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概述-PLC基础知识_第1页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PLC基础知识_第2页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PLC基础知识_第3页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PLC基础知识_第4页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PLC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三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PLC基础知识3.1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它采用电子编程来实现对工业现场的自动化控制。由于可编程控制器具有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可靠性高、体积小、功耗低、适用于在工业化的环境下运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成为各行各业的通用控制产品。

20世纪70年代前,工业生产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其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缺点:灵活性差、可靠性低。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家——通用汽车公司(GM)为了适应汽车型号不断更新的需要,提出了十条技术指标在社会上公开招标,制造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提出了研制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设想,即:(1)能用于工业现场。(2)能改变其控制“逻辑”,而不需要改变元件和内部接线。(3)出现故障时易于诊断和维修。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PLC,并在GM公司汽车生产线上首次应用成功。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PLC采用了16位(少数32位)微处理器,使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概念、设计和性能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增加了数值运算、模拟量处理及联网通信等功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controller,PC)。但为了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相区别,仍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为PLC。

下图所示为继电器电气控制系统和PLC电气控制系统框图。可以看出,它们的控制方式不同,继电器控制属于继电器硬件连线控制方式,PLC控制属于存储程序控制方式典型的继电器、PLC控制系统组成

PLC控制系统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PLC由硬件系统(hardwaresystem)和软件系统(softwaresystem)组成,如下图所示。其中,软件系统包括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硬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和电源五大部分组成。

PLC的基本组成一、PLC的基本组成PLC的硬件基本结构图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是PLC的核心。PLC中所配置的CPU随机型不同而不同,主要有三类:通用微处理器(如Z80、8086、80286等)、单片微处理器(如8031、8096等)和位片式微处理器(如AMD29W等)。小型PLC大多采用8位通用微处理器和单片微处理器;中型PLC大多采用16位通用微处理器和单片微处理器;大型PLC大多采用高速位片式微处理器。S7-200系列PLC的CPU类型有CPU221、CPU222、CPU224、CPU224XP、CPU226和CPU226XM,其型号选择见表1-1。中央处理器1.

CPU在系统监控程序的控制下处于STOP、TERM和RUN三种工作方式,其主要功能如下。(1)编程时接受并存储从编程器输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并能进行修改或更新。(2)以扫描的方式接受现场输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并将输入状态表(输入继电器)和数据存入输入映像寄存器。(3)从存储器中逐条读出用户程序,经解读用户逻辑,完成用户程序中规定的各种任务,更新输出映像寄存器的内容。(4)根据输出所存电路的有关内容实现输出控制。(5)执行各种诊断程序。存储器2.

PLC的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只读存储器(EEPROM)和随机存储器(RAM),系统程序存放在ROM中,中间运算数据存放在RAM中;用户程序也可以存放在RAM或EEPROM中,掉电时,则自动保存到ROM或高能电池支持的RAM中。

输入/输出模块(I/O模块)是PLC和工业控制现场各类信号连接的部件。其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根据电路的结构形式不同,输入/输出模块可分为开关量和模拟量两大类,其中模拟量I/O模块要经过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数/模转换器(D/A转换器)实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输入/输出模块3.PLC的等效电路

(1)输入模块。输入模块是PLC内部输入接口电路,其作用是将PLC外部电路(如行程开关、按钮、传感器等)提供的、符合PLC输入电路要求的电压信号,通过光耦电路送到PLC内部电路。根据常用输入接口电路电压类型和电路形式的不同,输入接口分为直流输入式和交流输入式两类,如图所示。图1-5输入接口电路图(2)输出模块。输出模块是PLC输出接口电路用来将CPU运算的结果传送给输出端的电路元件,以控制其接通或断开,从而驱动被控负载(电磁铁、继电器、接触器线圈等)。依据不同负载工作电路,PLC输出接口电路有继电器式输出(见下图)、晶闸管式输出和晶体管式输出三种类型。图1-6继电器式输出接口电路图在继电器式输出接口电路中,CPU可根据程序执行的结果,使PLC内设继电器线圈通电,带动触点闭合,通过继电器闭合的触点,由外部电源驱动交、直流负载。其优点是过载能力强,交、直流负载皆宜。但它存在动作速度较慢,使用寿命有限等问题。在晶闸管式输出接口电路中,CPU通过光耦电路的驱动,使双向晶闸管通断,驱动交流负载,如图(a)所示;在晶体管式输出接口电路中,CPU通过光耦电路的驱动,使晶体管通断,驱动直流负载,如图(b)所示。两者的优点是均为无触点控制系统,不存在电弧现象,而且开关速度快,但缺点是半导体器件过载能力差。图1-7无触点输出接口电路图

