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编《汉书藏文志》目录_第1页
简编《汉书藏文志》目录_第2页
简编《汉书藏文志》目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编《汉书藏文志》目录

四、目录之填充法详细、中等和简单的目录是指目录中记录的内容的详细和简单的类型。这要与阅读者和管理人员各自的文化水平高低及需要相符合。文化水平高的或有特殊需要或有时间,可查看详细目录;工作繁忙没时间查看详细目录,也可以查简略目录。由于管理人员不可能记住目录上的全部文字,只在需要阅读和检查统计时要看详细目录,可以将简要目录的内容尽可能记在脑子里。对于文化水平低,不善于检索资料的初学者来说,也可先阅读简要目录,逐步提高,然后可查阅详细的和中等的两种目录。详细目录的编写法是,在一张大纸或可两面书写的纸上用大小适中的字体填写,每行打条横线,将其长度分为十九小段,在能容两行字体的小段中写明各项登记内容,如同下面所举例子,若每页只用一面逐行填写,那要很大一本才能容下这些内容。所以最好每页两面都写,或将一个部类的书登记在一页上(请参看下面的表)。中等目录的编写法是在上述详细目录中的十九项内容里,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七、第十和第十二项同样填写,第十三、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等项合并填写,其它的可以不填(请看下面的表)。简略目录之填法是在上述详细目录的十九项内容里填写第一、第四、第五、第七、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等项,其它的可以不写。即一张小卡片上也能容纳,很方便(请参看下面的表)。五、文献编纂或称《诸子目》甘珠尔和丹珠尔中的佛教经典和文化著作等,有一些在汉文和藏文两种大藏经中都有,有一些只在藏文中才有,有一些只在汉文里才有。藏文的一包经卷约相当于汉文的两卷。将汉文、藏文都有的经典互相对照来看,藏文的译本比汉文的译本明白易懂。关于汉文大藏经目录。隋朝的第一个皇帝隋文帝在位时,召集了许多僧俗译师和学者,命令他们把从汉明帝到隋文帝在位之间从梵文翻译的所有佛经进行校正后编制目录,以精通汉文和梵文的和尚大学者严宗为首的许多学者编制了有六个部分的目录:第一部分是只有一种译本的经典;第三部分是可以单独流传的经典;第四部分是没有译完或译完后有散失需要补齐的经典;第六部分是作为资料的经典。按此六类编制了一个详细的目录。此后,唐朝的第十个皇帝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十八年,下令对从汉明帝永平十年到此年之间的663年中出世的176位译师所译的大藏经总经卷(此处所指的卷是一本全的小书算一卷,和藏文的经卷量不同)1507卷校正和编制目录,学者们编了一个称《开元录》的目录,它的排列法与上述相同。后来唐朝的第十三个皇帝唐德宗在位时,在贞元五年以前60年出现了8位译师,先后翻译经卷242包,编制作了一部新增经典称《贞元录》(按即《贞元新定释教目录》)此后,从北宋王朝的第二个皇帝宋太宗执政的太平兴国七年到宋朝第三个皇帝宋真宗的大中祥符四年的29年中出现了六位译师,新译经卷384包,增加的目录编制为《祥符录》。当时还有一些新迎来的梵文典籍没有译完,由此皇帝之子宋仁宗下令译师们继续翻译,到景祐四年,全部译完的经卷有148卷,新增之目录称为《景祐录》。到元朝皇帝忽必烈薛禅汗在位的至元二十二年间,二百四十多年中出现了四位译师,新译经卷115卷。按照忽必烈将新译经典加入并对汉、藏文《甘珠尔》进行对勘及补齐不全部分的命令,以众生怙主八思巴侄子达钦达玛巴拉合吉塔为首,由藏、汉、蒙古的28名译师和学者经过仔细对勘,增加新译,补齐不全,编制了目录。其编排的规则是:经、律、藏三部,每部又分大乘小乘,大乘的经典又分显宗和密宗,前面有(梵汉)两种文字对音,后面有书跋和译跋,有疑问之处,写有校勘记。编制了七百零四卷经典之目录,称为《大元佛宝显通录》(按即《至元法宝勘同总录》)。此后,清朝的第四个皇帝乾隆在位时,在北京创办的藏传佛教学校的莫桑公·贡布加(清代译作工布查布)用藏文写了《汉地佛教源流记》,此书题目为《汉区佛教兴起情况主要论说——智者遍喜耳饰》,在拉萨和德格刻版印刷,现在四川民族出版社出有铅印本。书中对藏汉文大藏经进行对照,藏文中没有的有夹注的小字,藏文中有而汉文中没有的,没有注明,其原因大约是该书主要论说汉地佛教的情况。如果我们能将藏文和汉文的各种大藏经目录进行对勘,对汉文中有而藏文中未译的有哪些、藏文中有而汉文中未译的有哪些,藏、汉文都有的有哪些,从汉文译成藏文的有多少、从梵文译成藏文的有多少等五个方面认真研究,编制出一套清楚明白易于查阅的目录,对藏汉文翻译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定会有很大益处。此项工作需要很长时间,困难很大。我们重要的任务多,时间和条件不够,只能呼吁学者们对此进行研究和撰写专论。关于国外所藏藏文书籍的目录。18和19世纪末叶,英帝国主义开始发动对祖国内地和藏族地区的侵略,他们从阿里和后藏的古寺庙中窃夺了许多藏族古代的书籍,还有一些人伪装成商人和学者,明买暗偷,带走许多藏文书籍的抄本和印本。1959年,西藏地区发生叛乱时,许多藏胞和各教派的学者逃往外国,带走了萨迦、阿里,后藏地区各寺院的许多古旧书籍。所以《新红史》和《霍尔王统》,博东班钦·乔勒南杰的整套全集等一大批书能在意大利和西德等地出版,还有一些罕见的珍籍收藏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法国首都巴黎,意大利等地。他们编写的藏文书籍目录中登记的许多图书,不仅在他们手中没有,就是在国内现在也没有找到,也有少许流入他们手中的书,国内已经绝迹。在查找和抢救这些书籍方面,内外的阻力很多,要是再过十来年,完成这项工作就十分困难,乃至是否能完成目录编制和是否能继续目录研究,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最后需要提及,上述的《藏文文献目录学》是力图总结从吐蕃赞普赤德松赞塞那累江允开始到现在的1184年间编制大藏经和文化典籍目录的经验,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藏族文化典籍作一点归纳。由于对这些摘要中所引的参考资料进行专门研究时,遇到许多困难障碍,而在文中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