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老建筑探寻_第1页
宿迁老建筑探寻_第2页
宿迁老建筑探寻_第3页
宿迁老建筑探寻_第4页
宿迁老建筑探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OC\h\z\u\t"标题2,1"1.宿迁老街名称来源 22.宿城的寺庙 33.极乐庵 44.校军场 55.草园 56.藏兵洞 57.徐用锡别墅 58.华佗殿 69.大悲社 610.财神庙 611.清节堂 612.天后宫 613.王祠堂 714.闽商手植椿 715.保婴堂 716.莲花庵 817.火神楼 818.通灵街 819.敕封显佑伯行宫 820.利济桥 921.灶君庙 922.保婴堂后街 1023.梵音庵 1024.九华庵 1025.如意桥 1026.福寿堂 1127.慈云观 1128.三官庙 1129.如意庵 1230.莫大园 1231.三眼井和豆芽庄 1232.槽坊古井 12题记:前不久,领导安排我到新盛居委会搞古建筑调研,花了三个星期,在居委会领导的带领下,穿街走巷,访老问幼,终告一段落,但还有很多没有挖掘出来,希望大家看到后,能加以完善,特此感谢!宿迁老街名称来源宿迁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美丽好听的街巷名称,意味深长,使人遐想联翩。很多街巷虽已不复存在,但妙趣横生的街巷名称却无法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来源于高雅富贵、太平盛世的街巷富贵街(位于中山路附近)、迎熏街(位于中山南路附近)、河清街(已拆)、太平街(已拆)、新盛街、通灵街、合庆巷、福星街,这些街巷名称象征着高雅、富贵与和谐,其中富贵街过去大多为有钱人居住,现已改名为中山路;太平街所居住者大多尊贵富有;迎熏街则位于老县政府向南偏东的一条小巷,再向南即为中山路,最南端历史上建有迎熏门。来源于天干地支之意的街巷东大街、下街、马口街、关口街(已拆),迎东街(已拆)、迎西街(已拆)、西堤街(已拆)、县府前街(已拆),已经拆迁的街巷现在已找不到痕迹了,但残存的东大街、下街依然保持着古朴的风貌。县府前街地处现在的府前广场,由于城市建设需要,目前处在开发中,广场深处仍有残存的古城墙。这些街道的名称大都以方位命名,与天干地支、五行八卦有着紧密的联系。来源于庵观庙宇的街巷保婴堂、后街、财神庙东街、九华庵巷(已拆)、水神楼巷、福寿堂巷、天后宫巷、灶君庙巷、如意庵巷(已拆),这些街巷名称都与庵观庙宇相关联。保婴堂原为外国教会所办,已有百年历史;后街目前仍住有居民,且居民建筑古色古香;财神庙东街现有显佑伯行宫一处,政府曾投入200多万元修缮一新,如今古韵尚存;灶君庙位于宿城区实验幼儿园内,现已改为幼儿特长生摇蓝。来源于古迹遗址的街巷水关门、平桥老堤头、奎楼堤、护城堤、饮马堤、凤凰墩、霸王桥、如意桥、教军场、草原巷。水关门在幸福中路原轻工市场,金柏年财富广场动工时,仍发现水道关隘,证实水关门名不虚传;饮马堤原为运马堤,指过去马贩子从关外贩马到此交易,谁知后人以讹传讹,说这里是马饮水的地方,后被称为饮马堤至今。上述街巷的名称,都反映出宿迁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来源于美丽传说的街巷东大街附近的美人巷,传说这里曾居住过一位美女叫三蛮子,风姿绰约,后来人们戏称这里为美人巷,流传至今。斗宝桥则是一个带有神话传说的巷道:相传有一孤老,夜梦神人催他起床去挑水,孤老惊醒后又熟睡,神人又催:快去挑水,必有好处,孤老遂到西黄河挑水,返至桥上,水桶的系子断了,水洒出冲洗了桥面,他只好回家继续睡觉,随后又梦见神人告知,刚才八仙经过此桥,亏你冲洗桥面,必获重奖。传说这位老人从此后得以神通,能诊治疾病。在老城区,真正的花街柳巷应该是火神街莫属了,火神街位于老宿迁中学北首,河清街以东,后被文庙所替代。对于火神街的传说,社会上流传着多个版本,如今已很难考证。来源于行业特色、交易市场的街巷竹杆街(已拆)、草市街(已拆)、菜市街(已拆)、老猪市、鱼市口,这些街巷过去大都是交易市场,尽管这些街巷如今多数已拆除,但在老城区仿佛还能听到过去市场繁荣的嘈杂声。老猪市至今犹存,顾名思义,这里是以贩卖生猪为主的牲口交易市场。