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论文_第1页
例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论文_第2页
例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论文_第3页
例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论文_第4页
例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例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摘要:辩证思维品质是当代公民的必备素质。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的内容,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培育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上肩负着天然的使命。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开发这方面的教学资源,通过质疑、多角度审视、体悟“矛盾”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助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关键词:语文教学辩证思维能力质疑多角度矛盾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纷呈,让人应接不暇。尤其是随着自媒体的发达,每个人都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万类“声音”竞自由。面对泥沙俱下的各种信息,我们的公民不能只被动地成为接收者,我们的头脑不能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我们需要能审辨,不盲从,不被欺骗,不被煽动,保持理性、客观。那么在高中阶段培育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让他们能够全面审视,避免片面与极端则尤为重要。当下的高中生就是社会的“后浪”,只有他们的思想日渐成熟,将来的社会才能摆脱浮躁与芜杂,走向理性与文明。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培育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深化学生的思想上肩负着天然的使命。在新课标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新课标倡导我们“优化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最好的状态下把自己的思维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1]杜伦孟德说:“一个不想思考的人是顽固者,一个不能思考的人是傻瓜,一个不敢思考的人是奴隶。”高中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处于思维极活跃的年龄,他们愿意思考,敢于思考,但缺乏引导和有针对性地训练,往往难以高质量的思考。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让他们“能思考”,颇值得我们去探索。以下即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此的一些摸索。一、适时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理性质疑,深思明辨,激活辩证思维能力。质疑是辩证思维的起始。这里强调“适时”,是指针对教材中确实需要探讨的地方质疑,而不是盲目质疑。这里强调“理性”质疑,则是要有理有据的质疑,而不是让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质疑而质疑,在无需“疑”的地方生疑或者只是质疑却不做深入地求索。比如我们在教授《说“木叶”》时可做如下活动设计:活动:对读陈友琴《对于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的不同看法》,开展辩论赛。正方:支持林庚的观点。反方:支持陈友琴的观点。在陈友琴先生所列举的诗句中,“木”被“郁”、“秀”“深”来形容,可见其茂密,这与林庚先生所言的“木”的“微黄”“干燥”“疏朗”的艺术特点完全相背。那么林庚先生的观点是不是有误呢?在辩论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木”诚然有“微黄”“干燥”“疏朗”的艺术特点,但“木”是不是还具有其它的艺术特点?当诗人舍“树”而取“木”时是不是看中了“木”的别的艺术特点呢?如“木”较“树”更含蓄(“木”代指树木是一种借代)、古朴(“木”的色泽和质地)、静寂(“木”是静立的)、挺拔(“木”是高大、直立的)……“木”较“树”在音韵上的效果也不一样,诗人在用字时会综合考虑“木”的这些特征,如“禅房花木深”则通过“木”字传达出了一种静寂的意境,所以纵使“荫浓茂盛”也并不用“树”字。“遥爱云木秀”则大抵考虑“木”比“树”显得更挺拔……林庚老师对“木”的艺术特点的分析并非不对,只是不够全面。教师再引导学生比较“说‘木叶’”和“论‘木叶’”有何异同?“说”比“论”灵活随性。《说“木叶”》是一篇学术随笔,是带有论述特点的散文,属于“中间文体”。它的归纳论证不似论述文那般严密。比如作者认为“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但据考证,《全唐诗》中用“木叶”73次,用“树叶”28次;《全宋词》中用“落木”10次,用“落叶”47次。就作者认为的“木”具有“落叶”“微黄”“干燥”等艺术特征而言,也有商榷的余地。[2]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总结:阅读《说“木叶”》等类似的学术随笔甚或是其他文本我们应保持思辨的姿态,既要看到文本观点中可资借鉴的部分,也要看到文本观点中不够严密的地方,从而有扬有弃,而不是一味盲从。就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而这样“适时”地“理性”地质疑正是对教材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是以教材为“媒”,以素养为“归”,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淀,在和文本、作者的深度对话中读出自己的观点,进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二、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走出“定论”,提升辩证思维能力。