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度PEST分析政治环境:印度同中国一样,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近代史上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一度是“英王皇冠上的宝石”。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获得独立,并于1950年建立印度共和国。印度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并经常以“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自诩。议会总统制下的印度,总统虽是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但实际上不掌握大权。现任总统为普拉纳布·慕克吉。总统根据议会选举结果,任命多数党领袖出任内阁总理。以总理为首的内阁行使国家行政权,现任总理莫迪系2014年大选上台。议会掌握立法权,上院为联邦院,下院是人民院。司法体系方面,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分别是最高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负责审议国家重大事项、解决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监督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等。除此之外,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和高等检察院,负责本邦事宜。政党制度方面,印度实行多党制,但实际上国大党和人民党力量明显占优。国大党是印度老牌政党,曾领导印度反英殖民斗争,长期执政并深得人心,但在2014年的印度大选中败给了莫迪领导的人民党。人民党是印度的新兴政党,创建于1980年,是印度第二大资产阶级政党。除国大党和人民党外,印度还有共产党、泰卢固之乡党等小党。此外,印度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等众多宗教在印度都拥有大量信众。在历史上,宗教变革是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力,但宗教之间的矛盾也屡屡引发流血冲突。与此同时,时至今日印度种姓制度犹存,社会结构等级分明,这无疑是制约其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印度政治是一幅复杂的拼图,由地方主义、宗教、种姓、阶级和政党等图块拼凑而成。从单个事件中,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尽管如此,北方邦议会选举结果仍代表着一种更普遍的态势。贸易协定方面印度与东盟签订服务与投资自贸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并与多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而中国已经与东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政策方面就从印度与可口可乐事件而言,印度的政策风险非常大,有极大同时面对政策压制和政府联合舆论威胁攻击的风险,检测干扰猫腻和法律变动难以预见,评估和回避,市场道德标准比较低,政府和企业会不择手段打击敌意的入境企业,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其对跨国企业貌似严格,实则完全取决于政府和官员的态度,以及所涉及的产业印度政府是否保护以及竞争企业是否由政府持有股份,以及企业本身的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等等因素。印度1986年《环境保护法》及其附属立法形成“伞形结构”,旨在加强现有环境法律体系、理顺执法体制、提高执法能力和加强执法意愿。可是,行政执法效果并未实现这些目标。根据宪法赋予的司法管辖权,印度的司法机关奉行能动主义,部分校正了行政执法的不足。印度环境法律的渊源和立法体制印度属于英美法系国家,保留了大量殖民地时期的法律。印度独立后,从印度宪法肇始,环境法律既以制定法为主,又包括普通法,后者又包括联邦立法和邦立法。根据印度1949年《宪法》,联邦和邦各自的专属立法权和共享立法权由宪法文本明确列举。其中,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立法权的配置是:联邦对核能、跨邦交通、船舶运输、主要港口、交通管理、油田开发和管理、矿藏和矿产开发、跨邦河流、公海渔业等享有专属立法权力;邦对公共健康和卫生、农业、供水、灌溉和排涝、渔业享有专属立法权;共享立法权涵盖森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小港口、工厂,以及联邦不享有专属立法权的矿藏和矿产开发事项。未列举事项的立法权由联邦专属。另外,为了“国家利益”,联邦议会的上院可以三分之二多数决定,由联邦议会行使邦专属的立法权。即使不经联邦议会上院多数决定,只要两个以上邦的议会同意,联邦仍然可以行使邦的专属立法权,且只有联邦议会可以修改、废止此类立法,邦议会无权。立法之时不同意的邦也可以嗣后同意,使该法在其管辖范围内生效。例如,下文述及的1974年《水污染防治法》就是邦同意的联邦立法。可见,尽管印度是联邦制国家,联邦和邦的立法权划分明确。可是,根据“国家利益”条款和邦议会授权条款,联邦几乎享有完全的立法权,已经接近单一制国家。1986年《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印度1986年《环境保护法》共26条,除了适用的领土范围、生效方式和时间、执法人员的法定身份等技术事项外,其基本内容包括六类。第一,适用范围。1986年《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地及其这些环境要素之间以及与人类、一切生物体和财产之间的关系。“污染”指任何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出现。可见,该法突破以前环境立法仅仅适用于某些污染物或环境要素的立法体例,使该法的适用范围扩展到污染防治和立法的任何方面。