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分布与演变特征_第1页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分布与演变特征_第2页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分布与演变特征_第3页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分布与演变特征_第4页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分布与演变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分布与演变特征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词最初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界定。它是指保存文物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积极申请,并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布。这些城市是历代的首都,是政治和经济中心,是自然风格和民族风情的代表,是伟大的历史事件和革命历史纪念地,拥有丰富的文化财产和许多风景如画的地方。或者他们发现的珍贵文物非常有名,或者他们生产的精美雕塑在世界各地引起了著名的名字。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概念反映了城市的特定性质,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特性、价值和影响,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也于1950年代梁思成历史文化名城的论述而开始“提上日程”,国务院分别于1982、1986和1994年分三批批复了9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入21世纪以来,国务院还不断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增补,截止2011年10月底,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达117处。随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和旅游中心枢纽功能的不断加强和完善,名城旅游已成为当代旅游的主体,几乎支撑着中国旅游业的大半江山,在中国旅游网络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十一五”期间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开发,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利用也借助旅游获得更大的发展。“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2011年被定位为“中华文化游主题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又迎来一个新的契机。综合有关历史文化名城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宏观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汇刊》、《城市发展研究》、《建筑师》、《城市问题》等城市地理研究期刊。这其中有不少学者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概念、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有不少学者从更微观的角度对名城历史地段、历史街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另一部分是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学刊》、《旅游科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学报》、《人文地理》等旅游类、地理类学术期刊。如许抄军、江金波、郭剑英、龙丽民、万绪才等基于定量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的研究,崔凤军、陈玉英、马晓龙、周晓芬等对平遥、淮安、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形象建设的研究。阮仪三、魏峰群、赵美英、曹丹等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保继刚、张波、潘秋玲、宗晓莲、孙天胜、黄玉理等对历史文化名城地区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29,30,31,32,33,34]。此外还有许多专家学者从景观生态学、社会心理学、美学、区域学、经济学等视角对名城进行了研究[35,36,37,38,39,40]。综上所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管理保护和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实证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而结合时空演变规律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区域空间格局的研究并不多见,只有李慕寒等按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对历史文化名城类型的划分和特点的总结,杨杰从地域分布角度对历史文化名城不平衡性分布特点和原因的探讨,俞来雷对近300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土地利用的研究等。本文结合人文地理空间尺度和地域差异的基础理念,对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分布差异和发展演变特征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1数据收集和分类2不同空间层次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结构与发展的分析2.1县级城市区域分布格局微观的市县级范围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级别的差异,会对名城保护和发展的实力大小产生影响,其整体分布格局带来的文化资源、地理环境的空间集聚或碎化会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际交流合作与规模发展产生影响;其时空演化中蕴含的规律会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批复、管理、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基于微观视角,本研究首先将各等级城市统一分县市两级进行空间分析,其中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盟等均归为市级名城,县、旗、自治县、自治旗、县级市、市辖区等归为县级名城。微观尺度的演变分析则基于时间维度,通过各批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各级别行政区划城市的数量和比重得出。统计分析发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所在的116座城市中,县级及以下城市共计37个,占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总数的1.3%,行政区划面积仅12.36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9%;地级及以上城市79个,占全国地级行政区划单位总数的23.7%,行政区划面积达105.52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99%,是县级名城占地面积的8.5倍之多。3191个地县行政单元中,县级名城多分布在我国边远地区,市级名城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在我国的9个陆上沿边省份中有5个省区有县级名城分布,7个海上沿边省份中有5个省区有县级名城分布,西部大开发的12个省区中,有8个省区有县级名城分布。此外在新疆、西藏、云南等边缘省区,县级名城比重均占全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50%以上。