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9》教学课件_第1页
《十几减9》教学课件_第2页
《十几减9》教学课件_第3页
《十几减9》教学课件_第4页
《十几减9》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几减9》教学课件【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70页《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通过实例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借十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1、出示20根小棒。问:这是多少根小棒?学生回答后,再问:怎样列式?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0-9=?

师:我们已经学过2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从20里面减去9。

(评析: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准备。)

二、新知探索

1、出示主题图(1)师:体育馆里正在举行足球比赛,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说后,板书:16-9=?师:怎样计算16减9呢?你们能试着想一想吗?然后跟你的同桌说说。

(评析:大胆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学生汇报。可能有以下方法:(1)16-9=7(个);(2)16-9=15+1;(3)16-9=7;(4)用点数法……(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答案,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评析: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3、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容易计算呢?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就用哪一种方法计算。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0页看一看小红和小明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学生看完后,教师问: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评析:让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并自己的生活实际,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出示70页的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教师问:你是怎样计算的?把你的想法跟同桌的小朋友说说。教师再问:有没有不同想法的同学?如果有不同想法的,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如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其他小朋友或老师帮助你。

(评析: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充分体现算法多样化。)

2、找规律填数。(见70页的找规律填数)师:先看第一题,请你把空白处填完整。生填完后,再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其他的小朋友是这样想的吗?如果不是请举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二题。

(评析:通过填空练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找规律的能力。)

3、看图列式计算。(出示第71页的试一试。)师先指导学生看懂图意,然后让学生列式计算,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原因。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然后完成第2题。教师巡视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

(评析: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买椟还珠》教学课件【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设计特色】

以“读”为主线,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通过教学环节的巧妙安排,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感悟,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寓意,在积累语言的同时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对“椟”和“珠”的意思及课文寓意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2、在多元的感悟中积淀文化底蕴,形成健康的人格。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质疑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谁还记得寓言的特点是什么?(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板书课题:买椟还珠。

3、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买椟还珠是什么意思?)

【学生质疑课题,教者顺学而导,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生交流:谁来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各抒已见)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画。(板画:椟与珠)

4、你觉得哪个地方最难懂?(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5、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在书中勾画关键词,做批注。并适时播放课件。(一个精致的木匣和一颗珍珠。)

6、指名读课文。

7、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请几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8、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现在我们来开火车,一人一句再读一读课文。一人一句来读一读。(开火车朗读课文)

9、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10、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了吗?(指名读生字新词)

1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思考:通过学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一上《口耳目》教学课件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目、耳、口、日、月、火、羊、鸟、兔”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5种人体器官,了解它们的主要功能。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理解字义。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人体器官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口耳目》。看到课题,你们知道我们要学习什么吗?(学习5个字)这5个字都是什么字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4页,自己读一读。注意借助拼音把每个字的音读准。

2、指名读,齐读。

3、你们觉得哪些字比较难读?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4、有一些字,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自己先想一想。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5、你们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谁来告诉大家?

6、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5个字。想一想每个字的音和形有什么特点。(有2个字是独体字:目耳;有3个字是合体字:口日火)

7、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每个字的音和形有什么特点。这5个字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找一找是哪一句话?齐读第2句。

8、这5个字分别是什么?指名说,齐说。(口耳目)板书。

9、这5个字除了课文中说的意思外,还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里知道的?自己说一说。(目还可以表示眼睛,日表示太阳;口还可以表示嘴巴;耳还可以表示耳朵;火还可以表示火红的颜色)板书:颜色动作。

10、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每个字的音和形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这5个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1)表示身体的器官;(2)表示动作;(3)表示事物的颜色或形状。可以分别用它们说几句话吗?(学生自由说)板书:说句子。

11、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每个字的音和形有什么特点。我们学习这5个字有什么好处?(学习这5个字可以扩大识字量;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表达意思;可以认识大自然中不同形状的耳朵。)板书:扩大识字量帮助表达认识事物。

12、学习了这一课我们要达到一个目标。是什么?(初步认识3700个汉字)怎么认识?(多读书多识字多读拼音多看报)板书:多读书多识字多读拼音多看报。《汉语拼音》教学课件一、引言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小学生识字、阅读、写作的基础工具。通过《汉语拼音》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因此,设计一款有效的《汉语拼音》教学课件是非常必要的。

