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2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2_第2页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盐亭中学2022级2023年春第一学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1.1947年,歌曲《山那边哟好地方》在解放区传唱:“山那边哟好地方,一片稻田黄又黄,大家唱歌来耕地哟,万担谷子难满仓……穷人富人都一样,你要吃饭得做工哟,没人给你做牛羊。”这反映了()A.解放区土改提高了农民积极性B.农民成为解放战争的领导力量C.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D.歌曲成为政治宣传的全新途径.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与以苏联为首的人民民主国家建交,这是对下列哪一外交政策的体现()AJ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D.“一边倒”.读下表。据此推断,这一状况出现于()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情况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徘徊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以下史实可作为直接论据用来探究()A.“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计划经济的基本建立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铁人”王进喜、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时代楷模。他们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B独立自主、实事求是C.互学互鉴、互利共赢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承包运动”,个人首创精神带来了农业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关于这场''承包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体现了传统平均主义色彩B.改变了我国土地所有制的形式C.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D.成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举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下放一部分权力,调动企业、干部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逐步解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这一决策A.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C.推动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香港回归后的管理,邓小平强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港人必须是爱国者”。这一要求OA.解决了中英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B.践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C.改变了香港民众原有的生活方式D.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由此可以推知,古代印度()A不同群体职业世袭B.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C,社会等级制度森严D.妇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波斯帝国统治时期,伊朗地区常使用埃兰语,巴比伦地区使用阿卡德语,民间和商业领域广泛地使用阿拉米亚语。这反映出波斯帝国A.多种文化之间相互竞争B.给予各地区部分自治权C.宣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适应多民族发展的需要.有英国学者指出:当国家不断扩大,并开始统治大量人口之后,它们可以被称为帝国。在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帝国(图),这些帝国都()A.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B.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C.控制了东西方的商路D.建立了完善官僚和法律体系.帝国鼎盛时期,国际大都会巴格达舟车福袋,市场上汇聚了印度的香料、中亚的宝石、东非的象牙和金砂、北欧的毛皮等,它们除部分在当地消费外,大多再由商人转销世界各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巴格达发展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枢纽B古巴比伦王国的海外贸易繁荣C,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D.拜占庭帝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下列是某学生所做的学习笔记,其学习的主题应是A,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B.东西方文明间相互交融C.中华文明影响周边国家D.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下列农作物中,属于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来的是()A.①®@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自《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流传以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看成是金银当瓦的“人间天堂”,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价格革命”的影响B.商品经济发展C.西欧封建制度瓦解D.贸易中心转移16.16世纪,亚洲、非洲、美洲遭到殖民掠夺,围绕中国形成白银贸易网络,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这表明,全球航路的开辟()A.导致多元文明覆灭B使殖民体系完全确立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推动了世界格局演变.材料一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请探讨造成两类文明巨大差异的原因。材料二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大批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2)据材料二分析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上的变化。.材料一(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世界的伦理和信仰。……从11世纪开始,英、法等西欧国家进入城市复兴阶段。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市民,从这个市民阶层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在英、法王权强化的过程中,城市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国王给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证书,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博得了城市的拥护,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一般都支持国王。城市中文化教育发达,到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成为国王统治机构中的重要成员,教士不再是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根据吴于厘、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简析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材料二玉米起源于美洲墨西哥、秘鲁和智利沿安第斯山麓的狭长地带。在1494年哥伦布航海归来时将玉米果穗作为珍品奉献给了西班牙国王,随着16世纪世界性航线的开辟,玉米沿着新航线开始了它的环球旅行。当时欧洲人主要以小麦和豆类以及稍后引进的马铃薯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并不重要。直至18世纪以后,由于接连不断地发生饥荒,玉米才在欧洲许多国家开始大面积种植。玉米在人类的帮助下,经历了400多年的环球旅行之后,终于在世界适宜生长的地区安家落户,发展成为重要的载培作物。现在,玉米已跃升为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第三大谷物粮食作物。——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冬屏亚《玉米的起源、传播和分布》(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