美感知是艺术学习的根底,艺术表现是学生参加艺术活动的必备能力,创意实践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制造能力的集中表达,文化理解则是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审美感知沉醉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去觉察、去体验,审美感知也可以在艺术表现中得到延伸和提升。创意实践跟艺术表现和审美感知有紧密联系,文化理解建立在艺术表现、审美感知根底之上,是来自音乐语境下的文化理解,是建立在音乐学科根底之上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是建立在“三维目标〞之上对整个人的培养的概括,它来自于“三维目标〞,却又高于“三维目标〞。以高阶思维、高层次认知和高水平技能为主要表现特征的核心素养,是在解决复杂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的一种表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开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所获得的能力。所以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的刚性标准。结构化知识、主体性实践、挑战性任务、探究任务驱动下的主题式工程化学习等,已经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深度学习的重点词。核心素养需要的是富有挑战性的深度学习。综合性是未来音乐学科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加强综合性应该在突出音乐学科自主性的根底上,在音乐学科主线的根底上表达加强综合。如果没有一个学科主线的支撑,泛化的综合,只会让音乐课程陷入到歧途中去。〔二〕艺术课程总目标围绕艺术课程核心素养,设置总目标,它是课堂教学的具体指导,也是教学目标设置的具体依据。总目标是核心素养的具体表达。1.感知、觉察、体验和观赏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提升审美感知能力。2.丰富想象力,运用媒介、技术和独特的艺术言语进行表达与交流,运用形象思维创作情景生动、意境健康的艺术作品,提高艺术表现能力。3.开展创新思维,积极参与创作、表演、展示、制作等艺术实践活动,学会觉察并解决问题,提升创意实践能力。4.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绩,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决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了解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理解文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三〕学段目标在总目标的统领下,依据学科特点和育人要求,分学段拟定学段目标。学段目标以音乐学科为主要方向,在表述中既突出了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共同目标,又依据各艺术学科独特的艺术形式、课程内容和学习特点,结合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相互关联、适度递进。音乐学科学段目标围绕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从四个学段、五个维度来表述。1.四个学段〔2322划分法〕:第—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5年级,第三学段6-7年级,第四学段8-9年级。〔四个学段目标文本表述详见课标P7-13〕2.五个维度〔以3-5年级为例,文本表述详见课标P8-9〕第—维度:以学生获得对音乐的感情体验、审美体验以及对学习兴趣的具体表现为目标,侧重指向的是审美感知核心素养。〔具有丰富的音乐情绪与感情体验,在与音乐作品的感情共鸣中焕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具有乐观的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感知、体验、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和审美特质,养成良好的观赏习惯,能对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进行简单评价;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第二维度:以学生参与音乐相关的各类艺术实践活动以及创意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表现特征为目标,侧重指向的是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核心素养。〔能自信、自然地进行演唱、演奏、歌表演、律动、音乐游戏、舞蹈、戏剧表演等艺术活动,乐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在实践中增强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学习意志力等,开展交流与合作能力。〕第三维度:以学生参与各种艺术探究活动、制造性活动的能力为目标,侧重指向的是创意实践核心素养。〔能对音乐保持好奇心和探究欲,能在探究、即兴表演和编创等艺术制造活动中展现个性和创意。〕第四维度:以理解中外音乐相关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为目标,侧重指向的是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增进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了解和喜欢之情,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开阔文化视野。〕第五维度:以理解音乐与姊妹艺术、其他学科、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在生活中制造和运用音乐、参与音乐活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为目标,侧重指向的是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核心素养。〔关注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中的音乐现象,对音乐与姊妹艺术、其他学科,以及个人、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联系有初步的了解。〕四、音乐学科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教什么〔一〕音乐课程内容组成体系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以艺术实践为根底,以学习任务为抓手,有机整合学习内容,构建一体化的内容体系。音乐学科课程内容包含观赏、表现、制造和联系4类艺术实践领域,涵盖14项学习内容,分学段设置10项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之中。〔如以下图〕1.艺术实践是学生学习艺术、提升艺术素养必须经历的活动和过程。音乐学科艺术实践包含观赏、表现、制造和联系四个领域。“联系〞对应2011版课标的“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课以实践来统领,实践性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根底。让学生的学习跟他的生活发生紧密联系,让学生学习的内容,跟他现实生活的体验紧密联系,让学生的学习在生活当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音乐学科实践性表现在:第—是指音乐学科本身就是实践性学科。第二是指要把音乐学科教学的内容,跟学生的身心开展、生活体验、感情表达结合起来,即音乐联系生活。以艺术实践涵盖音乐课程的全部内容,凸显音乐课程的实践性。2.