来源于汪、塘、水、沟的街巷城汪(已拆)、吴大汪、北大汪、牛尿汪、下沟塘(已拆)、文曲沟(已拆)、三眼井(已拆)。老城区寸土寸金,昔日汪塘均已不复存在,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回忆,以当时汪、塘、水、沟命名的街巷名称,却反映出古老宿迁城的地理环境。来源于墓、陵的街巷马墓巷(已拆)、陆陵巷(已拆)、叶陵巷、莫大园。顾名思义,马墓巷即马家的祖陵,叶林巷则为叶家的祖陵,惟有莫大园原系王家大户的祖陵。相传,王家大户请莫氏看管祖坟,后来王氏家族脉断,王家祖陵遂为莫氏所有,后来这里便演变成了莫大园。来源于相形、地貌的街巷蝎子巷,街道的形状像蝎子一般,如今还有人误传这里是蝎子疯长之地;一人巷(已拆),这条小巷很狭窄,宽度只够一个人行走;另有石坡岸、九条巷(已拆),都是按照当时的地形、地貌命名的。如今,位于东大街的蝎子巷已拆了一半,惟有石坡岸犹存,只不过失去了过去青石铺地的古韵,被水泥路取而代之。来源于教育场所的街巷黉学巷,位于老宿迁中学东侧;书院巷,紧邻马陵中学,它们因学府而得名,相得益彰。这些巷道如今尚存,证明这里过去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更反映出古老宿迁深厚的文化底蕴。宿城的寺庙宿迁地处徐淮要冲,是南北交通的枢扭,据史料记载,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自明、清以来,特别是中运河开通以后,水陆交通更加便利,往来商贾增多,商贸发达,经济繁荣,宿迁已逐步发展为苏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重镇。俗话说盛世修庙。由于宿迁经济发展较快,加之佛教传人中国,宿迁的寺庙建筑也逐步增多,形成了一定规模。民间素有“沭阳财主宿迁庙,泗阳讼师不坐轿”之说。可见宿迁庙宇之多,在周边地区乃至全省、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城北的极乐律院,城南的寿圣禅林,规模之大,僧从之多,佛事活动势力的影响堪称宿迁佛教界的典型代表。当时淮阴的普应寺、徐州的云龙寺、新沂马陵山五华顶泉潮庵皆属于极乐律院的下院。宿迁的庙宇不仅多,规模大,而且造工精美、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里人的聪明智慧和艰苦卓绝的劳动创造,不论是高大的佛堂殿阁,还是小巧的亭台厅堂,无不雕梁画栋,壮丽美观,刻饰的奇花异葩、云龙彩凤,无不是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灿烂光辉。可惜这些辉煌的建筑大多毁于历代的兵灾战火,有的被人为毁坏和拆除,这对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不能说不是一大损失。宿迁的庙宇究竟有多少?没有人说得准确。清末民初时期有人大概查记过,就其乡间不算,仅宿迁城内及环城四周附近,就有大小寺庙70余座,而且土地祠随处可见,尚未在数。现按大体分布方位录记于后,读者可窥其一斑。宿迁城(指明代北迁的今宿迁古城)内:关岳庙、三皇庙、奶奶庙(亦称泰山行祠)、马神庙、狱神庙、三元宫、兴国寺、刘侯祠、赞化宫。城东北隅:护国寺、董公祠、高贞女庙、放生堂、大王庙、极乐律院(俗称极乐庵)、九华庵、保婴堂、莲花庵、火神楼、观音宫、小观音宫、梵音庵、三官庙、华佗殿、大悲社、地藏庵、财神庙、敕封显佑伯行宫、灶君庙、天后宫、如意庵、福寿堂、清节堂、慈云观。城西北隅:玉虚观、二帝阁、文昌殿、三清殿、真武殿、中天王庙、同方阁、涌莲庵、张老庙、百子堂、无生殿、辈提庵、孝廉堂、太山庵。城东南隅:财神阁、云水庵、观音堂、玉隍阁、南关帝庙、城隍庙、寿圣掸林(俗称南大寺)、火星庙、东岳庙、奎星楼、观音阁、古茶庵、大王庙、二郎庙。城西南隅:孔庙(今宿迁中学院内)、项王庙、虞姬坊、大王庙(全称金龙四大王庙、城周共三座)、观音堂、彤华宫(又名火神庙)、刘王庙等。极乐庵极乐庵,现位于宿迁市区幸福中路,全称敕赐极乐律院,二百多年前就为苏北地区最大的佛教宝刹。极乐庵的前身为马神庙。