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公开版)项目名称: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建设单位(盖章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项目代码2110-350305-04-01-625937建设单位联系人XX联系方式XX建设地点 福建省(自治区)莆田市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内地理坐标线性工程:起点(XX度X分XX秒,XX度XX分XX秒)终点(XX度X分XX秒,XX度XX分XX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55_161输变电工程用地面积(m2)/长度(km)临时占地面积XXm2,新建电缆路径长约0.78km,其中双回电缆长约0.76km,单回电缆长约0.02km。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部门莆田市秀屿区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审批文号莆秀发改审[2021]27号总投资(万元)XX环保投资(万元)XX环保投资占比(%)XX施工工期6个月是否开工建设专项评价设置情况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附录B.2.1专题评价要求:“应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其评价等级、评价内容与格式按照本标准有关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进行”,本工程应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规划情况根据《国网福建电力关于调整2021年35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及前期费用计划的通知》(闽电发展﹝2021〕522号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根据《国网福建电力关于调整2021年35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及前期费用计划的通知》(闽电发展﹝2021〕522号文)(详见附件2),本工程已纳入国网福建省电力关于下达2021年一体化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规划建设的工程,项目与福建省电网规划相符合。2其他符合性分析1、工程建设与法律、法规符合性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2、工程建设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是国家引导投资方向、改善投资结构以及审批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的主要依据之一。本项目为电力行业中“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项目,是该目录中鼓励发展的项目,项目已取得《莆田市秀屿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核准的批复》(莆秀发改审﹝2021〕27号),详见附件4。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要3、工程建设与当地规划符合性本工程位于莆田市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内,线路选线时已充分考虑各级政府及规划部门意见,避开了城镇规划发展区域,不影响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本工程在可研设计阶段已取得工程所在地莆田市秀屿区生态环境局和福建永荣科技有限公司同意电缆路径走向的原则性意见,因此本工程建设与当地的城乡发展规划是相符的。4、“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如下:“二、调整范围和内容(四)调整禁止开发区域纳入的内容。根据科学评估结果,将评估得到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和生态环境及敏感区进行叠加合并,并与以下保护地进行校验,形成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叠加图,确保划定范围涵盖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包括:①国家公园;②自然保护区;③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和核心景观区;④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⑤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区;⑥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和缓冲区;⑦湿地公园的湿地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⑧饮用水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核心区等。以及“(五)调整生态公益林等其他需要纳入红线的保护地纳入范围。此前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作为一个单独的红线保护类型,调整以后不再单列。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根据生态功能重要性,将有必要实施严格保护的各类保护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主要涵盖:国家一级公益林、重要湿地、沙(泥)岸沿海基干林带等重要生态保护地。”本工程不涉及上述禁止开发区和公益林,满足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根据本次环评现场调查项目的监测数据分析可知,本工程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关标准限值要求。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值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标准限值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标准限值100μT的要求。本项目投产后正常运行不产生废气、生产废水,产生的噪声较小,虽然有一定的电磁环境影响,在按照规程规范设计的基础上,采取本报告表提出的环保措施,是可以达到《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相关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3)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为输变电工程,主要利用的资源为土地资源。场地现状为水泥路、空地和停车场。本工程电缆线路无永久占地。(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闽政〔2020〕12号)中全省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全省陆域空间布局约束及污染物排放管控未对输变电项目设置准入要求。本项目为输电线路工程,为电力行业中“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民生建设项目,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鼓励发展的项目。(5)与《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莆政综〔2020〕112号)的符合性分析对照莆田市总体准入要求,项目位于莆田市陆域,项目为变电工程,为电力行业中“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民生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符合泉州市总体准入要求中空间布局约束要求;项目不涉及VOCs排放,项目建设符合莆田市总体准入要求中污染物排放要求。详见表1-1。