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2.6-3邵武市富屯溪小流域综合规划水电站情况汇总表(摘录)序号所在流域项目名称经济技术指标是否环评是否环保验收主要环境问题规划环评意见最小下泄生态流量(m3/s)功能定位水头(m)装机容量(kw)电站类型建成时间(年)总库容(万m3)减(脱)水段长度(m)推荐意见理由整改意见100将石溪石壁溪石门一级电站发电、灌溉50400坝后式1983/140否否存在减(脱)水段,未保证下泄最小生态流量整改后推荐不涉及环境敏感问题,但应保证最小生态下泄流量。应采取具体措施,保证最小生态下泄流量。0.0362.6.4流域规划环评概况主要环评结论富屯溪小流域综合规划以科学规划、合理有序利用水力资源为指导思想,基本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精神,与富屯溪流域相关的规划基本相容。规划的实施,特别水力发电规划的实施,将使河流河道水文情势、水资源利用发生变化,对鱼类等水产资源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影响具有累积性和长期性,但其影响可以通过优化水库的调度方案,保证最小下泄流量,辅以人工放养和增殖放流等措施,把影响降至最小。规划工程对土地占用、农业生产、陆域和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移民安置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均可通过采取相应的规划调整避免、保护、修复和补救措施得以控制或减缓。流域综合规划实施后,可使流域的防洪排涝能力提高,增加沿线农作物的产量,保证了沿线的供水能力,控制流域无序的水电开发。因此在切实落实本评价推荐的各项工程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本评价认为流域规划的实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总体上是可行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保证最小下泄流量及避免脱水段措施加强对重要水利枢纽工程和已建成水电站的运行期监管,妥善处理投资者利益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关系。造成河段脱水、减水甚至干涸的,及下泄的流量达不到最小下泄流量要求的电站,业主应尽快落实补救措施,以保证河道最小下泄流量。避免因电站运行造成下游河段脱水甚至干涸,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对于重要水利枢纽工程和已建水电站的水库,最小下泄流量的工程保障措施主要有:①利用闸坝弧形闸门做门中门实现放水;②或在闸坝闸墩中埋设管道并配闸阀,通过闸阀向下游放水;③或通过坝体底部冲沙孔下泄水流来保证最小下泄流量。对坝后式调蓄水电站要改变运行方式,优化电站的运行管理,实行有利于保护河流生态的调度和运行模式,保证河道最小下泄流量;可以通过增设一台小机组,大坝不溢流且主厂房大机组停机时,通过小机组发电保证最小下泄流量,这样在发电的同时又能保证下泄生态流量,在获得了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可更好地改善下游河段的生态环境。(2)水环境保护措施①电站水库在不发电期间,也应根据最小下泄流量的要求放水,维持河道一定的水流动力,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②现有河道因电站水库的建设,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因此所在区域应以发展旅游、生态农业等为主,严格限制高污染工业的发展。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逐步消除结构性污染。把工业污染防治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技术水平高、无污染或少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④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采用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工艺、节能降耗、节水节电、提高效益,实现生产全过程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根本上降低污染负荷,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和资源的利用率。十二五期间流域内主要工业企业普遍实行清洁生产,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微观基础。⑤总量控制以流域环境容量为基础,认真贯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把省、市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各地有关排污单位,落实进一步削减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和措施,切实把排污总量控制在规定的指标内,严格执行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并结合水(环境)功能区划中规定的水质目标,定期进行监测考核。三、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周边为山林地及农田,大坝下游不涉及饮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补水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1。表3-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编号环境要素保护目标人数(人)距项目方位及最近距离保护要求方位直线距离(m)1大气环境层源自然村200人南850GB3095-2012二级2地表水将石溪支流石壁溪河段南相邻GB3838-2002Ⅲ类四、工程分析4.1扩容前工程回顾4.1.1扩容前工程现状石门一级电站位于肖家坊镇登高村层溪水库下游,电站为库后引水式电站,主要建筑物有:引水坝、引水渠、前池、压力管道、发电厂房、升压站等。石门一级电站水源主要以层溪水库和层溪电站尾水两处为主,其中层溪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0.83km2,层溪电站引水坝址以上集雨面积5.02km2(该电站尾水直接汇入引水渠道),层溪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顶高程458.6m,引水渠道长4.26km,采用C20砼衬砌,坡降i=1/1000,渠道断面为2.0(宽)×1.4(高)m。前池长13.5m,宽2.3m,深3.5m,前池右侧设溢流堰,溢流堰长3.5m,溢流堰下部设排砂孔,装设手摇式排砂闸启闭机一台,前池进水段设两道斜面拦污栅,拦污栅宽2.3m,高4.5m。一级电站压力管道长90m,钢丝网水泥管,管径80cm,设2个镇墩、26个支墩。发电厂房为浆砌方整块石、钢筋砼屋顶结构,设计水头50m,设计引水流量1m3/s,电站总装机容量2×200kw,安装HL110-WJ-50配TSWN-74/36-8水轮发电机组两台,电站于1983年竣工投产发电,电站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160万kw·h,利用小时4000h。扩容前工程由于历史久远,未办理环评及验收手续,水电站目前尚在运行中。4.1.2扩容前工程现状分析水资源问题石门一级水电站由层溪水库灌溉渠道引水发电,层溪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0.83km2,多年平均来水量1325万m3,支流层溪电站集雨面积5.02km2,多年平均来水量637万m3,水库通过合理调度,水资源总利用率达到81.5%。水工建筑物问题水工建筑物由水库、引水渠道、前池、压力管道和发电厂房等组成:(1)水库2009年经南平市水利局鉴定为三类坝,2012年除险加固后评定为一类坝,本次不再论述。(2)原设计引水土石渠过流量2.0m3/s,经多年运行,引水流量逐年下降,后经砼三面光防渗处理,过流量增加,经计算可达2.34m3/s。(3)前池运行良好,无渗漏等问题。(4)原压力管道为砼管,一级电站管道长90m,直径80cm,运行多年均已老化,部分接头出现漏水,且管径太小。(4)电站厂房是方整石砌石墙体,木门窗、砼屋面,外墙老旧、吊顶破损。机电设备问题原水轮机转轮效率低,用水量大,其它机电设备经过多运行,开始老化,故障率高,特别是机组轴承温度高,发热严重;水轮机外壳锈鉵严重,控制保护屏老化,操作不可靠。闸门、拦污栅、启闭机等设备老化、锈蚀严重,闸门漏水,启闭机无法操作。