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史第一部分_第1页
外国新闻史第一部分_第2页
外国新闻史第一部分_第3页
外国新闻史第一部分_第4页
外国新闻史第一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新闻事业史2023最新整理收集do

something讨论:

历史有什么用?

新闻史有什么用?

外国新闻史有什么用?“History”与“story”Historyisthestoryofthedeadtoldbytheliving.“历史事实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不然就不存在于任何地方”历史是记忆,是重建事实,是对过去事实的重构与重组。历史不是过去的复制与再现。“如果你不了解在你出生以前发生的事情,你就只能是个孩子。新史学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一切历史都是文学史“热爱生活,渴望理解生活的欲望,是一个历史学家最主要的素质。”新闻传播史对新闻实践起着类似于个人记忆的作用,新闻从业者会在潜移默化、点点滴滴的专业活动中随时随地获得并感悟到这种必不可少的记忆,并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保持这种记忆。真正的新闻传播史星罗棋布于人们的周身,以各种或隐或显的形态融会于新闻传播实践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鲜活“记忆”,正是凭着这种记忆,记者才可以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懂得如何从事专业活动。

新闻传播史的一切内涵,包括其立意、旨趣,问题与解释,形态与功能都属于当下此刻,属于生成演化中的新闻传播实践,只有从当代性的角度才能把握新闻史的真谛。新闻传播史同每一个新闻人的思维特征、行为方式、工作习惯、心理趋向血肉相连。“我们关心的并不是某时某地出现的历史事实本身是什么,而是它们的出现有何意义,表示什么。”有的名记者甚至认为,只有一门新闻学,即新闻史。问题之导引:为什么美国的新闻传播业能主导世界传播格局?为什么英国新闻传播业总能平稳而渐进地发展?英法两国为什么形成迥异的新闻传播发展道路?意大利在古代与中世纪发达的新闻传播,为什么到了现代反而落后?为什么俄国的新闻业具有持续的集权特征?为什么东亚的新闻传播业较晚进入现代阶段?日本式的新闻自由与西方有何区别?中国接触现代新闻文化后为何出现的不是新闻纸而是言论纸?中国的新闻改革之路如何走?历史逻辑是什么?与西方新闻传播史有何关联?…………课程内容第一部分世界新闻传播史的起源第二部分19世纪以来的报刊(通讯社)发展史第三部分20世纪以来广播传播史第四部分电视传播史第五部分网络传播史第六部分主要国家新闻传播史概略参考书目:1、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等著,中国人大版2、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编著,高教版3、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著,第二版,上海交大版4、美国新闻史(第九版)/埃默里父子著,展江译,中国人大版5、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美)MichaelSchudson著,何颖怡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6、英国新闻史(第六版)/(英)詹姆斯·卡瑞著,栾轶玫译,清华版7、西方媒介史/(法)让纳内著,段慧敏译,广西师大版绪论在整个历史进程中,人类一直在设法改进其对于周围事物的消息情报的接受能力和吸收能力,同时又设法提高自己本身传播消息情报的速度、清晰度,并使方法多样化。这种努力之所以必要,首先是为了创造条件对在他面前可能潜伏的种种危险心中有数……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从媒介变迁的角度看,人类传播历程分为四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VS.时空限制人类传播示意图(叠加)传播媒介门类发展示意图(叠加)地域扩展(以报业为例)示意图:

新闻事业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律、有目的的新闻传播活动。其突出标志是媒介组织,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

