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变形记》;异化_第1页
卡夫卡;《变形记》;异化_第2页
卡夫卡;《变形记》;异化_第3页
卡夫卡;《变形记》;异化_第4页
卡夫卡;《变形记》;异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摘要 绪论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改变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意识,影响了一个时代。卡夫卡生前文名寂寞,没有引起同时代人的太多关注。而在他身后,其作品中传达出来的孤独,焦虑,恐惧,绝望等情绪折射出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困境。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在家庭和工作的压力之下,一觉醒来就变成了一只令人厌恶的甲壳虫,最终在黑暗的屋子里死去。《变形记》虽然是一篇中篇小说,但却是最早被译为中文的,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学术圈内外的广泛关注,评论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进行解读。中国学者早在1979年就开始研究《变形记》,“这一年《世界文学》杂志刊登了由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并发表了署名丁方、施文的文章《卡夫卡和他的作品》。该文应该是国内第一篇比较全面系统的评介卡夫卡的文章,”曾艳兵:《卡夫卡在中国:1930-1980》,《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一期。从这以后,对于《变形记》的研究就开始兴盛,每年都有数十篇从不同角度分析评论的文章。《变形记》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在未来也有着重要作用。总体上来说,我国学者对《变形记》的研究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变形记》异化主题的探索;其次是从艺术特点和美学的角度来考察《变形记》;最后是用作品与作品曾艳兵:《卡夫卡在中国:1930-1980》,《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一期。对于主题研究大部分的观点是描写异化的,比如紫葳在《寓严肃于荒诞之中一读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文中说:“作者并不是为了荒诞而荒诞,其中有深意存焉。这就是深刻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紫葳:《寓严肃于荒诞之中——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1期。任卫东在《对异化的逃脱-评卡夫卡的<变形记>研究》中认为“格里高尔的变形,是对劳动异化的下意识的逃避和反抗”任卫东:《变形:对异化的逃脱——评卡夫卡的<变形记>》,外国文学,1996年01期。王佳音在《异化的社会,宿命的抗争-卡夫卡<变形记>解读一种》中认为:“人变成甲虫自然是异化,但更严重的是由此而发生的家庭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畸变,这才是真正的异化。”王佳音:《异化的社会,宿命的抗争——卡夫卡<变形记>解读一种》,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03期。这几篇文章体现的都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之下,人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被异物所控制和主宰,无力抗争而被异化的主题。他们只是单纯的分析了异化现象,而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也没有和当代的现象结合起来研究。现代许多学者从人性变化方面去描写的,如王文华在《人性真善恶视野下的<变形记>研究》中认为:“人性本恶,在欲望和困难面前,普通人的情感往往经受不住现实的考验,亲情也不例外。”王文华:《人性真恶论视野下的<变形记>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蒋曾在紫葳:《寓严肃于荒诞之中——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1期。任卫东:《变形:对异化的逃脱——评卡夫卡的<变形记>》,外国文学,1996年01期。王佳音:《异化的社会,宿命的抗争——卡夫卡<变形记>解读一种》,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03期。王文华:《人性真恶论视野下的<变形记>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蒋曾:《从<变形记>看卡夫卡小说中的人性因素》,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3期。尽管前人对《变形记》进行大量研究,研究范围涉及各个方面,但总体上仍处于零散的,单方面的,不系统的状态。没有大量进行系统地综合性的研究,关于《变形记》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前景,研究无穷无尽。