在晶闸管式输出接口电路中,CPU通过光耦电路的驱动,使双向晶闸管通断,驱动交流负载;在晶体管式输出接口电路中,CPU通过光耦电路的驱动,使晶体管通断,驱动直流负载。两者的优点是均为无触点控制系统,不存在电弧现象,而且开关速度快,但缺点是半导体器件过载能力差。从上述三种PLC输出电路可以看出,继电器、晶体管和晶闸管作为输出端的开关元件,受PLC的输出指令控制,仅完成接通或断开与相应输出端相连的负载回路的任务,而不提供负载回路的工作电源。(3)公共端点。通常在PLC内部将一组输入/输出电路的公共端连在一起,共用一个公共端点,以减少PLC的外部接线。PLC一般以三四个输出或输入接点为一组,在PLC内部连成一个输出公共端,公共端点之间是绝缘隔离的。分组后,不同的负载可以采用不同的驱动电源。PC公共端接线如下图所示。CPU224型PLC输入/输出电路公共端点分组连接图接口电路4.(1)I/O扩展接口电路(2)外设通信接口电路

I/O扩展接口电路连接I/O扩展单元,可以用来扩充开关量I/O点数和增加模拟量I/O端子。I/O扩展接口电路采用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两种电路形式。外设通信接口电路连接手持编程器或其他图形编辑器、文本显示器,并能组成PLC的控制网络,可以实现编程、监控、联网等功能。电源5.

PLC外接供电电源分为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两种,交流电源幅值为85~264V,直流电源幅值为24V。同时,PLC内部配有一个专用开关式稳压电源,将交流或直流供电电源转化为其内部电路所需要的工作电源(5V直流),也可为外部输入元件提供24V直流电源(仅供输入端子使用)。软件系统6.(1)系统程序。系统程序与PLC的硬件组成有关,由PLC制造厂商设计编写,一般包括系统诊断程序、输入处理程序、编译程序、信息传送程序、监控程序等,完成系统诊断、命令解释、功能子程序调用管理、逻辑运算、通信及各种参数设定等功能,提供PLC运行的平台。系统程序关系到PLC的性能,而且在PLC使用过程中不会变动,由制造厂商直接固化在ROM、PROM或EPROM中。(2)用户程序。用户程序是随PLC的控制对象而定的,它是由用户根据对象生产工艺的控制要求,利用PLC编程语言而编制的应用程序。为了便于读出、检查和修改,用户程序一般存于静态RAM中,用锂电池作为后备电源,以保证掉电时不会丢失信息。为了防止干扰对RAM中程序的破坏,当用户程序运行正常不需要改变时,可将其固化在EPROM中。现在有许多PLC直接采用EEPROM作为用户存储器。

