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仅供参考PAGE1课题数据收集和整理课型新授总序第1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4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的统计表;初步认识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过程与方法:在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重点难点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教学策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导案二次备课一、激发兴趣教师导入: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准备了四部动画片,一起来看看。(西游记、葫芦兄弟、猫和老鼠、黑猫警长)可是这里有四部动画片,只能选一部来观看,你们最喜欢选哪一部呢?(我要看猫和老鼠……我要看葫芦兄弟……)大家喜欢的动画片都不一样,怎么办?(我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每部动画片都放上一小段……老师说出一部动画片的名字,喜欢的小朋友就举手或者站起来,数出每部动画片喜欢的人数。哪部动画片喜欢的小朋友多就看哪部动画片。)你们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刚才按照喜欢动画片的情况分成了四队,数出了喜欢每部动画片的人数,这就是数据收集整理。(板书:课题数据收集整理)二、探究新知(1)学校要订做校服,有四种颜色,该选哪种颜色好呢?出示四种颜色。(2)分组讨论: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家都喜欢的呢?(3)汇报交流。(4)在班里怎么调查呢?(举手数一数,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学生统计。)(5)全班调查。出示统计表。思考:怎么知道统计结果是正确的呢?小结: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相加等于全班人数。(6)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三、巩固应用(1)练习一第1题出示挂图,你能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个课外活动小组吗?完成书上的统计表。师生共同统计全班情况,填写统计表。本班参加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多?喜欢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少?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2)练习一第2题一年有几季?调查本班最喜欢哪个季节,填好统计表,并回答问题。四、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你想统计什么问题?学案一、激发兴趣观看老师准备的四部动画(西游记、葫芦兄弟、猫和老鼠、黑猫警长)这里有四部动画片,只能选一部来观看,你们最喜欢选哪一部呢?思考:大家喜欢的动画片都不一样,怎么办?(齐读课题:课题数据收集整理)二、探究新知(1)学校要订做校服,有四种颜色,该选哪种颜色好呢?出示四种颜色。(2)分组讨论: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家都喜欢的呢?小组讨论,选大多数人喜欢的颜色。(3)汇报交流。(4)在班里怎么调查呢?(举手数一数,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学生统计。)(5)全班调查。出示统计表。思考:怎么知道统计结果是正确的呢?小结: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相加等于全班人数。(6)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三、巩固应用(1)练习一第1题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个课外活动小组吗。完成书上的统计表。师生共同统计全班情况,填写统计表。本班参加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多?喜欢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少?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2)练习一第2题学生回答一年有几季。调查本班最喜欢哪个季节,填好统计表,并回答问题。四、课堂总结课后反思课题数据收集和整理课型新授总序第2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4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将数据记录在简单的统计表中,并能根据数据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个过程,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并学会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重点难点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的统计方法。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策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导案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教师导入:谁知道6月1日是什么节日嘛?为庆祝这个节日,学校准备举行讲故事大赛,二(3)班的同学遇到一个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主题图。二、亲历过程,获取新知(1)想:怎样统计投票?老师收集了班上的投票,想一想:怎么知道这两位同学各有多少票呢?(把两人的票分开,然后数一数。可以记下来。)想:还有其他方法吗?怎样记下来?(听到谁的名字,就在谁的下面画△……)(2)学生尝试记录老师念名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3)展示学生记录的作品。(4)展示书上三个人的记录方法。谁来说说,是怎样记录的?(画○,画√,写正)你喜欢谁的记录方式?为什么?(5)认识统计表出示主题图,把刚才统计的结果填入表中。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出示问题。三、加深拓展,解决问题。(1)游动物园。创设动物园情境,动物园里都有些什么动物?每种动物有多少呢?你能试着统计一下吗?(2)小明的天气记录。①说一说,小明用什么记录的?写正字的方法。②出示统计表。③根据表回答问题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可以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四、课堂总结,促进发展上了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案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观看主题图,回答问题。二、亲历过程,获取新知(1)想:怎样统计投票?怎么知道这两位同学各有多少票呢?(把两人的票分开,然后数一数。可以记下来。)想:还有其他方法吗?怎样记下来?(听到谁的名字,就在谁的下面画△……)(2)学生尝试记录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学生评价。(3)展示学生记录的作品。(4)展示书上三个人的记录方法。说说,是怎样记录的?(画○,画√,写正)想一想喜欢谁的记录方式?为什么?学生回答。(5)认识统计表学生填写。把刚才统计的结果填入表中。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三、加深拓展,解决问题。(1)游动物园。创设动物园情境。试着统计一下动物园里都有些什么动物?每种动物有多少呢?学生认真观察有哪些动物,每种有多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有关数据,然后完成统计表,全班交流。(2)小明的天气记录。①说一说,小明用什么记录的?写正字的方法。②学生填写统计表。