本文主要通过人物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分析异化主题,进而论述异化的内涵,探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并且分析人异化的原因。从而揭示《变形记》对当代人生活的启示和反思,通过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现代派小说的认识,完善我们对小说的认知结构。另外也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并正确认识现代人的困境,告诫当代人要以史为鉴,在金钱和利益面前要坚持本心和自我,不同流合污。不断加强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建立一种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本文主要通过搜集和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国内外的关于《变形记》中人的异化的研究成果,论述与前人的不同观点,并对其观点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一、人的全面异化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人们的生存环境被污染和破坏,人的发展也变得畸形,人被物质利益所迷惑,人蜕变为“异物”。《变形记》中格里高尔所逃不出封闭的屋子,同样也是人类异化的环境,变成甲壳虫的格里高尔,对生活无能为力,更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然而随着格里高尔变形而来的不只是他外表的变化,真正被异化的是他老板和秘书,甚至是他的至亲,亲情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更是不值一提,脆弱的不堪一击。(一)异化的内涵《变形记》描写了格里高尔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偿还父亲的欠债,供妹妹上学,每日奔波在外,完全被物化为挣钱的工具的故事。在格里高尔肉体变形之后亲人对他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这就开始了被异化的过程。那么异化究竟为何物,在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变形记》中的异化属于哲学范畴的内涵,就是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变为和自己对立并控制自己的东西。小说中格力高尔变为又丑又笨的甲虫,不受自己的控制。马克思对异化现象做了精辟的定义:“异化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九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8页。格里高尔竭尽全力的工作,从来不偷懒,对老板惟命是从。变为甲壳虫之后,他总担心被公司《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九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8页。笔者认为《变形记》中的异化是指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到机器、高科技产品、金钱、利益、统治阶级等的支配和控制,被迫丢掉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失去人原有的本能,人类不能支配自己的行动而逐渐被社会所淘汰,被异化为“物”和“非人”。小说中格里高尔变形为丑陋的甲虫:“他躺着,感到脊背坚硬,犹如甲铁,他稍稍抬起头,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被子很难盖得住,很快就会滑落下来。”卡夫卡:《卡夫卡小说精选》(叶廷芳张荣昌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35页。这充分体现了格里高尔担着和甲虫外壳般坚硬的任务,面对沉重的压力格里高尔身体变得遍体鳞伤,千疮百孔,他无力承受也无法抵抗。在他家人的眼里,格里高尔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理需求同样都忽略。他只能从画报上剪下一张“戴裘皮帽子围裘皮围巾的贵妇人”的画像挂在墙上,画饼充饥。格里高尔不仅卡夫卡:《卡夫卡小说精选》(叶廷芳张荣昌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35页。(二)人际关系的异化《变形记》就像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影射,描述了一个家庭经济支柱倒塌之后的生活及家庭关系的变化。格里高尔变形之前是一直供养着一家人,受到家人的尊重和爱戴,他做的一切,代表着“社会的我”,承担着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压力。在他变为甲虫之后,他的“真正的自我”才爆发出来。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背后,不仅仅是他外形的变化,更是他人际的变化,他的老板,秘书,甚至是亲人的变化。1、畸形社会关系格里高尔身处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之人间只有物质利益关系,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变得麻木,萎缩,成为“非人。”