据传,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僧人志恒来宿后扩建马神庙,并取西方极乐世界之意,把马神庙改名为极乐庵;而后主持僧人法名“占一”是释氏五派之一的“律”派,因而又把极乐庵改名为“极乐律院”。清朝光绪年间,该院幸得皇帝加封,赐《藏经》一部,并受赐封号“敕赐极乐律院”。极乐律院初具规模后,广置土地,成为苏北最大的禅林,宿北的“五华顶”、徐州的“云龙山”、清江的“普应寺”都为极乐庵下院。极乐庵从第一代主持占一到最后的迦玲主持僧共十八代。极乐庵的庙房建筑规模,开始时沿袭中国古典的三院九进形式,后来建筑增多,打破了这一制式,庙基占地10余亩,房舍数百间,僧众六、七百人。其范围北至天主堂(今马陵路)、西至马陵山(今幸福中路)、南至校军场南缘,东至今马口街西约20米。极乐律院建筑宏伟,殿宇楼台栉比,整体建筑为五进院。中轴线上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偏门,共五间,门额上悬“敕赐极乐律院”大匾。一进院,偏西为关帝殿三间,供关帝像。二进院,内有罗汉殿,殿设横额“传贤常住”,内有金碧辉煌、塑工精巧的罗汉像。三进院为“中板堂”,堂两侧建有客堂和大食堂,为来往挂褡僧众休憩居寝之地。四进院建筑宏伟堂皇。有大走廊。为大雄宝殿和东西辅殿,殿中塑释迦摩牟尼佛像,两侧各有配像,庄严端穆。莲座雕栏,玲珑剔透,法器设施应用尽有。五进院是藏经楼,楼上悬“宝藏”匾额,内藏佛教全部经典,均由光绪颁赐,用十二个书柜收藏。楼下悬挂极乐庵历代主持方丈和尚影像,名曰祖堂。藏经楼的东西两厢,各筑大楼,东为僧寮,西为储藏室。中轴线西院,自南向北依次为粮仓、钦赐龙藏、花台、大方丈室。进粮仓而为碾屋、清凉阁、小厨房和西住屋。往北西南角为教学室,正北为依律建坛,建坛殿中筑有石台,曰戒台,建于清光绪末年。中轴线东院,由南向北依次为小院、草料场、万佛殿、玉佛楼。五进院以北为后花园。极乐律院大门东西两侧还建有门市数十间,对外租赁。极乐庵内部机构仿效当朝分成八大组织领导,分别有专人负责,清规戒律最主要的是“三皈”、“五戒”。民国十八年(1929年),宿迁小刀会“2.13”大规模暴动,牵连极乐庵,引起涉讼累年,庙产被查抄,主持僧蓬仙被捕死在省会镇江狱中。抗日战争期间,僧塔院及部分市房被日军轰炸,寺僧多人被屠,财务殆尽。解放后,地方政府将其交由粮食部门使用。1962年冬,庵内精品戒台被拆运作“宿北大战马陵山烈士纪念塔”塔基。“文革”期间,寺内所有佛像均毁。大部分殿堂建筑也被拆除建设办公用房和道路建设。目前,仅存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大方丈室和部分僧舍。2004年—2005年,市政府对该遗存建筑进行全面修复,并在大雄宝殿复设佛像。校军场在幸福中路东侧的极乐律院南首,早在四百多年前,这一带是荒凉的灵赭山,荒坡上有一马神庙。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县城北迁后,县衙在马神庙南首置校军场,用于部队出操、练马、射箭等用。其名称沿袭至今。又有传说为唐朝大将薛仁贵征东驻军操练场所。如今这里特色饭店遍布,特别是该处饭店所烹煮的龙虾,堪称美味,成为老城区一片热闹之地。草园草园原属“极乐庵”地产,面积约900余平方米。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朝廷派河道总督靳辅至宿迁治理河道,他到极乐庵视察,因极乐庵方丈对他稍有怠慢,他便怀恨在心,想方设法来破坏极乐庵。一次,其手下建议他用风水来破坏极乐庵。在极乐庵左方盖上一座黄狼庙,极乐庵(谐音)“鸡窝安”,黄鼠狼跑到鸡窝里,鸡岂能得安?后极乐庵方丈得知消息后,随在极乐庵门前圈个大草园以御之,后来便有了草园,虽说是迷信,在心理上都是不言而喻的目的。后来,随着极乐庵地产越来越多,草园便成为极乐庵夏秋两季收粮后用作屯草之用。民国时期,庵内有两个和尚坐化后,埋葬于草园,因和尚坟墓为圆锥体,百姓又称草园为“老和锥”。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草园设戏台,供娱乐之用。百姓又称之为戏园。解放后,此处变为娱乐场所,内有套圈、说书、大鼓、跳舞、杂耍等娱乐节目,成为宿迁百姓丰富精神生活的场所。