因此,可以得出结论:1986年《印度环境法》是一部综合性环境立法。第二,联邦政府的权力和义务。1986年《环境保护法》是典型的授权立法,它授予联邦政府以防治污染、改善环境为目标,采取一切必要或适当措施的权力。这些广泛的职权既包括制定宏观政策,也涵盖具体执法,具体如下:1,制定并执行全国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计划;2,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划定特定保护区、制定保障危险物质安全处理和防止一般环境事故的程序;3,检验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设备、原料、工艺流程等;4,建立和认证环境实验室;5,调查、视察、收集和散发环境信息、守法宣传和指导。第三,附属行政立法。为了履行以上职责,联邦政府可以制定实施《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细则。目前,印度联邦政府已经制定了1986年《环境保护规则》,并形成了以1986年《环境保护法》为龙头,涵盖污染防治、危险物质管理、环境影响评价、海岸和生态脆弱地区保护的“伞形”环境立法体系。第四,个人和企业的义务及其法律责任。同联邦政府的职权对应,任何从事可能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个人和企业都义务遵守1986年《环境保护法》和联邦政府据其制定的各种实施细则,并遵守联邦政府及其授权机构的各种命令、指令。同时,1986年《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比以往环境立法更加严厉的法律责任。第五,执法体制安排。以执行1986年《环境保护法》为目的,联邦政府可以设立任何合适的机构、任命相关官员,并授予其执行该法的职权。同时,联邦政府还可以寻求与各邦及其相关行政机构的合作,并可以授予其除制定实施细则之外的一切执法该法的权力。第六,司法执行。司法机关获得管辖的情形有两种:1,联邦政府或作为其代表的机关、官员为执行环境法提起诉讼。2,任何人向联邦政府通知起诉意图60天后,可以针对违法个人、企业或政府提起诉讼。利用环境手段管理环境;2,加强政府同各科研、团体的联系;加强环境教育,提倡公众参与。尽管印度中央政府制定了一个看似强有力的法律框架,并有不同的部委参加,但是,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环保工作的管理,环保政策的执行都还是软弱的。形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是管理者的业务水平低,执法不严,缺少步骤和管理系统,管理基础数据贫乏,对环境政策决策能力差等。另外,印度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十分有限,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12%。印度经济手段的应用:为保护环境抵制熟石灰神像。在制度弹性方面,印度与中国相比,显得更为成熟稳定。中国的经济表现得更有活力,但由于制度环境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不足,较易发生社会政治环境重大波动,从而引发难以预测和控制的破坏。如果说,好的制度能够产生好的经济的话,反之则不一定成立,这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风险。笔者认为,印度已经基本解决了的政治制度问题,而中国还未形成合适的政治体制。经济环境:9月20日,印度《经济时报》称,根据卢比购买力算得的GDP,2011年,日本被再度超越,世界第三的位置将让贤于印度。或许是受中国刺激,或许是国内需求所致,印度似乎开始注重数据,讲究速度。从上世纪90年代始,印度实行经济改革。1992年后,印度象雄起,GDP增幅从一年前的1.3%迅速升高至1996年的7.8%。5年间,印度实现经济年均增长6.2%,尔后,“九五”期间(1997年—2002年),年均再增长5.5%。2002年后的5年里,印度又以3.8%、8.1%、7.5%、9.4%、9.9%的GDP增幅,保持高增长的经济姿态。8月31日,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制造业、贸易及酒店等行业的强劲带动,第二季度GDP增速达8.8%,比一季度高出0.2个百分点,创3年以来的新高。7月下旬,印度央行认为,印度变慢了,全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为8%,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预测称,会“更慢”,只有7.8%。据称时下的印度大兴土木,改建港口、新建机场。5年来,印度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已超过100亿美元,而“十二五”规划中,政府还将通过各种途径追加5000亿美元,此种力度,过去60年从未有过,而这就是印度GDP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跳过制造业,直接推进服务业。因为贫困问题尚未解决,所以要保证GDP增长。在他看来,只有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贫困人口才能逐步缩减。而在过去20年,“脱贫”也是印度经济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2005年,收入最低的20%的群体占收入的比例,印度为8.08%。从过去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绩效角度考察,中印两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都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内部都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从效率上看,印度赶不上中国,而从公平和平稳方面看,印度的发展步伐相当稳健。印度的经济开放度多于中国,货币实现可兑换,汇率具有完全的弹性,困难在于,比如民族融合、地区发展不平衡、严重的腐败,此外印度还存在宗教冲突、种姓等级等问题。