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34表1-1莆田市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一览表环境管控单元编码环境管控单元名称管控单元类别管控要求环境管控单元编码符合性分析ZH35030520001莆田湄洲湾(石门澳)产业园重点管控单元空间布局约束1.控制石化中游产业发展规模,按照规划环评要求,严格控制已内酰胺产业发展规模,加大向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下游产业延伸。2.大气污染较严重、环境风险较大的生产装置、罐区、污水处理设施等(特别是涉及“三致”、恶臭等高风险物质的)远离居民区布置。3.化工新材料片区外围设置环保隔离带和环境风险防范区。根据化工项目入驻情况同步设置环保隔离带,环保隔离带内不得有居民建筑、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环境风险防范区内不得新增居民建筑、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4.化工片区相邻的工业用地不宜布局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照莆田市总体准入要求,项目位于莆田市陆域,项目为变电工程,为电力行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民生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符合泉州市总体准入要求中空间布局约束要求;项目不涉及VOCs排放,项目建设符合莆田市总体准入要求中污染物排放要求。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污染物排放管控1.涉新增VOCs排放项目,VOCs排放实行区域内倍量替代。2.各项目的有机废气的收集率应大于90%。3.己内酰胺及配套项目、丙烷脱氢制丙烯等重大项目清洁生产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园区内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业企业的污水接管率达到100%,严格废水排放标准,实现深水排放。环境风险防控1.健全环境风险防控工程,建设公共环境应急池系统,完善事故废水导流措施,建设功率足够的双向动力提升设施,形成企业应急池、企业间应急池共用和园区公共应急池三级应急池体系,提升园区应对环境风险能力,避免污染事故对水环境、土壤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2.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固体废物处置场、园区公共管廊等区域参照《石油化工企业防渗设计通则》(Q/SY1303-2010)和《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进行防渗设计。5资源开发效率要求工业区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系统。2020年、2030年中水回用率达到30%、40%。6二、建设内容地理位置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位于莆田市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内。新建电缆起于拟建110kV升压变,止于已建栖梧-苏厝I、II回A21#、B22#塔电缆终端平台(T接点)。本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项目组成及规模1、项目由来莆田石门澳产业园区热电联产二期项目已获福建省发展改革委的批复(闽发改网审能源[2019]242号),为了满足石门澳产业园区热用户(尤其是己内酰胺项目二期)的用热需求,业主计划2022年底、2025年底分别投产一台80MW机组。根据《电力咨询公司关于莆田石门澳产业园热电联产二期项目接入系统方案初审会议纪要》(闽电咨纪【2021】154号),莆田石门澳产业园热电联产二期项目本期新建1座110kV升压站,以2回110kV线路T接至110kV栖梧~苏厝I、II回线路。因此,配套莆田石门澳产业园热电联产二期项目的接入,本期新建2回110kV线路T接至110kV栖梧~苏厝I、II回线路是必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等有关规定,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本项目属于“五十五、核与辐射-161输变电工程-其他(100千伏以下除外)ℽ,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021年12月20日,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受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委托(委托书见附件1)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对本项目实地踏勘和调查,在收集了自然环境及有关工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2、项目组成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新建电缆路径长约0.78km,其中双回电缆约0.76km,单回电缆长约0.02km;敷设110kV电缆线路折单长约1.54km,导体采用630mm2截面。新建通信光缆长1.74km。临时占地面积XXm2,工程占地类型为建设规划用地、道路、其他用地。本工程建设规模一览表见表2-1。表2-1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建设规模一览表工程名称性质级建设规模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新建新建电缆路径长约0.78km,其中双回电缆约0.76km,单回电缆长约0.02km保护改造改造220kV220kV栖梧变、110kV苏厝变各更换保护1套,热电厂侧保护不在本工程开列。3、土石方量本工程施工临时占地XXm2,土石方量主要产生在电缆开挖处,根据项目的可研设计资料,本工程土石方开挖量XXm3,回填量XXm3,土石方挖填平衡。4、主要技术参数表2-2本工程主要技术参数一览表线路电压回路数单回路、双回路线路建设规模双回路电缆:0.76km;单回路电缆:0.02km;航空距离0.482曲折系数主要气象条件V=37m/s(基本风速),C=0mm污区划分地线型号本工程新建线路全线为电缆工程光缆长度(km)电缆型号ZC-YJLW03-Z64/1101*630电缆敷设方式电缆沟、排管沿线地形、地貌原属滨海滩涂及海岸平原地貌单元,经前期工程建设,场地现已整平,地势平坦地形比例平地100%沿线地质沿线分布岩土层主要为①素填土、②淤泥质土、③粉质粘土、④残积粘性土、⑤全风化花岗岩、⑥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⑦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⑧中风化花岗岩主要交叉跨越电缆段:沥青道路1次,水泥路3次,土路1次。途经行政区莆田市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海拔高程人力运距0每相电缆根数1电缆截面630mm2导线分裂数1导线截面300mm2表2-3电缆线路运行条件一览表系统额定电压系统最高线电压最高相电压73kV系统电网频率50Hz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单点接地电缆敷设方式电缆沟、排管78雷电冲击耐受电压550kV最大短路电流三相单相16.5kA最大短路电流持续时间最高气温40℃环境温度28℃土壤热阻系数1.2℃.m/W设计寿命30年导体线芯工作温度额定负荷时为90℃,短路时为250℃输送容量单回持续极限输送容量105MVA5、电缆沟电缆沟是指封闭式不通行、盖板可开启的电缆沟构筑物,盖板与地坪相齐或稍有高差。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墙体、电缆沟盖板、电缆沟支架等,一般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敷设。拟建场地地下水环境类型为Ⅱ类B型,地表水环境类型为Ⅱ类A型,场地地下水及地表水按环境影响对混凝土结构具中腐蚀性,故本工程电缆沟本体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构造措施1)电缆沟的纵向排水坡度不得小于0.5%。沿排水方向适当距离设置集水井及泄水系统。