藏兵洞藏军洞,位于市区幸福街道新盛社区后马口向南,至财神庙东街与草原南巷之间,为敕封显佑伯行宫西的大水沟北端,地下有一个洞口,相传这是唐朝遗留下来的防御工事,为唐将薛仁贵征东时的藏军洞,或藏兵洞。洞里四通八达,纵横交错,隐蔽极深,犹如地道,进可以出其不备攻之,退可以固守,传说薛仁贵就是利用此洞,打败入侵中原高丽国铁世文的,从那时起,人们就称为“薛仁贵藏兵洞”。1938年5月,日军轰炸宿城时,众多居民将此洞作为防空洞,纷纷到此避难。早在四百多年前,这一带是荒凉的灵赭山(马陵山的一部分),沟壑交错,荒坡上有一马神庙,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县城北迁后,在马神庙难首置校军场。崇祯十七年(1644年)马神庙扩大庙堂,至清初改名为“敕封极乐律院”。其庙内的污水即沿庙宇东墙外之沟壑南流。后因民众聚居,在沟上覆盖石板,上建房屋、街道,致使此沟北段为暗沟,而沟之南段仍为明沟。明暗沟之交的洞口,即为薛仁贵“藏军洞”,洞口高近2米,一米多宽,顶为石板,壁为砖砌,向内约两三米人工所砌石板顶及砖壁不复见,天然且不规则的紫色沙泥岩洞,洞底潮湿,时有细流,雨时有水涌出。徐用锡别墅位于极乐庵草园之南,华佗殿以北。有徐氏木主,额曰念祖堂,下款张照书,字从董赵。有山门、中堂、后堂。史载,徐用锡字坛长,号昼堂,江苏宿迁人。生于清圣祖顺治十四年,卒于高宗乾隆元年以后(公元一六五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以后),年八十余岁。康熙38年(1699年)中顺天榜举人,康熙四十八年(公元一七O九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引年归。从李光地游,究心乐律、音韵、历数、书法。五十四年,分校会试,严绝请讬,衔之者反嗾言官劾其把持闱事,圣祖原之,终以浮议罢归。乾隆初,起授翰林院侍读,年已八十。寻告归,卒於家。用锡乡举出姜宸英之门,与何焯同为光地客,论书多与二家相出入。精於鉴别古人,言笔法亦多心得,著字《学劄记》二卷,载《圭美堂集》中。著有《圭美堂集》二十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乾隆南巡路经宿迁时,曾专门前往摆访,并赐别墅一座。华佗殿至徐氏念祖堂(徐用锡别墅)南五十米有华佗塑像,南院即地藏庵。大悲社东地藏庵南百米,有鱼篮观音塑像。财神庙在东大街北端,原宿城派出所院内,后因市府东路改造拆除。财神庙正殿极深广高大,砖木结构,棱梁木柱皆大料,有山门及偏屋等,大殿内有财神塑像,文革期间被毁。山门前有一对大石狮子,附近百姓为保佑小孩平安健康,常常到山门前拜石狮子为干爷干娘,逢年过节带上香烛,前往拜祭。清节堂在宿城新盛街南端,向西转角处。清同治年间创建,有礼堂及办公室等。官拨免租湖田九顷七十余亩及粮田八亩余,以其收入作经费,专办恤嫠事业,常年有专人主持。光绪年间,窑湾臧姓又捐银一千两作为该堂基金。限制在三十岁以上,由堂发给口粮,以解除其生活困难。1930年其事业并入救济院,不复专办。天后宫天后宫位于新盛街北段,现新盛居委西侧,占地约1000平方米。明末,福建人至宿迁经商甚多,当时陆路不便,多由海道北来。邱、林、廖、吴四家富商是当时宿迁闽商的代表。为祈福神灵保佑海上平安,他们便选宿城新盛街为址建天后宫。传说蒲田民女死后为海神,因曾经就过皇帝的命,明朝封为“天后”。“凡航海人,尤其闽人,多祀之以祈福庇”。清雍正年间,侨居本县闽商将已建的天后宫作为会馆,但由于当时天后宫比较简陋,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又重建天后宫。天后宫有前、中、后三进院落。前院为头殿,为戏台,可供人们观赏戏剧之用。中殿、后殿为高大庙房,房顶滚龙脊中间安放黄、蓝两色琉璃葫芦,十分壮观。后殿亦为三殿,供奉娘娘塑像。塑像做工精细,栩栩如生。内有銮驾及各种供奉设施。据史料记载,天后宫所供奉之人为福建一女子,姓林,名默娘,闽南人亦称为“妈祖”。林默娘,是北宋人,原籍福建莆田湄州。父名林愿,母为王氏。妈祖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廿三日。父母信佛,梦观音赐药遂怀妊生之。当她诞生之日,地变紫色、满室异香。