③学生根据表回答问题(3)学生回答,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可以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四、课堂总结,促进发展课后反思课题数据收集和整理课型新授总序第3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4课时,第3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把结果表示在统计图表中,并能根据数据回答或提出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再次体验简单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能灵活选择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重点难点体验简单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能根据数据回答或提出简单的问题教学策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导案二次备课一、导入练习春天,是外出的好季节,你们喜欢春游吗?今天二(1)班同学就一起去春游。同学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每种食物各有多少吗?今天练习有关的数据收集整理的知识。二、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4题出示题目问:统计的是什么?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是怎样统计的?(2)练习一第5题出示题目,本周图书借阅情况统计表。练习一第6题分小组活动,统计前各小组商量一下打算用什么办法记录,然后再说说你最喜欢吃哪种水果,并按照商量好的方法记录,完成统计表。集体交流统计结果,说说看了上面的统计结果,你想到了什么。(4)练习一第7题①出示第7题提问:图中统计的是什么?是怎样统计的?②说一说,哪天卖出的电视报最多?哪天最少?你有哪些想法?③试一试:如果要表示2份,怎么表示呢?展示学生所画的统计表。三、提高练习(1)班上如果要过集体生日,可以在哪个月举行?选全班同学中生日最集中的月份。(2)问题:哪一个月生日的同学最多呢?四、课堂总结。本单元所学的统计知识作用很大,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通过统计表,可以了解许多信息,便于掌握和比较信息、数据。那你对于本单元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呢?学案一、导入练习初步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二、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4题观察题目思考:统计的是什么?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是怎样统计的?学生回答。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2)练习一第5题观察题目,本周图书借阅情况统计表。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3)练习一第6题分小组活动,统计前各小组商量一下打算用什么办法记录,按照商量好的方法记录,完成统计表。集体交流统计结果,说说看了上面的统计结果,你想到了什么。(4)练习一第7题①出示第7题学生回答:图中统计的是什么?是怎样统计的?②说一说,哪天卖出的电视报最多?哪天最少?你有哪些想法?③试一试:学生尝试练习。如果要表示2份,怎么表示呢?学生展示所画的统计表,集体讨论。三、提高练习(1)小组讨论:班上如果要过集体生日,可以在哪个月举行?选全班同学中生日最集中的月份。(2)思考:哪一个月生日的同学最多呢?学生统计。四、课堂总结。课后反思课题数据收集和整理课型新授总序第4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4课时,第4课时学习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手机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2在练习中,经历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沟通、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重点难点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手机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在练习中,经历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沟通、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导案二次备课一、我是小小统计员:下面是二年级课外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表。(出示学案一)数学组作文组绘画组乐器组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1)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左边统计图。(2)每格代表()人。(3)()组人数最多,()组人数最少,两个组相差()人。(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列出算式计算。二、英才小学四个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人数情况如下:数学小组:男生17人,女生11人。生物小组:男生10人,女生11人。航模小组:男生16人,女生7人。美术小组:男生15人,女生15人。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回共答问题。数学生物航模美术男生女生①()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②()小组的女生人数最少。③四个小组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④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三、下边是实验小学参加兴趣组的调查情况(1)一共调查了______名同学。(2)参加______小组的人数最多,______小组的人数最少,差____人。(3)参加______小组的是______小组人数的2倍。(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你提出的数学问题。学案学案一、我最棒!我会认真完成下列各题。一、我是小小统计员:下面是二年级课外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表。数学组作文组绘画组乐器组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1)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左边统计图。(2)每格代表()人。(3)()组人数最多,()组人数最少,两个组相差()人。(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列出算式计算。二、英才小学四个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人数情况如下:数学小组:男生17人,女生11人。生物小组:男生10人,女生11人。航模小组:男生16人,女生7人。美术小组:男生15人,女生15人。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回共答问题。数学生物航模美术男生女生①()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②()小组的女生人数最少。③四个小组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④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三、下边是实验小学参加兴趣组的调查情况(1)一共调查了______名同学。(2)参加______小组的人数最多,______小组的人数最少,差____人。(3)参加______小组的是______小组人数的2倍。(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你提出的数学问题。课后反思课题平均分课型新授总序第5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15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会用“平均分”的方法平均分物品。