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穆斯林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较低,对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存在潜在的风险。另外,印度存在毛派政治武装力量和地区叛乱,印度种姓制度,虽然在政治上已经实现了平衡,但是经济发展上,低种姓群体与其他民众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与印度在很多方面存在类似点,境外分离势力的恐怖活动、巨大的贫富差距,以及无处不在的腐败现象,侵蚀了社会的凝聚力,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不稳定因素。印度表现出了制度弹性高的特征,使得印度虽然在经济增长进程中还会面临罕见困难和挑战,如今年出现的高通胀,但长期来看,在未来经济复苏后,印度仍有望保持较快的经济成长速度。印度在经济发展总水平以及内部结构上,仍存在较大缺陷,如在制造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是否能够跳过工业化阶段直接进入消费和服务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这在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即便是在今天这样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第二产业的发展不足,长期来看,对印度经济发展仍是个重大的缺陷。但是,只要能够保持国家完整和社会稳定,相信这一问题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被逐步解决。印度的经济体制:印度在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与转型前一直实行的是一种混合经济体制,实际上,印度是最早实行混合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国家。印度混合经济体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印度早期的经济体制里,公私营经济并立,国营经济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印度独立后混合经济体制的变化趋势来看,私营经济成分不断扩大,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
1991年拉奥政府上台后,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改革,从此印度经济进入了转型时期。印度政府对其长期实行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管理体制进行了结构性改变,主要体现在:
(1)改变混合经济模式,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印度政府大幅度放松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总体上自由但又不放弃宏观调控的经济管理新体制,同时把半封闭的经济转变为开放的市场经济。具体做法是整顿国营经济部门,削减公营企业经济的规模,对长期亏损的公营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将一些公营企业的股份向经济团体和个人出售,促其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增强竞争能力,使公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取消对公营企业的保护性政策;允许私人开办银行,提高国有银行在股市出售股资的比率,使银行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促使经济向国际化转轨。拉奥政府执政以来,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实行新的外资管理政策,把外资在印度所占企业股份的最高限额由原来的40%提高到51%;简化外资企业的审批手续;成立专门机构,协助外商到印度直接投资;逐步废除进口许可证制度,颁布新的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公司税与关税;开放外汇交易市场,宣布降低卢比汇率,使卢比逐步成为可兑换货币。为更好地利用外资,印度在吸引外资方面,从以贷款为主转变为以直接投资为主,并鼓励外资优先投入电力、通信、运输、电子等基础工业设施与高技术领域;在给予外资优惠待遇方面,注意防止对本国企业产生消极影响,避免出现不公平竞争。印度政府还大幅度削减关税。
(3)加速金融和财政体制改革,适应经济市场化的需要。印度的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一直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为了减少财政赤字,政府在财政上开源节流,精简政府机构,减少行政开支,并出售了31家国营企业20%的股票,收入约300亿卢比,批准16家国营企业发行债券605.8亿卢比。政府将上市公司的公司税由51.75%降到46%;公司投资的长期资本增值税由40%降到30%。印度政府通过改革间接税体制,将中央的产品税和邦的销售税合并为邦的增值税或实行中央和邦的两级增值税。印度金融改革的目标是减少政府对银行系统的干预,促进合理竞争,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印度政府调整银行管理机构,在印度储备银行内部成立了独立的金融监督局,负责信贷管理、分类资产管理;通过转移银行间的欠债,对银行进行彻底的整顿,同时逐渐降低政策性优惠贷款的比重;修改邦银行法,简化印度邦银行股东的注册手续,允许印度国营银行股票上市筹资,股票可转让49%。首先,印度的经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的重点放在只有600万人口的工业部门,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6亿农民(1991年)几乎没有从改革中受益。