至弥月时,还没有闻到哭声,因而取名默娘。默娘小时天资聪颖,十岁信佛,十三岁学习佛法,具有千里眼及顺风耳等特异功能,屡救海上渔民商人;后因舍身救人,成仁取义之举,遂在宋太宗维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日,于湄州升天为神,时年仅廿八岁。后更因显灵护航,済世救人的事迹屡有所闻。故受到历代帝王(宋、元、明及清)加以诏封28次。在清朝(1616-1911年)年间就有“天妃”,“天上圣母”及“天后圣母”等尊称;并与孔子、关帝一样列入朝廷的祀典,每年举行春秋致祭。在民间各地也纷纷建立了许多“天后庙”及“妈祖庙”。由于每年三月廿三日的妈祖诞,成千上万的信徒拥到妈祖庙,虔诚祭拜并举行盛大的祭典。在宿迁的福建客商,也于这一天到福建会馆进行拜祭。解放后,政府在内兴办闽侨小学。妈祖庙宇宗祠作为各宗乡及帮派的社会组织,方便了闽南客商同乡议事、聚餐或投宿之用,会馆对同乡贫困者,在生活上予以周济,对病死者予以安葬。同时,会馆发挥了其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华人更加团结和更有凝聚力,也使华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延续。建设福建会馆的四位闽商之一的林氏,相传为妈祖后人。王祠堂建于清中期,占地约100平方米,为王氏祭祀,供奉宗牌位之所。祠堂为砖瓦结构,有大殿、厢房和门房。大殿内设列祖宗牌位于神龛内,供桌上置一大香炉和一对大烛台。每至东至日,举行祭祖仪式,族众到祠堂聚会一两日,各户派代表1—2人参加。族中如发生争产、过继等纠纷,由族长主持公议解决,违反族规者,轻则罚跪,重则杖打或送官府治罪。忤逆不孝者,族中有权处死,官府并不过问。族人进城可住祠堂内。解放后,祠堂房屋改为民居或作他用,宗族祭祀活动不复存在。当时,城内以蔡、徐等姓氏祠堂规模较大,现新盛街东段(市府东路南侧)仍有额悬“蔡氏祠堂”字样的山门遗存。闽商手植椿椿树是苦木科中的落叶乔木、又是吉祥的象征,备受人们的爱戴和敬重。据宿迁史志记载:椿树(即臭椿)“县东乡某庄之大椿树,百数十年前所植,远近无不闻名(后虽砍伐),因之成为地名“椿树村”。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拨帑银在皂河镇建安澜龙王庙(又曰:乾隆行宫),椿树是建庙时借柏(百)柿(世)桐(同)椿(春)谐音所植,以示太平盛世。地方习俗:青年嫁娶之新床,必须是椿树做成,表达春(椿)心爱慕(木)如意吉祥。宿城新盛街北首,原天后宫遗址尚存一株古椿,相传是永葆青春的象征。《宿迁县志资料》记载:“天后宫,即福建会馆”。天后,传说蒲田民女死后为海神,明季封为“天后”。明末清初,福建人至宿迁经商甚多,当时陆路不便,多由海道北来。闽人选宿城新盛街为址建天后宫。“凡航海人,尤其闽人,多祀之以祈福庇”。侨居本县“闽商于雍正年间将已建的天后宫作为会馆”,“但甚简陋”又“于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重建天后宫”,大门东敞东向,门两旁植椿,意在天后娘娘永葆青春。二百多年来的风霜雨露,生长在天后宫门旁的椿树饱经沧桑,其中南株与天后宫已毁,北株幸存于原天后宫门前,高12.2米,胸径48厘米,冠幅90平方米,满身疮痍仍坚守遗址半步不离。如今,古椿与天后宫门楼、耳房受到政府设栏、挂牌保护,既成为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又是宿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绿色史书。保婴堂原名为“慈幼局”,在行宫东巷占地四百余平方米。由邑人创办于满清光绪初年,由邑绅黄以霖、杨慕时等上海组织“华洋义赈会”募款资助,收养孤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遇水灾,靠华洋义赈会拨款购置田产放租作为经费,并改名为“保婴堂”,附设贫民习艺所,聘2师教所收养的儿童习艺。民国十九年(1930年),保婴堂款产划归县款产处,改名为救济院,后经改组,院内除设有育儿所、安老所外,并设有贷款所、施药所。