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备考之文化常识复习学习目标
1、在例析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文化常识基本知识
2、在解题训练中逐步形成文化常识判断能力。
考查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旨在让考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命题侧重于考查考生熟悉的古文化常识,兼顾较为生僻、不常见的古文化常识。熟悉的古文化常识是命题人出题的重点为熟悉。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有的与教材中某些古文化常识相同或相关,有的跟选文内容密切相关,表面上生僻,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考点解读
古代文化知识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常见的考查角度主要有: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宫室建筑、礼俗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
随着高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高考命题的不断成熟,以往依托文言文本考查的类型,有可能被真正体现语文素养的创新型古文化常识题所取代,考法更灵活的命题趋势日益明显。考点解读一、考情分析一、考情概览二、文化常识知识网络及积累方法(一)知识网络图真题演练2023新高考卷Ⅱ
原文: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
T11-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
[解析]“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说法错误。“金”指“钲”,古代军中乐器,作战时击之为收兵信号。而“刁斗”是古代行军之器具,白天煮饭,夜间敲击巡逻防卫。真题演练2023全国乙卷
原文: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仿今其宗庙不祓阴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
T11-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
说法正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C2022年高考出现了新的考查形式。综合文化常识、实词等内容,结合文本进行考查。与文本联系更加紧密,可能成为今后的重要考查方向。姓名称谓典章制度2022新高考卷Ⅰ真题演练二、知识与方法讲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从内容上划分,古代文化常识大致可划分为九大类别:姓名称谓、宗法礼俗、古代官制、教育科举、天文历法、古代地理、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古文特有词汇。
(一)文化常识复习“三方法”文化常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要点繁多而复杂,这就要求广大考生能够结合考情有效把握复习方向,明确知识要点所在,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1.紧扣教材,抓住重点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中学语文教材始终是我们展开复习的根本。立足教材、紧扣教材是我们高考取胜的不二法门。2.强化训练,整理笔记做好教材复习的同时,大量的试题训练也必不可少。在这一过程中,面对丰富的文化常识,我们必须重视笔记的整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不妨结合具体试题例句,把我们在强化训练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及时归类整理到笔记本上,或及时整理制作成专题知识卡片,利用课余的零散时间随时随地加以记忆。3.分门别类,掌握方法我国古代文化常识博大精深,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给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带来了不小的障碍。所以,我们的笔记整理工作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按照古代官制、姓名称谓、教育科举、天文历法、宗法礼俗等标准进行分类,将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我们也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把常识性知识列成一览表,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记忆;我们还可以进行对比记忆,比如把表示官职提升与表示官职贬降的词语进行对比,表官职提升的词语有升、迁、晋、进等,表官职贬降的词语有谪放、贬谪、左迁、迁谪等,通过分组对比,巧妙记忆,印象会更加深刻。
(1)科举记忆法:明清时期科举共分三级,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乡试中榜者为“举人”,会试中榜者为“贡士”,殿试中榜者为“进士”;举人中的第一名为“解元”,贡士中的第一名为“会元”,进士中的第一名为“状元”;一个考生,若能连获上述三个第一名的话,那他就是“连中三元”。(二)实用的记忆方法
1.分类串记法(2)文体记忆法: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一般都是按“语录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这四种文体优选出来的。《论语》,语录体,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20篇;《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编年体,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国语》《战国策》,国别体,是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二十四史”,纪传体,是记载帝王、诸侯、社会各界著名人物事迹的巨著,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他均为“断代史”。(3)基数记忆法:殿试一甲等(状元、榜眼、探花);汉代二京都(洛阳、长安);政务三省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星宿四象分(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夜晚五时段(一更、二更……五更);许慎六书创(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人有七情欲(喜、怒、哀、惧、爱、恶、欲);方位八荒地(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古国九州天(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儒家十义德(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琳琅满目的文化常识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只要有一条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化常识就可以成为一个知识系统,这条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古代文化常识中的人物称谓,可以以人物姓名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古代人们对人物称谓的一颗颗“珍珠”。示例:人物的称谓: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谥号称斋名称籍贯称郡望称官名称爵名称官地谦称敬称特殊称谓。如李白的称谓:李白,称字“太白”,称号“青莲居士”,称籍贯“青莲”,称排行“李十二”,称官名“李翰林”,称爵名“李侯”,特殊称谓“谪仙人、诗仙、酒仙”。2.“一线串珠”法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3.联想记忆法4.分清易混法文化常识中有一些易混知识点,一定要分清,如“谥号”“庙号”“年号”等的区别。常见“号”的区别:(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可分为三类:①美谥,表扬性的: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周闻曰宣。②恶谥,批判性的: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好内远礼曰炀。