虽然各种经济指标有所上升,但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普通群众没有从改革中得到较大的实惠,对改革怨声载道,不少政府官员和政治家也表示失望和不满,经济改革尚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其次,国内动乱成为影响改革进程的政治因素。激烈的教派冲突和一些邦的政局不稳使地方党同执政党之间在某些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发生摩擦和冲突,影响中央政府对改革的推进。反对党的不同主张也成为改革的制约因索。印度人民党主张“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反对“经济文化入侵”,在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间题上坚决抵制,致使几个电力开发项目遭到非议。各党派的政治分歧可能会影响到改革政策的连续性。
最后,经济体制上的弊端给改革带来了消极影响。对大量流入的外资缺乏全面系统的管理政策和机制,国内货币市场遭受冲击,增加了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和债务负担。截至2009年,印度的外债余额已经2513.84亿美元,负债率为20.39%,中央政府公共债务余额达319713.5亿卢比,占GDP的比重高达53.6%,加上邦政府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在60%左右,每年仅支付的债务利息就占国家全部净收入的54%左右社会环境:人口:人口:1,210,193,422人(2011年)年龄结构:0-14岁:31.2%(男190,075,426人/女172,799,553人)15-64岁:63.6%(男381,446,079人/女359,802,209人)65岁以上:5.3%(男29,364,920人/女32,591,030人)(2009年估计)年龄中位数:总计:25.1岁男:24.7岁女:25.5岁(2008年估计)性别比:出生:1.12男/女15岁以下:1.10男/女15-64岁:1.06男/女65岁以上:0.9男/女总计:1.06男/女(2008年估计)社会流动性:流动性极低流动性:印度教和种姓制度的存在使得印度不同阶级层次之间的人几乎不可能流动,而印度教提倡的逆来顺受也正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为在印度社会,种姓制度根植在大部分人的心中,是一种社会文化,并且影响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很长时间以来,印度社会是一个流动性非常小的社会,这意味着贱民等阶层鲜有出头之日的机会。无论是生活,教育,甚至连饮水,出行都要与高种姓有区别,贱民被禁止所有发展的机会,社交上亦被其他阶层隔绝。印度的种姓制度依然盛行,这和现代社会似乎格格不入。最让人惊奇的是,印度的贱民似乎完全接受命运的安排,很少有抗争,对自己的命运完全接受,这可能跟宗教有关系。社会意识形态:历史上印度有丰富的文化,可是印度全境统一的时间却非常短,甚至可以说,现在的印度真正的建国史只有从1947年开始算起,在这之前,印度不象中国朝代更替那样,对领土会几乎完全继承。历史上印度更多的时间就是一个个小部落,形成了狭隘的部落意识,对于其他部落的人往往除了仇恨就只有凌辱,这也影响了现在的印度的社会。文化程度:印度有26%的人完全是文盲,另外有21%的人识字率不超过一百五十字。现代工业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种姓的印度人普遍有着极强的优越感,很少有高种姓的印度人愿意从事工人这类的工作,低种姓的人又由于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往往失业。传统文化: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雅利安人迁入,他们带来了雅利安文化,成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学、哲学和艺术的源头,开始了恒河谷地文明。约公元前6世纪,出现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性,为奴隶制度的萌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是印度文化史上灿烂的阶段,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和社会理论蓬勃涌现,产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对其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也拥有广泛的信徒。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宗教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语言、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等等更是以宗教为中心。在印度文化体系中不难看出其他文化成分如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特点。形成印度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上的外族入侵,二是和平方式的文化交流。此外,印度有数以百计的民族和众多的部落,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因此,印度文化就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饮食文化:印度人口约12.1亿,占世界第二位。印度属于多民族国家,而且还受到中国及西洋文化的影响,根据地区和宗教饮食种类繁多。例如:北印度受到莫卧儿帝国的影响吃肉类,但是南印度却坚持传统的素食主义。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差距渐渐缩小,但是印度有很多为素食主义者准备的菜单,而且饭店也分为素食主义者(Vegetarian)饭店和非素食主义者(nonVegetarian)饭店,部分饭店还把座位分开。