解放之初,救济院改称“生产教养院”,1954年冬季,改称“安老院”。1956年底,扩充收容68人,1957年达85人。1961年又改称“福利院”,并附设“军烈敬老院”一处。1965年11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宿迁福利院更名为“江苏省淮阴地区宿迁老残教养院”。鼎盛时期收容老残孤儿达205人。1981年,老残教养院更名为“社会福利院”。1987年,该院建成教养院一座,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同时,院内还增设“以副补院”两个项目。2008年,福利院搬迁至双庄镇康堡居委。2009年7月,幸福街道办卫生服务中心搬入办公。莲花庵在保安堂东北,火神楼以南,莲花庵面北背南,有大殿及配房,建于清后期,占地三百余平方米。内供奉观音菩萨塑像。火神楼在新盛街北端偏西,有大殿及山门占地约三百平方米。殿内有塑像。相传殿内有各种救火设备,每当城内有失火的地方,政府和周边群众就从火神楼取出救火设备,前往扑救。相当于现在的消防队。通灵街通灵街,意为通向神灵的街道,东连竹杆街,西接凤皇墩,街道多为商贾云集之地,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又称兴隆街。通灵街建于明后期,全长约500米,东半部分又称财神庙后街。街后两旁多为商店字号,现在街上仍有栓马环,石鼓等历史遗存。据传,因通灵街连接凤皇墩,凤皇墩又为墓地。每当城内有人终老,通灵街为通往安葬墓地的必经之路,故老百姓称之为通灵街。敕封显佑伯行宫在宿城区通灵街(今财神庙东街)北端,有一座造型别致、古色古香的旧式建筑,青砖、小瓦典致,滚脊、瓦当精雅,坐北朝南,三开间,上下两层,上层为戏台,下层中厅为出入通道,两侧为耳房,南立面入口处的门上方镶嵌一高约50公分,宽约150公分的石刻横额,横额之上端楷阳文:“敕封显佑伯行宫”。“行宫”是指供皇帝出京后居住之用而建的宫殿,或临时寓居的处所。但“敕封显佑伯行宫”说明它不是皇帝的行宫,而是皇帝“敕封”于他人的“行宫”。许多人对此名称不理解,就连长期居住在周边的居民也误认为是某皇帝的行宫。事实并非如此。为何取名“敕封显佑伯行宫”?这要从宿迁城市的变迁谈起,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证明,宿迁最早的县城建于秦代,因位处相水下游,故名下相县,地望在原古城居委会(今义乌商贸城)。东晋时设宿预县,地望在现在的郑楼镇古城村。唐代中叶宿预县城(这时已改名宿迁)因受黄水威胁,宿迁城被迫迁至原下相城的位置。南宋时该城被金兵占领,为逃避兵灾,宿迁城又移至现在的项王故里附近。明代万历年间宿迁县城再次遭到黄水的冲击,不得不将县城迁至马陵山麓原宿城镇的位置上。“显佑伯”三字的含义据《礼记•王制》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伯”本为古代爵位名称,为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直至清代仍沿用;“显”有显扬彰明之意;“佑”即“佐助”保佑之意。“显佑伯”大约是褒扬庇护邦土神灵的爵号,为皇帝所封赠。但皇帝究竟把爵号敕封给哪位神灵呢?官修的《宿迁县志》均查不到“敕封显佑伯行宫”字样。但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宿迁老秀才张忭私撰的《宿迁县志》中,却有“康熙年创建城隍行宫于城东,俗名鬼神坛”的记载,对照其地理位置,正是“敕封显佑伯行宫”。在清宣统时期的《宿迁县志》“县城图”中,在财神庙东侧向北路头也标有一建筑“厉坛”,其地址也正是“敕封显佑伯行宫”。这就是说“显佑伯”是皇帝对城隍神的封爵,“城隍行宫”也叫“鬼神坛”亦即“厉坛”。所以今日的“敕封显佑伯行宫”,被老百姓讹传为“鬼台”。在中国历史上,一般的城市中都建有城隍庙以供奉城隍神。城隍作为精神统治者的化身,其名称始于周代,古义是护城之神。由于百姓对保家卫国的城隍又敬又爱,便把祭祀城隍列入祀典。城隍正式被认为是一个“神”,始于南北朝时期。隋唐以后,崇拜之风逐渐流行。唐代清泰年间,朝廷开始封城隍为王爵。到了宋代,各府、州、县都立城隍庙奉祀。元代时,城隍神被封到佑圣王位置。