③平谥,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2)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一般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的谥号最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3)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亦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4)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到了明代,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三)文化常识设题“四陷阱”设误点示例扩缩范围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2020年全国Ⅲ卷)辨析:中国科举起源于隋,所以“主要掌管……科举”错误,这是扩大了范围;且太守也并不掌管军事。张冠李戴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2020年全国Ⅰ卷)辨析:“由丞相主持”错,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偏概全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2016年全国Ⅰ卷)辨析:“朝廷中的各级官员”错,“有司”的含义有二,一是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二是泛指官吏,此题中的“有司”是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误解词义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2018年全国Ⅱ卷)辨析:“旧时均可指国都”错,“师”单用时不表示国都。
(四)文化常识解题“三技巧”技巧说明巧用文言材料中的语境信息进行推断。从文言词语角度考查文化常识,所选词语符合该文言材料的语境,因此可以巧用文言材料中的前后语境信息进行推断。2017年全国Ⅱ卷第11题B项,根据原文信息“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可知,因二孙杀人事未发觉,所以拷问子春,最后的结果是二孙自杀。抓住原文的这些信息,结合特定的语境,可以推知“然后再作考察”的说法是错误的。“考”是通假字,指拷问。
巧用学过的课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
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是一个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有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巧用学过的课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才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2017年江苏卷第7题D项,“趋庭”语出王勃《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后因以“趋庭”为承受父教的代称。
巧用题干中的常识信息进行推断。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文书的名称、官场的礼节、朝廷的机构设置、典章制度、行政区划、一些避讳的说法等方面,这类题目的错误项一般设置得比较明显。题干本身可能包含了常识,根据我们平时的积累,巧妙地分析,就能解决一些问题。如2017年全国Ⅲ卷第11题C项: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显然是错误的,近侍是左右侍从的人,多指在君主身边侍从的臣子,此处说他们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显然不符合常理。三、强化练习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解析选A,“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错,在诸子百家中,影响较深远的应该是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解析选B
“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错,文中的“汤武”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由原文“汤武不循古而王”也可知“汤武”均为国君。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解析,选C,“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错,“三晋”是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六卿,公元前453年,三家联手在晋阳城打败晋国执政者知氏,此后三家逐步瓜分晋国。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将赵、魏、韩三国合称为“三晋”。4.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把南向视为最尊,而北向象征失败,室内宴会也是如此,以南向为最尊,东向次之,西向再次之,最后是北向。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政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C.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指不到20岁的人。D.“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东”指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中的“河”指黄河。【答案】AA.“以南向为最尊,东向次之,西向再次之,最后是北向”说法错误,古人宴席座位在秦朝时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座。5.下列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B.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C.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D.“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答案】BB.“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中的“土地、户籍等职事”错误。礼部,不负责土地、户籍。礼部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和接待四方宾客等事之政令。知识链接:6.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水患治理和农业灌溉关系国计民生。春秋战国时期,掌管土木工程的大臣官职名称为()A.司徒 B.司空 C.司马 D.司寇【答案】B司空、司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场反应实验装置设计与制造合同
- 2025版旅行社与旅游投资公司合作合同
- 2025版个人消费性借款合同样本与规范
- 2025年度新能源产品全球采购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装配式建筑瓦工劳务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别墅园林景观修缮及维护合同
- 2025版大数据分析股东干股合作协议书
- 2025版专业家教师资引进合同
- 互联网平台股权并购与生态整合协议
- 行车维修合同行车维修收费标准(2025版)
- 自制中外对比旧约历史年代对照表
- 企业员工安全生产责任书模板
- 邦普SF305000A冷水机控制器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课件
- MT/T 199-1996煤矿用液压钻车通用技术条件
- GB/T 7673.3-2008纸包绕组线第3部分:纸包铜扁线
- GB/T 1819.2-2004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锡量的测定碘酸钾滴定法
- GB/T 1633-2000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 GB 299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 GB 10068-2000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
- 消防文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汇总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