PLC的CPU采取循环扫描工作方式执行用户任务,用户程序运行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PLC的一个机器扫描周期,简称扫描周期,分为CPU自诊断、处理通信请求、读输入、执行程序(CPU处于RUN状态)和写输出(输出刷新)5个阶段,如图所示。PLC的CPU扫描周期(1)执行CPU自诊断。每次扫描开始,先执行一次自诊断程序,对各输入/输出点、存储器和CPU等进行诊断。诊断的方法通常是测试出各部分的当前状态,并与正常的标准状态进行比较,若两者一致,说明各部分工作正常;若不一致,则认为有故障。此时,PLC立即启动关机程序,保留现行工作状态,并关断所有输出点,然后停机。(2)处理通信请求。诊断结束后,如果没有发现故障,PLC将继续往下扫描,检查是否有编程器等的通信请求。如果有故障就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接受编程器的命令,把要显示的状态数据、出错信息送给编程器显示等。(3)读输入。在读输入阶段,CPU对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输入信息进行处理。①数字量输入信息的处理。每次扫描周期开始,先读数字输入点的当前值,然后写到输入映像寄存器区域。在之后的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CPU访问输入映像寄存器区域,而不是读取输入端口状态,输入信号的变化不会影响输入映像寄存器的状态;通常要求输入信号有足够的脉冲宽度才能被响应。②模拟量输入信息的处理。在处理模拟量输入信息时,用户可以对每个模拟通道选择数字滤波器,即对模拟通道设置滤波功能。变化缓慢的输入信号可以选择数字滤波,高速变化信号不能选择数字滤波。如果选择了数字滤波器,CPU在每个扫描周期自动刷新模拟输入,执行滤波功能并存储滤波值(平均值)。当选用模拟输入时,读取该滤波值。(4)执行程序。PLC按照梯形图的顺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地逐行扫描,CPU从用户程序的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直到最后一条指令结束,程序运行的结果存放在输出映像寄存器区域。在此阶段,允许对数字量I/O指令和不设置数字滤波的模拟量I/O指令进行处理。扫描周期的各部分,均可对中断事件进行响应。(5)写输出。在每个扫描周期的结尾,CPU把存放在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输出给数字量输出端点(写入输出锁存器中,保证输出状态不会发生突变),更新输出状态。当CPU操作模式从RUN状态切换到STOP状态时,数字量输出可设置为输出表中定义的值或当前值;模拟量输出保持最后写的值;默认设置是关闭数字量输出。

CPU的工作方式主要有STOP(停止)和RUN(运行)两种,可以通过指令、编程软件和拨动开关来设定。CPU在STOP工作方式下,不执行程序,此时,可以向CPU装载程序或进行系统设置;CPU在RUN工作方式下,运行用户程序。CPU的工作过程2.CPU工作过程示意图(1)输入I/O刷新阶段。①CPU对输入状态进行扫描,由输入电路采样输入端子送入PLC允许信息(数字或模拟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入输入映像寄存器中,实现输入映像寄存器刷新,即内容更新。②对输入状态的扫描只在输入采样阶段进行,只有此时才能实现输入映像寄存器刷新,即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或输出阶段,即使输入端状态发生变化,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改变,只有到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才能被读入(输入响应滞后)。(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CPU对用户程序进行“自左而右,自上而下”的逐行扫描,同时对输入(输出)映像寄存器进行读操作,完成每条指令执行,结果存入输出映像寄存器中,刷新输出映像寄存器。(3)输出I/O刷新阶段。①CPU将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内容转存到输出锁存器,实现输出锁存器刷新。②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只有在输出处理阶段才将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状态输出,在其他阶段,输出值一直保存在输出映像寄存器中(输出响应滞后)。③输出锁存器主要解决CPU与执行部件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④输出电路将程序执行结果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或模拟信号输出,驱动外部负载。