明代的崇拜风达到极盛。至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当“游方和尚”时曾栖身于城隍庙,当其称帝后,为报城隍神之恩,将城隍神大行封赏,“显佑伯”即为城隍神的封号,因是皇帝所封,故名“敕封”。为什么又叫“行宫”呢,前文所述南宋宿迁城北迁后,城隍庙没有随城而迁。为了方便新城区的善男信女进庙拜神,就在新城区另建一座城隍庙,相当于老城隍庙的分庙。每年中元节这一天,即农历七月十五(民间称鬼节),老城隍庙的僧众抬着城隍神的木雕像进城巡游,而新建的城隍庙就成为城隍神进城巡游临时休息的场所,故称为“行宫”。通俗地说,它就是城隍神的行宫。这一天,县城内外,四里八乡的群众都聚集城内列队迎接城隍神,行宫内更是热闹非凡,烧香拜神、祀祷平安的善男信女拥挤不堪,戏台上连台大戏从早唱到晚。《宿迁民风竹枝词一百首》中有一首诗就是对这种民俗民风活动的真实描写:“七月城隍又出巡,一般魍魉也迎神,大头和尚头真大,两眼睁睁看女人”。城隍神的原始职责是保护本城百姓的安全,唐代发展到兼理阴司冥籍。明代又增有监察和纠正阳世官员功过之责。至明、清两代,府、州、县的官员每逢上任,例必尊排仪仗前往拜祭城隍,以示自己决心清正为官,不负朝廷和百姓重托,否则将遭到城隍神的谴责和制裁。据相关史料记载,敕封显佑伯行宫除现存的戏楼外,院内甚宽大,坐北面南有正殿三间,东有楼三间,西有楼六间,但均被拆除,由于现存戏楼兼有戏台和出入通道两种功能,在中国建筑史上极为少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目前被公布为宿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前,“行宫”内驻过军,堆放过粮草。解放后,做过厂房。原殿宇早毁坏,今尚存山门一座。其历史价值与皂河“敕建安澜龙王庙”建筑群和宿迁中学内原学宫的“大成殿”鼎足而三。利济桥利济桥名为财利旺盛之意建于清朝中期。桥长约4米,宽约3米,桥两头各设一青石墩,桥面为青石板铺设,桥下为深约2米的水沟,沟内流水不息,为马陵山雨水。利济桥西连接通灵街,东连保婴堂后街,桥北为利济桥北巷,桥南侧为灶君庙西苑。桥上为方便独轮车行走,特在青石上凿出一条深约20公分的小沟。每至节日,周围居民及商贾在桥上烧香祭拜桥神,祝愿生意兴隆,家庭平安。1965年左右,桥被拆除。灶君庙宿迁灶君庙位于宿城区财神庙东街,力典型的北方清式建筑,建于清代中期,该庙原有正殿3间,宽11米,进深79米,脊高7米,硬山顶。东辅殿4间,面阔13米,进深6米,脊高6米。另有西辅殿2间和山门3间。现仅存正殿和东辅殿。正殿基本完好,但东辅殿因长期失修毁坏严重。2004年秋,市、区两级政府投资维护。在此维修中,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能够继续使用的砖石、木料进行标号,修整中按原来位置装嵌使用。因腐蚀严重而无法使用的,则按原料的材质和尺寸重新制作,确保恢复原样。灶君庙是古时官方祭灶的场所。祭灶,指的是祭灶神。这种祭祀习俗在我国流行甚广,据说始于夏代,先秦时开始成为五大祭祀之一。祭祀的时间不断变化,最后形成“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话,即官府为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为腊月二十四,使船人家为腊月二十五。灶君,又称灶王爷,是中国人一家一户供奉的家神。起初,他主管人间饮食,约在东晋时,又增加了监察下界的权利,负责掌管一个居民家庭的寿夭福祸。每年灶神都要上天一次,向玉皇大帝汇报他所在那家的情况,对有恶行的人,将分别给予大到减寿300日,小到减寿3日的处罚。灶君上天的那天,家家户户在灶台上的灶君像前点上红腊烛,供上糖果为其送行,意为让灶君甜甜嘴,上天多说好话而免灾。到除夕那天,再贴上新的灶君像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为方便地方官差祭灶,县府衙门在城外专建一座灶君庙。在封建的旧社会,广大民众只能祈求神灵圆满夙望。解放后,由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社会的逐渐文明,传统的“祭灶”习俗逐渐消失。