(2)现浇钢筋混凝土电缆沟变形缝不超过30m,缝宽为30mm,变形缝贯通全截面,变形缝处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3)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外露铁件均须做热镀锌防腐处理。6、基坑支护本工程电缆排管及电缆沟埋深约2-3m,根据地质资料,结构基底处于素填土(Q4ml)、淤泥质土(Q4m)地层,因素填土、淤泥质土力学性能差,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本工程采用地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超挖换填方式改善持力层的力学性能。本工程对位于淤泥质土地段的110kV双回路电缆沟、排管工井基底采用桩径Φ800mm高压旋喷桩加固,加固深度12m,沿纵向间距2m,采用水灰比1.5:1双管法施工,水泥量约300kg/m,并设300mm厚的级配碎石褥垫层。其余段均采用超挖回填碎石的方式进行地基加固。电缆排管及工井位于厂区内,对于不具备较大的开挖空间的区段,基坑支护方案采用钢板桩支护的方式进行施工,可以合理缩减开挖面积,本工程建议采用长6m的拉森钢板桩(U400X170型)进行支护,基坑底部两侧设置临时排水沟,排水沟沿纵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临时集水井。此外,对于场地允许、填土厚度较小时,采用放坡开挖,坡率允许值按1:1.0放坡。7、协议情况9本工程线路位于莆田市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内,线路已取得XX、XX同意。详见附8、工程投资本工程总投资XX万元,环保投资XX万元,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比例为XX%。总平面及现场布置本工程新建两回110kV电缆线路,分别为110kV升压变出线I回、110kV升压变出线II回。新建电缆起于拟建110kV升压变,止于已建栖梧-苏厝I、II回A21#、B22#塔电缆终端平台(T接点)。110kV升压变出线I回线路起自拟建110kV升压变,自110kV间隔往北电缆出线,钻越已建厂区管架后右转,利用厂区道路与已建厂区管架之间的南侧绿化带向东走线,到达热电联产二期东北方向十字路口后左转,向北钻越厂区道路后继续前进,然后继续钻越连接东门与二道门的厂区主要道路,利用管控中心与停车场之间的水泥路继续前进,钻越永荣科技北侧围墙后,钻越已建产业园园区道路,到达临时道路后左转沿着临时道路前进至拟建电缆终端平台,然后采用架空导线T接至已建栖梧-苏厝I回A21#塔电缆终端平台。110kV升压变出线II回线路起自拟建110kV升压变,自110kV间隔往北电缆出线,钻越已建厂区管架后右转,利用厂区道路与已建厂区管架之间的南侧绿化带向东走线,到达热电联产二期东北方向十字路口后左转,向北钻越厂区道路后继续前进,然后继续钻越连接东门与二道门的厂区主要道路,利用管控中心与停车场之间的水泥路继续前进,钻越永荣科技北侧围墙后,钻越已建产业园园区道路,到达临时道路后左转沿着临时道路前进至拟建电缆终端平台,然后采用架空导线T接至已建栖梧-苏厝II回B22#塔电缆终端平台。线路路径走向见附图2。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和方法(1)沟槽开挖电缆沟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辅助。遇有地下管线时,为了保护地下管线采用人工开挖。管沟开挖前,应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及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治超挖。(2)混凝土垫层施工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尺寸、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应标准规范规定。此外,还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及接缝的密合情况。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浇筑。(3)管道安装排管前要先对混凝土垫层高度复核,复核无误后铺设电力管道。管道安装采用人工下管人工安装,管接口采用热熔对接方式。(4)混凝土包封浇筑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在浇筑过程中,如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变化,应及时处理。混凝土应振捣成型,根据施工对象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质应选址适当的振捣器,并确定振捣时间。(5)管道周围砂砾回填在沟槽回填,采用砂砾回填至路床底,之上采用周围同样路床结构回填至顶部。二、施工工序本工程电缆线路工艺流程见图2-1。图2-1地下电缆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三、建设周期本工程预计2022年3月开工建设,2022年8月投入运行,建设周期6个月。其他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位于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石门澳工业园区内,拟建场地原属滨海滩涂及海岸平原地貌单元,经前期工程建设,场地现已整平,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一般为4~6m,场地现状为水泥路、空地和停车场。线路路径方案唯一,无比选路径方案。本项目已与莆田荔源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对可研方案、初步设计方案进行环评复核,复核无误。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生态环境现状一、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主体功能区划: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闽政[2012]61号),莆田市应属于重点开发区域。以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东南沿海区域性交通枢纽;现代化临港重化工基地和能源基地;海峡两岸现代物流中心;世界妈祖文化中心和滨海旅游度假胜地;两岸产业对接基地和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构建以莆田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以仙游经济开发区为一翼,以主城区现代商务集聚区、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北部绿色生态观光区为基地的空间发展格局。大力实施“以港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发挥妈祖文化、港口资源优势,主动承接台湾产业的转移,努力打造能源、石化、冶金、装备制造、林产加工等临港产业集群,改造提升工艺美术、纺织鞋服业、食品加工等传统特色产业,努力构建优势强劲的临港产业支撑体系。生态功能区划: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闽政文〔2010〕26号),本工程区域属于生态区—闽东南生态区;生态亚区—闽东南沿海台丘平原与近岸海域生态亚区;以服务于城镇(或城郊农业、集约化高优农业)发展为重点的生态功能区。其基本功能主要是为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和建设城镇群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主要分布在福鼎—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诏安沿海地带和沙溪中下游河谷产业带。(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本工程线路位于莆田市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内,拟建场地原属滨海滩涂及海岸平原地貌单元,经前期工程建设,场地现已整平,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一般为4~6m,场地现状为水泥路、空地和停车场。(2)植被类型现状调查根据现场勘查,场地内有少量杂草等。经调查,本工程生态评价范围内未发现珍稀保护植物和古树名木。工程所在区域植物种类单一,生物多样性较低,未发现珍稀保护植物。