4.1.3扩容前历年运行情况表4.1-1石门一级水电站近五年电站运行情况表年份出力(kW)发电量(万kWh)设备故障次数(次)2013平水年385185122014平水年380188152015丰水年379197162016丰水年372160182017平水年370155224.1.4扩容前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石门一级水电站建造时间较早,老旧水电站受当时设计水平、工艺流程、施工技术及材料选取等方面的制约,加之工程设计标准偏低,建成初期就存在机组效率差,水能利用率低等问题。在这些电站的机电设备中,水轮机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转轮、叶片磨损气蚀严重,甚至变形,工作效率急剧下降,水能资源更是浪费严重,远达不到设计要求;发电机经几十年运行,内部气蚀严重,漏油现象频繁,线圈绝缘性收到影响,同时噪音也增大;其他电气设备性能上难以满足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水电站安全评价要求。镇邪电站设备由于多年运行未进行改造升级,在当时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情况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损坏、效率低以及各种安全隐患。原员工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污水问题、噪声问题和漏油问题。目前水电站运营期间污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浇灌施肥,设备老化导致漏油现象频繁,漏油不易收集,泄漏后容易污染水体;此外设备运转噪声较大,对厂内职工及周边居民有一定影响。以上为项目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次工程在设备更换后会消除设备噪声、漏油等环境影响。4.2扩容工程概况4.2.1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邵武市肖家坊石门一级水电站技改项目(2)建设地点:邵武市肖家坊石门水电站(普通合伙)(3)河流名称:将石溪支流石壁溪(4)建设性质:技术改造(增效扩容改造)(5)工程规模:电站装机容量由400kw增至630kw,年发电量由160万kWh增至226.56万kWh,设计水头67米,引水流量由原来的1m3/s增至1.3m3/s(6)开发方式:坝后式水电站(7)主要功能:发电、灌溉(8)工程建设内容:改扩建前后工程建设内容对比详见表4.2-1。表4.2-1改扩建前后工程建设内容对比一览表工程类别发电引水系统发电厂房现有工程拦河坝坝顶高程458.6m,引水渠道长4.26km;压力前池尺寸为13.5m×2.3m×3.5m(长×宽×高);溢流堰宽3.5m;压力钢管总长90米、管径0.8米;设计水头50.0m,设两个镇墩、26个支墩为地面式布置,浆砌方整块石、钢筋砼屋顶结构,安装HL110-WJ-50配TSWN-74/36-8水轮发电机组两台改扩建工程拦河坝、压力前池、溢流堰无需改造;改扩建后压力钢管总长188m,管径0.9m,设计水头67.0m,镇墩五个、支墩54个。在原厂址新建厂房1座,尺寸为9.04m×7.74m×5.4m(长×宽×高),安装1台卧式水轮发电机组(型号SFW630-8),装机630kw改扩建前后对比电站技改包括引水压力钢管、镇墩、支墩、厂房、机坑、机电安装等项目(9)改扩建前后电站工程特性详见表4.2-2。表4.2-2石门一级水电站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单位改造前改造后备注一水文1全流域km22坝址以上集水面积km25.025.023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A304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万m31962多年平均流量m3/s0.2010.201厂址设计洪峰流量P=5%m3/s89.089.0厂址校核洪峰流量P=2%m3/s125.8125.8二水库特性灌溉、发电1水位坝址校核洪水位P=5%m399.8399.8坝址设计洪水位P=2%m400.2400.2正常蓄水位m4574572水库库容总库容万m3324324正常蓄水位库容万m3270270死库容万m31010三发电效益指标1装机容量kw4006302多年平均发电量万kw.h160226.563年利用小时数H40003596四淹没补偿及工程永久占地01淹没林地亩02工程永久占地亩0五主要建筑物及设备1拦河坝型式砼重力坝地基特性基岩层地震基本烈度/设防烈度度66坝顶高程m458.6458.6非溢流段最大坝高m3636坝顶长m110110排沙(泄水)建筑物型式底孔闸门数量及尺寸孔/Φ31/0.5×0.5与2/Φ150闸门型式平板闸门消能方式溢流2厂房型式地面式厂房厂房地基特性主厂房尺寸5×4×4m9.04m×7.74m×5.4m机组安装高程400.003主要机电设备(1)水轮机台数台21型号HL110-WJ-50HL125-WJ-60A额定出力kw400630额定流量m3/s0.0360.036(2)发电机台数台21型号TSWN-74/36-8SFW630-8单机容量KW200630功率因素0.80.8额定电压KV0.40.4(3)其它主要设备闸门台11进水闸台11排砂闸台调速器台114输电线路电压KV1010回路数回路114.2.2工程等别和建筑物改扩建后本工程规模属小2型,为V等工程。主要建筑物拦水坝、引水发电压力管、发电厂房等别为5级建筑物。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4.2.3枢纽布置和主体建筑物技改扩建后本枢纽工程主要由拦水坝、引水系统、压力前池、压力管、厂房等建筑物组成。水库调节性能为径流调节,电站为坝后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630kW。(1)拦水坝石门一级水电站的挡水建筑物是层溪水库大坝,由水库管理单位管理,不是电站的设施,该坝2009年经南平市水利局鉴定为三类坝,2012年除险加固后评定为一类坝,本次不进行复核。(2)引水系统石门一级水电站引水渠道4.26km,采用C20砼衬砌,坡降i=1/1000,渠道断面为2.0(宽)×1.4(高)m,原设计引用流量2.0m3/s,2013年水库管理单位对主干渠进行砼三面光衬砌,渠道衬砌后,正常发电用水引用流量为1.3m3/s,引用流量扩大系数1.2,发电用水设计引用流量为1.56m3/s,渠道水深0.682m,流速为1.11m/s,经校核渠道过流能力满足发电引水需求。(3)压力前池前池布置在原一级电站厂房后山处,地处山脊,地质尚好,其承载能力,抗滑稳定,地基变形不成问题,继续使用。前池长13.5m,宽2.3m,深3.5m,正常前池设计水深2.5m,前池容积为77.53m3。(4)溢流堰前池右侧设溢流堰,溢流堰宽3.5m,堰顶下游侧设置排砂口闸门启闭台,启闭台置于堰顶的中墩宽0.2m、高1.0m,溢流堰实际溢流宽为3.3m,堰顶宽0.8m,溢流堰下部设排砂孔,装设手摇式排砂闸启闭机一台。经复核过流量Q试验算,当堰顶以上作用水头为0.5m时,Q过流量为1.581m3/s,前池的安全超高为1.0m,满足要求,因此前池安全超高满足机组突然停机状态下水位雍高要求,无需改造。(5)发电压力管原一级电站压力管道长98m,钢丝网水泥管,管径80cm,设计水头50m,设两个镇墩、26个支墩;经复核计算技改扩建后管径90cm,且延长90m,技改后压力钢管总长188m,设计水头67.0m,镇墩五个、支墩54个。(6)发电厂房在原一级电站厂房边下游侧新建一厂房,厂房长9.04m、宽7.74m、高5.4m,安装1台卧式水轮发电机组,装机630kw,厂房内水轮发电机组型号为HL125-WJ-60A配套型号SFW630-8的发电机,厂房尾水位397.30m。(7)升压站升压站设在原一级电站升压站处,全部更新改造,主变容量800kVA。4.2.4工程运行方式为保证水电站正常运行、管理和维护,设置生产管理人员3人,其中生产人员2人,管理人员1人。工程管理范围:拦水坝、发电压力管等坝区和发电机房。4.3主要生产设备扩容后主要生产设备见表4.3-1。表4.3-1扩容后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横轴混流式水轮机台12横轴水轮发电机台13轨道式重机m9.14蝴蝶阀台15电力变压器台16高压开关柜台14.4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见图4.4-1。图4.4-1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项目是利用层溪水库灌溉渠道引水发电的电站,利用水流落差势能通过水轮机转化为电能。产污环节:(1)废水:员工生活污水;(2)噪声:发电机组噪声;(3)固废:员工生活垃圾。4.5污染源及污染源强分析4.5.1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施工期水污染源强分析施工期的废水排放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①施工废水:由于本项目建筑面积小,施工期短,施工人员少,不设施工营地,施工废水主要为混凝土系统养护和冲洗废水等。建筑料场、混凝土搅拌机布置在厂房西侧,建筑用砂石料从沙、石料场直接购买。本项目基础浇筑使用混凝土搅拌机一台,冲洗废水产生量最高约为0.8m3/d,根据类比此废水含高浓度的泥沙及水泥碱性物质,泥沙含量可达2000mg/L。其它设备冲洗废水产生量约0.2m3/d。