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金钱一枚金币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10金钱一枚金币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10金钱一枚金币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3页
10金钱一枚金币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4页
10金钱一枚金币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重点难点1.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的思路,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要以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教学课时两课时知识点详解知识点详解☜从前有个老人,他有一个花钱如流水而且很懒惰的儿子。①不但花钱如流水,而且很懒惰。①不但花钱如流水,而且很懒惰。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②老人很勤劳,而且非常节俭,这与儿子的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③说明老人的每一分钱都是靠自己辛勤劳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他看到儿子花钱如流水而且很懒惰,对儿子的行为极其痛恨和失望。[②老人的特点是什么?]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②老人很勤劳,而且非常节俭,这与儿子的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③说明老人的每一分钱都是靠自己辛勤劳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他看到儿子花钱如流水而且很懒惰,对儿子的行为极其痛恨和失望。“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句导读:看到儿子懒惰成性,花钱如流水,老人终于作出了“不把财产留给儿子”的决定,引出了下文对母亲行为的叙述。]母亲听了非常难受,替儿子辩解道:“怎么——他哪能什么都不会呀?”❶挣钱:❶挣钱:通过劳动获取金钱。❷财产:国家集体或个人拥有的有形财产(如金钱、房屋、土地)和无形财产(如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总和。“好,要是他行,就叫他挣钱❶去!哪怕挣一枚金币也好,我就把全部财产❷都给他。”“好。”妻子说。[句导读:夫妻二人的对话反映出二人对儿子截然不同的态度,丈夫对儿子极为失望,妻子则一味袒护儿子,这也正是父爱与母爱的区别。]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事情的起因。老人决定让儿子自己去挣钱,如果儿子能挣到一枚金币,老人就把全部财产都给他。她来到儿子跟前,给他一枚金币,教❸❸教,这里读作jiāo,不要读jiào。他说:❸教,这里读作jiāo,不要读jiào。儿子就这样做了,傍晚回来,把金币交给爸爸。爸爸接过金币,扔进火炉里。[句导读:面对儿子交回来的金币,父亲二话不说直接扔进火炉里,说明父亲根本就不相信儿子。]“这不是你挣来的。”他说。儿子笑了起来,走开了。④儿子的钱来得很容易,所以他根本不在乎父亲把钱扔进火里。[④④儿子的钱来得很容易,所以他根本不在乎父亲把钱扔进火里。妈妈又给儿子一枚金币说:“明天你到山里逛逛去,到傍晚,要跑两里路,跑得浑身冒汗,然后到你爸爸跟前,对他说:‘这枚金币挣来可不容易啊!’”⑤说明妈妈对儿子非常溺爱,正是因为这样,儿子才一直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养成了花钱如流水、懒惰的恶习。⑤说明妈妈对儿子非常溺爱,正是因为这样,儿子才一直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养成了花钱如流水、懒惰的恶习。儿子就这样做了,到傍晚,筋疲力尽、满头大汗地跑到爸爸跟前说:“爸爸,你看,我浑身都湿透了!这枚金币挣来可不容易啊!”爸爸接过金币,又把它扔进火炉里。“别骗我了,孩子,”爸爸说,“这不是你挣来的。”[句导读:“别骗我了”说明父亲对儿子相当了解,言语中显示出对儿子的失望。]⑥“儿子又笑”证实了父亲的猜测是正确的,他对被扔进火炉的金币不重视,说明他拿来的钱依旧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❹得,在这里读děi,不能读成dé。儿子又笑了起来,走开了。[⑥“儿子又笑”说明了什么?]第二部分(第9~20自然段):母亲两次送给儿子金币,两次都被父亲识破。妈妈晓得事情不行了,就说:“不,孩子呀,不能再骗爸爸了,你得❹自己挣钱去,找活干,哪怕一天挣两文钱也好,把挣来的钱交给爸爸,他会相信你的。”[句导读:两次设局,两次被识破,母亲意识到不能再这样欺骗下去,于是劝慰儿子要靠自己挣钱来赢得父亲的信任,这也是促使儿子转变的根本原因。]儿子听了妈妈的话,走了,真的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活。❺庄稼:生长着的农作物(多指粮食作物)。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❺,又帮着那个盖房子,挣够了一枚金币,带回来交给爸爸。老人接过金币,仍然把它扔进火炉里。⑦重点句解析:写出了儿子对这枚金币的态度,与前两次的“儿子笑了起来”形成对比。因为前两次扔的金币是妈妈给的❺庄稼:生长着的农作物(多指粮食作物)。