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驾驶员防御性驾驶——“三层空间驾驶法”当今世界…汽车数量达到10辆汽车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为大家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每天在新闻或路上都会看到或听到的…
怎样才能确保安全驾驶呢?
仅仅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还不足以确保安全,你还必须学会自我保护!必须时刻注意潜在的事故状态,正确应对其他机动车驾驶员的错误。采取三层空间驾驶法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在驾驶当中发生多种多样的由于操作失误所引发的事故。什么是三层空间驾驶法1
三层空间驾驶法是将驾驶时车辆所处的环境分为三个同心的空间:我们把外层空间称作为“观察空间”,把中层空间称作为“决策空间”,把内层空间称作为“行动空间”。以此来研究安全驾驶车辆的技巧和行为习惯,非常直观且易记忆,便于驾驶员理解和掌握。分为攻击型、防御性(安全型)、平庸型(新手)三种。攻击型驾驶员的特点:是车速快,横冲直撞,频繁变道抢道,刹车次数多。防御型驾驶员的特点:是遵章守法,快慢适当。平庸型驾驶员的特点:是该走不走,该停停不住,行车无规律。驾驶员类型23外层空间
视觉引导时间:车辆以当前速度到达最远能看到的物体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中等水平的驾驶员的视觉引导时间为3—6秒。7秒15秒4秒4秒①获得15秒视觉引导时间的技巧(1)观察并区别出前方道路上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2)注意前方信号灯的变化情况(2-3个信号灯),调整车速避免紧急停车;(3)观察并找出前方阻力最小车道;视野最好;危险最小;(4)前方的悬挂物体,交通指示牌,隧道高度,桥梁承重等信息注意观察;(5)夜间行驶时,目光应尽量观察车灯光覆盖以外的地方。
②作用:观察空间—识别风险源③疑问:在上坡,弯道,山间公路,城市街道,或是下雨,浓雾等不良路况和天气下,是没法达到了15秒视觉引导时间的,怎么办呢?降低你的车速,直至能达到15秒;如仍不能,那就只能耗费数倍的精力,小心翼翼地前行,并重点关注中层空间。
每行驶一公里的路程,驾驶员的大脑要做80个决定。(1)车速为60公里/小时:80/60秒每公里=1.3个决定/秒或允许大脑做一个决定的时间为0.75秒。(2)若车速为90公里/小时,则:2个决定/秒或允许大脑做一个决定的时间为0.5秒
中层空间4①中层空间决策的时间和频率:(3)车速>90km/hr时,决策时间<0.5秒。车速越快驾驶员决策的时间越少,所以要更早地预见并作出决策,要么加速大脑的运转,仓促收集信息,草率作出决策,其结果是大脑高负荷运转,极易疲劳;仓促间会遗漏关键信息,从而做出低质量的甚至错误的决策。最高限速不应成为实际行驶速度!120公里/小时50公里/小时这是一个极限不是一个目标②中层空间范围定义原则1.每秒做一个决定的频率会使人感觉到轻松自如,不会产生紧张和疲劳驾驶;2.决策作出以后需要一个时间间隔去确认其他部位(如“左、右、后),均无危险后才能采取行动,故需要1-2秒的时间间隔较适宜;3.4-8秒之间,是可提供驾驶员决策的最佳时段,既不会过分紧张,手忙脚乱,又不会判断错误;4.即便有某个错误的决策,驾驶员也有足够的时间去纠正它而不至于造成危害。
5、驾驶员必须5—8秒看一次后视镜。因为驾驶员要了解360度的信息源,正常情况下车后和两侧变化频率5—10秒,大脑需要连续的图像而信息留存时间为6秒。6、沟通:声音、灯光、手势、眼神接触等。声(喇叭)友好地提醒而非愤怒地警告,光(各种灯光)充分使用灯光沟通,尽早开启灯光(如转向,刹车等),手势是沟通结果不确定时使用手势,驾驶员要主动进行眼神接触。
沟通的目的:让对方知道你的存在,领会你的意图,但不一定按你意图行动,表明自己知道对方的存在,愿意领会对方的意图达成一致后再行动。沟通的对象:进入你的前方的人或车,进入你的左右或后方的人。
切记!不要行驶在别人的盲区内。③中层空间观察及决策技巧(7个)技巧一:前方:利用中心视觉进行外层空间观察时的余光(边缘视觉),初步预测出中层空间内状况;用中心视觉仔细观察中层空间,并及时与对方沟通,以便做出决策。技巧二:左右及后方:5—8秒扫视重要一侧的后视镜,或二侧及内视镜。技巧三:在通过前方路口时,要左右左观察后才能通过。因为,通常情况下,危险来自左侧;过路口时:提前左右左观察,主动沟通,过交叉路口中心后,才可提速。技巧四:眼神接触,若有可能,应主动与对方进行眼神接触并领会对方意图。技巧五:转弯:提前50米进入转弯车道,并开启转向灯,进入弯道前减档,(忌空挡或弯后减档),转弯半径合理。技巧六:变道:正常变道先看后视镜,确认无危险,开转向灯(响3—5声),再看后视镜平缓变道进入。防止紧急变道。技巧七:刹车:先轻踏刹车以使刹车灯亮起,提示或警告后面的车你在减速,若需要在逐渐加重刹车力度,不让后车急刹车。中层空间:是一个“共享的空间”,因此同时有多个危险源存在;提前对所有处于中层空间的危险源制定对策,以防措手不及;主动沟通,让对方尽早知道你的存在并领会你的下一个动作;准确及时的做出正确决策,避免增加大脑的负担,消耗精力,造成疲劳。④作用内层空间5