②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员工的生活污水按高峰期施工人员约10人计,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按供水定额100L人/d,则用水量为1t/d,排污系数取0.8,则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为0.8t/d,其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SS等。参考《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城镇排水)典型生活污水水质示例:COD浓度范围为250~400~1000mg/L、BOD5浓度范围110~200~400mg/L、SS浓度范围100~200~350mg/L,本项目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指标浓度选取为COD:260mg/L,BOD5:150mg/L,SS200mg/L,氨氮35mg/L,则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产生量及浓度估算见下表4.5-1。表4.5-1施工期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项目CODBOD5SSNH3-N污水量生活污水浓度(mg/L)260150200350.8t/d产生量(kg/d)0.20施工期大气污染源强分析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扬尘,施工车辆、动力机械燃油时排放少量的SO2、NO2、CO、烃类等污染物,以及装修期间产生的有机溶剂废气。其中施工扬尘是本工程施工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扬尘排放方式主要为无组织间歇性排放,其产生量受风向、风速和空气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主要来源于:(1)场地平整、土石方清挖过程的地面扬尘;(2)物料堆放、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3)材料运输造成的道路扬尘;(4)清除固废和装模,拆模和清理工作面引起的扬尘。施工期噪声污染源强分析根据工程所使用的施工机械和施工布置,本工程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有铲土机、运输车辆、混凝土搅拌机和振捣器。施工期噪声源见表4.5-2。表4.5-2施工期噪声源源强表序号施工机械噪声声级(dB)距离(m)1铲土机75152自卸卡车70153混凝土搅拌机79154混凝土振捣器80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源强分析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等,包括砂石块、碎砖瓦、废木料、废金属、废钢筋等杂物,收集分类后堆放于指定地点,不能回收的由施工方统一清运,用于填方。基础开挖土石方量约150m3,回填土石方量约100m3,建筑垃圾产量约50m3,外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土石方)量为100m3,本评价建议将其用于其它市政建设项目作为土方回填,城区建设的填方以及洼地的填方,经此处理后固废对环境影响较小。生态环境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植被损毁、地形地貌改变等,工程施工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物排放影响对周边环境质量、动植物生境产生一定影响。4.5.2运营期污染源强分析运营期水污染源强分析(1)生活污水项目运行期主要值班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项目共计3个员工,年工作365天,职工用水量定额按100L/人·d,用水量为0.3t/d,则项目生活用水量为109.5t/a,生活污水排水系数按80%计,则污水排放量为87.6t/a。生活污水主要为日常生活用水,水质简单,污水量少,各污染物产生浓度为COD:250mg/L,BOD5:120mg/L,SS:120mg/L,NH3-N:35mg/L。厂房西侧建化粪池1座,有效容积5m3,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浇灌施肥,不外排。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产排情况见表4.5-3。表4.5-3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产排情况一览表项目CODBOD5SSNH3-N污水量生活污水处理前浓度(mg/L)2501201203587.6t/a产生量(t/a)0.0220.010.010.003处理后排放量(t/a)0000(2)发电尾水项目扩容后发电引水流量为1.3m3/h,发电过程中基本无消耗,水质无变化,发电后的尾水通过排水管道排入将石溪支流石壁溪河段,对下游水质影响不大。运营期噪声污染源强分析水电站营运期间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厂房水轮机、发电机运转等设备噪声,具体产噪声设备源强见表4.5-4。表4.5-4主要设施噪声表序号生产设备数量等效声级dB(A)降噪措施噪声属性及性质隔声量dB(A)1水轮机1台110设备基础减振,厂房隔声机械连续性固定源202发电机1台110机械连续性固定源运营期固体废物污染源强分析水电站运营期间主要的固体废物为人员生活垃圾、电站检修产生的含油抹布。项目职工3人,年工作日365天,则本项目生活垃圾量为1.1t/a;含油抹布产生量为0.003t/a,与生活垃圾一同经厂区的垃圾桶统一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每日统一清运处置。4.6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无下泄生态流量的引水式水利发电”为限制类。本项目运行后通过坝址最小生态下泄流量为0.036m3/s,在坝下左侧设置河道生态水放水管并配闸阀,通过闸阀向下游放水,可以保证生态流量的不间断下泄,不在限制类和淘汰类之列。项目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2)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2517号)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2517号)中的第六类水能中的“水力发电”。项目已取得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邵武市肖家坊石门一级水电站技改项目核准的批复(南发改审批[2018]92号)。项目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3)与《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站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4号)符合性分析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站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4号),进一步强调水电开发过程中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要求积极发展水电要在“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原则指导下,全面落实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本项目运行后最小生态下泄流量为0.036m3/s,符合“生态优先”。项目不改变大坝特性,不会对鱼类造成二次营销,做到了“统筹考虑、适度开发”。项目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浇灌,不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固废的处置尽量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符合“确保底线”的原则。(4)与《关于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前期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符合性分析根据《关于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前期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我市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建设、消除老旧水电站、安全隐患,提高水电站能效、改善水环境”。