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两篇_第1页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两篇_第2页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两篇_第3页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两篇_第4页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两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篇rttj一

8.《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会写2个生字:舍、君。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

情厚谊。

4、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

谊.。

设计特色:

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读诗、唱诗,让学生在形式多

样、充满情趣的反复诵读中,既读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

境,获得审美的愉悦,从中感受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知诗人,解题,了解时代背景

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三年级的时

候我们学过的一首王维的诗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大家还会背

吗?一起背给老师听听好不好?

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我们都知道《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

首思乡诗,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王维的另外一首诗一一《送

元二使安西》(板书题目),与之前学习的不同的是,它是一首送别诗。

2.首先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回顾作者王维。王维(701年-761年),

字摩诘,汉族,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

之称。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PPT出示)

3.解题。请同学读读诗题,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解“使”?

(师:元二,原名元常,因排行第二,因此称为元二。安西,是指唐

朝时为了通知边疆而设立的安西都护府。在老师的指点下同学们能说

出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4.那么能书擅画的王维又是怎么送别朋友的呢?我们一起来走

进古诗。

二、初读,读准音,读出节奏

1.请大家,自由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要求仔仔细细

地读上两遍,注意诗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们读正确。

2.指名读,读准生字、多音字。大家都已经读了,老师听大家

都读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舍、朝)

(1)多音字(舍、朝)

(2)诗中读音及意思:舍,古文字舍二金(余,单柱、无壁的简

易茅屋)+D(口,代表村邑),表示村邑中的茅屋。造字本义:村邑

中供旅人暂住的简易客店。

朝:造字本义:月落将尽、红日初升的大清早。

3.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好诗歌的节奏,指名读,

再指名读。

4.全班读一读。听唱读。

5.那我们学着他的样子,再读读。

6.小结。

三、想象画面,领会诗意,体味别意

过渡:刚才我们从题目中已经知道,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那么

王维又是在哪儿送?什么时候送呢?请大家再默读这首诗,并读读课

后注释,边读边思考。

(一)学习前两句,领会诗意

1.交流。读懂诗意,体会美景。

在哪儿送呢?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些?什么时候送呢?

你是从诗的哪几句知道的?指名读、再指名读。

刚才我们介绍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那么读这两句诗,你仿

佛看到了什么景物呢?

(1)雨:什么时候的雨?这雨大吗?为什么说是小雨?

(2)客舍

(3)柳树:什么样的柳树?

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朗读

这样的渭城美吗?你喜欢吗?指名读、再指名读。再指名读。男

女赛读。(出示春景PPT)

(二)品读后两句,体味别意

过渡:多么美的渭城啊!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

个如诗、如画的美景之间,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他又是

怎么送别友人的呢?我们读读后两句。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1、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2、泡:润湿。3、

客舍:旅馆。4、柳色:柳象征离别。5、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

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1.体会路途的艰辛

读了这两句,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齐

读。想想在酒席上,他们除了喝酒,还会干嘛?那么王维会说些什么

呢?

他们只喝了一杯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干嘛要一杯接一杯地喝?

以后还有机会一起喝酒吗?

那么安西又在哪呢?介绍渭城、阳关、安西的位置以及地理关系。

(出示唐代地图)

此去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当时阳关以西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让

我们一起去看看。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想想看,元二这一路上,会遇

到哪些困难?

2.创设情境,读出诗情

(1)指导读(引读)指名读、再指名读

(2)如果你是王维,你还会说什么呢?(角色扮演讨论)

(3)如果你是元二,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3.总结升华

(1)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

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一生齐:

西出阳关无故人。

(2)再看看窗外,小雨还在下着,杨柳依依,是想挽留友人的

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别离一一师引读齐读后两

(3)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

酒。一一师引读齐读后两句

就这么说呀,喝呀,喝呀,说呀,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

这哪还是一杯酒啊,这分明就是一一(板书:情)你们感受到了吗?

这是一种什么之情?(板书: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来我们一起欣赏现代语言的送别,观赏送别的画面,感受他们的

离别情吧!

四、会读,有感情

1.读全诗:(有感情朗读)

赛读(男女生赛读、左右赛读)

齐读:我们一起来送送元二吧!

