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_第1页
21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_第2页
21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核电站性胃恶性病变(pgml)的发病率非常低,仅为胃肠道肿瘤的1%4%,但为最常见的核电站外恶性淋巴结。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钡餐造影及胃镜易漏诊或误诊为胃癌,而两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完全不同。由于螺旋CT近几年在空腔脏器疾病的诊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本文总结了2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肠气钡双对比造影(GI)和CT表现,以提高其术前诊断水平。1材料和方法1.1男、女检查方法本文收集了21例经胃镜活检和手术证实为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23岁~73岁,平均53岁。其中行GI检查7例,CT检查17例,均行两者检查3例。临床表现均有腹痛或腹胀,纳差10例,黑便7例,消瘦6例。1.2通径法检测,主张未扫前行动脉期和静脉期,导致动期延迟GI检查:检查前禁食12小时,口服产气粉1袋(8克),220%硫酸钡溶液90ml,行常规上消化道气钡双对比造影。CT检查:检查前禁食10小时以上,3例扫描前10分钟口服3%泛影葡胺1000ml,14例口服等渗甘露醇800~1000ml。使用CT机器为GEHispeed(单螺旋)和Sensation16(多排螺旋)。平扫后行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25S~30S,静脉期延迟70S。对比剂为欧乃派克90ml,注射速率2.5~3.0ml/s。层厚7mm,重建间隔7mm。1.3ct检查中ct检查情况统计病变部位、GI检查胃有无充盈缺损、胃腔扩张及收缩情况,CT检查的胃壁厚度(>5mm为胃壁增厚)、密度、强化程度,有无溃疡及肿块、胃腔有无狭窄及扩张,胃周淋巴结有无肿大,肝脏有无转移病灶。2ct主要表现21例PGML中,病变位于胃底7例,胃体17例(占81%),胃窦18例(占85.7%),同时累及胃体和胃窦15例(占71.4%),胃体和胃底9例(占43%),累及全胃7例(占33%)。GI表现为多发结节状充盈缺损、胃壁不光整呈波浪状5例,胃底、体多发肿块1例(图1,2),肿块邻近粘膜皱襞被推移,无明显破坏。胃腔可扩张及收缩5例,胃腔狭窄1例,表现正常1例。CT表现为胃壁均匀增厚、内壁光整7例,不均匀增厚、内壁不光整10例,伴有肿块4例,形成直径2.5cm以上大溃疡4例。胃壁增厚为0.6cm~4cm,增厚胃壁平扫CT值为34HU~45HU,动脉期36HU~58HU,静脉期50HU~90HU,其中14例(82.3%)静脉期<65HU,增强幅度为14HU~25HU,病理结果为B细胞淋巴瘤。另外3例静脉期CT值为84HU~90HU,其中2例病理为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为T细胞霍奇金淋巴瘤。增厚胃壁强化均匀15例(占88%),见小片状坏死2例,粘膜线完整、强化明显4例。胃腔无明显狭窄且三期扫描形态可变7例,不规则狭窄10例。以胃壁增厚为主的浸润型14例(82.3%),以肿块为主要表现的肿块型3例,形成大溃疡的溃疡型4例,溃疡直径>2.5cm,其中1例溃疡直径达4cm,2例分别见3个以上多发溃疡。其中4例经化疗后CT复查胃壁厚度及强化正常。周围淋巴结肿大13例,肝脏均未见转移性病灶。3胃壁水肿的表现依据胃原发性淋巴瘤几乎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可分为: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约占胃淋巴瘤30%~35%,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约占50%~60%;其余为套细胞淋巴瘤、滤泡型淋巴瘤或T淋巴细胞淋巴瘤等,约占5%。