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二单元习作正式稿_第1页
六上第二单元习作正式稿_第2页
六上第二单元习作正式稿_第3页
六上第二单元习作正式稿_第4页
六上第二单元习作正式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语交际·习作二》瑞安市实验小学蔡建平教学目标:1.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项有关民风民俗的习作内容。2.能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写出民风民俗的特点。3、通过口语交际和讨论,发现习作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课前准备: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本组课文学习中,你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2.师小结: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二、畅所欲言,感受民俗1.小组内交流(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2.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1)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2)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4.教师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激发习作兴趣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二、交流,确定习作内容1.你对哪些民风民俗最感兴趣?对此有了哪些了解?通过交流总结:节日习俗: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特色饮食:温州鱼丸、双炊糕、猪油糕……民间艺术:瑞安鼓词、浙江越剧、北京京剧……地方民俗:泰顺百家宴、莘塍庙会……2.教师总结:抓住地方特色,反映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啊!三、交流,学习习作表达1、回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在选材上与表达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2、小结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内容和表达方法。课文民风民俗语言表达特点《北京的春节》节日风俗按时间顺序写详略得当《藏戏》地方艺术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写运用比喻、反问、夸张等手法《各具特色的民居》地方民俗先概括后具体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和田的维吾尔》民族风俗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写四、交流,确定习作构思单1、出示习作构思单填写。第二单元习作构思单一、习作题目:1.本次习作我选择的内容是2.我写这篇习作是想表达3.我想选择以下内容具体写:(1)(2)(3)(4)4.我想采用什么结构写:二、习作提纲:1.2.3.4.2、交流习作构思。3、修改习作构思。五、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第三课时(习作讲评)一、评改作文1.评讲习作题目。(1)切记大而笼统。(2)体现地方特色。(3)赏析优秀题目:《奇特的蒙古族》、《瑞安的端午节》、《咱们的春节》、《家乡的美食》、《瑞安鼓词》……2.评讲习作选材。(1)切入点小;(2)体现地方特色;(3)赏析优秀选材:泰顺百家宴、广州的春节、瑞安鼓词、温州小吃……3、评讲习作表达。(1)按一定顺序写;(2)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具体描写;(3)体现地方特色;(4)字里行间表达喜爱之情;(5)赏析优秀表达:丁愚昔《温州小吃》——条理清楚;苏奕淳《泰顺百家宴》——仿照《藏戏》表达特色;陈晋彬《咱们的春节》——各段声音开头,引人入胜;李可也《家乡的中秋节》——引用诗句恰如其分;(6)对比表达,尝试修改吴舒逸《草原上的蒙古族》魏泽俊《蒙古族的礼仪和服饰》二、自我修改,同桌互改。三、誊抄作文。板书:节日习俗: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习作内容特色饮食:温州鱼丸、双炊糕、猪油糕……民间艺术:瑞安鼓词、浙江越剧、北京京剧……地方民俗:泰顺百家宴、莘塍庙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