格里高尔是一个旅行推销员,长年奔波在外,五年来费力不讨好地工作着,他起早贪黑,当他跑着赶回旅店,以便在搞到的订单上签字时,那些先生们还在餐厅吃早餐呢,而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好好地享受早餐,因为他知道那样做的话,就会被开除。老板亲自操控整个公司和每一个员工,不允许他们有一点儿空余时间,还让秘书主任秘密监视着他们的动向。小说中写到“我选了个多么艰辛的职业啊!”卡夫卡:《卡夫卡小说精选》(叶廷芳和张荣昌译卡夫卡:《卡夫卡小说精选》(叶廷芳和张荣昌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36页。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格里高尔连生病的权利都没有,秘书主任会因格里高尔的懒惰而责备他的父母,医生也站在老板一边,因为医生认为,世界上有许多身体健康而厌恶工作的人。格里高尔的变形也预示着机器的罢工,机器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下也会磨损和变形。当秘书主任见到格里高尔变为甲虫时,立刻转身向门口走去。他耸着肩,睁大眼睛看着格里高尔,丝毫没有考虑格里高尔的感受,也没有安慰他的家人,而是立即逃离,生怕自己受到一点牵连。由此可知,他们之间不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关系,而是畸形的,脆弱的关系。2、扭曲的至亲格里高尔其实早就厌倦了推销员的工作,但为了维持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他不得不牺牲自己。他一心只为挣钱,想早日替父亲还清债务。他就是整个家庭的摇钱树,他的父母就只会一味的索取,然而当他被榨干,失去了利用价值。他的父母就毫不留情的把他遗弃。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他父母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他们变得焦虑不安,害怕儿子会伤害到家人,担心丧失经济来源和玷污了家门,但从未没有关心格里高尔的安全。为人父母在正常情况下,难道不是应该关心儿子去哪里了?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会变成甲虫?他们不但不反思自己,而且还无情的将儿子抛弃。小说中写到:“母亲先是合着双手看着父亲,而后朝格里高尔退了两步,随即倒了下去,衣裙在她四周摊了下来,头垂在胸前,脸完全埋在里面。”而他父亲“握紧拳头,露出恶狠狠的样子”卡夫卡:《卡夫卡小说精选》(叶廷芳和张荣昌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43页。格里高尔的父母即刻变得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变得冷漠无情,变得残暴。格里高尔变形之后几次爬出房间都被父亲用粗暴的方式赶回房间去,专制的父亲忘记了昔日的父子情分,唯恐“家丑”影响了他的声誉,要把他锁在房间,在格里高尔变形期间,父亲从未进入过他的房间,对他不闻不问。父亲甚至害怕格里高尔会伤害家人,所以恐吓他,用苹果砸他,完全不顾他的死活。慈父这个形象在他的身上没有半分体现,更多的是残暴统治者的身份。都说“妇女本弱,为母则强。”但是在格里高尔的母亲身上丝毫没有体现,当她看到变形的格里高尔时,不是晕倒就是喊救命,自始自终没有敢正面看过她变形的儿子。她是乎同情儿子的遭遇,但她无能为力,无法面对儿子变为甲虫的事实,更不能接受一只虫子作为他的儿子。在他父母你眼里,他早就不是家庭中的一员了,他们应房客的要求,为了保持整洁干净,把家里多余的物件全都扔到了格力高尔的房间,甚至连煤灰箱和垃圾桶都搬了进去。变形的儿子在他们眼里就如同卡夫卡:《卡夫卡小说精选》(叶廷芳和张荣昌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43页。生活中,家总是被人们誉为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不管在外面经历多少风雨,流了多少辛酸泪,但回到家总会有一丝丝的温暖和幸福。但是格里高尔的家庭却是冰冷的,残酷的,没有人性的。在黑暗的资产阶级社会中,浓厚的血亲关系也敌不过金钱的诱惑,在利益面前亲情一文不值。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亲情经不住任何考验,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冷漠无情的金钱关系,连父母也不例外。3、无奈的兄妹之情格里高尔被负债累累的家庭压的喘不过气,而他的妹妹葛蕾特在哥哥的保护下,仍然做着自己的音乐梦,过着安逸的生活。格里高尔变形之初,妹妹葛蕾特还是很关心哥哥的,当格里高尔没有起床去上班时,妹妹对他嘘寒问暖,关心她是不是生病了。再到后来每天照顾他,给他打扫屋子,为他送饭。当她发现饭菜不合格里高尔口味时,还给他换了虫子喜欢吃的食物。此时的妹妹并不认为他是怪物,觉得他还是他的哥哥,只是以另一种状态存在而已。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里经济断绝,一家人都在为生计而担忧。妹妹逐渐地厌烦格里高尔,不再把看作是自己的哥哥。当格里高尔破坏了她小提琴演奏,得罪了房客时,她向父亲哭诉说:“我们必须想办法把他弄走,”妹妹现在只对父亲一个人说,因为母亲只顾咳嗽什么也听不见,“它还会让你俩都活不成得的。”卡夫卡:《卡夫卡小说精选》(叶廷芳和张荣昌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68页。此时的她已经把哥哥往日对她得好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心里满是怨恨和不满。