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料:1994年7月4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出台,《白皮书》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解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词:环境人口经济资源社会科技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环境与发展的关系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主要关联点(1)人口:人类生存系统的核心要素。既是环境变化的主因,又是其变化结果的承受者。(2)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以土地为载体,能为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3)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它组织商品生产,提供服务以及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分配。经济不可避免地需要与自然系统的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系统发生关系。(思考并探讨:上述三个关联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
2、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人类的生存需要资源的供给,如果人口增长过快,必然造成对资源的过度需求。需考虑资源“承载力”。随着技术进步和人类开发利用能力的提高,人口的资源承载力会得到增加,但是这种增加趋势随着人口容量富余空间的缩小而降低。随着可供资源潜力的缩小,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阻力的加大,即使人口消费水平不变,技术与环境产出效益所能支撑的人口增加趋势亦会自然降低。因此,人口增长必须控制在资源“承载力”以内。人口大国的旅游压力:国庆假期的北京八达岭长城人口大国的旅游压力急剧膨胀的人口(印度)人口大国的交通压力——印度火车人口大国的交通压力人口大国的交通压力——孟加拉国达卡火车站3、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经济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以其产业结构的配置状态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制约着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增长速度和存在结构等的转变。人口与经济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机制,对人口再生产的规模、结构以及就业人口的状况提出了种种适度要求。这种要求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适应从而不断满足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需要。
4、资源与经济的关系资源是经济发展必要的生产要素和投入因子,经济发展以资源为基础,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资源品种的差异性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某个地域的产业布局。经济是资源开发的动力,经济条件决定了可开发资源的数量界限。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采滥伐、过度利用等)会使资源基础受到削弱,特别是可能造成可更新资源再生能力的破坏,使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5、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在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便构成对环境的破坏。然而经济发展又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经济发展可以为环境的改善和治理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提高人类保护环境的能力。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也可能相互制约,导致恶性循环。
6、科学技术与环境科技的负效应:对环境的损害——新型化工作用下的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资源过度利用、石油化工农业发展下的农产品安全、新兴加工科技与食物安全(地沟油)等。科技发展可提高保护环境的效果与水平。二、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历程*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历程回顾(1)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提出并开始讨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问题。(2)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明确提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3)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R.Brown)出版了《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4)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5)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6)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审议通过成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missiononSustainableDevelopment--CSD)。(7)200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在全球发起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运动,目的是评估世界生态系统、植物和动物面临的威胁。(8)2002年8月,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一届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WorldSummitonSustainableDevelopment--WSSD),这是继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和1997年在纽约举行的第十九届特别联大之后,全面审查和评价《21世纪议程》执行情况,重振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会议。(9)1993年,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10)2005年5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实施目标国际研讨会首次在中国(江西)召开。表明国际社会开始非常关注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11)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正式拉开帷幕。这次大会以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为主要内容,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会议通过了倍受关注的“巴厘岛路线图”。(12)2009年1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即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可持续发展问题进入人类能否直面挑战并果断处理问题的历史关键时刻。。。。。。(13)2010年12月,联合国在墨西哥坎昆举行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磋商会,进一步深入讨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以及各国之间的缔约责任,将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进一步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14)201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官方发布了题为“我们憧憬的未来”的最终文件,成为此次峰会最重要的成果。(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两种解释)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不危害后代人的需要的前提之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思考:你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定义中的“需求”,当代人需求什么,后代人需求什么?2、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认识(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两个需求,一个限制)需求——人的基本权力,需要关注两大需求:基本需求:衣、食、住、行、就业、教育等;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自由、服务、安全、文明、美学等。限制——人人平等,不剥夺后代人的权力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满足不同阶段的人类的两大需求,提供国家、地区、个人等拥有平等的发展条件与机会。
70年代代表性物质需求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80年代代表性物质需求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以我国城市居民物质需求发展为例90年代代表性物质需求电脑音响手机21世纪初物质需求商品房+小汽车高端智能多功能数码产品(3)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物种之间地区之间公平本代人的公平: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代际间的公平:这一代人不要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公平利用有限资源:富国在利用地球资源上有优势,这一由来已久的优势取代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地球资源的合理部分来达到他们自己经济增长的机会,这是不公平的。