⑦重点句解析:写出了儿子对这枚金币的态度,与前两次的“儿子笑了起来”形成对比。因为前两次扔的金币是妈妈给的,来得很容易,而第三次的金币是他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来之不易,所以他才会这样。段导读:写儿子靠自己的劳动挣了一枚金币交给爸爸,可爸爸仍旧把金币扔进了火炉里。“不,孩子,这也不是你挣来的!”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⑧说明儿子极为气愤。儿子辛勤劳动,好不容易挣来一枚金币,现在却被扔进了火炉,那扔进去的,不只是金币,更是他整整一个星期的血汗,这表明儿子终于知道了挣钱的辛苦。⑨⑧说明儿子极为气愤。儿子辛勤劳动,好不容易挣来一枚金币,现在却被扔进了火炉,那扔进去的,不只是金币,更是他整整一个星期的血汗,这表明儿子终于知道了挣钱的辛苦。⑨父亲之所以相信这是儿子自己挣来的钱,是因为他看到儿子用手从熊熊大火中把金币抓出来,儿子由从前不珍惜钱到现在珍惜钱了,父亲为儿子的改变而感到高兴。“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事,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⑧“你疯啦”说明了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说?]这时老人说:“现在,我相信这是你自己挣来的钱了!”[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第三部分(第21~28自然段):儿子劳动一个星期挣得一枚金币,不能忍受父亲把它扔进火炉里,因而得到了父亲的认可。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清课文思路。生字、新词卡片。一导入新课1.交流“钱能做什么”的课前问题。(1)学生互相汇报调查结果:10元钱能做什么?(2)老师小结:调查充分说明了钱的重要性。2.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看看围绕一枚金币发生的故事。(板书课文题目:一枚金币)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新词1.提出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2.学生初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3.交流汇报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认识多音字“差”。差:在“苦差使”中读“chāi”。“差”还有三个读音,分别是“chā”“chà”“cī”。请学生分别组词。(2)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重点指导学生记忆以下生字字形。惰:左右结构。左边是“忄”,右上边是“左”,右下边是变形的“月”,合起来就是“惰”。筋:上下结构。上边是“”,左下边是“月”,右下边是“力”,合起来就是“筋”。用与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其他生字的字形。币—巾懒—赖俭—检挣—睁筋—肋4.理解词语的意思。省吃俭用:形容生活上精打细算,十分俭朴。懒惰: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都没有。辩解: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长大后懒惰而且花钱如流水,非常失望。他决定将所有的财产送给别人,除非儿子自己去挣一枚金币。母亲放纵儿子蒙骗老人,两次都被识破,最后只好劝儿子自己去挣一枚金币。老人第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时,儿子因“受不了”而“大声叫”,老人这才相信这枚金币是儿子挣来的。)2.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学生甲:事情的起因是老人有一个花钱如流水而且懒惰的儿子。学生乙:事情的经过是记叙一枚金币的故事。3.请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找出写老人和儿子三次对话的部分。课文情节简单,内涵却相当丰富。如果认真阅读,必然会产生许多疑问,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其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为什么父亲要把金币扔到火炉里?前两次儿子为什么笑了,第三次为什么要从熊熊大火中抓金币?这些问题,正是学生理解课文的突破点。学生在阅读中易形成一种角色认同,利用这点,让他们进行角色置换:“假如你就是那个儿子,你这时笑什么?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这样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儿子,用儿子的口吻,说出他当时的想法,从而很好地理解人物心情。在体会父亲失望痛苦的心情和儿子挣钱的辛苦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最后指导学生谈怎样看待父母的钱,作压岁钱使用情况调查。此举真正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使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又指导了学生的行动。1.选字填空。俭检(检)查节(俭)(检)验勤(俭)(俭)朴傍榜(榜)样(傍)晚光荣(榜)依山(傍)水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勤劳—(懒惰)浪费—(节省)3.