她把自己的自私,冷酷,无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妹妹葛蕾特既是格里高尔活下来的唯一信念,同时也是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妹妹决定了格里高尔的生死存亡,她自认为格里高尔会让父母活不成,妹妹对父亲喊道:“一定得把他弄走”,这是唯一的办法,她认为动物是无法和人一起生活的,格里高尔会拖累甚至拖垮他们,所以必须要他它消失。而格里高尔听到这些话以后,心灰意冷,不知如何是好,此时他身上所有得痛都在慢慢减退,被苹果砸发炎得地方也几乎感觉不到了。他必须消失的这个观点比妹妹还要坚定,他卡夫卡:《卡夫卡小说精选》(叶廷芳和张荣昌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68页。小说中妹妹对哥哥态度的转变,深刻地体现的人类道德价值观的扭曲,人的伦理观不断丧失,乌鸦还会反哺,而在她的身上丝毫没有的体现。从而也揭示了金钱至上的畸形的亲情关系以及当时人们极力追求物质利益的丑陋风气。扭曲了的家庭观念凸显了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三)身份地位的异化《变形记》中除了格里高尔肉体的变形,人际关系的变化之外,还存在这身份地位的异化。格里高尔的地位是随着经济能力的变化而改变的,先前是公司的好员工家庭的摇钱树,变形之后就变得一无是处,甚至是有害的东西。我们由此可知,一个人所拥有的和能创造的价值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当一个人还有利用价值时,他对别人来说就是有用的。当失去了利用价值,就会被抛弃。格里高尔在变为甲虫之后,失去了语言,行动不便,没有劳动能力,需要人照顾。从此之后,身边的人都立即远离他。对于公司而言,失去劳动能力就等于废物一个,他们不会在招收他,更不会白白给他开工资。所以,当公司秘书看到大甲虫后,没有丝毫的犹豫,拔腿就跑。这样没有利用价值的废物,不值得他在浪费一点儿时间。而对于家人而言,格里高尔是家里的顶梁柱,唯一的经济来源,家人都很关心他。但是在变形之后,家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关心同情到害怕厌恶。格里高尔对家人作用从有用到无用,再到有害。因此,格里高尔的地位也从家庭经济中心变为“怪物”和累赘,父亲任意打骂,残忍的伤害他。妹妹给他吃发霉和变质的牲畜的食物,把昔日疼爱她的哥哥视为“异物”。他们把不用的杂物和垃圾都堆进他的房间,把他视为随手可仍的垃圾。格里高尔就这样渐渐的被遗忘,在孤独寒冷中消失。二、异化的原因小说开头描写格里高尔早上醒来变为一只甲虫,在这里卡夫卡却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用如此平淡的无奇的语气讲述出来,极大的震撼了读者的欣赏习惯。接下来对格里高尔变形性之后的生活情景,作者采用的也是现实主义式的冷静、客观的叙述。卡夫卡能用如此平淡无奇、冷静、客观写出如此荒诞离奇而又真实的故事,这无疑与他的经历是离不开的。格里高尔变形之后,并没有关心自己为何会变成这样,而是关心变形之后该怎么办,他的工作和家庭怎么办。然而作者也并没有描写格里高尔为何变形,那么究竟是什么会致使人发生变形呢?(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沉重的家庭负担和巨大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难以喘息。他没日没夜的拼命干活,为了有朝一日还清父亲的债务,使一家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可以说,对于父母他是个好孩子,对于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于公司他是个好职员。正是他肩上的巨大压力和责任压得他变了形态,甚至在他变形之后还担忧着家人的生活。但是这样善良,尽职尽责的人,最终还是家人抛弃。1、繁重的工作压力格里高尔一生都在忙碌,做着自己讨厌的工作,身负多重压力,而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个人理想都被抛到脑后。小说中的格里高尔在变形之后,想到的不是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而想到的是自己的工作和义务,上司会怎样,家人又会怎样。格里高尔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每天坐得是最早的那趟车,他总是想,每天这么辛苦,人都被弄成傻子了。别的推销员活像皇后一样的活着,而自己活的连狗都不如,如果不是家庭的经济压力大,他早就辞职不干了。小说中当格里高尔费劲力气打开房门,第一次以虫的身份面见人时,他吓坏了所有的人,只有自己保持镇定。他说:“我马上穿好衣服,包装好药品就走。”卡夫卡:《卡夫卡小说精选》(叶廷芳和张荣昌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44页。尽管他已经变为一只甲虫,也知道工作很辛苦,但他仍然卡夫卡:《卡夫卡小说精选》(叶廷芳和张荣昌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44页。其实格里高尔的遭遇有着作者本人的影子,1919年卡夫卡的父亲和妹夫卡尔·赫尔曼开办了一家公司,卡夫卡也投资了这个公司。然而他只想作为一个合伙人,从中拿取分红,并不想参与管理与经营。他一心只想逃脱这种枯燥无味的工作,好投身于自己所喜爱的文学创作。但他正好站在了父亲和妹夫的对立面,他必然要与父亲及家人发生矛盾冲突。无论是专制独裁的父亲还是功利冷漠的妹夫,都让卡夫卡感到压抑和痛苦。卡夫卡的妹夫觉得工人就要时刻监视着,他视工人为敌人。