2.唱诗

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情,千百年来这些文字才被代代传颂,因为有

了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现在

经久不衰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

段。

第一遍请同学们仔细地听,一边听一边感受。第二遍,如果你能

行,你可以轻轻地跟唱。如果还暂时不行,就边听边学,千万别着急。

第三遍,会的,你可以大声跟唱。

五、课外拓展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

老师整理了一部分离别诗送给同学们,喜欢的话读一读,比一比,感

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有兴趣的

话,你还可以再搜集一些。

篇--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部编入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8课中的一首送别诗。它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晚年之作。这是一首送朋

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诗歌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的地点、时间。环

境虽美,但送别友人,心情却十分沉重。后两句写别前劝酒,实际是

借酒消愁。敬酒赠言,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关怀及深厚的友情。这

两句通过特定动作与语言的描绘,回环映衬,在殷勤劝酒中包含着惜

别的深情和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的生字。正确理解“更”“阳关”等

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

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

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作者简介、关于柳树的典故、有关送别诗的资

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趣感染

1、导语: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古诗吗!那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

古诗!今天,咱们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看谁猜得准,背得快。(课

件出示:有关〈小池〉、〈绝句〉的图景.接着出示〈赠汪伦〉的图景

并配上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的进入送别题材的古诗意境中。]

2、过渡:是呀,李白的这首〈赠汪伦〉写出了古人那种浓浓的

友情、亲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板书课题)

二、解诗题,识作者

1、让学生齐读课题。

2、从题目中,你们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王维送元二)

3、如何理解“使”?(生:出使)出使到哪?(生:安西)

4、谁能读好这个题目?(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在“二”字后面停

顿)

5、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对于作者王维你们了解多少?

(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谈自己对王维的了解)

[设计意图:诗缘情而发。所以学习古诗,首先让学生明白诗题

的意思,了解诗人,这样可以为后面学习古诗奠定基础,也是学习古

诗的重要方法。]

三、知诗意,悟诗情

(一)、粗读正字音。

1、过渡:同学们对王维的了解可真多!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自由

朗读几遍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生自由读)

2、相机点拨“渭”和“泡”“朝”“舍”的读音。

3、谁愿意把诗流畅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全班读)

(二)、细读解词句,品诗情

理解第一、二句诗

1、过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看看王维在这首诗中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我们先来看看看诗歌

的第一二句。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多读几遍这两句,说说你读懂了哪

些字词,然后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主要点拨学生理解以下重点

词:

“朝雨、泡、客舍、青青、新”,并结合“朝雨”图、“客舍”图、

“柳树”图去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理解字词,是创造了直观、生动情景让学

生更好的理解重点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为下面悟诗情奠定了基础。]

3、这么美的地方是在哪?(渭城)那你告诉同学们渭城在哪?

(学生答)请你们认真的看图,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美景描绘

出来?(指名答)

4、谁能通过读把你所知道的美景告诉大家?(出示古诗一二句)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评价,指导读出美景。

5、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可是这么美的景色王维和元二有没

有心情欣赏?(没有)为什么?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6、教师预设学生会这样汇报,教师相机激励性评价:

7、“柳”与“留:谐音,还表示挽留之意,看着这满目青青的杨

柳,朋友终将远离而去,他俩怎不伤感离别呢?所以,读一二句时,

我们还该读出怎样的情感?(不仅要读出美,还要读出他们的离别愁

绪并从停顿、语调要相对低些,舒缓些,声音相对低沉些去指导学

生品读。)

理解三四句

1、过渡: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朋友之间要分手了,元二要

到哪里去了呢?(安西)

2、要经过哪?(阳关)阳关在哪?(学生答)

3、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当时阳关以西,是这样一幅情景。你能

说一说吗?(指着图说)让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阳关以西荒无人烟,

黄沙满天,也就是一路上陪伴元二的只有那荒漠和无尽的荒草。

4、过渡:元二即将远行了,好朋友要分别了。这一走,也许两

年,也许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能相见。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

对他说?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呆会告诉老师。

5、学生思考、汇报,教师预设学生会这样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体会王维和元二深厚的感情,以及王维对元二的关怀: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对话,去解读和领悟王维的内心,这既是

一种想象语言训练,又是对朋友情的感悟。实际上还表达了学生自己

的心声,文与人、人与己的相遇交融。]

6、过渡:所以王维劝元二(出示后两句)生读一一劝君更尽一

杯酒,因为(生读)一一西出阳关无故人。(齐读两次)

7、这两句诗中有两个词,老师想考考大家?哪两个词呢?请看

(点击更尽、故人)谁理解了?(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8、这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谁来说说?(学生说诗意)

(三)、诵诗文,入诗境

1、过渡:已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再喝一杯,元二就要走了,

请同学们站起来让我们在音乐声的陪伴中,用深情的朗读送送元二吧!

——《送元二使安西》……(课件出示诗歌,并配音乐《阳关三叠》)

2、指导学生背古诗,配上音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