贫困阶层的人们不仅是因为过教原因,而是由于经济原因吃素食的较多。印度人互相尊重对方的宗教情感并避免吃牛肉或猪肉,所以鸡肉料理和羊肉料理非常发达。提到印度饮食就会想起咖哩,但是像我国的咖哩哪儿都没有。印度的做法与我国大不相同,他们在肉或素菜中只选择一种做咖哩。例如:MuttonCurry是将调料放入切好的羊肉里做的传统肉类料理,不放任何蔬菜,只放放各种调料做得稠一点,将这些作为菜肴吃饭或吃烤肉,即做为主食的菜肴吃得有点稠的料理叫做咖哩。技术环境:印度的高科研投入:印度研究开发(R&D)的投入据印度科技部2006年9月公布的《印度研究与开发统计报告》显示,2003年度全国研发(R&D)总投入1800.016亿卢比,合40亿美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80%。1999-2003年,研发投入连续以每年9.6%的速度增长。由此,统计报告推算到,2005年全国研发投入2163.958亿卢比,合48亿美元。在2003年度的全国R&D投入中,中央政府占62.6%,地方政府占8.5%,高等院校占4.1%,国有企业占4.5%,私营企业占20.3%。很明显,这一研发投入比例仍然以政府为主,而且主要以中央政府的投入为主,地方政府投入不多,高校研发投入较低。全国R&D投入中,基础研究占总投入的比例为17.8%,应用研究为41.7%,实验开发研究为34%,其他6.5%。印度研究开发的支出印度的研发支出中,中央政府的研发支出绝大部分流向了国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空间和核能领域2003年度,中央政府的研发经费支出主要流向到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国防研究组织、空间部、农业研究理事会、原子能部、医学研究理事会等中央研究机构,占了中央政府总支出的84.1%。其中,国防研究组织、空间部、原子能部三个部门的支出就占到63.8%;科技部、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生物技术部16%;农业研究理事会13.5%;环境部2.6%;而医学研究理事会、海洋开发部、信息技术部和新能源部总共加起来只占4.1%2003年度,印度企业研发总额445.719亿卢比,约合11亿美元,占企业全年销售收入的0.47%。其中,国有企业研发总额80.894亿卢比,占企业研发的18%,主要方向为国防(41.9%)、其次为电力(22.1%)和电子(14.2%);私营企业研发总额364.825亿卢比,占企业研发投入的82%,方向主要集中于制药(21.3%)、通信(9.3%)和交通(7.6%)。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研发投入尽管比例不高,但是研发投入相对集中,主要投入到制药行业中,成为印度企业研发的亮点。印科技部2006年9月出炉的统计报告还显示,全国研发机构的科技人员总计296343人,其中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科研人员93836人,占总数的31.7%;科研辅助人员90045人,占30.4%;行政管理人员112462人,占总数的37.9%。在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93836名科研人员中,59112人任职于中央政府和少数邦政府的研究机构,而企业研发人员(包括国营或私营企业)只有34724人,分别占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总数的63%和37%。简单推算一下,印度科研人员的年人均科研经费很高,可达5万美元左右。印度研究开发的产出2003/04年度,印度共发表科学论文68830篇,占世界科学论文总数的2.16%,居世界第14位;其中农业科学论文占了12337篇,占世界这一领域论文总数的7.4%。2004年,印度全国共受理专利申请12613件,其中,印度专利申请3218件,占25.5%,美国专利申请3128件,占总数的24.8%。2004年,印度全国共批准专利2469件,其中,印度专利1078件,占43.7%,国外专利1391件,占56.3%。印度的科技研发投入具有比较明显的政府和企业相互补充的特点,即政府更加关注国防、空间、核能等领域,而企业的研发投入更加关注民生和市场,主要投在医药、信息、生物、发电和农林渔等领域。印度软件产业发展令世人瞩目,信息产业步人世界前列。印度政府广泛听取各界的合理建议,并于1986年制定了《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开发和培训政策》,这一政策刺激了印度软件业的迅猛发展。经过20余年的发展,印度已成为名符其实的软件大国。印度是世界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已成为举世公认的能进行各种软件程序开发的基地。微软、英特尔、西门子、奥瑞克等著名跨国公司都在印度建立了研发基地,单在班加罗尔,就有250多家外国公司。现在班加罗尔已成为印度的软件之都和世界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被誉为世界十大硅谷之一。从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看。印度下游产业即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强,已经处于信息产业演迸发展的高级阶段。印度软件业一直保持惊人的高速稳步增长,软件业是印度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所在。但印度的信息产业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印度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印度2006年整个IT产值为478亿美元,其中硬件收入为98亿美元,PC总营业额为14.8亿美元,微机拥有量只有430万台,比重不足0.5%。印度软件业发展途径主要依靠外包。