(3)动物资源现状调查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和现场调查可知,本工程线路位于莆田市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内,属于人类活动频繁区域,未见有大型野生动物出没,分布的动物主要为适合人类生活常见的鼠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昆虫类,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国家和省级保护动物及濒危动物分布。(4)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其他敏感区域现状调查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和现场调查可知,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二、电磁及声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为全面了解项目周边的声环境及电磁环境状况,本单位委托厦门谱尼测试有限公司于2022年1月6日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1、监测环境和仪器监测期间的环境条件和监测仪器见表3-1、表3-2。表3-1监测条件及相关内容一览表气象条件昼间15:30-17:30天气晴,气温16.6-17.5℃,湿度67.0-72.8%,气压102.40-102.50KPa,风速1.9-2.4m/s主要风向北风。主要监测仪器仪器名称全频段电磁辐射分析仪型号NBM550/EHP-50D生产厂家德国Narda测量范围5HZ-40GHZ天线形式三维电磁场探头测量高度探头中心离地1.5m仪器编号IE-0035检定有效期至2022.01.24检定单位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监测方法监测项目方法名称《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表3-2其他监测分析仪器序号仪器名称型号编号检定/校准情况检定/校准期限1数字风速仪NK5500校准合格2022.02.222激光测距仪C-1200HIE-0274(1)校准合格2022.08.032、电磁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根据监测结果,线路沿线各监测点的工频电场强度在0.353V/m~380.1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125μT~0.2221μT之间,分别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4000V/m和100μT的评价标准。具体内容详见“专题一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中要求,地下电缆不做声环境评价。三、大气及水环境质量现状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为莆田市,根据莆田市生态环境局于2021年1月26日在网站上公布的《2020年莆田市环境质量》(详见图3-2及链接/xxgk/hjzl/ndhjzlzk/202101/t20210126_1570422.htm)。项目所在区域为莆田市,2020年莆田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5.9%,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一级达标165天(同比增加3天),二级达标186天(同比减少9天),轻度污染15天(同比增加7天),比例分别为45.1%、50.8%和4.1%。其中臭氧超标11天,细颗粒物超标4天。二氧化硫为6ug/m3,同比持平;二氧化氮为16ug/m3,同比下降2ug/m3;可吸入颗粒物为40ug/m3,同比下降3ug/m3;细颗粒物为22ug/m3,同比下降3ug/m3;一氧化碳特定百分位数平均值为0.8mg/m3,同比下降0.2mg/m3;臭氧日特定百分位数平均值为140ug/m3,同比上升2ug/m3。6个项目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图3-2“2020年莆田市环境质量状况”网上公开截图(2)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为莆田市,根据莆田市生态环境局于2021年1月26日在网站上公布的《2020年莆田市环境质量》。2020年全市2条主要河流10个评价断面总体水质保持优。I~III类水质比例为90.0%,同比持平;I~II类水质比例为40.0%,同比上升20.0个百分点。各类水质比例中:I类和IV类水质各占10.0%,同比均持平;II类水质占30.0%,同比上升20.0个百分点;III类水质占50.0%,同比下降20.0个百分点。2020年莆田市木兰溪流域水质监测结果见表3-3。2020年莆田市秋芦溪流域水质监测结果见表3-4。表3-32020年莆田市木兰溪流域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断面项目名称木1蒋隔木1西台桥木2石马桥木3园头桥木4濑溪木5三江口PH777778溶解氧7.88.04.0高锰酸钾指数2.93.3化学需氧量7.5氨氮0.4总磷0.080.400.490.170.46总氮0.0180.1400.1330.1500.1200.196表3-42020年莆田市萩芦溪流域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断面项目名称萩1萩2狮亭桥萩1南安陂萩3江口桥PH7887溶解氧7.6高锰酸钾指数3.3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60.30总氮0.0880.0730.052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本工程“栖梧-苏厝I回线路工程”属于《莆田苏厝110kV输变电工程》中的内容,《莆田苏厝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于2017年8月7日取得莆田市环保局的批文(莆环保评[2017]19号),无环境遗留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目标1、评价范围电磁环境: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中要求;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m(水平距离)。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中要求,地下电缆不做声环境评价。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中要求,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300m带状区域。2、生态环境敏感目标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勘查可知,本工程评价范围无生态环境敏感目标。3、水环境敏感目标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勘查可知,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无水环境敏感目标。4、电磁及声环境敏感目标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勘查可知,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无电磁及声环境敏感目标。距离线路西侧最近的为管控中心办公楼,距离超过5m,故不作为环境敏感目标。评价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根据现场踏查情况,本工程所在区域为产业园区,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2)声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业严重影响的区域。根据本项目路径实际情况,本工程线路位于莆田市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内,运行期线路的声环境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3)电磁环境质量标准项目评价范围内电磁环境应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4.1公众曝之间,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的确定方法,项目电场强度限值为E=200/f=200/(50/1000)=4000V/m,磁感应强度限值为B=5/(50/1000)=100μT;架空输电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本项目质量标准详细标准值见表3-5。