本项目厂房等建筑年代久远、机组设备老化、发电量下降,本项目扩容改造后可以提高水能利用率,符合以上文件要求。(5)与《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小水电站技改项目建设的意见》(南发改[2017]86号)符合性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小水电站技改项目建设的意见》(南发改[2017]86号)“小水电站技术改造严格控制在引水建筑物、发电厂房、机电设备、送出工程、下泄流量监控装置等,确保技改后大坝运行工况不变、不改变水库主要特性、不增加污染物排放、满足最小下泄生态流量”。本项目坝高、坝体、水坝上游淹没区以及下泄流量不发生改变,仅对发电厂房、机电设备、压力管道等进行改造,提高水电能效,大坝运行工况不变,不改变水库主要特性,不增加污染物排放,符合以上文件要求。(6)与《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富屯溪、建溪流域50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流域综合规划的通知》符合性分析根据《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富屯溪、建溪流域50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流域综合规划的通知》:“七、关于水利发电规划原则同意《规划》提出的电站梯级开发方案,对列为规划新建的电站暂缓建设,待相关行政许可条件成熟后再单独报批,安排建设,规划进行增效扩容、改造的电站应符合《关于开展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闽水农电〔2012〕1号)的要求。”其中有关将石溪规划电站信息为:“将石溪规划电站13座,分别是将石溪干流的坪上电站(已建)、交溪电站(已建)、石杉一级电站(已建)、石杉二级电站(已建),石壁溪支流的层溪电站(已建)、石门一级电站(已建)、石门二级电站(已建)、际头电站(规划,暂缓推荐),新厝溪的三趸电站(已建)、席坑电站(已建)、排树际电站(已建)、新厝电站(已建),上岗溪支流的莲花山电站(规划,暂缓推荐)”。本项目为旧的石门一级电站进行增效扩容改造,不属于规划新建的电站,且属于将石溪规划的13座电站之一,符合以上文件要求。4.7选址合理性分析检索《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本项目用地均不再限制用地及禁止用地之列。项目新增用地0.0124公顷,项目用地已取得邵武市住房保障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出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18045号)和邵武市国土资源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邵国土资规[2018]预43号),用地符合邵武市土地利用规划。4.8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项目按照发电工艺流程设备运转顺序和安全生产的需要布置生产装置,使工艺流程合理顺畅。项目电站坝、厂房分界明确,电站坝位于项目西侧,从西往东依次为电站坝、引水渠、前池、压力管道、厂房和升压站;厂房北侧为村道,便于职工进出。综上所述,项目平面布置图合理。4.9与“三线一单”文件符合性分析表4.9-1项目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通知”文号类别项目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符合性《“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环环评[2016]95号)生态保护红线项目位于邵武市肖家坊镇登高村石壁小组,项目选址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生态公益林、重要自然与人文景观、文物古迹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项目用地红线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项目选址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符合环境质量底线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底线为:大气环境质量目标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声环境质量目标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根据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污染排放影响预测可知,本项目运营后对区域内环境影响较小,环境质量可以保持现有水平,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符合资源利用上线项目用水、用电为区域集中供应,项目运行过程通过内部管理、设备选择、原辅材料的选用和管理、废物回收利用、污染治理等多方面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有效的控制污染。项目的水、气等资源利用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符合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无下泄生态流量的引水式水利发电”为限制类。本项目运行后通过坝址最小生态下泄流量为0.036m3/s,在坝下左侧设置河道生态水放水管并配闸阀,通过闸阀向下游放水,可以保证生态流量的不间断下泄,不在限制类和淘汰类之列。符合五、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作业废水本水电站施工所用沙石料直接购买、使用,施工期产生废水包括混凝土系统废水、施工设备冲洗废水等,主要偏碱性、含悬浮物。根据类比相似工程,混凝土系统用水主要包括混凝土养护用水、搅拌用水、冲洗水,产生量约为1.0t/d,主要含有泥沙和水泥等污染物,其SS浓度约为2000mg/L,不能排入渠道中,应设置不少于1m3沉淀池处理后回收作为冲洗之用。(2)施工对下游渠道水质影响本工程厂房在河道近边,施工时渠道设置了盖板,并加围墙,使施工废水、固体废物不排入渠道,因此厂房的施工建设不会对下游水流量和水质产生影响。(3)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高峰期施工人员10人,施工高峰期生活污染排放量约0.8t/d。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CODcr:260mg/L,NH3-N:35mg/L,则排放量CODcr:0.203kg/d,NH3-N:0.16kg/d。施工人员租住于周边民房,生活污水排入现有的排污系统,即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浇灌、施肥,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经过以上分析,施工期排水量较小,排水水质简单,生活污水利用周边排污系统,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灌溉、施肥,少量入河污染物对河流水质影响较小。施工废水经过隔油、沉淀处理后充分循环利用,不会对项目周边的水环境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并且当施工活动结束后,污染源及其影响即随之消失。5.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作业的扬尘影响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强度除了与风速、湿度等因素有关,还与路面状况有关。据实地查看,本项目可进出施工区域的主要道路为水泥路面,车辆进出时会产生扬尘,建设单位需要对道路洒水降尘,减少对周边的影响。根据对类似项目施工现场的调查,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一般在下风向50m范围内为重污染带、50m~100m为中污染带、100m~150m为轻污染带、150m以外基本不受影响。由现场踏勘可知,项目周边最近敏感点距离本项目大于150m,由此可知受施工作业扬尘影响较小。(2)机械和车辆废气建筑工地上大量使用的施工机械和大型建筑材料运输车辆一般都以柴油为燃料。由柴油燃烧产生的尾气中主要含有颗粒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废气,在常规气象条件下废气污染影响范围最大不超过排气孔下风向轴线几十米远的距离。汽车尾气所含污染物浓度与汽车行驶条件有很大关系。汽车在空档时碳氢化合物和CO浓度最高,低速时碳氢化合物和CO浓度较高,高速时NOx浓度最高,CO和碳氢化合物浓度较低。施工机械与运输汽车作业时一般是低速行驶,因此碳氢化合物和CO排放量较大。