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第二节消化和吸收_第1页
济南版-第二节消化和吸收_第2页
济南版-第二节消化和吸收_第3页
济南版-第二节消化和吸收_第4页
济南版-第二节消化和吸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糖类是主要的供给能量的物质,淀粉和葡萄糖都属于糖类,请同学们讨论输液时为什么可以输入葡萄糖,而不能输入淀粉?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2.学会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消化作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消化后吸收直接吸收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吗?把不溶于水的复杂的大分子物质转变成溶于水的简单小分子物质。

消化作用: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道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胆囊胃腺肠腺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分泌消化液唾液胆汁胰液胃液肠液【探究主题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分析与讨论】1.依次说出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经过的消化器官的名称。2、尝试指出自己的胃、小肠和肝脏等消化器官的位置。3.在各种消化器官中,最膨大的是哪一局部?最长的是哪一局部?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1.依次说出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经过的消化器官的名称。消化道肝脏胰腺唾液腺胃腺肠腺分泌唾液分泌胆汁分泌胃液分泌胰液分泌肠液消化腺人体主要器官唾液腺位置:位于口腔内功能:分泌唾液〔唾液可初步消化淀粉〕胃位置:左上腹部,呈囊状功能:暂时贮存食物分泌胃液〔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胃位置:小肠盘曲在腹腔内功能:分泌肠液〔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结构:长约5---6米,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肝脏位置:位于右上腹部功能:分泌胆汁〔胆汁可乳化脂肪〕注意:肝脏分泌的胆汁在胆囊内储存胆囊肝脏胰腺位置:位于腹腔胃的反面.胰导管通入小肠肝脏和胰腺位置图3.比较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肝脏胰腺肠腺胃腺口腔小肠胃小肠小肠消化腺唾液腺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流入何处消化酶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不含消化酶消化道:消化腺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归纳小结】大消化腺小消化腺肝脏胰腺唾液腺肠腺胃腺体验生活:食物进入口腔后,经过咀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探究主题二】食物的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消化主要是通过各种消化液里消化酶进行的。〕消化的形式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归纳总结: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等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食物的性质不发生变化,只是由大到小的变化。〕〔通过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的性质发生变化。〕消化的概念:一、探究活动: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提出问题:为什么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就有了甜味?作出假设: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与唾液有关。制订方案:学生阅读教材P9,了解有关内容。

1号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振荡

2号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振荡将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然后各参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实施方案: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淀粉在口腔开始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还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表达和交流:学生阅读教材P10页,答复相关问题。得出结论:探究与思考: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37℃的温水为试管保温?37℃接近人的口腔温度,适于酶活性的发挥。2.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1号试管无颜色变化,2号试管变蓝色。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内无淀粉,说明了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3.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清水漱口?去除口腔内的杂质。4.为什么咀嚼馒头时会感觉有些甜味?馒头里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1、牙齿的咀嚼2、舌的搅拌磨碎食物,使食物与唾液混合。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局部淀粉唾液淀粉酶麦芽糖二、消化器官——口腔口腔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唾液腺、胰腺、肝脏、胃腺、肠腺位于消化道外面的大的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消化腺唾液胰液胆汁胃液肠液〔淀粉酶〕〔多种酶〕〔没有消化酶〕〔蛋白酶〕〔多种酶〕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发现之旅:

1833年,一件十分偶然的事情使人类对自己的消化过程的认识有了提高。一位名叫博蒙特的美国军医,在一次治疗中,发现一个加拿大人的肋部受了近距离枪伤,由于伤口愈合得不好,结果胃壁和表皮长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瘘孔,通过此孔可以看到胃里发生的事情。于是博蒙特连续几年亲眼目睹了胃的消化过程。三、食物在胃中消化仔细阅读P11资料,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胃液对蛋白质具有初步消化作用?1、分析与讨论:食物在胃中的消化胃成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胃壁中有很多胃腺,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胃液又称胃酸。胃壁肌肉兴旺,肌肉收缩引起胃的蠕动,可以研磨和搅拌食物,形成食糜。胃2、胃的结构特征3.食物在胃中的消化胃的蠕动进一步磨碎食物,使食物与胃液混合,形成食糜。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局部蛋白质胃蛋白酶多肽胃病例——无肠的孩子14岁的陈帆因病造成大局部小肠坏死,医生不得不将坏死的小肠全部切除,最后仅剩下了88厘米。陈帆的身体每况愈下,四肢无力,面黄肌瘦。陈帆的身体为什么会每况愈下?这说明了什么?1.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胆汁肝脏分泌〔不含消化酶〕胰腺胰液肠腺肠液分泌分泌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四、消化器官——小肠

皱襞小肠绒毛2.小肠与消化相适应的结构特点〔1〕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约6米〕;〔2〕小肠内外表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外表有许多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面积;〔3〕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和胆汁〕。总结: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四、消化器官——小肠

3.演示实验观察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讨论:胆汁对植物油起了什么作用?这种作用有何意义?

胆汁对植物油起了乳化作用。这样可以把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酶酶酶4.小肠内的化学性消化①淀粉的消化:淀粉酶麦芽糖葡萄糖③蛋白质的消化:蛋白质氨基酸②脂肪的消化: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总结: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消化产物胆汁物理性消化局部蛋白质初步消化蛋白质氨基酸

淀粉葡萄糖脂肪脂肪酸、甘油局部淀粉初步消化口腔胃小肠淀粉麦芽糖食物的消化过程1.你认为在消化道中哪些部位具有吸收作用?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什么?为什么?2.各器官分别吸收哪些营养物质?3.你认为这些营养物质进入什么地方?4.你能够解释“吸收〞的概念吗?营养物质的吸收【探究主题三】

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少量水和无机盐

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1.你认为在消化道中哪些部位具有吸收作用?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什么?为什么?2.各局部能够吸收哪些营养物质?3.你认为这些营养物质进入什么地方?4.你能够解释“吸收〞的概念吗?消化道中具有吸收作用的:胃、小肠、大肠。

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吸收是: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总结: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分组实验观察小肠的结构讨论:你用肉眼和放大镜分别观察到了什么结构?这些结构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什么意义?用肉眼可以看到小肠内壁上有很多环形皱襞,用放大镜可以看到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小肠的吸收面积①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约5~6米〕;②内外表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外表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外表积;③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5.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消化腺: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胆汁食物的消化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下面曲线图表示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答复:〔1〕曲线___________表示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过程,其消化的开始部位是[]_____,该器官分泌的消化液中的_________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2〕曲线______表示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过程,其消化的开始部位是[]_____,该器官分泌的消化液中的_______________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为证明这种消化酶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某同学进行了如以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答复:①在步骤D中,滴加碘液后发现1号试管的淀粉糊变为蓝色,2号试管的淀粉糊没有变蓝色,据此可知在步骤B中,1号试管滴加的是_______,2号试管滴加的是____________。②在步骤C中将两支试管放在37℃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3〕蛋白质、脂肪、淀粉最终被消化的场所是[]__________,该器官内的三种消化液是____________。在消化液的作用下,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1〕y[C]胃胃蛋白酶〔2〕X[A]口腔唾液淀粉酶清水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