这让卡夫卡感到非常苦恼,为什么要视工人为敌人,其实完全可以信任他们,这样可以减轻自己大半工作。卡夫卡的父亲经常训斥他对工厂不管不顾,但他都保持沉默。工厂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折磨,在工厂的每一秒是在浪费时间,他觉得这一切都限制了他的生存自由。所以如此荒诞而又真实的情节作者都是有所体会的,这也正是他通过变形来表现异化主题的原因。2、过度的责任感格里高尔本来可以辞去那个累人的工作,做一个轻松自由的工作,可是他并没有那样做。他主动接过父亲的责任,替父亲偿还债务,供妹妹上学,维持家庭所有开支。直到他变为甲虫也不曾忘记过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他一直幻想着能重新挑起家庭担子。他不忍生病的父母和年幼的妹妹在外辛苦的打工,也不曾忘记要送妹妹去音乐学院的理想。因此他昼夜无眠,感到非常内疚和痛苦,最终在焦虑不安,孤独恐惧中不安的死去。格里高尔用尽自己所有的力量去爱家人,奉献自己的一切,当成为家人累赘时也依然站在家人的角度消灭自己。而他却把家人养成一群自私鬼,没有一个人为他减轻负担。比如:父亲尚有劳动能力,他本可以找一个轻松一点的工作,而他却每天读书看报,不曾想自己去承担自己欠下的债务。他们家不必请女佣,母亲可以完成家务,这样也能节省一些开支。还有妹妹已经具备工作能力,可是还是依赖哥哥。爱,如果没有了共同承担,那就没有了爱。(二)糟糕的生存环境如今的我们从未想象,也不敢想象,早晨起来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会是什么样的反应。然而在卡夫卡生活的那个社会,这一切都算是正常的吧。人变为动物不是荒诞不经的事情,相反,却充满了现实的真实。卡夫卡生长于动荡的年代,社会阶级矛盾尖锐,人们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特别是他在保险公司上班,看到了无数生活艰苦的工人,他深深的感受到“穷人都是为富人奉献的”,穷苦的人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变形记》的创作正是来源于作者的生活,作者从多个角度来揭示黑暗的社会现实。卡夫卡童年的记忆深深的影响了他的创作,变形的主题构思在他童年的时候就有所体现,在卡夫卡的作品《乡村婚事》中就有了变形的描写:“难道我不能像我童年遇到危险的事情那时所经常干的那样吗?”叶廷芳编:《卡夫卡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卷,第310-311页。主人公拉班也是变成甲虫躺在床上,让躯体去农村去做他讨厌的任务。由此可知,这也是卡夫卡童年经历过和想象过的事情。卡夫卡在小时候就想通过变形来偷懒,这样就可以逃脱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因此叶廷芳编:《卡夫卡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卷,第310-311页。卡夫卡生活在“父亲阴影”中,卡夫卡在中年时,曾小心谨慎给父亲写过一封信,从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卡夫卡对父亲充满了恐怖。卡夫卡感受不到任何的父爱,父亲就像一座大山永远无法翻越。他只能无条件地听从父亲的命令,接受父亲的讽刺或是谩骂。父亲把厨师称为“牲口”,把难吃的饭菜称作“饲料”。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卡夫卡父亲对他的影响是多么深远。而《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父亲也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在格里高尔变为奇怪的虫子时,父亲非但没有关心他,还用苹果砸他,把他赶回房间去。有这样一个自私的父亲,变形是早晚的事,没有人能够承受的住。而格里高尔的妹妹,在他刚变形的时候还细心的照顾他,给他送吃的。但一段时间之后,妹妹也失去了耐心,对他不管不顾。给他吃有馊味的蔬菜,剩下的骨头。妹妹把他当作“牲畜”看待,吃的事物也应该是剩下的,变质的。而卡夫卡的母亲很爱自己的儿子,但这种爱是建立在对丈夫的绝对的服从之上的以至于她对卡夫卡是谁以及他是什么,也没有深入的理解。所以卡夫卡是如此的孤独,愤懑和不安。《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母亲软弱无能,丝毫没有一点母亲的样子,“一见到格里高尔就晕倒”。所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格里高尔注定是一个悲剧。三、对当代人生活的启示(一)坚持自我在当今高科技的发展之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自我,不要被外物毁坏了自己的一生。在人生发展的过程,切勿迷失自我。小说中的格里高尔为了偿还父亲的债务和维持家庭的开销,他每天做着枯燥无味的工作,像一台机器一样任由老板差遣。他对金钱有着无限的渴望,不惜牺牲自己的生活、快乐、理想,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非人的生活。然而他所有的牺牲都是徒劳无效的,当他迷失了自我,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价值之后,他就成了负担和累赘。所以说无论再何时何地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保持自我,不让自己迷失于困境之中。金钱是万能的也是万恶的,金钱可以让人拥有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也可以让人一无所有,六亲不认,众叛亲离。