施工场地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有如下几个特点:①车辆在施工场范围内活动,尾气呈面源污染形式;②汽车排气筒高度较低,尾气扩散范围不大,对周围地区影响较小;③车辆为非连续行驶状态,污染物排放时间及排放量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在工地内运行的机械及载重卡车的废气污染影响范围仅局限于施工工地内,不影响界外区域。但当车辆进出工地及在外界道路上行驶时,可能会影响道路两侧。在工程施工期间,使用液体燃料的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发动机排放的尾气中含有SO2、NO2、CO、烃类等污染物,一般情况下,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3)施工期材料运输线路道路扬尘分析道路扬尘主要是由于施工车辆在运输施工材料而引起,扬尘的大小主要跟车辆行驶速度、风速、路面积尘量和路面积尘适度有关,其中风速还直接影响到扬尘的传输距离。本项目材料运输道路为水泥路面,建筑材料运输过程可能会影响道路两侧。因此,应对运输车辆严格管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二次扬尘的产生线路沿途的环境保护目标产生影响。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运输线路沿途的扬尘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5.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中使用的主要施工机械铲土机、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振捣器、自卸卡车等噪声等级在70~80dB之间,具体见表4.5-2。由于施工场地小,工程量小,本项目进入施工场地机械数量有限,各使用一台施工机械。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可近似作为点声源处理。噪声从声源传播到受声点的过程会因传播发散、空气吸收、阻挡物的阻拦、反射与屏障等因素影响而产生衰减,其预测模式如下:由于施工机械噪声主要属中低频噪声,因此只考虑其扩散衰减,采用下式预测单台设备不同距离处噪声值。将每种设备的噪声值分别代入预测公式中进行计算,单台设备运行时噪声预测结果见表5.3-1。表5.3-1本项目施工设备运行时的噪声预测结果(dB)预测结果可知,厂房施工阶段设备噪声噪声在20m处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所规定限值要求。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周边最近敏感目标距离本项目850m,距离较远,受施工影响极小。5.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新建厂房产生建筑垃圾、挖填方剩余土石方量。建筑垃圾约50m3,基础开挖土石方量约150m3,回填土石方量约100m3,外运固体废物(土石方)量为100m3。建设单位对建筑垃圾能回填的,尽可能回填利用;对装修中的金属废料回收再利用;对不可回填或利用的,送周边区域建设工地填方。施工期的建筑垃圾,主要为无机类废物,施工中的下脚料,如弃土砖瓦、混凝土碎块及地基开挖产生的多余土方等,属于一般建筑垃圾,全部收集后做为项目区内道路的路基材料,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5.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主要表现在项目施工导致项目区植被破坏、生物种类减少及水土流失等方面。(1)对植被破坏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对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项目占地对植被造成破坏项目在建设时,需要场地平整,在此过程中将植被从地表剥离,直接对植被造成损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区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项目建设对植被损害的范围主要为项目建设区域,建设范围内地面将会被构筑物覆盖,项目区为山林地,主要植被为树木,项目在建成后要对项目附近及项目内部采取必要的绿化措施,以此减小项目对周围的植物群落的影响。②项目施工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项目施工过程在施工区域因挖土、填土等不可避免导致土层松散,增加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致使土壤质地变粗,肥力下降,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2)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自然发展的结果,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目的。项目施工会对植被造成损害,进而影响动物的觅食、栖息、导致项目区动植物资源的减少,使区域生物多样性遭到威胁,此外,项目施工过程中开挖、机械噪声等将影响项目所在地动物的栖息,导致动物迁徙,从而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项目所在区经现场调查,在待建用地上大部分的植被主要为树木,没有濒危物种,本次工程建设也不会引起植物物种灭绝,因此,本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影响很小。(3)对景观的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对景观的影响主要为各工程建设过程中土地开挖、平整以及临时堆土对原有地表植被的破坏,形成人为干扰产生的斑块,影响区内景观的协调性,破坏现有的景观格局。(4)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砂土等在下雨天容易伴随水流漫流到周围,被车流、人流带到各处,影响城镇卫生,影响范围多在施工场地周围。因此,本项目如未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将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项目施工场地较平坦,在做好防护措施,避开雨季进行土方施工的情况下,水土流失影响可以接受。随着施工期的进展,水土流失现象将大大减少,其影响也逐渐减弱。六、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6.1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生活污水根据工程分析可知,生活污水产生量为87.6t/a(即0.24t/d)。建设单位拟将员工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浇灌施肥,不排放至石壁溪,不会对周边水环境产生影响。(2)发电尾水项目扩容后发电引水流量为1.3m3/h,发电过程中基本无消耗,水质无变化,发电后的尾水通过排水管道排入将石溪支流石壁溪河段,对下游水质影响不大。6.2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水电站建成运营期的噪声源主要表现为水轮机发电噪声,见4.5-4。由于水电站建成后的噪声源(水轮机、发电机)均安装在厂房里,经厂房建筑物的密闭隔离,根据噪声的传播规律可知,从噪声源至受声点的噪声衰减总量是由噪声源到受声点的距离、空气吸收和绿化带阻滞及建筑屏障的衰减综合而成。在此预测中,我们考虑距离衰减以及墙体隔声,故选用点声源衰减模式进行预测。点声源衰减公式:Lq=L0-20lgr-ΔL式中,Lq-距(点)面声源r米处的噪声级(dB(A))L0-距(点)面声源1米处的已知噪声级(dB(A))r-离声源的距离(m)ΔL-墙体隔声量(dB(A)),取20(dB(A))噪声预测计算结果见表6.2-1。表6.2-1噪声预测结果单位:dB设备名称噪声源强墙体隔声后噪声源在车间外不同距离噪声衰减值1m5m10m20m30m50m100m150m水轮机110909076706460565046发电机110909076706460565046水轮机与发电机与场界之间的最近距离约为36m,对照上表可知,经距离衰减及墙体隔声后,场界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对周边声环境产生影响较小。6.3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水电站运营期间主要的固体废物为人员生活垃圾、电站检修产生的含油抹布。项目职工3人,年工作日365天,则本项目生活垃圾量为1.1t/a;含油抹布产生量为0.003t/a,与生活垃圾一同经厂区的垃圾桶统一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每日统一清运处置。