但在宿迁,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吃祭灶饼,至今依然延用。保婴堂后街保婴堂后街建于清初,西起校军场,东至新盛街,是通往通灵街的必经之路,全长150余米。街南为清光绪年间所建的“保婴堂”,而得名。梵音庵在东下街,有正殿三间,左右各有厢房,前有山门,占地约四百平方米。九华庵九华庵建于明万历年间,有大殿三间,殿门为格扇门,做工精细,属于道教观音堂管辖,内有主持魏三和尚。大殿内供三座神像,东为石殿阎君,中为地藏王,西为关圣帝。仅靠西墙没有铸铁大钟一口,每奉香客祭拜,但闻钟声不绝。大殿高约9米,占地约300平方米。闽南客商来宿,建福建会馆后,香水渐凋零,闽商逐购下,作为福建会馆老年会:福建老年会专事打棺材,并盛放于此,每当有福封人终老,便由此取一棺木殡葬。老年会后期又改设学堂。1945年国民政府拆除九华庵,将材料运至原县政府前(今已改造的府前广场)建中山堂。解放后1970年拆中山堂建宿迁剧场。八十年代,宿迁剧场北迁至马陵山,今马陵公园处。1976年,福建客邱姓人东原九华庵地址建房居住至今。如意桥如意桥建于清时期,桥长约6米,宽约1.5米,连接下街、中点,南为福寿堂东巷,北为如意桥北巷。意为平安如意。桥面为青石板铺设,上有人工凿成的小沟一条,专供独轮车行走。桥西首为叶家茶馆,叶家茶馆西侧为梵音庵,东首依次为三官庙、如意庵。如意桥东侧通宿迁城东圩门,至运河码头,是来往城内重要交通要道。国民时期桥面曾被修整。1967年,桥被拆除,筑桥所用石头被周边群众取去换米。又传,石头被运至皂河修建船闸。福寿堂在东下街如意桥桥南,内有正殿三间,中供南海古佛塑像。庙为在理教门大爷(门内人通称)聚会场所,每年逢到会期,举行拜佛仪式,隆重严格。条规是不吃烟喝酒,愿戒烟酒的人,就在此时入门行礼。殿有配房,前有山门,占地约四百平方米。慈云观在东下街西段,有正殿三间,奉观音菩萨塑像。安信佛在家奴安,带发住持修行之地。三官庙在东下街东段,有正殿三间,有配房,有山门,占地约四百平方米。三官庙建于明朝中期,为道家祭拜场所,后抗战期间毁于炮火。三官所指的是,天官尧帝、地官舜帝、水官禹帝。相传尧在位时,因感到四季的变化对于人们耕作及日常生活,有着极大的关系,于是命人观察日月星辰,特别是对于太阳每天、每年、四时之变化加以记录,经过许多年后,发现一年有366天,于是乎订出了历法,使得农民知道何时插秧播种。所以,这部历法非常的重要,当尧传帝位给舜时说:“舜啊!你要注意啊!我已经把上天的这份历法交给你了,你要时时记在心中,每年都要观测天象及早公布年历,使得各行各业能够正常运作,否则,就会弄得天下困穷,老百姓一定会起来推翻你,到时你就得下台,禄位不保啊!”舜是务农出身的,对于土质有研究,什么样的土地应该种植什么作物,他都相当清楚,也就是舜能够将土地作最适当的农业开发。就好比是我们现在政府里的农政单位,会将全国的农业做一些规划,让各种农作物的产量能适当地供应市场,并以各种技术来辅导农民,于不同的土质,种植适合的作物,可以让农民、让整体经济达到最大的效益。另外,舜也曾经营过渔场,当过制陶工匠,后又从商。所以,舜也可以说是古代的经济学专家吧!虽然经过了尧及舜的治理,人民生活改善了,但是洪水为患,一但泛滥成灾,人民的努力便化为乌有。尧帝在位时,便曾经发生大洪水,所以尧命鲧统筹一切治水的工程,经过九年的时间,鲧用围堵的方式治水,结果水患愈来愈严重。尧帝仙逝后,舜帝即位,认为事态严重,便将鲧治罪处死,改由鲧的儿子禹来接手这个职务。禹记取了父亲失败的惨痛经验,研究水的特性,于是改以疏导的方式,将天下分为九大州,展开了一场工程浩大的治水工程。禹为了专心于治水,曾有“三过家门而不入”传为美谈,四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深烙在人们的心中,就这样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又接下来也疏通了许多支流和深潭,使得水患大大地降低,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因为禹的功绩很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