PLC的特点与性能指标三、PLC的特点1.(1)整体式结构,通用性好。整体式结构是将PLC的中央处理器单元、输入/输出部件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并连同电源一起装在一个标准机壳内,形成一个箱体。这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通过输入/输出端子与外部设备连接。一般小型PLC常采用这种结构,它适用于单机自动控制。(2)模块品种丰富,扩展性好,功能强大。PLC通过预留I/O扩展口来连接扩展模块,如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网络模块、PID模块、位控模块、伺服与步进驱动模块等。这种结构形式配置灵活,装配方便,便于扩展,用户根据控制要求灵活地组合各种模块,可以构成规模不同的控制系统。(3)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指的是PLC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timebetweenfailure,MTBF),即指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目前,各生产厂家的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都远大于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IEC)规定的10万小时的标准,工业界称为无故障设备,故现在的PLC性能指标不再列出MTBF。由于工业生产过程经常昼夜连续,工业现场环境恶劣,各种电磁干扰特别严重,PLC在设计、制作和元器件的选取上,采用了精选、高度集成化和冗余量大等一系列措施,对所有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均采取光电隔离措施,对各组成模块均采取屏蔽措施,系统程序具有自诊断功能,硬件采用冗余结构等,有效地抑制了外部干扰源对PLC的影响,使其能安全、可靠地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工作。其主要方法如下。①各输入端均采用RC滤波器,其滤波时间常数一般为10~20ms,对于一些高速输入端,则采用数字滤波,其滤波时间常数可用指令设定。②各模块均采用屏蔽措施,防止辐射干扰。③采用优良的开关电源。④对器件进行严格的筛选。⑤具有自诊断功能,一旦电源或软件、硬件发生异常情况,CPU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故障扩大。⑥大型PLC还采取双CPU构成冗余结构或由三个CPU构成表决系统,使可靠性进一步提高。(4)设计、安装容易,调试周期短,维护简单。PLC已实现了产品的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设计者可在规格繁多、品种齐全的PLC产品中选用高性价比的产品。PLC用软件功能代替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器件,减少了控制柜的设计、安装接线工作量;用户程序的大部分可以在实验室模拟进行,调试好后再将PLC控制系统放到生产现场联机调试,既快速、又安全方便,大大缩短了设计与调试周期;由于PLC本身的故障率极低,维修的工作量很小,而且各种模块上均有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指示灯,便于用户了解运行情况和查找故障。同时,许多PLC采用模块式结构,一旦某个模块出现故障,用户可以更换模块,使系统迅速恢复运行。此外,PLC外部控制电路虽然仍为硬连线系统,但当受控对象的控制要求改变时,可以在线使用编程器修改用户程序以满足新的控制要求,大大缩短了工艺更新所需要的时间。(5)编程简单易学。PLC编程软件大多具有汉化界面,并提供了多种面向用户的编程语言,如常用的梯形图(ladderdiagram,LAD)、指令语句表(statementlist,STL)和功能块图(functionblockdiagram,FBD)。PLC编程主要采用PC或手持式编程器,其中手持式编程器有键盘、显示功能,通过电缆线与PLC相连,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易于现场调试等优点;而PC更有利于PLC程序的输入、修改、调试、打印、存储及运行的动态监视,适用于较复杂的PLC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与维护。(6)应用广泛,发展迅猛。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PLC具有更国际化,更高性能等级,安装空间更小,更良好的Windows操作系统等优势,成为当代各种控制工程的理想控制器,广泛应用于数字量逻辑控制、运动控制、闭环过程控制、数据处理与通信联网等领域。

(1)I/O点数。PLC的I/O点数是指外部输入/输出端子的总和,又称主机的开关量I/O点数。它是描述PLC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2)存储容量。PLC的存储器由系统程序存储器、用户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三部分组成。PLC的存储容量通常指用户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容量之和,它表征系统提供给用户的可用资源,是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PLC的性能指标2.

(3)扫描速度。PLC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完成一次扫描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扫描速度与周期成反比。影响扫描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用户程序的长度和PLC产品的类型。PLC中CPU的类型、机器字长等直接影响PLC的运算精度和运行速度。

(4)指令系统。指令系统是指PLC所有指令的总和,数量越多,软件功能就越强,但掌握和应用起来也相对复杂。用户应根据实际控制要求选择合适指令功能的可编程控制器。

(5)可扩展性。小型PLC的基本单元(主机)多为开关量I/O接口,各厂家在PLC基本单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模拟量处理、高速处理、温度控制、通信等智能扩展模块。智能扩展模块的多少及性能也已成为衡量PLC产品水平的标志。

(6)通信功能。通信包括PLC之间的通信和PLC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通信主要涉及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