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_第1页
威宁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_第2页
威宁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_第3页
威宁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_第4页
威宁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威宁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摘要:土地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生态利益协调一致的结果。进入“十三五”发展期以来,我国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俨然已经成为发展的核心思想。本文将以威宁县为例来谈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威宁县具有十分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当地的物产丰富,并以此为基础很好地推动了农业生产、旅游服务以及工商业的发展。其中,土地资源可持续性作为评价土地的价值指标,其需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才能让城市的发展得以实现稳定与长久。这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本文阐述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面临的一些挑战,结合威宁县实例分析及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分析,提出了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进行土地布局;注重生态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挖掘土地利用价值等促进威宁县边缘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关键词:威宁县;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评价Abstract:Sustainablelanduseistheresultofeconomic,socialandecologicalinterests.Sinceenteringthe"13thFive-Year"developmentperiod,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hinahasbecomethecoreconceptofdevelopmentintheprocessofbuildingawell-offsociety.ThisarticlewilltakeWeiningCountyasanexampletotalkaboutthesustainableutilizationofurbanland.Weiningcountyhasaverygoodnaturalandgeographicalconditions,richlocalproducts,andonthisbasis,ithaspromoted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production,tourismserviceandindustryandcommerce.Amongthem,thesustainabilityoflandresourcesasavalueevaluationofland,itneedstostrengthentheuseoflandresources,sothatthedevelopmentofthecitycanbeachievedtoachievestabilityandlong-term.Thisisnotonlytheneedofurbandevelopment,butalsotheneedofurbanmanagement.Thispaperexpoundsthechallengesfacingthesustainableutilizationofurbanland.CombiningwiththecaseanalysisofWeiningcountyandtheanalysisoftheevaluationresultsofthesustainableutilizationofurbanland,thispaperputsforwardtheintegrationoflandresources,intensiveuseofland,landuseplanning,rationallandlayout,ecologicalprotection,reductionof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optimizationofland.UsingstructureandmininglandusevaluetopromotethesustainableutilizationoflandinthefringeareaofWeiningcounty.Keywords:WeiningCounty;landuse;sustainabledevelopment;evaluation

目录1绪论 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土地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生态利益协调一致的结果。进入“十三五”发展期以来,我国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俨然已经成为发展的核心思想。其中,城市土地作为人与土地关系矛盾的典型代表,加强对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将会更好地带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以威宁县为例来谈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威宁县具有十分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当地的物产丰富,并以此为基础很好地推动了农业生产、旅游服务以及工商业的发展。其中,土地资源可持续性作为评价土地的价值指标,其需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才能让城市的发展得以实现稳定与长久。这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1.1研究方法本文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材料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理论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从威宁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相关资料归纳总结。(1)文献法。对威宁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采用查阅文献的办法。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图书馆借阅有价值的书籍,并通过中国知网查阅已有的研究成果。查阅的数据库有: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调查研究法。对威宁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主要采用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数据查阅等方法来完成。2.目前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困境2.1城市用地规模的失控城市经济的发展会带动城市规模的扩大,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开发区的建设热度日渐提升,城市建设控制力度未能按照科学的规划来满足人口数量的提升需求。但是,城市的发展本身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此有效控制城市化的用地规模,否则就会出现失控现象。以威宁县为例,该县城镇化极大地推动城市对粮食的需求量提升,但是因种植活动本身的利润较低,导致城市的发展与农业种植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当土地失控的时候,农业耕地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急需资源,也意味着城市所需粮食量难以被得到有效满足。同时,受多样化因素的影响,如污染、劳动力不足以及种植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也将会让粮食安全面临极大威胁。由此看来,威宁县城市化发展走的是土地粗放利用或外延扩张的路子。土地区位效益降低,城市生态环境差,严重制约了城市的投资环境。2.2城市土地利用产出效益的不足我国城市土地的利用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化特征,这也就使得城市土地的产出效率极低。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利用的时候,威宁县也会因土地使用规划问题的存在而导致土地产出效益的低下。同时,受土地结构不合理现象的影响,城市土地的后备资源依旧短缺。为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仅需要对管理理念进行更新,也需要将出现的土地矛盾有效解决,以此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抱着紧迫的责任意识来更好地推进对集约土地的节约运用。