表3-5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要素分类标准名称适用情况标准值适用区域参数名称大气环境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SO2年平均60μg/m3项目所在区域24小时平均150μg/m31小时平均500μg/m3NO2年平均40μg/m324小时平均80μg/m31小时平均200μg/m3PM10年平均70μg/m324小时平均150μg/m3PM2.5年平均35μg/m324小时平均75μg/m3O3时平均160μg/m31小时平均200μg/m3CO24小时平均4mg/m31小时平均10mg/m3环境GB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50Hz工频4000V/m项目评价范围内公众曝露限值10kV/m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工频磁场100μT项目评价范围内公众曝露限值声环境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等效连续声级Leq昼间65dB(A)夜间55dB(A)莆田市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内2、污染物排放标准(1)声环境施工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限值要 表3-6项目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表 分类参数名称限值其他无总量控制指标。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1)生态影响:电缆施工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土石方开挖、填筑,土石料临时堆放,施工便道的开辟和牵张场等临时场地的设置等活动将对周边地表植被造成一定扰动。(2)扬尘:项目施工扬尘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土石方挖方、填方和建筑用材运输过程所产生的扬尘。扬尘使周边大气环境中的TSP浓度增加,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由于扬尘源多且分散,源高一般在15m以下,属无组织排放。受施工方式、设备、气候等因素制约,产生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3)废水:施工期废水包括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电缆施工产生的废水。电缆施工将使用少量的水用于混凝土养护,因用水量很少,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人员一般租用当地民房,生活污水纳入原有排污系统。(4)噪声:施工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等各种施工机械和车辆行驶及施工人员活动等产生的噪声。(5)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施工废弃物、弃土弃渣等。由于施工材料管理不善将造成施工包装物品、砂石、水泥等遗留地表,影响土地功能。二、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工程施工期主要污染因子为:扬尘、废水、噪声、固废,此外主要环境影响还表现为对生态的影响。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土地占用项目新建电缆路径长约0.78km,临时占地面积约XXm2,占地类型为建设规划用地、道路、其他用地。(2)对植被的影响本工程位于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石门澳工业园区内,拟建场地原属滨海滩涂及海岸平原地貌单元,经前期工程建设,场地现已整平,地势平坦,场地现状为水泥路、空地和停车场,项目区覆盖植被以龙眼、荔枝树等经济林作物为主。主要有茶树、芒果、灌木丛以及其他杂树,并分布有果园、荒草地等,工程建设对沿线区域土地利用影响较小。(3)对动物的影响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和现场调查可知,本工程线路位于莆田市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内,属于人类活动频繁区域,未见有大型野生动物出没,分布的动物主要为适合人类生活常见的鼠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昆虫类,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国家和省级保护动物及濒危动物分布。(4)水土流失埋地电缆沟的开挖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土石方开挖、填筑,土石料临时堆放,施工便道的开辟等临时场地的设置等活动将对周边地表植被造成一定扰动,同时可能造成施工场地的水土流失。2、空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过程土石方开挖、回填会破坏作业面原有的土壤结构,干燥天气,特别是大风条件下裸露地面容易造成尘土飞扬;施工机械设备运行和车辆行驶产生一定量的尾气,这些都会对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1)扬尘项目施工扬尘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电缆沟施工、土石方挖方、填方和建筑用材运输过程所产生的扬尘2)施工机械排放废气、车辆尾气施工时各种动力机械(如自卸卡车等)与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产生一定的污染,尾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主要是CO、NOX、CO2和少量的SO2等。3、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时各施工点人数较少,且人员租用当地的居民房,生活污水排入原有处理设施处理,对地表水水质影响不大。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经过施工场地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不外排。避免了施工废水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4、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交通噪声,其中运输车辆交通噪声主要是运输建筑材料和设备时产生的噪声。本工程对侧间隔保护改造对噪声影响不大。电缆施工噪声主要由振捣器、运输车辆等产生。根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机械设备施工作业期间产生的噪声见表4-2。高源强施工机械运行噪声,拟采用距离和空气吸收衰减后到达预测点,预测模式为:Lr=Lr0-20lg式中:Lr—距声源r处的噪声级,dB;Lr0—距声源r0处的噪声级,dB;r—预测点到噪声源的距离,m;r0—监测设备与噪声源的距离,m。两个声源在同一点的影响量的叠加按下式计算: rr0式中:L1+2—预测点处的噪声值,dB;L1—声源1传播至预测点的噪声值,dB;L2—声源2传播至预测点的噪声值,dB。由查表方法可以迅速地给出两个声源影响叠加时分贝和的增加量,具体见表4-2,即有L1+2=max{L1+L2}+ΔL。由表可知,当两个设备影响声级相差较大时(大于10dB则叠加后声级与高声级设备的影响量相近。表4-1分贝和的增值表单位:dB(A)1-L2∣012345678增值ΔL3.00.6表4-2不同声源等级dB(A)在不同距离(m)的噪声影响水平线路及通信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名称距声源5m风镐88~92挖掘机80~86振捣器80~88运输车辆82~90地下电缆施工期主要施工机械挖掘机的声源经过40m距离衰减后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要求。