照样子,组词语。例: 脑——筋——骨金——钱——币 节——省——心偷——懒——惰4.语林风车。绕口令肩背一匹布,手提一瓶醋,走了一里路,看见一只兔。卸了布,放下醋,去捉兔。跑了兔,丢了布,洒了醋。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要以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实物投影。一检查复习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整体感悟课文内容1.学生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受不了”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把有关句子画出来。(两次。一次是老人“受不了”,一次是儿子“受不了”。)2.老人因为什么“受不了”了?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甲:因为老人对自己的儿子很失望,所以“受不了”了。学生乙:从“从前有个老人,他有一个花钱如流水而且很懒惰的儿子。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看出来的。3.提问:夫妻俩商讨的结果是怎样的?(让儿子去挣钱。哪怕挣一枚金币也好,做到了就把全部财产都给他。)4.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老人与妻子的对话,体会老人的失望和痛苦的心情。5.分组学习讨论:读老人与儿子的三次对话,重点读一读描写儿子的表情和动作的句子,思考前两次老人扔掉儿子的金币时,儿子只是笑笑而已,第三次为什么会不同。6.投影出示学生找到的描写儿子的表情、动作的重点句子。(1)儿子笑了起来,走开了。(2)儿子又笑了起来,走开了。(3)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事,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学生甲:因为前两次是母亲放纵儿子蒙骗老人,被老人识破,儿子觉得无所谓,很冷漠地离开了。这次却是自己辛苦劳动所得,还不被认可,很伤心。学生乙:因为儿子看到自己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活才得到的一枚金币被扔进火炉,伤心与气愤使他难以忍受。7.老师引导学生读最后一次对话。(1)想象儿子在一个星期的工作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甲:儿子在收割庄稼时手磨出了泡。学生乙:儿子在盖房子时搬木头累得气喘吁吁,还吃不饱饭。(2)讨论交流:对老人、儿子的话分别读出什么语气?学生丙:对儿子的话应读出伤心和愤怒的语气;对老人的话应读出失望、痛苦、无奈和惊喜的语气。8.分角色朗读这三次对话。老师引导:随着事情的发展,人物情绪也在发生变化。要读出这种变化,朗读的语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等。分组练读,汇报读,评议谁读出了人物情绪的变化。三总结全文1.对比儿子前两次的表现,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甲:我体会到哪怕是一枚金币,只要是自己亲手挣来的,也是宝贵的。学生乙:我体会到我们不能做金钱的奴隶,不劳而获得到的金钱,是没有意义的。学生丙:我想老人是想让儿子懂得要以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2.老师总结。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创造出的财富才有意义,才最值得珍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引导学生感悟父亲和儿子的特点,分别去体验父亲和儿子的心情,体会两个“受不了”。引导学生读通文本,并让学生从文中找到形容父亲的词语是“辛勤”“省吃俭用”,形容儿子的词语是“懒惰”“花钱如流水”。学生从中感悟到这对父子截然不同的特点,从而理解到父亲“受不了”的原因:面对儿子的失望与痛苦而感到“受不了”。儿子的“受不了”:他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一枚金币不被认可感到伤心与气愤而“受不了”。此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丰富文本内容:想象儿子挣那一枚金币的辛苦,使学生感悟到儿子挣钱的艰辛,从而体会儿子后来“受不了”的心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抓住母亲、孩子和父亲的前后变化,理解人物的思想变化过程,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大胆猜测人物的内心独白,并通过课堂小练笔对孩子进行表达能力训练,使学生在受到语言熏陶的同时,建立起金钱与劳动的正确认识。1.照样子,先想一想两个词语间有什么联系,再用它们写句子。天空、茶:一架飞机在天空中飞行,乘客在座舱里面喝茶。(1)脑筋、开辟:只要肯动脑筋,就能开辟出一条走向成功的路。(2)大海、头发:她有一双如大海般深邃的眼睛,一头如海藻般浓密的头发。(3)节省、身体:不要太节省了,身体要紧。2.把歇后语补充完整,再写出两个。(1)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掸)子](2)电线杆上晒衣服——(好大的架子)(3)对着月亮攀谈——(空话连篇)(4)对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