而我国东部和中部省份,很多地级名城在空间格局上已经连绵成片,形成了名城分布带或名城分布密集区。如山东的济南、泰安、济宁、聊城与安阳、濮阳、邯郸之间,河南的商丘、开封、郑州、洛阳、南阳与襄樊、随州之间,福建的福州、泉州、漳州与梅州、潮州、赣州之间,浙江的杭州、衢州、金华、绍兴、宁波、嘉兴与上海之间等,这些地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经不再是独立离散分布,而是成块、成片分布,形成跨越省域范围的名城高密度分布地区。市县级范围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这一格局特点与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域差异是分不开的。东中部地区,人类文明和历史进程速度较边缘地区快,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名城积淀和保护基础,而西部等边缘地区,人口稀少,行政区划面积大,限于名城的积淀和保护能力有限,多以县级名城的分布较为常见。时间维度上,截止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经覆盖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在各批次中获批的名城数目在稳定减少,地级城市在各批次中获批的名城数目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地级名城在各批次中所占的比重有减小的趋势,县级名城在各批次中所占的比重总体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表1)。这一方面与各行政区域内城市文明的进程和历史文化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名城批复和管理从重要城市、重点城市、大城市逐步扩展到典型城市、特色城市、中小城市的工作思路有一定联系。从县级以下和地级以上名城的分布对比和发展趋势看,我国名城今后发展应更加注重县级名城的发展,进一步挖掘县级名城的发展潜力,加大对中小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这样才更有利于我国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开发。2.2各批量城的省域覆盖省域范围内名城分布密度、国土覆盖面积、服务人口的地区差异客观不仅是该省文化发展基础的反映,也是该省名城保护建设态度和力度的反映。对比分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空演化过程中的省际差异,可以为各省定位自身历史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看清本省历史文化发展的实情和认清历史文化发展的趋势提供参考。本文中观尺度格局分析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所在的省份为基本单元,首先通过名城数量、名城密度、名城行政总面积、名城平均面积、名城占省域国土面积百分比等统计指标对各省名城分布情况进行静态的定量分析(表2)。然后利用省域范围内名城的有无来反映该省名城保护和建设的力度,从时空演变角度对全国范围内名城的省域覆盖范围进行动态的格局演变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4个直辖市市域范围内各有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省域范围内名城数量最多的是江苏省,其次是河南、山东等文化大省;广东、浙江、四川、陕西、山西、安徽、河北、湖北、云南的名城分布也相对较多,而海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青海、宁夏、贵州、吉林等省份上网名城分布较少,省域范围内仅有1—2处分布。省域范围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密度最大的是上海市,虽然仅有1处,但上海市域内城镇集聚度高,历史文化古迹建筑集中,名城的行政面积占上海市行政总面积的62.88%,市域内平均每1万km2的范围内拥有1.94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远远大于全国0.121个/万km2的平均水平;省域范围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密度最小的是山西省,平均每1万km2的范围内仅拥有0.009座名城分布。31个省区和直辖市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政区划总面积最大的是甘肃省,高达11.6537万km2,行政区划总面积最小的是海南省,仅0.0206万km2;而名城行政区划总面积与名城数量之比(历史文化名城的平均面积)最高的是黑龙江省,平均每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占地53158km2;最小的仍是海南省,平均每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占地仅206km2。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政区划面积与全省行政面积比值最大的上海市,达62.88%;最小的是青海省,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面积仅占全省国土面积的仅为0.45%。考虑到历史格局的演化发展,本研究对各批次各省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覆盖情况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第一批名城共计24处,分布在江苏、浙江、河南、云南等18个省份。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省域覆盖重心来看,首批名城表现为东南部省份偏重的空间格局——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较大的东南沿海省份。第二批是名城审批数目最多的一次,也是分布最为广泛的一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增38处,分布于25个省域(直辖市)之中,与首批名城省域覆盖相比,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首先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3个直辖市的重要性得到了体现,其次中部地区的缺口——安徽得到了补充,再次新增的新疆、内蒙古、辽宁等地域辽阔的北部边境省份,这就使得名城省域覆盖重心表现为北部转移的空间格局。第三批的37处名城分布于中国大陆的19个省份之中。省域覆盖范围在原来基础上新增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海南省等,名城的省域覆盖重心由此表现为中西部偏重的空间格局。新世纪以来增补名城的省域覆盖表现出更为分散的格局特征,已经很难看出具体的分布重心。但全国范围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省域覆盖至此已经遍布全国除港澳台的31个省区和直辖市。以上分析显示,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各省份所占的国土面积与分布个数之间并不是正相关关系,名城数量与名城面积之间亦没有必然的联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一方面需要城市具有一定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另一方面还与城市本身所具有的区位资本和民族资本呈现有一定的相关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和分布也体现和尊重了此特点规律。截止到1986年,我国4个直辖市、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已全部有名城分布,江苏、浙江等经济发展较好的我国经济产出大省、河南、陕西、山东、湖北等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均为名城分布较多,名城行政面积较大,名城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比例较高的省份。而贵州、青海、宁夏、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密度、占地面积较少较小的地区均为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薄弱、区位相对偏远的边缘少数民族聚集省份。