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处理好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持适度规模——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没有限制就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壤、生物等;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也就会衰退。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1)经济可持续发展——鼓励和强调经济增长数量增长:产品、产值等的增长;质量提高:指经济效益和经济活动质量的提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2)生态可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和良好生态环境;持续性原则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人口的严格控制、人口素质的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为条件,保证经济建设以可持续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的方式进行,人类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3)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享受;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生存与生活质量,从而使社会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位”的发展。它强调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不断提高人口质量,合理调整人口结构,实现人口与社会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消除贫困与公平分配财富。(消除区域发展不平衡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改变,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4、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可持续发展(2)公众行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购物袋采用节水措施将旧东西、书籍捐献以节俭为荣等。。。。。。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环境标志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3)清洁生产产品生产制造产品包装运输产品消费使用产品回收分离产品废弃处理环境资源的摄取原材料加工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清洁生产评估(4)生态农业
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5)绿色GDP概念: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后的计算结果。意义: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绿色GDP的优点绿色GDP=国内生产总值-生态成本-资源消耗——衡量经济增长的质量——衡量经济增长下人们的幸福感——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基本内容(1):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基本内容(2):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6)循环经济1、实证分析:围绕广东省产业转移问题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2008年5月,广东省提出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
“双转移”政策,主要产业转移安排如下:珠江三角洲: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世界闻名的绿色制造业基地和经济贸易中心;东西两翼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和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有选择地承接一部分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和辐射,同时凭借资源优势和原有的基础发展地方特色工业和海洋产业;粤北山区和贫困地区:立足本地资源,创造条件承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三、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与探讨广东省现有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共70余个,珠三角产业转移园主要集中在惠州和肇庆,共8个;粤西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分布在茂名、湛江、阳江、云浮,共19个;粤东地区的产业转移园主要分布在汕头、揭阳、潮州、汕尾,共6个;粤北及山区的产业转移园主要集中在清远、韶关、梅州、河源,共37个。其中产业转移园最多的是梅州,共12个,其次是清远和韶关共9个,最少的是汕头和潮州各1个。
思考并讨论:(1)根据你的了解,珠三角与其外围地区的资源环境差异有哪些?分别有哪些产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2)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3)珠三角实施产业转移是否真正体现了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4)你对广东省实施产业转移有何建议和良策?2、实证分析:可持续发展下的国家与地方GDP新解。材料关注1:2011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报告,我国GDP以5.879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首次超过日本(5.474万亿美元)。消息一出,举国欢呼,世界哗然,媒体争相报道,好评如潮,中国经济发展再一次引起世界关注。与此同时,日本发布新一轮国家经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未来日本经济的发展将不再以追求速度和GDP总额为导向,而是以提升国民人均收入、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为主要目标。另据初步统计,2010年,日本人均GDP约为中国人均GDP的10倍,人均寿命显著高于中国……日本森林覆盖率与环境承载力均居世界前列,日本长期维持了高水平的环境保护技术与手段……材料关注2:
2011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5.32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16万亿元,人均GDP按现行汇率计算达到7787美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和“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2011年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广东确定了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落实广东“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核心任务。2012年9—10月中央电视台对国民的“幸福感”调查:幸福是什么,你幸福吗?GDP绿色GDP排序广州市268575741951517311深圳市195465391393834622佛山市10683636789941333江门市6151585500165754茂名市5401839445442965惠州市4803938397717876揭阳市41151573648870107肇庆市41101873589980118湛江市4348730352107599东莞市57893403462037410汕头市46375443374431811地区按GDP按绿色GDP2006年广东省主要城市的绿色GDP
31个省市区2006年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序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相称2011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世纪60年代日本实现了高速增长,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公害,1970年后日本制定了法律和政策严格规范企业的污染排放,1973年的石油危机迫使日本实行节能措施和发明节能产品,这使得日本从一个公害大国变为环境优美的国家,从一个高耗能的经济体成为一个节能减排的模范经济体,环境保护、环保与低碳技术、低碳社会成为日本的代名词。但是这一成就的背后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的低速增长和90年代以后的产业空洞化、经济的超低增长或负增长。中国目前面临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处境,如果过分强调减排而使经济增长急刹车,可能会重蹈日本的覆辙,甚至比日本更严重,因为日本的环境改善发生在人均收入达到11000美元的1970年以后,而经济增长减速发生在人均收入达到16000美元的1985年以后。因此,中国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节能减排的原则。思考并讨论:(1)中日GDP的对比是否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即将进入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阶段?(2)低碳经济是否会降低我国GDP的增长?低碳经济对我国GDP而言最大的转变是什么?(3)广东省主要城市GDP与绿色GDP对比的变化说明了区域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哪些问题?(4)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排序为我们提供了什么认识?(5)应该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与公民幸福指数的关系?3、实证分析:湿地受宠——中国最大石化合资项目与广州南沙擦身而过
在广州万顷沙珠江水和伶仃洋的交汇处,形成了珠三角难得一见的鸟类天堂——湿地,
2006年曾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被慎之又慎地搁置了3年后,2010年8月,广州和这一巨无霸石化项目还是奏响了黯然神伤的离别曲。出于环保因素考虑,原来选址南沙的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最终定址湛江东海岛。尽管早有传闻,消息公布后,一些为之奔波操劳5年之久的广州官员还是哭了。这个计划投资额达90亿美元、将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合资项目与南沙擦身而过,中短期内对南沙乃至广州经济增长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南沙也由此进入了“后石化时代”,开始了寻找更高、更具发展潜力的战略产业的新时代。思考并讨论:(1)你是否了解湿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污水处理工艺》课件
- 乡村振兴意义规划
- 《连续油管技术》课件
- 《名仕商务中心》课件
- 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综合作业题带答案
- 医疗安全与不良事件
- 乙肝感染手术的处理
- 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Influencingfactors
- 音乐照护健康评估-老年康体指导 初 级 -1729700396438
- 《透析血液通路》课件
- 微景观制作课件
- 2023学年西藏省重点中学英语九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三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练习题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教六年级下册目录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设计
-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上册5篇
- 2021版特种设备目录
-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4课 未来的交通工具丨赣美版
- 最新爆破安全规程
- 主题班会课防盗
- 支委会委员选举计票单
- 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情况的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