2.3城市用地的集约度较低就城市土地的集约度评价来说,其包含的内容主要是指城市建筑的容积率以及城市土地的利用情况。其中,建筑的容积率指的是建筑的总面积与建筑用地总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对日本、韩国这一类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的国家而言,城市化的发展往往需要选择更为高密度的建设模式,以此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日本,政府相关部门要求高级住宅的容积率需要维持在0.5~2.0,而一般的居住区需要维持在1.0~4.0,工业区域的要求是2.0~4.0,商业区域的要求是4.0~10.0。在我国,因为城市化发展尚处于发展阶段,其本身对土地的利用效率较低,导致城市的发展需要关注到旧城区的旧楼问题以及新城区的土地利用率偏低的现象。目前威宁县建设用地的浪费和粗放利用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这是因为城市本身土地本身的提供成本较低,而土地资源利用工作未能做到珍惜化对待。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选择了粗放式的土地管理模式。因此,威宁县要使企业集约利用土地,必须在硬化企业预算约束的同时改革低成本土地供给的制度,按能反映土地稀缺程度的市场价格供地。2.4城市土地管理机制不完善严重如今,我国在进行土地管理的时候,其管理部门较多,且管理秩序显得十分混乱。这就导致管理利益难以得到科学处理,而问责工作也会相应地出现主体盲点。如果仅仅选择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会导致市场本身的发展出现不健全现象,使得城市的闲置土地量被提升。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推进,威宁县现行土地管理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土地征收方面,存在征地范围过大、程序不够规范、被征地农民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方面,存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权能不完整,不能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和交易规则亟待健全等问题;在农村宅基地管理方面,存在农村宅基地取得困难、利用粗放、一户多宅、退出不畅等问题。3.实例分析及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威宁城,古地名乌龙箐,彝族先民世居。元世祖二十四年(公元1283年)为乌撒乌蒙宣慰司,隶属云南行省,治所乌撒(今威宁县城);明设乌撒土知府,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征南将军傅友德克乌撒,始建城。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设威宁府,“威宁”之名自此开始。“威宁”两字取“天威所至,四方安宁”之意。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威宁府降为威宁州,属大定府管辖。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威宁州为威宁县。1954年11月11日,国家成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6月21日改名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威宁地处东经103°36′~104°45′与北纬26°30′~27°25′之间,全县平均海拔2200米,县域地势从东南向西北缓平抬升,平缓开阔,是长江上游重要支流乌江、横江的发源地,也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威宁属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海拔季风气候特点,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春干旱,秋季多雨,雨热同季。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使这片土地的光能资源和风力资源为贵州之冠。据气象资料统计,威宁年日照时间在1800小时至1830小时之间,平均日照在1812小时左右,享有“阳光城”的美誉。太阳神的无私眷顾,使动植物大受其益。地处乌蒙腹地的威宁自治县,年平均气温在14摄氏度至17摄氏度之间,春风浩荡,秋风送爽,常年艳阳高照与凉风扑面兼备。全国著名的策划大师王志刚曾充满激情地称赞道:威宁是一处最理想的避暑胜地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威宁毗邻云南省,是贵州进滇入川的交通要塞,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威宁县城距贵阳310公里,距昆明360公里,距成都620公里,距重庆540公里,距离毕节机场、昭通机场、六盘水机场仅1小时左右车程,326国道、102省道及内昆、贵昆铁路均穿越县境。目前,威宁已经开通了贵阳至威宁的客运专列,毕威高速已经全线通车,威水、威昭高速和威宁机场即将开工建设,经过威宁的云南昭通至重庆黔江铁路正在筹建之中,草海火车站扩容增道和清水沟货运场建设全面启动,贵阳至威宁的城际快速铁路预计2017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该县还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和一半以上的村通油路。如今的威宁,全新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加速构建。3.1评价指标值的确定在进行评价活动的时候,需要按照2010年至2016年的威宁县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值来作为下限值,继而对指标的上限值进行明确。通过对2016年的指标实际值来对城市土地的利用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其目标值的选取方式为:首先,对资源环境中的子评价指标进行目标化处理,明确数值,然后按照城市用地指标来对人地矛盾问题重新认识,继而选择节约型的城市发展道路。就威宁县来说,其选择的标准是按照人均用地指标Ⅱ级,即指标为35.1~50.0平方米/人。按照城市用地建设的比重来对对国家标准进行满足,其标准为22%~32%。其中,国家标准处于8%~12%的时候,评价的目标值需要选择为12%。市政的公用设施用地比重应当维持在目标值的9.5%。在本项研究活动中,选择的国家标准绿地建设面积比例8%~15%,它的评价目标值10%。污染状况的指标把控,需要按照工业废水与工业固体废物二者的处理率与利用率进行重新计算,以此来对威宁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深入认识,同时,也对其污染状况进行重新认识。在此标准下,发现工业废水的处理率与工业固体的利用率维持在了85%,环境噪声的面积比重达到了全覆盖。其次是对经济因素评价指标的目标认识。需要按照单位面积的产出来对工业用地的效率和商业用地的效率指标进行分析。2016年,威宁县的工业用地效率达到了5.62×108元/平方米,商业用地利用率达到了26.91×108元/平方米。按照这一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将工业用地的评价目标值定在6.36×108元/平千米,商业用地的目标值即为28.10×108元/平方米。2016年威宁县城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970元,根据威宁县近年来经济发展趋势,其评价目标值采用17500元。城市人口容量是城市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定的人口容量是土地高效利用及生活、环境质量提高的基本条件。桃园县人口97.6万(农业人口84万,非农业人口13.6万)人,180余个姓氏在这块“仙源乐土”上休养生息,和睦相处。桃源地理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和旅游等其他各种事业,是得天独厚的黄金宝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可以用人均居住面积、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煤气普及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威宁县城区2015年人均居住面积为8.2m2,人均日生活用水为0.2m3,煤气管道的普及率达到了95%。威宁县在2016年的城市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中,每一万人拥有着71张床,而交通出行方面,每一万人的公共汽车标台为10.18。公共设施用地占到了城市建设总面积的6.9%。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与威宁县的城市发展情况来看,其评价目标值为万人床位数为75张,万人公共汽车量为10.5标台。而公共设施的目标值限定为10%。2016年这三项指标的现状值分别为8.1×104m2、12×103户和2.5%,评价标准可定为消除危房,完全解决无房户的居住问题,失业率控制在2.5%以下。3.2评价结果分析按照上述的计算结果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威宁县土地利用情况较为可观,但是因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其势必对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带来极大的挑战。