即利用本国在应用软件方面的专门技能承包海外大的开发项目,这些项目本是增值业务,但由于这个订单可能被转包好几次,而在每一次转包过程中,利润都被剥去了很大一部分,在业务面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软件外包业务占据了印度软件产值的50%以上,迫使印度程序员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建立良好的声誉,为整个行业及其内部成员带来极大压力和挑战。印度的信息产业也是缺乏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品牌。由于过度依赖海外市场和过于提倡软件外包业务,不能够掌握核心技术,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品牌,而且使印度失去了软件控制权和软件产品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有资料显示,印度的软件大多都是非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整个软件业是在别人后面跑和为他人作嫁衣的加工厂。文化摘要:衣着:由于长时期受到英国殖民统治,殖民化的教育培养了十几代人,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印度人在接人待物方面极具英国绅士风度,从言谈举止到穿着打扮给人以很有教养的感觉,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更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印度人讲究体面,男人穿衬衣必扣袖口,出门头发必须光洁,就连农村的小孩出来,用水也要将头发梳光发亮。出门办事的手上要提公文包(国内已不多见)比比皆是。他们十分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在印度看到最富有朝气,最靓丽的是学生,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是穿着统一的校服,一校一式一色,十分漂亮。男女分校,男生一律衬衣西裤,女生多为三件套民族服装(裤子、长裙衫、披肩)。只有在农村无钱的小孩子上的免费小学校,是没有校服的,但供一顿免费的午餐。因而教师在印度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是一份较稳定的工作。这种西化教育的传统沿袭至今,也就造就了印度人讲究诚信的一面,买东西没有假货,没有随便涨价的现象,农村和城市价格是统一的。女性:印度妇女的服装比较艳丽,纱丽是她们最钟爱的传统服装,最早的纱丽只是在宗教仪式时穿,后来逐渐演变成妇女的普通装束。纱丽长度一般5-8米,宽度1.25米,质地从普通棉布到闪光丝绸变幻无穷。穿纱丽时,先穿紧身上衣,小臂和腰部完全裸露在外,下身要穿衬裙,然后将纱丽披在身上,一直到脚踝处。印度妇女肚脐随便露,大腿小腿万万不能露。此外,印度妇人还有一种服饰比较普遍:上衣比较宽松,长至膝部,叫“古尔蒂”,下身是紧身的裤子,名叫“瑟尔瓦”,再加上一条纱巾往脖子上一围,长长地向后飘去。印度妇女喜欢遵照传统在自己的前额正中点一颗指头般大小的痣,称为“吉祥痣”,它颜色不同,形状各异,一般依衣着颜色而定。首饰在印度人生活中很重要,男女都喜欢佩金戴银。女子首饰有:头饰,项链,耳环,鼻饰,手镯,戒指,脚镯或脚铃,脚趾上戴趾环。男性:印度男子平常大多身穿长衫和宽松的围裤,头上缠有厚厚的头巾。长衫一般长不过膝,围裤垂至脚面以上,头巾长达几米。头巾的包法各式各样,从头巾的不同,一眼可看出谁是印度教徒谁是锡克教徒。头巾颜色有白红之分。印度教徒缠头巾是一种传统,而锡克教徒缠头是他们民族的特征,也是必须遵循的教规,不能轻易摘下。不过在城市里,男子服装已经趋于西化,西装是男子最为普遍的服装。在一些较正式又要求体现民族特点的场合,印度男子多穿“尼赫鲁服”,这种服装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时期象征印度民族精神的服装,类似于中国的“中山装”。公告场合素养:印度人良好的素养还表现在公共场合下的风气,无人高声喊叫,大声喧哗。与中国人的不分场合旁若无人的高谈阔论的陋习形成鲜明对比。作风:正因为如此,也养成了印度人保守落后的一面,十分自信,坚持已见,不相信别人。在与我们进行工程合作中表现十分突出。印度人的自信使得他们不大顾及别人,散漫不守时,常常10点开会,通常是10点半到。与印度作为一个亚洲第二大国的形象很不相称,究其根源,有人分析是与印度人的人生观有关。精神性格:印度这个国度里重精神,讲究个人修行,轻物资,安于现状。印度人对精神有多么执着,就对现实有多么冷漠。印度教的轮回观念使印度人不重视时间,反正这辈子不行还有下辈子。印度人的性格似乎注定是安于现状而散漫的。另外重个人,轻集体,印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京杭大运河主题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夏日拖鞋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阴师范学院《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沟通魅力课件教学课件
- 简单护理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阴师范学院《法学概论》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大众健美操》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投资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复杂性尿路感染
-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
- 膀胱癌综合治疗新进展
- 音乐ppt课件《小小的船》
- 中药传统技能大赛(高职组)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疏浚与吹填技术
- 红十字救护员知识考试复习题库200题(含答案)
- 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教学课件
- 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 大学校园危机氛围评估与分析
- 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