学习内容是学生在艺术实践中需要掌握并有效运用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音乐课程的学习内容包含:音乐情绪感情、音乐表现要素、音乐体裁形式、音乐风格流派、声乐表演、器乐表演、综合性艺术表演、乐谱识读、声音与音乐探究、即兴表演、音乐编创、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其他学科等。以音乐根底知识、根本技能作为音乐课程根本的学习内容,加强义务教育的根底性特点〔核心支持〕。3.学习任务是艺术实践的具体化,是学生在现实生活或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等完成的工程、解决的问题等。音乐课程的学习任务包含:趣味唱游、聆听音乐、情境表演、觉察身边的音乐、听赏与评述、独唱与合作演唱、独奏和合作演奏、编创与展示、小型歌舞剧表演、探究生活中的音乐等。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学习任务组织学习内容,加强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具体文本表述详见课标P16-47〕学习任务按四个学段划分:1-2年级开设唱游、音乐;3-7年级以音乐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8-9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包含音乐、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每位学生至少选择2项学习。越低年级越强调综合性,越高年级越强调学科独立。为兼顾“六三学制〞、“五四学制〞的需要,6、7年级的学业要求分年级表述。〔二〕依据每个学习任务设置具体的“内容要求〞,依据不同的内容要求,设置“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确保课程内容的合理性1.内容要求:即对学生“学什么〞的具体要求。是对学生在艺术实践中需要掌握并有效运用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学习情况的要求,如根本知识、根本技能、根本方法、根本活动形式等,为音乐教学提供直接依据。比方,一、二年级“内容要求〞中对趣味唱游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拓展,在演唱根底上,融合游戏、演奏、声势、律动、即兴表演、舞蹈等,将艺术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和制造融合到了这一任务之中。强调以中国作品为主,以外国作品为辅,单独列出了锣鼓经〔中国民族民间打击乐合奏的节奏谱〕,其实就是释放了一个凸显中华民族音乐、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性、增强民族意识的信号。对于中国民族民间打击乐的合奏谱,特意用一个标志性的词语来强调,由此促进音乐教师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视。2.学业要求:对应学科能力,即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学了以后能做什么?了解或理解了什么?是对学生在艺术实践中需要掌握并有效运用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程度的要求。3.教学提示:学生在艺术实践中需要掌握并有效运用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建议。教学提示主要为内容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提供指导,为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提供参考,具体围绕学生的根本学习活动经历,从教学策略、情景素材和学习活动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1〕教学策略建议:主要援助教师明确教学设计的要点、需要注意的问题等。〔2〕情景素材建议:主要提供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表达素养开展要求的学习情境素材等方面的建议。〔3〕学习活动建议:主要援助教师明确完成该项学习任务必要的学习活动经历和过程,以及根本学习方法。五、学业质量意义及应用——教到什么程度音乐学业质量标准,围绕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的艺术核心素养,结合课标总目标、学段目标、和课程内容,分学段对学生学业成绩及其表现特征实施出来的教学指导,结合教材和学情,制造性地展开教学,依据学业质量描述〔课标P101-103〕,完成最后的目标达成。1.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之后的学业成绩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2.学业质量标准: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绩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3.学业质量标准的原则:具有可测性、可评性、不设水公平级,只制定学生在每个学段学习结束之后应到达的合格标准。4.学业质量标准意义:〔1〕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2〕学生需要达成的重要依据〔3〕教材编写的指导〔4〕考试命题提供主要依据六、课程实施的要求——怎么教〔一〕教学建议在教学方面,要坚持以学生开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科育人价值,加强素养立意的教学要求。以学科为指向的三维目标到以人的开展为指向的核心素养的转变,核心素养回归课堂的真正价值在于人。从教书到育人,是教育观念的进一步开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以及学得如何?在核心素养统领下,构建教——学——评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1.教学设计与实施原则:〔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目标〕〔2〕深刻理解艺术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学业质量;〔理解〕〔3〕依据学生身心开展、个性特点和学习经验,设计并实施教学。〔对应〕2.教学建议的主要内容:〔1〕坚持育人为本,加强素养立意;〔育人方向〕〔2〕重视知识内在联系,加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学科内在联系〕〔3〕注重感知体验,营造放开的学习情境;〔感性知识体验〕〔4〕善用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继承与创新;〔5〕建立鼓舞机制,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二〕评价建议1.教学评价根本原则:〔1〕坚持素养导向〔2〕坚持以评导学〔3〕重视表现性〔4〕坚持多主体评价2.教学评价主要环节:〔1〕课堂评价〔2〕作业评价〔3〕期末评价3.评价结果的呈现——分项等级制和评语相结合七、三个重点词:转化、任务、融合〔一〕转化1.从“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学目标〞课标的落地,核心素养的落地,最终会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活动中去。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也是牵制和制约一切教学活动的关键。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如果音乐教师不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仅仅围绕教材设定教学目标的话,就简单使我们的教学目标走偏,陷入教材误区,也会削弱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所以,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音乐教师要熟知课标的性质与理念,依照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来表述教学目标,并自觉转向学生的素养开展。而非停留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