本工程电缆线路长仅为0.78km,施工时间很短,施工噪声影响很小。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①施工垃圾项目产生的施工垃圾主要为土石方和建筑垃圾。本工程土石方开挖量XXm3,回填量XXm3,土石方平衡。本工程新建电缆线路约0.78km,充分利用凹地合理堆放弃土,施工结束后全部用于电缆沟的回填覆土,无弃土。②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人数为10人,每人每天排放生活垃圾按0.5kg计,则生活垃圾每天产生量为5kg。施工人员一般租用当地民房,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施工废物料及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分别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交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经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6、总结本工程主要生态影响为电缆挖方临时堆放、施工便道等临时占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此外,施工时涉及土方开挖等,若无防护措施,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在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项目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总体而言,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稳定性和结构完整性的影响不大,在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前提下,可将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较低水平,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一、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本工程敷设埋地电缆0.78km,由于电缆敷设于电缆套管中,且覆土填埋,电缆沟盖板和保护管都对电磁场有较强的屏蔽作用,可有效降低电磁场的影响。输电电缆线路运行期间对电磁环境影响不大。(2)废水输电电缆线路运行期无废水产生。(3)固体废物输电电缆线路运行期无固体废弃物产生。(4)大气环境输电电缆线路运行期无大气污染物产生。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输电线路运行期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为电磁、声环境影响,运行期间无废水产生,无废气和粉尘产生。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电缆线路运行期不产生新的生态影响。2、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以下就电磁环境影响部分进行简要介绍,详细分析见专题一: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本工程电磁环境采用类比监测的方法预测本工程电缆线路周围的电磁环境。本项目110kV电缆线路建成投运后,电缆线路周围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将满足环保要求,即工频电场强度将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4000V/m限值,工频磁感应强度将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100μT限值。3、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线路运行期间不产生废水,对周边水环境无影响。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工程线路运行期间不产生固体废物,对周边固体废物无影响。5、退役期环境影响拟建输电工程为基础产业项目,一般需要运行较长时间,如因其他更重要的建设需改线或退役,其设备等均可回收,基本上没有废弃物。所有设备无放射性及有毒有害物质,退役后大部分可回收利用,无回收利用价值的可送至指定的废渣场妥善处置,对环境影响很小。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性分析本工程为基础设施项目,属非污染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线路对沿线开发区、规划发展区、密集居民区等均已进行了合理避让,本工程采用电缆敷设设方式,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小了线路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本工程选线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城乡规划要求,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因此,从环境角度来看,本工程的选线是合理的。表4-3本工程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中有关要求对照表序号《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中选址选线相关要求落实情况1输变电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符合生态红线管控要求,避让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确实因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值无法避让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输电线路,应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对线路方案进行唯一性论证,并采取无害化方式通过。项目选址选线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符合生态红线管控要求,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线路路径方案唯一。2户外变电工程及规划架空进出线选址时,应关注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电磁和声环境影响。线路路径走向符合城镇规划,电缆线路减少电磁和声环境影响。3变电工程在选址时应按终期规模中核考虑进出线走廊规划,避免进出线进入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线路沿线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4同一走廊内的多回输电线路,宜采取同塔多回架设、并行架设等方式,减少新开辟走廊,优化线路走廊间距,降低环境影响。不涉及5原则上避免在0类声环境功能区建设变电工程线路沿线不涉及0类声环境功能区6变电工程选址时,应综合考虑减少土地占用、植被砍伐和弃土弃渣等,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不涉及7输电线路宜避让集中林区,以减少林木砍伐,保护生态环境。不涉及林区8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输电线路,应按照HJ19的要求开展生态现状调查,避让保护对象的集中分布区。线路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土地占用①施工料场尽量选择周边现有空地;施工人员生活优先采取租住周边民房;②施工材料运输应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等,减小施工场地占地;(2)植被影响①对于临时占地所破坏的植被,施工完毕后采用复土绿化、植被恢复等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员对绿地的践踏,施工时合理堆放弃石、弃渣,以免土石滚落对植物造成伤害;②对输电线路的施工临时占地和电缆沟开挖未固化的部分,根据原占地类型进行生态恢复,尽量保持与周围环境一致。