二、课件设计

1、教学目标

《汉语拼音》教学课件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发音、书写规则和用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2、教学内容

课件的内容应包括所有的汉语拼音字母,包括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教学内容应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组织,每个字母都应有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3、教学方法

课件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演示法、讲解法、练习法等。通过生动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汉语拼音的发音和书写规则,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环节

课件应包括导入、新课学习、练习和总结等环节。导入环节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学习环节应详细讲解每个字母的发音、书写规则和用法,练习环节应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题,总结环节应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三、课件实施

1、实施步骤

《汉语拼音》教学课件的实施步骤包括:设计课件、准备教学资源、实施教学、评估教学效果等。在设计课件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准备教学资源时,应准备各种教学素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实施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和演示,评估教学效果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进行评估和调整。

2、实施效果

《汉语拼音》教学课件的实施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反馈来评估。如果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习反馈良好,那么课件的实施效果就是有效的。朱自清《背影》教学课件一、导入新课

1、交流作者情况,了解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主要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等。

2、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

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好记号。

211、交流、讨论。学生质疑并解决,重点词语作上记号。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复述课文。

2、学生评价并复述,纠正不当之处。

3、思考: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作者一共几次提到了背影?

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

开头:点题背影

中间:回忆背影

父亲送“我”上车——买橘子——分别时——总在望父背影后别后思念

结尾:照应背影

三、品读课文

1、父子浦口送别时父亲的“背影”对“我”的触动是什么?当“我”看到父亲的“背影”时,“我”流泪了,这表现了什么?注意领会作者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生活与感情。

讨论并归纳:被父亲不顾艰难给“我”买橘子而感动,被父亲因“我”的离开而流泪而感动。

2、找出文中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几句话,并体会它所含有的深意。学生讨论、交流。

四、探究活动

你认为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太平常了,没有什么闪光点及动人之处,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让学生阅读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一段话,即:“父亲爬上那边月台时……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让事生谈谈对“‘这一特殊时刻’的‘特殊情境’”的理解。学生讨论、交流。进而理解望父买橘这一平常的事情中所包含的浓浓的父子深情。结合课后练习四播放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加深学生的感悟。然后让学谈观后感。让学生意识到父母的爱不一定轰轰烈烈,它太平凡了;也许恰恰就体现在这样琐碎的小事上。不过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早已习以为常了。可是我们不一定能领会到里面那深厚的情意。并让学生懂得只有细心体会才能真正领会到家长对你的爱。

五、小结全文

本文写作者离开南京去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的情形,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全文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爱护。《春》朱自清教学课件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美景。

2、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写景中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对笔下的景物作全面的描摹,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进行描写。

三、教学难点:

1、搞清文中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2、对情景交融特点的理解。

四、教学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季节,它生气勃勃,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究竟有哪些迷人之处?让我们到课文《春》中去寻找答案。

(二)教学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要求:注意语气,突出新意。

2、这一段有什么作用?它告诉我们什么?(明确:这一段开篇点题,总领下文。作者通过反复琢磨,最后把题目定为“春”,以后各段都是围绕它展开描写的。)

3、在描写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春天?(明确:有骨的。上学期有一篇课文是《济南的冬天》,比较一下,同样是写一个地方的季节,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参考:山城济南,四面环山,花木向阳,多有温差,春秋季分明,雪后冬天分明。春风送暖,百花争艳,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春。作者写的是真实的济南吗?这是他心中的济南。同是济南人,作者与老舍对春的感受会一样吗?这仅仅是济南春天的美景吗?不,它同样代表了整个春天。)

4、充满希望的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明确:通过比较《济南的冬天》与《春》在写法与内容上的不同,领会春天的特点。)参考:阳光明媚,鲜花灿烂,生命充满了希望。青年人,更应该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与希望。愿我们的生活之树常绿常新,让如诗如画的春天永远伴随我们度过人生的每一天!)

5、这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明确:叠词的运用有强调作用。“盼望着”表达热切盼望春天的到来;“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拟人化,写出了人对春天的向往。

6、感情朗读,体会开头盼春的急切心情。齐读第一段。

(三)教学第二段。

7、散读第二段。要求: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