这与不同历史阶段各省的发展定位和对历史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密切相关。文化欠丰富的省份不注重文化挖掘与名城申报,文化丰富的省份盲目追求名城数量,而不在文化传承创新上下工夫。所以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今后的发展开发与保护要吸取这一教训,不仅仅要注意名城数量的增加,还要在历史文化价值挖掘上、历史文化名城质量上、民众文化保护意识上下功夫,加大对名城的保护力度,使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数量、质量、时间、空间上均衡发展。2.3文化名城的空间分布格局宏观层次全国范围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空间格局及演化发展规律是各省、各市制定传承文化,带动发展战略决策的背景导向。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行政区划面积共计118.20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28%,遍及全国31个省区和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上看,东部沿海地带共计名城49处,行政区划面积达39.37万km2,名城面积占该经济地带的34.31%,中部地带9省区范围内共计名城34处,占全国名城面积总数的29.32%,名城行政区划面积之和为35.91万km2,占中部经济地带总面积的20.28%,西部经济地带名城33座,占地42.92万km2,名城行政区划面积与西部经济地带9省区面积之比约为1∶7。总体上看,全国范围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地域分布,数量上由东到西逐渐递减,名城面积在各地带总面积的比重也逐渐递减。此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分布在全国地理分区上具有以下特点,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论是县级批复还是地级批复,绝对占地面积要远远高于内地省份,而名城占全省国土面积的百分比要相对低于东中部和沿海地区省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各省份虽然历史文化名城绝对数量较多、分布密度大,但由于行政区划因素,名城的平均占地面积均较小,其需要进行保护的名城绝对面积也较小。这也反映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省域地理格局对全国范围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在历史的演化发展上,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遍及全国31个省区和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但各批次名城在全国不同地域的分布各有特点。1982年2月15日,国务院批准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计24个城市,遍布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宏观上的格局分布显示,第一批名城空间分布具有中东部沿海地区集中分布和沿交通干线分布的特点。这一时期批复的名城主要为最具有典型特征的历史城市,大部分为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都城或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名城的级别较高(只有曲阜和江陵两个县级城市,其余均为地级以上城市)。环渤海的京津冀地区、依东海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陇海铁路沿线、京广铁路沿线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较为密集分布的地域。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8处,是目前为止批准名城数量最多的一批,我国4个直辖市、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已均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宏观上的格局分布显示,此批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分布具有中部地区扩展分布和继续沿交通干线分布的特点。华北平原南部、海峡西岸、四川盆地、兰新铁路沿线等成为第二批名城较为密集分布的地域。此外第二批名城的批复有意倾向直辖市、边境少数民族省份和县级行政单元,其经济导向作用更加明显,民族历史遗存特色逐步得到重视。1994年1月4日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计37个,批准数目也相对较多。至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省域范围基本覆盖我国整个大陆地区。此批名城的空间分布具有西部地区扩展分布的特点,东北的哈长地区、江西与福建交接的武夷山地区、成渝地区、陕西甘肃南部地区等成为第三批名城较为密集分布的地域。2001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增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8处,增补的名城集中分布在东部黄淮海、华北平原,南部两广及琼州海峡地区、西部天山附近盆地等地区,并且新增名城中较多出现了市辖区级别的历史文化名城(如秦皇岛山海关区、海口市琼山区等),国务院对名城的审批表现为更加注重突出地域特色,工作更加细致化的特征。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成为增补批名城较为密集分布的地域。综上分析可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格局的演变特点在空间扩展上表现为由中心城市、中部城市向边缘城市扩展的特点,在城市级别上表现为首先在首都、直辖市、省会等大城市产生,其次向地级、县级、区级等中小城市和边缘区域中心城市扩展的特点。从1980年代的沿海地区集中和沿交通干线分布并逐步向中部地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扩展,到1990年代的全国范围的整体覆盖,再到2000年以后地域特色要求的逐步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经历了古今政治中心城市、民族经济中心城市、边缘区域中心城市、地域特色突出城市四个阶段批复主题转变和发展过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格局及其演变体现了国家对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的过程,同时也反映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区域逐渐扩大,管理水平逐渐提高的过程。3地域分布的时空变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五千年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传承发扬的一种载体,其保护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反映出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导向和城市空间发展的宏观把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格局及演变发展,是县市域范围内的城市文明进程和历史文化发展,省域范围内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区位资本和民族资本积淀,全国范围内名城批复和管理工作的统筹性、科学性走向等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结果,本文通过近30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批复管理带来的名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演变的分析,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空间尺度总结出以下特点:市县级范围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不同地域的分布不均匀,县级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