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日益匮乏。现代的学生没有空闲的时间,只有做不完的作业和刷不完的试题,而只是为了进入更好的学校,有美好的未来。他们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并不是一种快乐。现代的年轻人压力倍增,工作竞争激烈,面对着高额的车贷、房贷,还要培养孩子和赡养父母。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许多类似格里高尔那样被异化的人。他们虽然还有着人的外表,但是内心已经被迷失,甚至被异化。像那些贪官污吏,他们原本有着美好的生活和家庭,但是他们不满足眼前所拥有的,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多的财富和拥有更高的地位。所以就心生贪念,义无反顾的走向泥潭。就这样毁了自己也毁了家庭,之前是自己审判被人,而现在是被人审判和唾弃。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生活的价值就是追求物质财富。他们不停的追求财富,权力和地位。但是,他们获得这些物质利益后,也失去了其它的一些精神上的东西,这就是当代人生活的现状。所以,我们要多读书,享受美好的时光,不要迷失自我,让自己的内心充实。做到孔子说的“君子不忧不惧”,纵然社会万般的冷漠无情,我们依然做独一无二的自己。(二)勇于摆脱生活困境《变形记》创作于动荡的年代,当时社会四分五裂,民众生活积贫积弱。而格里高尔正是饱受摧残的一员,他无法逃脱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孤身一人奋战,最后在孤独中绝望的死去。黑暗的社会中处处是压迫,整个社会充满了矛盾。对于格里高尔的家人来说,他只是一个挣钱的工具,他们只关心他是否还能继续创造价值,而从来不会真正的关心他的感受。所以说格里高尔是孤独寂寞的,他从未体会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那么在当今社会,现代人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该怎样解决生活的困境呢?首先,我们应该增强自信心,大胆的和别人交流。自卑的人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想法,不愿与人交流,因此也容易产生孤独感。我们应该克服自卑感,勇敢的做自己,在各种社交平台上交流自己的想法。用真诚的交流打动人心,用真实的情感消除孤独寂寞。古人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有时语言在传情达意方面是有局限性的。小说中格里高尔变为甲虫之后,冲破不了语言的障碍,得不到家人得理解,只能孤独在囚室中死去。人类语言都得不到沟通,更何况是变为虫的格里高尔呢?这也折射出当代人自身的孤独命运,具有浓厚的哲理色。其次,我们要耐心的关心他人,其实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积极地与人接触,得到相应的回应时,温暖的感觉就会涌上心头。当我们都互相关爱时,孤独就会离我们远去。然而像格里高尔那样一味的付出,却得不到亲人任何的回应,他注定要孤独的死去。所以,只有相互关心才会让温暖充满人心,孤独感才会离我们远去。最后,我们要勇敢面对挫折,逃避不是办法,知难而上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手段。小说中的主人公忍受不了生活的重压,无奈之下选择了逃避。但是他的逃避并没有解决他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厚厚甲壳的保护下,他还是没有逃脱他悲惨的命运。相反,在他变形后遭到亲人冷酷的对待,无情的抛弃,最后在孤独中绝望的死去。所以,我们要勇敢面对,寻找更好的办法。结论在《变形记》的整个故事中,没有一点主人公人形的外貌描写,而是大量描写了变形后甲壳虫形象。在读者看来,这些描述是恐怖的,整个文章是惊悚的,但是在这样一种平铺直叙的语态中,你又能深深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悲哀。在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之后,他丧失了劳动能力,丧失了创造价值的能力,对于亲人而言,他们担心的不是亲人变为异物,而是对家庭经济支柱倒塌的一种愤怒与不满。这种唯利是图的观念,就用如此朴素的语言来表达,在那个混乱的社会中,丑恶的人充满了整个社会,反而像格里高尔这样的人被逼为了异类,最终被社会淘汰。卡夫卡用以荒诞的故事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揭示了深刻的异化主题。在作家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蕴含着强烈的社会批判和自我反思。荒诞和真实结合,冷静客观的叙述、漫画式的夸张、象征性的隐喻、梦魇般的气氛、朴实细腻的语言,构成了这片小说的艺术特征。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什么国家,环境对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如果人们处于和平稳定的社会,那么人与人的关系也会是和谐的。如果整个社会都充满的黑暗,那么人们的生活肯定是破败的。但是不管社会如何发展,自己的命运最终还是拽在自己手里的,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是由自己决定的。如今在高科技发展的态势下,又有多少人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