6.4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6.4.1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鱼类资源的影响引水式电站是在河流坡降陡的河段上筑一低坝(或无坝)取水,通过人工修建的引水道(渠道、隧洞、管道)引水到河段下游,集中落差进行发电;本项目属引水式电站。这种电站通常会产生长度不等的脱水或减水段。特别是在枯水期间,往往造成大坝至电站段河流断流,这对河流水生生态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对河道水生生物生长非常不利。断流会阻碍鱼类的洄游通道和流域上下游同种鱼类之间的生物种质交流(同种鱼类被分离而各自生活在上游和下游,不利于杂交而容易发生近亲繁殖)。该电站已运行多年,扩建后装机容量由400KW增加至630KW,电站通过采取在坝下左侧设置河道生态水放水管并配闸阀及河道水量不足时停止发电等措施,可保证最小生态下泄流量,确保全年不产生脱水段和减水段,从而对河流水生生态环境及鱼类的生存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水电开发过程中,伴随减、脱水段的形成,生物群落随生境变化发生自然选择、演替,形成一种新的平衡。项目的开发,下游水量减少,直接造成下游河流生态系统减小,甚至是消失。建设单位已在坝下左侧设置了两支农田灌溉用水管和河道生态水放水管并配闸阀,且在河道水量不足时立即采取停止发电等措施,可保证最小生态下泄流量,保证河流常年有水流,经采取上述生态保护措施后电站运行对下游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原有的河流生态系统。6.4.2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陆生植物的影响水土保持设施的实施,可以改善植被的立地条件,有利于植物群落的正向演替,从而保护水土资源,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水土保持设施的实施,应因地制宜并符合生态规律,水保植物群落的形成应注重裸地成因及类型分析,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水土保持规划的实施总体有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发展。陆生动物的影响=1\*GB3①对两栖及爬行动物的影响电站拦水坝的建设,原有河道的水生生境发生改变,对库区而言,水量水位的骤然变化,以及电站运营期水位的消涨、水陆频繁交替将使两栖及爬行类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条件恶化,导致两栖及爬行类动物的减少。对于脱水河段,由于水体面积的减少,陆地面积的增大,低等动物孳生减少,影响两栖及爬行类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两栖及爬行类动物生物量的减少,也将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以其为食的其它动物的种群数量。运营期间,为避免产生脱水河段,电站已在坝下左侧设置了两支农田灌溉用水管和河道生态水放水管,并配闸阀,通过闸阀向下游放水;同时在河道水量不足时立即采取停止发电等措施,可保证最小生态下泄流量,保证河流常年有水流,从而对两栖及爬行动物的影响较小。=2\*GB3②对兽类的影响电站拦水坝建设改变了水生生境,对陆域生境影响有限,因此,对于具有较大活动空间的兽类动物来说,电站大坝建设对其栖息地和觅食地影响较小。6.5最小生态下泄流量引水式运行将使坝下河段减(脱)水,水文情势的变化将对水生生态、生产和生活用水、河道景观等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为维护河流的基本生态需求,项目必须保证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其纳入工程水资源配置中统筹考虑,使河流水电动能经济规模和水资源配置向“绿色”方向发展。(1)最小下泄流量执行功能要求河流系统不仅具有输水、输沙、泄洪、自净和航运等功能,而且具有景观和生态功能。河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为满足特定的河流系统功能所需的最小临界水量的总称。河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而是一个与河流特性、河段位置和时段范围相关的量。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文件《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环评函[2006]4号),河道生态用水量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水量;②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水量;③维持河道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④维持河口泥沙冲淤平衡和防止咸潮上溯所需水量;⑤水面蒸散量;⑥维持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⑦航运、景观和水上娱乐环境需水量;⑧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本项目优先考虑保证生产用水、灌溉用水等实际情况。在计算河道最小下泄流量时,应以能满足“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水量”为准。(2)最小下泄流量的控制原则①将“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要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等需要”作为最小下泄流量调控总原则。②除了正常发电应向下游排放不小于最小下泄流量的水量外,由于各种情况造成的停机时段也应即时向下游泄放不小于电站最小下泄流量的水量。③枯水季节各级水电站应采取工程措施,以保证最小下泄流量向下游河道排放。④若遇河流特枯时段,已无调节能力,应根据河流天然来水量多少向下游放多少,不可人为破坏河流的自然水环境状态。(3)计算方法根据《福建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闽环监函[2007]25号)中的有关内容,本流域水文资料有限,因此,各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建议采用该文推荐二的公式进行估算,其公式为:最小下泄流量=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流量+供水流量根据《规划环评》中核定数据,本项目最小下泄流量为0.036m3/s。(4)最小下泄流量的保证措施项目要加强水电站运行期监管,妥善处理投资者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以保证河道最小下泄流量。避免因电站运行造成下游河段脱水甚至干涸,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电站最小下泄流量的工程保障措施主要有:①利用闸坝弧形闸门做门中门实现放水;②或在闸坝闸墩中埋设管道并配闸阀,通过闸阀向下游放水。本电站通过采取在坝下左侧设置河道生态水放水管并配闸阀,通过闸阀向下游放水;同时在河道水量不足时停止发电等措施,保障下泄流量。6.6社会环境影响分析项目电站的建设将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为当地提供能源、增加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帮助该地区脱贫致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由于流域两岸台地狭窄,发展大片传统农业的潜力有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供水和部分农耕地的补水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只有综合开发河流水利水能资源,为地区现代农业及其深加工业,以及其他工业的发展提供水源和能源。根据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主要功能以发电为主,兼顾部分耕地灌溉,因此电站在坝底设有一根0.15米农田灌溉用水管,可保证下游农田的灌溉用水的需要。6.6.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水力发电规划的实施对于改善当地电网质量,保障当地用电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多种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电站运行后,可为当地带来大量的财政税收,提供大量清洁能源,对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6.6.2对能源结构的影响水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水能资源的开发,可保护煤炭资源,为工业和城乡提供清洁能源。