(3)水土保持为减缓电缆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建设单位应采取如下措施:①在埋地电缆施工区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对基坑开挖出来的土石方采用装图土麻袋拦挡;②埋地电缆分段施工,严格控制作业带宽度,电缆沟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开挖表土单独堆放,用于植被恢复,防止水土流失。(4)表层营养土的保存措施本工程电缆沟施工前进行表土剥离,后期用于植物措施区域表土回覆。施工结束后该区域需进行恢复地表植被,可撒播草籽。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①施工运输车辆应采用密封、遮盖等防尘措施;②对施工道路和施工现场定时洒水、喷淋,避免尘土飞扬。施工单位应经常清洗运输车辆,以减少扬尘;③施工单位在电缆施工开挖时,应对临时堆砌的土方进行合理遮盖,减少大风天气引起的二次扬尘,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回填压实。经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3、水环境保护措施本工程线路工程施工零散,不设集中生活区。施工人员租用当地民房,产生的生活污水纳入到当地污水处理系统中;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经过施工场地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不外排。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污水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4、声环境保护措施①在设备选型时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将噪声级较高的设备工作安排在昼间进行,同时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保养,减小机械故障产生的噪声;②施工时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高噪声设备尽量远离周边居民点;③施工中运输车辆对沿线敏感点进行绕行,如因交通问题必须经过时,采取限速、禁止鸣笛等措施,减少对沿线周边居民的影响;④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如因工程或施工工艺需要连续操作,需要夜间施工时,应事先进行公告告知周围居民,并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电缆施工产生的土方大都可以回填,回填后弃土充分利用凹地合理堆放夯实;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纳入当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为进一步减小工程施工期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采取以下措施:①工程临时开挖土石方临时堆砌时应尽量选择周边空地,工程结束后及时进行回填并压实;②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严禁在施工场地随意丢弃垃圾,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电缆线路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影响。2、电磁环境保护措施①电缆地线采用良导体的钢芯铝绞线,减小静感应电动势、对地电压和杂音电动势。②运行期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电磁环境知识的培训,加强宣传教育,以减小电场、磁场对工作人员的影响。加强对附近居民有关高电压知识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3、噪声环境保护措施在设备选型时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低噪声设备。4、对植被养护措施运行期进行撒播草籽,草籽选用狗芽根,撒播草籽前进行土地平整,并采用根植土进行表面覆盖,促进草籽发芽生长,提高其成活率。其他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在运行主管单位分设环境管理部门,配备相应专业的管理人员1人。环境管理人员的职能为:(1)制定和实施各项环境监督管理计划;(2)建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监测现状数据档案,并定期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汇报;(3)检查各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保证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4)协调配合上级环保主管部门所进行的环境调查等活动。环境管理内容(1)施工期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包括施工期污废水处理、防尘降噪、固废处理、生态保护等。组织落实环境监测计划、分析、整理监测结果。并进行有关环保法规的宣传,对用关人员进行环保培训。(2)运行期落实有关环保措施,确保其正常运行;组织落实环境监测计划,分析、整理监测结果,积累监测数据;负责安排环保设施的投产运行和环境管理、环保设施的经费;组织人员进行环保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环境监测本工程投入试运行后,应及时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监测工作。各项监测内容如下表:表5-1电磁环境监测计划表项目监测因子监测布点监测频次监测时间运行期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线路沿线在无雨、无雾、无雪的好天气条件下测量一次①工程建成正式投产后第一年结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一次;②运行期间存在投诉或纠纷时进行监测;③例行环境监测计划或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求时进行监测。环保投资本工程动态总投资为XX万元,环保投资约XX万元,环保投资占工程动态总投资比例为XX%。本项目的环保投资估算详细情况,见表5-2。表5-2环保投资估算表编号项目名称(万元)备注1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费XX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等2大气污染防治费用XX施工场地临时围挡等3水环境保护措施费XX主要包括施工期简易沉淀池、清运费等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费XX施工临时占地植被恢复等生态保护措施5环境影响报告编制费XX/6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费XX/7宣传培训费XX/8废弃物处置及循环利用费XX包含施工期、运营期固废处理环保费用合计(万元)XX环保费用占工程动态总投资的比例XX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要素施工期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验收要求环境保护措施验收要求陆生生态①施工时考虑设置排水沟、护坡等生态防护措施。土地开挖时,应避开雨季,及时采取碾压、开挖排水沟等工程措施,避免水土流失,同时准备一定数量的遮盖物,遇突发雨天、台风天气时遮盖挖填土的作业面。②建设施工完成后,应尽快进行硬化,并经常对绿地进行养护。线路架设后应及时恢复被破坏的地表植物,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验收落实情况/验收落实情况水生生态////地表水环境本工程线路工程施工零散,不设集中生活区。施工人员租用当地民房,产生的生活污水纳入到当地污水处理系统中;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经过施工场地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不外排。