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了解地理对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全球意识。

3、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和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地球的面貌

1、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大小。

2、学习经纬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用途。

3、了解世界时区的划分和日期的变更。

4、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其对地球表面光照的影响。

第二章:世界地理概况

1、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类型。

2、了解各大洲的基本概况和主要国家的特点。

3、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第三章:中国地理概况

1、了解中国的基本地理特征和自然环境。

2、了解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和湖泊。

3、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4、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2、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思维能力。

4、通过课外活动,如地理竞赛、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四、教学评估

1、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2、通过作业评估学生的地理技能和思维能力。

3、通过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等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包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等。

二、教学内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世界时区。

4、天气和气候。

5、自然资源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自转和公转的意义,世界时区的概念。

2、难点: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以及世界时区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2、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课堂小测验,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等引入课题。

2、新课学习:讲解新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自转和公转等。

3、巩固练习:通过图片分析、小测验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设计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等。

2、作业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教案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描述天气和气候的特点,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3、学会搜集、整理和记录天气信息,并能用简明的语言汇报天气情况。

4、了解天气与人类的关系,特别是天气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和关心天气的意识。

3、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和分析天气信息。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中的第三节《多变的天气》。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天气的概念、特点、变化和观测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掌握观测天气的方法,提高应对和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天气的概念、特点和变化规律。

难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特点。

2、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天气观测的经验和体会。

4、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天气观测的方法。

5、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最近的天气预报视频导入本节内容。

2、新课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天气的概念、特点、变化和观测等方面的知识,并配合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3、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天气观测的方法和天气符号的识别,并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记录和分析一周的天气情况。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索,初步认识形、色、肌理等美术元素,并以手工的形式制作出有意图的拼贴画,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梦幻的世界。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形、色、肌理等美术元素,并以手工的形式制作出有意图的拼贴画。

三、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掌握拼贴画的制作方法,并能够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有意图的拼贴画。

四、教学准备:

教师:范图、拼贴画作品、投影仪、录音机。

学生: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胶水、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候。

2、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拼贴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问学生:“这幅画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幅画是怎么做成的?”学生齐声回答:“想!”于是教师引入本课内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拼贴画。”

(二)发展阶段:

1、学习形、色、肌理等美术元素:教师出示范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到这些图片是由不同的形状、颜色和肌理构成的。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指出:“这些形状、颜色和肌理就是美术元素。”

2、学习拼贴画的制作方法: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并讲解制作步骤。选择自己喜欢的手工材料,如废旧布料、纸张、树叶等;根据自己的意图,将材料剪成不同的形状;再次,将剪好的材料粘贴在纸上;用油画棒或水彩笔添画。教师强调制作拼贴画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意图和构思,并注意画面的和谐和美观。

3、学生练习制作拼贴画: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图和构思,选择不同的手工材料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各种材料和技术,并及时纠正学生在制作中出现的错误。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

(三)深入阶段:

1、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欣赏音乐并想象自己心目中的画面。

2、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绘画纸和油画棒等材料创作一幅绘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生完成绘画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比。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或放在展示台上,让全班同学欣赏和评比。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意图、构思、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4、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并布置作业:回家后将今天所学的知识告诉家长,并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件拼贴画作品。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说,本次试卷对今后七年级地理教学起到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

1、覆盖面广,重点强调基础

试题考点覆盖了初中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及(如地形图、分布图等),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有些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试卷中的选择题10题和综合题中的几道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3、设置新情境,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是本次考试的焦点,如11题、20题,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地理非常重要。

本次考试年级平均成绩27.55,最高分80,及格率0.273。从成绩来看试卷难易比较适中,95%题比较容易,5%的题较难。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统计数据因为没有对试卷的各小题进行分析,只是对全校的平均分和及格率进行统计,以及自己在批卷时的感受进行分析,究其原因: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选择题中1.9.15.19题学生记忆不扎实错误较多,10题选择答案五花八门,没有考虑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特点,填空题显然对地理事物位置、地理现象以及地理基础知识重视不够,错误太多。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如30题学生不能根据图中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事物的轮廓、位置判断问题,从而导致作答不够准确。可以看出2/3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地图和地图册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问。

3、思路不明,条理不清,答题不知从何下手,虽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点较少。如29题简述美国五大湖区乳畜带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实正确答案只是一句或几句话,但学生抓不住主次,将有用的没用的全写到了卷子上,也给批卷带来了麻烦。

4、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如第28.2930题等;

三、反思与改进

1、备教材,对别是七年级的复习课,教师要对初中地理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备资料、试题,复习过程中我个人觉得要讲、练结合,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准备资料,同时对资料中经常出现的重点知识也要重点讲解。备学生,对七年级现阶段要分析每一位学生。

2、对学生要求严格。记忆性知识点要背、要记、要写,课堂笔记要记,最好在书上记。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严谨审题。如加强试卷的审题;用几节课专门训练。

3、紧紧结合地图加强地理事物名称的识记。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各区域地理及乡土地理。这是下一步学习的基础。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由于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针对这部分学生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地理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地球与地球仪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

1、2地球仪

地球仪是人们为了研究和解释地球的运动和形状而制作的模型。地球仪上标有经线和纬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第二章:地图的阅读与使用

2、1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阅读地图需要掌握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指示地图上的方向;图例则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的解释。

2、2地图的应用

地图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旅游、商业活动等领域。通过地图,我们可以查找地理位置、规划路线、了解区域特点等。

第三章:世界地理概述

3、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世界地图上标明了各大洲、大洋和海洋的位置。全球陆地总面积约为1.48亿平方公里,海洋总面积约为3.611亿平方公里。

3、2世界的气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