人的反应速度为:看到危险至信息传递到大脑需0.5秒,大脑综合各类信息做出正确决策需要1秒,决策传递至四肢,指挥动作需要0.5秒,由于车辆行驶的惯性和刹车性能等其他客观因素影响,一般需要1-1.5秒才能成功避免危险,共计需要3.5秒时间,留下0.5秒的空间作为你的逃生空间,以备不测。
“4秒规则”的理论基础第一,遇到前方车辆紧急刹车时,由于缺少足够的空间和反应时间,常常造成追尾事故,这是一种常见的事故类型。第二,由于跟车太近而担心前方车辆的急刹车,驾驶员会不由自主地更多关注前方车辆的刹车灯,易造成凝视,从而忽略了左、右和后方的信息。第三,紧跟在一个大型车辆的后面,驾驶员的视线被挡,无法获取15秒的引导时间,因此会丧失自己的“预警空间”,容易出现受惊吓甚至事故的情况。
①跟车距离太近的危害:第四,紧跟在一辆车的后面,大脑必须加速运转,以获得足够的决策时间,因此极易出现疲劳。第五,太近发生交通事故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安全到达”比“按时到达”更重要。第六,易给前方驾驶员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引起对方愤怒。(1)前方如此大的空间,其他车辆会不时地插入,这样不是更危险吗?(2)而每插入一辆车,就不可能有4秒的空间了。(3)尤其在市区行车,如此大的空间,会受到其他驾驶员甚至是警察的指责,让我如何忍受?(4)针对上面的情况,你的对策是什么?
②讨论大多数驾驶员的心态都是不让别人占便宜,失去了驾驶的安全性,失去了驾驶的主动性。可见这样做十分危险的,更何况作为一名有道德修养的驾驶员,对那些你整天面对的非职业司机的不合理行为,作出某些让步也是应该的。(1)万一别人塞在你的前方,占据了你的逃生空间,你需要适当放慢一点车速来重新获得你的“三层空间”;(2)至于别人的指责,那只是一种误解和无知的表现,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懂得防御性驾驶的重要性。(3)牢记自己的使命,克服“从众心理”。③正确对策④获得内层空间的技巧:
技巧一,最容易控制的是前方空间,坚持做到15秒视觉引导时间,4秒或更长的跟车距离,有人夹塞时不气恼,不愤怒,继续按你的意图营造空间。技巧二,利用你在观察外层空间时寻找到的“阻力最小车道”,适当的时间变道进入。
技巧三,尽量远离最危险区域,如一般公路上的行人和非机动车群,尽量保持一侧的内层空间不被占用。技巧四,鼓励后面的车超过去,尤其是攻击性车辆。技巧五,避免“并驾齐驱”,超车时或被超车时避免“三车一线”。技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工制作课件
- 2024年度租赁合同涉及工业用地短期租赁3篇
- 2024年度国际贸易代理与供应链管理协议
- 2024年度物流服务合同与货物运输安全保障承诺
- 2024年度企业销售合同管理制度实操指南
- 2024年度网络安全合同:企业信息安全保障合作2篇
- 2024中国石化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国际工程咨询限公司总部社会招聘2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限公司保山市中心支公司招聘5人(云南)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限公司招聘6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5MWp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全套图纸
- 作业许可管理办法
- 设备投放合作协议
-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3页
- 产品结构设计1PPT
- 浅析如何提高长笛的演奏技巧
- 年产8万吨池窑玻璃纤维生产线项目可研报告
- 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操作手册
- 2022年数学广角内容解读及教学思考
- 《Lou's Flu》RAZ分级阅读绘本pdf资源
- MSDS硅铁安全技术说明书(共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