MALT淋巴瘤,应用HP根治方案或选择病灶野局部放疗或化疗后,多可获得痊愈,而避免手术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近10年来,对于弥漫性大B细胞型等侵袭性胃淋巴瘤早期患者,采取保留胃的非手术治疗-化疗联合局部放疗,可在保持或提高传统手术治疗疗效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应用X线、CT和胃镜检查而非手术切除作出胃原发性淋巴瘤的准确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组病例中,肿瘤累及胃窦、胃体并同时累及这2个部位分别为18例(85.7%)、17例(81%)和15例(占71.4%)。累及胃体和胃底9例(占43%),累及全胃7例(占33%)。而胃癌位于胃窦占30%,胃体30%,胃底贲门30%,累及全胃10%。因此,胃窦和胃体是PGML的好发部位,并且常常同时侵犯胃窦和胃体或胃体和胃底两个以上部位,与胃癌的发病不同。本组7例GI检查中,5例表现为胃窦和胃体多发的颗粒状、结节状充盈缺损,局部粘膜中断、消失,胃壁不光整呈波浪状,其中4例及另1例胃底、体多发肿块的胃腔扩张良好,可见蠕动,胃腔狭窄不明显,与胃癌表现不同。这些表现与文献报道的“鹅卵石样充盈缺损及可见蠕动波”一致。这是由于胃淋巴瘤源于胃粘膜固有层与粘膜下层,易沿着粘膜下浸润生长,肿瘤较少产生纤维组织而引起胃壁变硬、收缩,因此,常常胃壁较软,可有收缩和蠕动,而胃腔狭窄不明显。因此,GI检查时发现胃壁浸润型病变,可见多发结节状充盈缺损或多发的较大肿块,而邻近粘膜被推移、展平而破坏不明显,胃腔可扩张而狭窄不明显时,须考虑原发性胃淋巴瘤,胃镜活检时须多点深取,以免取材表浅、病理结果阴性而漏诊。但是,由于肿瘤组织在粘膜下浸润生长,粘膜破坏不明显,亦未形成较大的肿块表现为充盈缺损,胃蠕动功能尚存在时,GI检查易于漏诊,这时CT检查发现胃壁增厚则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17例CT检查中,无1例肝脏转移病灶,均表现为胃壁均匀(7/17例)或不均匀(10/17例)增厚,内壁光整、或不光整呈波浪状,均反映了肿瘤组织沿着胃壁的浸润性生长。其中CT多数表现为浸润型(14例,占82.3%),少数表现为溃疡型和肿块型,形成的溃疡大,直径为2cm~4cm,其中2例分别见3个及4个多发溃疡。而胃癌的溃疡常单发,较少为4cm以上的大溃疡。增厚胃壁中,大多数(15例,占88%)密度均匀且增强后强化亦均匀,仅少数(2例,12%)肿瘤中可见小片状低密度坏死,并且大多数(14例,82.3%)静脉期CT值<65HU,呈轻、中度强化,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因为B细胞胃淋巴瘤病理上细胞密集,血供不丰富,除极少数类型或肿瘤很大血供不足外,多不发生较大片状坏死和液化,显微镜下所见微小坏死灶,CT扫描不易显示密度差异而显得密度均匀。另3例MALT和T细胞NHL静脉期CT值>84HU,是否由于其血供较丰富与B细胞NHL不同而强化明显,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组病例中4例清楚显示明显强化的线形胃粘膜层,粘膜以下的肿瘤轻度强化,胃壁呈明显强化的粘膜层与轻、中度强化的肿瘤组织两层结构。这也表明肿瘤在粘膜以下浸润生长而粘膜层破坏不明显的病理表现,与胃癌首先破坏粘膜层不同。因此,这种PGML胃镜检查和活检结果容易阴性,这时,如果CT提示淋巴瘤,胃镜活检时多行深部取材或行穿刺活检就可获得准确的病理诊断。另外,部分PGML(7例,41%)虽有胃壁增厚,但在三期扫描中仔细观察,胃腔形态可变,狭窄不明显,与GI检查表现一致,与浸润型胃癌引起胃腔狭窄、僵硬、形态固定的“革带状”胃显著不同。总之,胃淋巴瘤患者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内镜活检有时难以取到深部浸润的肿瘤组织而不能作出准确诊断。GI检查时多表现为多发结节状充盈缺损或多发肿块,周围粘膜皱襞推移、破坏不明显,可见收缩和扩张;CT扫描可见胃壁增厚,多密度均匀,呈轻、中度均匀强化,或呈粘膜线完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