电站与同等规模燃煤电站相比,每年可节省大量的煤炭资源消耗,可以避免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质(如CO2,SO2,NOx、粉尘等)。因此,水电开发是保护煤炭资源和大气环境,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非再生能源的消耗以及燃煤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七、退役期环境影响分析7.1原材料处置项目所使用的原料可出售给其他企业,对环境无影响。原材料在暂保存期应设专门地点存放,专人看管。7.2设备处置在退役时,尚不属于行业淘汰范围的,且符合当时国家产业政策或地方政策的设备,可出售给相应企业;属于行业淘汰范围、不符合当时国家产业政策或地方政策的,即应予以报废,设备可按废品出售给回收单位。7.3厂房处置该项目退役后,可以将厂房租给其他厂家继续使用。八、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8.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8.1.1施工期废水处理措施(1)混凝土系统用水主要包括混凝土养护用水、搅拌用水、冲洗水,产生量约1.0t/d,主要含有泥沙和水泥等污染物,其SS浓度约为2000mg/l,不能排入渠道中,应根据其废水量设置不少于1m3沉淀池沉淀处理,保证足够的沉淀时间,沉淀处理后废水全部回收混凝土搅拌和设备清洗之用,废水不外排;沉淀下来的泥沙运往弃碴场堆放。(2)施工时工地朝水体一侧设置围堰以阻挡泥沙入水体,避免其对周边水体的影响。(3)在施工中遇到暴雨,对于裸露在外的表土,应该用苫布遮盖。(4)施工期应该严格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加强对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防止机械设备发生漏油现象。(5)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工序,施工导流和围堰应在枯水期进行,土石方开挖应尽量避开雨天、台风等不利气象条件下进行。(6)作好管道工程的地下水的超前预测预报,保证施工时对前方的水文条件有了解,采取(超前钻探、地质雷达、红外线、TSP探测等)合理的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根据复查地下水的腐蚀性程度和类别,适时调整设计类型,采用相应抗腐蚀性措施;作好地下水的防堵工作,贯彻以堵为主的施工方案,超前堵水,防止地下水疏干,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与石漠化;建议成立地下水处理的专门部门,遇到突水、涌泥、涌砂或地面塌陷时作好应急处理。8.1.2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扬尘的防治可从工程措施、施工管理水平等着手,具体的防治措施如下:(1)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尽量减少同一时间内的挖土。(2)在施工现场和进出道路扬尘点进行洒水,以利于减少扬尘的产生。(3)厂房翻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挖出的土方应妥善堆放并及时洒水,同时要注意堆料的保护,加盖蓬布密封保存,避免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4)一些容易产生粉尘的建筑材料比如水泥等,应该采用密闭的槽车运送至专门的堆放场地,如果进行混凝土配料,应该湿装至搅拌车中。(5)对于装运含尘物料的运输车辆必须加盖蓬布,严格控制和规范车辆运输量和方式,容易产生粉尘的物料不能够装得高过车辆两边和尾部的挡板。(6)建筑工地必须实行围挡封闭施工,且围挡要坚固、稳定、整洁、规范、美观;建筑工地脚手架外侧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封闭高度应高出作业面1.5m以上,并定期进行清洗保洁。(7)加强施工现场车辆管理。车辆严禁超载,装卸渣土时严禁凌空抛洒,同时,车辆必须有遮盖和防护措施,防止建筑材料和尘土飞扬、洒落和流溢。8.1.3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提倡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期的工时,夜间(22时~06时)不得施工,特别是要控制午间和夜间的高噪声作业。(2)选用低噪声型的施工设备,车辆在进出施工工地时严禁鸣笛,严禁在施工工地抛扔钢管、脚手架等,把人为造成的噪声控制在最低水平。(3)施工场界应设围墙,既可隔声、滞尘、还有利于施工工地的安全生产。工程施工期间,主要产噪设备机械有挖掘机、推土机、切割机和混凝土搅拌机等,大多属于高噪声设备。8.1.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对建筑垃圾能回填的,尽可能回填利用;对装修中的金属废料回收再利用;对不可回填或利用的,送周边区域建设工地填方。施工期的建筑垃圾主要为无机类废物,施工中的下脚料,如弃土砖瓦、混凝土碎块及地基开挖产生的多余土方等,属于一般建筑垃圾,可收集后做为项目区内道路的路基材料,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8.1.5施工期生态污染防治措施(1)安排好施工计划,做好土石工程的平衡,减少弃土和泥土的裸露时间,以避免受到暴雨的直接冲刷,并对裸露空地进行绿化。(2)平整土地的土石方工程作业在施工计划中应避开降雨季节,场地平整应及时采取碾压、开挖排水沟等工程措施,减少因雨水冲刷造成泥沙流失进入水体。同时,应准备一定数量的遮盖物,遇突发雨天、台风天气时遮盖挖填土的作业面。(3)应修建围墙(临时性)封闭施工,将水土流失尽量控制在项目区内进行防治。既有利于阻挡水、土外流,防止对四周造成危害,又有利于施工管理。(4)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挖掘的表层土壤,必须集中堆放,可用于绿化用土或者其他地方耕地覆土。8.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8.2.1运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1)生活污水产生量很少,可通过化粪池进行处理,经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由于量很少,可以作为周边林地的浇灌用水,不外排。(2)为了避免枯期对下游河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正常情况下除了保证灌溉外,在电站尾水闸阀放水,枯期电站尾水必须开闸放水,保证0.036m3/s最小下泄流量。8.2.2运营期噪声防治措施建设单位应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震等综合措施进行降噪,加大设备用房的隔声效果,确保厂界噪声达标。应采用内壁衬贴吸声材料或吊挂空间吸声体以及采取减振措施,降低设备噪声及反射声或混响声,在采取上述噪声防治措施后,该项目运营噪声距离衰减后,对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和声环境质量影响不大。8.2.3运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运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小,定点设置垃圾筒,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清运。8.2.4运营期生态保护措施(1)保证最小下泄流量为确保最小下泄流量,保证下游脱水段生态用水,本次评价建议从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两方面来实现。A、工程措施方案选择a.利用闸坝弧形闸门做门中门实现放水,闸门采用液压启闭,该技术已在多个电站中使用,只要水质悬浮物不多,闸门运行基本不会出现问题。b.在闸坝闸墩中埋设管道并配闸阀,通过闸阀向下游放水,这种设计比弧形闸门设门中门相对较简单,但其投资较大,而且维修不方便。经综合分析比较,本次评价建议建设单位采用方案A,从工程措施上保证最小下泄流量。B、管理措施a.每15分钟将下泄流量监控数据上传至环保部门监控中心,并设专人对数据进行调阅核实。b.加强水电站监控装置的正常运行管理,及时修复监控设备或数据传输故障,并于24小时内在监控平台上报备,原则上监控设备的修复期限不超过15天,未及时修复的,将立案查处。(2)水库建成后严禁在库区进行投饵性养鱼,尤其禁止网箱养鱼。只能采取天然养鱼方法,即在不投饵前提下,靠水库中的天然饵料进行养鱼,放养的鱼种也应以山区清水性种类为宜。