验收落实情况/验收落实情况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声环境①在设备选型时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将噪声级较高的设备工作安排在昼间进行,同时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保养,减小机械故障产生的噪声;②施工时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高噪声设备尽量远离周边居民点;③施工中运输车辆对沿线敏感点进行绕行,如因交通问题必须经过时,采取限速、禁止鸣笛等措施,减少对沿线周边居民的影响;验收落实情况//要素施工期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验收要求环境保护措施验收要求④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如因工程或施工工艺需要连续操作,需要夜间施工时,应事先进行公告告知周围居民,并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振动////大气环境①施工运输车辆应采用密封、遮盖等防尘措施;②对施工道路和施工现场定时洒水、喷淋,避免尘土飞扬。施工单位应经常清洗运输车辆,以减少扬尘;③施工单位在电缆施工开挖时,应对临时堆砌的土方进行合理遮盖,减少大风天气引起的二次扬尘,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回填压实。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中的无组织排放对颗粒物的要求。//固体废物电缆施工产生的土方进行回填,回填后弃土充分利用凹地合理堆放夯实;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纳入当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为进一步减小工程施工期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采取以下措施:①工程临时开挖土石方临时堆砌时应尽量选择周边空地,工程结束后及时进行回填并压实;②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严禁在施工场地随意丢弃垃圾,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验收落实情况//电磁环境①电缆地线采用良导体的钢芯铝绞线,减小静感应电验收落实情/输电线路沿线的工频电要素施工期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验收要求环境保护措施验收要求动势、对地电压和杂音电动势。②运行期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电磁环境知识的培训,加强宣传教育,以减小电场、磁场对工作人员的影响。加强对附近居民有关高电压知识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依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限值,居民区电场强度执行4kV/m,磁感应强度执行100μT;非居民区线下电场强度执行10kV/m。环境风险////环境监测//工程投运后开展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①工程建成正式投产后第一年结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一次;②运行期间存在投诉或纠纷时进行监测;③例行环境监测计划或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求时进行监测。电磁环境监测值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相应的控制限值;声环境监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标准要求其他//①建议建设单位应加强对项目所在地居民的科普宣传和解释工作;②建议建设单位加强输电线路日常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七、结论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福建电网发展规划,符合当地城乡规划,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符合《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中有关要求。虽然工程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以及废水、固体废物等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在切实落实项目可研报告以及本报告表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前提下,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生态环境影响不大,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控制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无制约因素,工程建设是可行的。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委托书前期建设依据可研批复核准文件类比监测报告现状监测资质及监测报告路径协议与本项目相关的环评批文本工程地理位置图本工程线路路径莆田市环境管控单元图本工程现状照片本工程双回路电缆沟一览图本工程单回路电缆沟一览图专题一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A1总论A1.1编制依据A1.1.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8年12月修订;(4)《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39号),2011年1月8日修订;(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1日。A1.1.2规范、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3)《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4)《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5)《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A1.1.3工程设计文件《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莆田荔源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21A1.2评价等级、标准与范围A1.2.1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要求,莆田石门澳热电联产二期110kV送出线路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如下:地下电缆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A1.2.2评价标准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以4000V/m作为住宅、工厂等有公众居住、工作的建筑物工频电场评价标准,以100µT作为工频磁场评价标准。A1.2.3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要求,确定本工程电磁场评价范围为: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m(水平距离)。A1.3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工程评价范围内无军事设施、无线电广播电台、电视差转台、微波站等无线电设施敏感目标,经核实,本工程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A2电磁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工程所在区域的电磁环境质量状况,本单位委托厦门谱尼测试有限公司于2021年1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