从口头-书写-印刷-电子的四阶段看,新闻事业始于印刷传播阶段,至今不过五百年的历史,从15世纪中叶德国的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开始。讨论: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早于古登堡近三个世纪,为什么新闻事业没有始于中国?第一部分(起源)第一章世界新闻传播的起源之一:文化与技术第一节口头传播时期:从口语到文字一、语言与社会二、口头传播从时间上看,口头传播阶段几乎涵盖人类的整个传播历程,与之相比的手写阶段以及印刷与电子阶段都显得微不足道。(图)弗里德里克·威廉斯的“传播史表盘”但是,其局限性是:不易传之久远三、非语言传播以语言为基础,是语言的的延伸形式或辅助手段结绳、篝火、鼓声、口哨、绘画、象征符号……第二节文字传播时期:从文字到印刷文字使人类进入文明。文字一旦用作媒介,则使人类传播发生革命性变革。一、文字的发明“书写是有关远方的重大象征,所谓远方不仅指扩张距离,而首先是指持续、未来和追求永恒的意志。说话和听话只发生在近处和现在,但通过文字则一个人可以向他从来没见过的人,甚至还没生出来的人说话。一个人的声音在他死后数世纪还可以被人听到。”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语言是事物的直接符号,而文字则是事物的间接符号,即所谓的符号的符号。

起初,文字所构建的虚拟世界还只是现实的一个影像,但久而久之竟然仿佛成为现实本身,而现实倒成为其副本。讨论与思考:韦尔斯对中国文字的评论:二、手抄新闻1、现在所知的最早、也最著名的手抄新闻,是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公元前1世纪——公元476年)历史上第一份官方报纸。新闻信最早的民间“报纸”2、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手抄新闻”(距罗马时代一千年)《威尼斯公报》(1563)“gezzeta”(格兹塔)(报纸、公报)新闻信总结:“手抄新闻”是新的传播生态的萌芽,也是旧的传播阶段的尾声,是西方书写传播历史的终结符。大机器时代的印刷新闻才是新闻事业的开端。第三节印刷与印刷新闻印刷术的发明——思想的广泛传播——社会变革印刷媒介的产生使新闻传播活动产生意义重大的飞跃。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新闻事业在这场大变革中脱颖而出。印刷媒介是两种发明的综合产物:纸张与印刷机一、纸张与印刷机1、西方(公元前3000年-公元4世纪)莎草纸(Byblos)(公元4世纪-14世纪)羊皮纸公元14世纪后,中国纸张2、中国:造纸术向西方的传播(8世纪隋唐时期,阿拉伯帝国—11世纪西班牙—14世纪欧洲)3、15世纪中期,德国工匠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问题与思考: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唐代已有雕版印刷,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这一技术比德国古登堡早400年,为何中国印刷术未象造纸术一样向西方传播?在既有纸张又有造纸术的古代中国为何没能发展出真正的新闻事业?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卡克斯顿:英语印刷物的推广及影响(意)阿伦提诺:“王公贵族的祸患”“mercury”一词(“信使”)三、新闻事业的萌芽(15世纪至17世纪)17世纪的伟大成就新闻事业的发展:定期报刊的兴起17世纪是周报、杂志的世纪(一)荷兰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荷兰的“黄金世纪”文化政治宽松、学术自由、思想自由报刊的繁荣1605《新闻报》“科兰特”(coranto)(二)德国新闻事业策源地之一1590年,《观察周刊》(世界最早周刊)1615年,《法兰克福新闻》,创办人埃莫尔,“德国报业之父”1626年,《马格德堡新闻》,世界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1955年停刊,总329年宗教因素的重要作用“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宗教大战)(三)英国背景“科兰特”的出现英国三大报业先驱:阿切尔巴特伯恩(四)法国黎塞留雷诺多特“法国报业之父”,“17世纪欧洲最出色的报人”《法国公报》17世纪法国新闻界三大报刊:〈法国公报〉、〈法国信使〉、〈学者杂志〉第二章世界新闻传播的起源之二:思想与革命

(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第一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狂飙突进”一、历史背景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星法院(starchamber)二、革命时期的报业:大起大落第一阶段:1640-1660年,新闻事业的“狂飙突进”专制机构的瓦解,星法院废除,报刊数量激增国会新闻的突破革命派与保王派的报刊激战报刊的现代形态的出现:社论、标题、特稿、插图、广告……

(对英王查理一世上断头台的报道)第二阶段:1660-1688年,复辟时期新闻事业陷入一片死寂成就:1665年,《牛津公报》(OxfordGazette),历史上第一张真正的现代型报纸:

定期、稳定出版机械生产公开发行内容公共性通俗性、普及性三、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1、历史影响2、弥尔顿其人现代新闻事业发展的根基,被后人扩展为一个思想体系,言论(出版)自由成为成为毋庸置疑的公理和基本人权3、《论出版自由》的思想“让我凭着良知自由的认识、自由地发言、自由地讨论吧。因为这种自由高踞于一切自由之上”(“Givemelibertytoknow,toutter,andtoarguefreelyaccordingtoconscience…”)“如果怀疑真理的力量而实行许可和查禁制度,那就是伤害了她。让她和谬误交手吧!谁又见过真理在放开交手时吃过败仗呢?……”(“letherandfalsehoodgrapple;whoeverknewtruthputtotheworse,inafreeandopenencounter…?“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四、革命后18世纪英国的日报与杂志1、日报

《每日新闻》(1702)(巴克利,英国第一张日报)2、杂志的勃兴(新闻业主流)笛福,《评论》(1704)(“英国报业之父”)斯威夫特,《检察者》(1711)艾迪生、斯梯尔,《闲谈者》(1709)与《旁观者》(1711)塞缪尔·约翰逊,《绅士杂志》(1731)(magazine)1694年,《许可证法》(印刷管理法)废除,英国报业重新焕发生机。咖啡馆文化的兴盛,批评性公共领域的形成3、革命后报业管制新措施印花税(stamptax)1712年,实行《印花税法》,“知识税”(直到1861年才最终废除,历时一个半世纪,成为继许可证制后,束缚英国报业的最大桎梏)津贴制法律制裁第二节北美独立战争与美国报业的起源于发展一、殖民地时期的报业(1690-1765)1、萌芽时期1638年,美国第一部印刷机《海内外公共事件报》(1690),美国最早的印刷报纸《波士顿新闻报》(1704)(坎贝尔)2、人物詹姆斯·富兰克林,《新英格兰报》(1721)本杰明·富兰克林,“伟大公民”(政治家、科学家、作家、报人)

《宾夕法尼亚公报》(1729)蛇的漫画:“不联合,即死亡”(join,ordie)3、曾格案案件由来《纽约周报》,纽约总督,“煽动性诽谤罪”律师安德鲁·汉弥尔顿的辩护首先承认原告对曾格的指控属实指出陈述真实真相是每一个自由人的神圣权力,只要不违背事实,不能算作诽谤,只有“虚假的、恶意的和煽动性的”谎言才构成诽谤,推翻当时“越是事实就越是诽谤”的通则慷慨陈词:“总之,此刻摆在法院和陪审团诸位先生面前的,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私事;……她最后可能会影响英国统治下的生活在美洲大陆的每一个自由人。它是自由的事业——挫败暴政的企图,并以一个公正无私的裁决为我们自已、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及我们的左邻右舍享有自然和国家赋予的权利——以言说和书写真理来揭露和反对专制霸权的自由——奠定宝贵基础。“汉密尔顿的辩护词表述了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虽不是法律,实优于法律,实应成为法律,而且在任何正义伸张之际,一定成为法律”。曾格与汉密尔顿成为反暴政、争自由的英雄。这个案件称为北美殖民地争取新闻自由的第一个里程碑,确立了新闻自由的原则。曾格案不仅是当时美国报界的一件大事,而且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新闻事业都产生持久影响。影响:二、独立战争时期的报业(1765-1783)1、印花税风潮2、爱国派报刊及报人《波士顿公报》《马萨诸萨侦探报》“假如没有那些早期报刊,美国的革命就不会发生。”“无代表,不纳税”报人:塞缪尔·亚当斯当时最有创造力、最雄辩的新闻记者,主要为《波士顿公报》撰稿。被誉为“宣传的先驱”。组建“通信委员会”(通讯社的雏形)艾塞亚·托马斯爱国派最出色的报人,经营革命喉舌《马萨诸萨侦探报》托马斯·潘恩“独立战争的笔”独立战争中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家、宣传家和政论家以小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