(3)水库建成后要注意控制下游水质,并要严格监视水库库面上以及下游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避免因河道水质较差或者监测不及时而导致水葫芦扩散,造成严重入侵后果。(4)工程竣工后,对临时施工场地、道路、弃渣场等裸露地表进行平整,覆土恢复植被,恢复原有自然景观。(5)管理区,应进行绿化美化,种植草皮树木,恢复原来自然景观,绿化率应不小于30%。(6)陆生植被保护:通过生态恢复技术消除不利影响。生态恢复的重点是水库周边地区,生活和福利设施用地,渣场、工场、临时工地等,应结合水土保持规划认真实施。(7)陆生动物保护:认真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在项目区内特别是在林地区域内设置告示牌和警告牌,要求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避开自然疫源地,防止野生动物传播自然疫源病及对人类伤害。保证河段下游的来水量不低于最低生态用水量,以满足两栖和爬行动物有充足的水源供应,满足两栖和爬行动物的生理和生态需求。九、环保投资估算与经济损益分析9.1环保投资估算为减轻该项目运营对环境的影响,需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环境保护。该项目总投资为303.25万元,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投资方面总额为5.1万元,占总投资的1.68%。本项目的环保投资主要用于运营期的污水治理、保证下泄流量和绿化等,经估算各项环保投资见表9.1-1。表9.1-1环保设施及投资一览表项目环保措施处置方式金额(万元)运营期废水处理及化粪池化粪池1座,容积5m3周围林地灌溉0.5噪声治理基础减振、厂房隔声等基础加减震垫、厂房门窗常闭1.0固体废物处理垃圾桶环卫部门清运0.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保证最小生态流量通过坝下左侧设置河道生态水放水管并配闸阀、修复拦水坝等措施保证下泄水流应保证不小于0.036m3/s最小下泄生态流量3.0绿化措施绿化、美化电站厂区进行绿化0.5合计=SUM(ABOVE)5.1项目的环保设施投入使用后,对运营期产生的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起到积极作用,对减轻环境影响起到一定的效果,项目建设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9.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的建设,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保证地方供电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可解决部分劳动就业问题,增加了地方税收。但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问题对周围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通过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不仅可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是显著的。十、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10.1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的关键是环境管理,实践证明企业的环境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计划、生产、质量、技术、财务等管理是同等重要的,它对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都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以保护环境为目标,清洁生产为手段,发展生产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主要是保证公司的“三废”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达标排放,做到保护环境,发展生产的目的。10.1.1环境管理体制机构和职能公司已经指定专人负责环境管理工作。环境管理的职责为:(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和政策。(2)制定本公司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3)监督和检查本公司环保设施的运行,做好维修和保修工作。(4)每月组织一次对在用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5)对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进行监督管理和环保统计。(6)负责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分析、报告工作,并提出处理和防范措施建议。(7)负责与各级环保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工作,建立环保信息网络。10.1.2管理办法企业的环保治理已从终端治理转向过程控制。因此,环境管理工作也要更新观念,通过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加强生产控制,掌握环境质量。只有公司领导重视,全公司上下对环境保护有强烈的责任感,强化环境管理,公司的环保工作才能上新台阶。10.1.3环境管理主要内容(1)根据环保局对项目验收报告的批复意见进行补充完善。贯彻执行工作制度以及监视性监测制度,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2)制定各环保设施操作规程,定期维修制度,使各项环保设施在生产过程中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如环保设施出现故障,应立即停厂检修,严禁非正常排放。(3)对技术工作进行上岗前的环保知识法规教育及操作规程的培训,使各项环保设施的操作规范化,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4)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并注意做好记录,不弄虚作假。监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排放。(5)建立污染事故报告制度。10.2环境监测该项目噪声为主要污染源。各监测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见表10.2-1。表10.2-1监测计划一览表序号污染源名称监测位置监测项目监测频次1噪声东、南、西、北厂界外1米等效A声级1次/年十一、总量控制总量控制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和政策,从浓度控制向排放总量控制转变是我国环境保护管理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控制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要求,现阶段实行的是“管理目标总量控制”,即将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环保管理部门分配的排污量之内,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广州地铁某区间土建工程劳务分包总价承包合同
- 台阶微课程设计
- 反相比例课程设计
- 2024个人借款合同书范本正规版
- 奶牛工程2024年度合同6篇
- 2024烟叶运输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建筑公司材料管理人员聘用合同版B版
- 医学免疫学抗体课程设计
- 2024年建筑工程施工图纸设计合同
- 噪声污染治理课程设计
- 横河涡街流量计DY说明书
- 分数概念表述和分数除法运算的比较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 《果实和种子》PPT课件【精编版】
- DB51-T 3039-2023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站点网格化管理建设规范
- 儿童戏剧文学与儿童影视文学
- 统编版高中历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 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住宅小区业委会考核细则
- GB 19592-2004车用汽油清净剂
- FZ/T 14039-2017棉氨纶印染弹力灯芯绒
- 法律专题(本)(5287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