这不仅仅表现在指标功效值的大小,也体现在城市资源环境的利用问题上,需要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绿地、公路广场的比例,同时提升废水处理率。并且,就环境噪音的达标面积来看,问题是十分严重的。4.威宁县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4.1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威宁县的城市郊区土地在土地市场中具有稀缺性特征。这是由土地的位置、属性以及差异性要素共同决定的。随着威宁县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稀缺性将会更为明显。为此,对城市边缘区域的土地利用工作来说,不能为了只追求眼前的短期效益而片面地开展管理工作。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按照“地尽其用,优地优用”的原则,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有效控制边缘区域的用地总量,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威宁县既要注意土地利用的量,又要注意土地利用的质,要发挥每一块土地的潜力。4.2按照土地利用的规划对土地进行布局设置威宁县拥有一个城乡过渡的空间,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需要格外重视对城市边缘区域的对待,以此体现土地规划工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按照城市发展的相关规定,如《土地管理法》等条例,对城市发展规划重新认识,从总框架入手,继而完成编制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城市边缘区域建房的对象、用地标准、审批手续等项目,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并且建立严格的申请、审核、批准和验收制度。威宁县边缘区域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和土地利用,均需依据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4.3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来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城市职能的完善给城市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发展的“烦恼”。其中,环境污染问题显得格外明显。威宁县城市边缘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展需要做到:第一,对土地的利用和规划工作,需要将存在问题的地方早发现、早解决;第二,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如果建设项目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标准,坚决不予立项;第三,对已经投产的工业企业,进行环境执法检查,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查处并限期整改,对于整改后环境仍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4.4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来实现对土地利用价值的挖掘值的挖掘从宏观角度来看待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应当做到对土地利用结构的重新认识,以此来更好地保护农业耕地保护区、生态用地的保护区。在此基础上,对部门发展目标进行设计与处理,继而实现对重点项目的安排、资金来源等具体情况,对农业、城市建设、乡镇企业、基础设施等各项用地的需求,进行统筹安排和协调平衡,使各个部门的用地数量和位置都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威宁县制定边缘区域土地利用政策,考虑到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建设,把土地利用从刚性控制改为弹性控制,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的利用价值,达到集约用地的目的。结论综上所述,在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时,政府部门需要认识到工作活动的复杂性与综合性,继而更好地认识现阶段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其需要做到:提高土地生产力,保护土地资源,完善土地持续利用管理机制;控制好人口的增长速度,实现对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威宁县的城市用地状况,将土地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用地比例,使城市土地发挥更大综合效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交通条件,扩大城市道路,提高人均道路面积;发挥市场机制对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1]王滋贯,赵丹,王瑞雪.我国矿区棕地综合治理及再利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45(05):127-134.[2]胡石元,张赟,唐旭.基于PSR模型的南方丘陵区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以武冈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7,(05):16-21.[3]张清.论述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67.[4]李德胜,王占岐,侯现慧,蓝希.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在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2017,37(04):194-200.[5]马世五,谢德体,张孝成,彭正涛,洪惠坤,罗卓,肖玖金.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测度与时空演变——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J/OL].生态学报,2017,(24):1-14(2017-08-15)./kcms/detail/11.2031.Q.20170815.1143.072.html.[6]吴婷,刘胜华.基于PSR模型的岳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5):2860-2864.[7]曾璐,吴育松,班骞.基于模糊计算的小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以锦屏县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6):1-5.[8]陈田田,张红.京津冀地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7,(06):60-67.[9]刘晋希.基于综合评价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时空特征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6):71-76.[10]王震.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5):158.[11]郁金国,王蕾.规划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J].能源与环境,2017,(02):27-28.[12]白泽惠.关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伦理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12):213-214.[13]周丽青,杨如军,詹长根.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24(02):272-277.[14]彭婷,关欣.桃源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与策略[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35(03):20-23.[15]陈欣欣.基于熵值法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动态评价——以江西地区为例[J].辽宁农业科学,2017,(01):37-42.[16]罗华艳,劳燕玲.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比研究[J].世界农业,2017,(03):58-65.[17]张舒涵,高敏华.土地整治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以新疆托克逊县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04):762-766.[18]任志远,孙艺杰,吴林筱.1990—2012年榆林市土地生态风险综合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5(05):656-664.[19]董文帅,程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