解读人物形象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对经典人物形象的解读往往已形成“定论”,曹操被冠以“奸”字,周朴园则“虚伪、自私”。但“定论”不一定就是完善的,也许换一个视角,会对人物有新的解读。《短歌行》中的曹操壮志满怀、求贤若渴。他智取关羽后非但没有杀害反而倍加礼遇,后来关羽执意回到刘备身边,他明知对己不利,却没有食言,“放虎归山”。曹操不唯有“奸”,亦有“义”。周朴园在多年的生活中仍然摆放鲁侍萍的照片,记得她的生日,保留她的生活习惯……周朴园是不是也有温存?只是他的温存仅停留在对方威胁不到自己的利益时。他不是不爱鲁侍萍,利己至上的他已经丧失了爱任何人的能力。教师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容易灌输“定论”,或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只走向“定论”。久而久之,学生便成为了“定论”的提线木偶。当学生提出有异于“定论”的解读时,我们切不可“简单粗暴”地否定,封锁了对人物别样解读的路径更斩断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发展的路径。面对有争议的人物,面对可以多维度解读的人物,我们更应该创设情境,搭建支架,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走出“定论”,生成“新解”。如在教授《鸿门宴》时,教师可安排学生课外联读《史记·项羽本纪》,在学生对于项羽的生平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后设计如下教学活动:走出“定论”,寻找自己的“新哈姆雷特”,结合《史记·项羽本纪》和下列两首诗,谈谈你对项羽形象的认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学生学习《鸿门宴》时,往往囿于定论,对项羽持否定的态度。这个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和评论分别思考项羽的可悲之处和可爱之处。随着探究的深入,学生们不仅能意识到项羽的“刚愎自用,逞勇寡谋”,还能解读出“他虽不是一个优秀的政客,却是一个可爱的有真性情的人。他对樊哙英雄相惜,他对刘邦以诚相待,他没有冰冷的‘高处之寒’,他的身上流淌着属于真性情者的热血。”“他不是一个优秀的政客,却是一个动人的英雄。英雄与政治家不同,政治家以输赢衡量自己的功绩与价值,英雄舍弃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尊严。”等等内容。如此,在对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中,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学会全面地审视。让学生明白“事实是一回事,而对事实的看法和观点是另一回事,观点没有绝对的对错,可以因人而异,因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而异。”[3]从而提升辩证思维能力。三、带领学生读懂“矛盾”,全面关照,强化辩证思维能力。人情、人性的真实与深刻往往就体现在人物陷入“矛盾”时的取舍。多年后,当闰土再次遇见“迅哥”时,“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因为闰土心中年少时的情谊和内心的等级观念之间构成了矛盾,而“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是闰土陷入矛盾之后的选择,强有力地刻画出了一个被等级观念奴化了的形象,和少年闰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读来让人悲凉不已。孔子亦向往“浴乎沂,风乎舞雩”的超然洒脱,但却为天下大道四处奔走,知其不可而为之;“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硬汉桑迪亚哥也曾想要退缩,但最终发出“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宣言……矛盾中的取舍更见其品质,更彰显人情、人性的张力。如果学生在体悟人性、人情时,对这种“矛盾”缺乏全面感知,感受不到人物进退之间的艰难,认为所有的选择都是“理所当然”、“不假思索”,那么对人性、人情的解读就不够真实,不会深刻,这种片面的、脸谱化的、公式化的解读,不仅无法引起学生内心真正的共鸣,无法内化为精神上的养分,更会让学生的情感日渐枯竭,思维日渐僵化。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体察这种“矛盾”,学会辩证地、全面地去关照人物所处的情境和人物所怀的心绪,从而让学生产生共情、走向深入,让学生思维的羽翼日益丰满。如在教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我们可以设计如下活动:“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晖”——《咏贫士》(其一)《咏贫士》(其二)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五柳先生传》请同学们联读以上诗句,思考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生活全然是诗意的吗?学生会发现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并非全然是诗意,还有贫穷、孤独、无奈。在这样辩证地、全面地关照后,教师再进一步追问:陶渊明为什么还毅然选择归隐田园呢?这时同学们才会对陶渊明的安贫乐道有更深的理解。在教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教师又可以设计如下活动:陶渊明在少壮时“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而归隐田园则意味着放弃少壮时的理想,这对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陶渊明而言绝非易事。那么,你能在《归去来兮辞》中读出他辞官归去途中的复杂、矛盾的心情吗?请结合具体诗句阐述。只有当学生懂得了“不为五斗米折腰”并不是一次意气用事,而是几仕几辍后终于选择了转身。只有当学生懂得了归途中的陶渊明不只是欣喜,还有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和最终放弃济世理想的忧伤、失落。只有体悟到陶渊明的在官场追求济世理想和舍官场守护本心之间的“矛盾”,才能明白他的人生选择是艰难的,进而明白“本心”在他心目中的分量。而这样一个“读懂‘矛盾’,全面关照”的过程是学生的思想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是学生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的过程。辩证思维品质是当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和呼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