具有探究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策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导案二次备课情境导入老师讲故事猴妈妈分桃子。教师生动的讲述故事使学生明白分东西要分得同样多才公平。堂堂网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景图。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食品呢!学生观察,说数学信息。教师归纳小结探究新知例1引入“平均分”(出示学案一)我们来帮助二(1)班的同学准备食品好吗?小组讨论分配方案,强调每种食品“应该每份一样多”。动手分一分。教师巡回指导分好后请各组推荐代表展示分配结果。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同学准备的食物,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让学生读与读平均分的概念巩固“平均分”(出示学案二)第8页例1把六个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资源网ppt课件展示三种分法比较,知道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说说“平均分成3份”的含义。第8页做一做,第一题。让学生用卡片代替糖果,分一分。边分边说分的过程。检查分的结果,完成练习。第8页做一做,第二题。让学生用卡片代替糖果,分一分。边分边说分得过程。检查分的结果,完成填空。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请你说一说平均分的含义。学案学案一、探究新知、自主学习。1、我们来帮助二(1)班的同学准备春游食品好吗?(1)学生讨论分配方案(强调每种食品“应该每份一样多”)(2)我会动手分一分。(3)我知道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学案二、巩固“平均分”我会做8页做一做。我会说说“平均分成3份”的含义。学生说一说平均分的含义(2)我会用卡片代替糖果和枫叶,分一分。学案三、我尝试平均分物品(1)我能把6个糖果平均分成3份,看看每份是()。(2)学生交流:同学们说一说是怎么分的?(3)我知道平均分的方法()。课后反思课题平均分课型新授总序第6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15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重点难点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自主探究导案二次备课创设情境,谈话引入谈话引入:同学们要去春游了,每个小组正在分春游的食品呢。请你们观察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物,他们是怎么分的?课件出示春游情境图。通过分橘子活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3、读一读平均分的含义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出示学案一)学习例2。教师堂堂网出示例2主题图。思考:要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应该怎样分?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边分边想一想:我是怎样分的?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把18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一个,又在每个盘子放一个,再在每个盘子放一个,也就是一个一个的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每份分得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有三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8个橘子分成6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这就是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3个。堂堂网演示分橘子。3、教学第9页例2下面的做一做。资源网ppt课件出示让学生先观察画面。你能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吗?你是怎样分的呢?课件展示分的过程。组织学生运用学具动手分一分,并在小组中分别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说说分的方法和过程。三、开放题。(课件出示)学生独立操作。(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课堂总结你收获了什么,教师组织学生自由发言。学案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利用学具准备春游食品。2、通过分橘子活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出示学案一)1、学习例2。观察例2主题图。思考:要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应该怎样分?动手分一分,边分边想一想:我是怎样分的?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2、全班交流反馈。把18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一个,又在每个盘子放一个,再在每个盘子放一个,也就是一个一个的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每份分得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有三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8个橘子分成6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这就是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3个。3、教学第9页例2下面的做一做。观察画面。你能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吗?你是怎样分的呢?组织学生运用学具动手分一分,并在小组中分别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说说分的方法和过程。三、开放题。学生独立操作。(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四、课堂总结课后反思课题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课型新授总序第7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15课时,第3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重点难点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导案二次备课创设情境,谈话引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送给你们。请动手把果冻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果冻分完。课件出示问题。观察问题。请同学们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得同样多,你还记得这样的分法叫什么吗?出示PPT课题平均分。我们上节课学了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同学们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实际操作课件出示情境图1、教学例3:把8个果冻,每2个人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1)讨论分配方案。(2)汇报分配方案。完成填空。8个果冻,每2个人一份,能分成()份应用拓展1、第10页做一做第一题。(1)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①12根木棒,每两根一份,能分成()份。②12根木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份。汇报摆的结果,完成填空练习。2、第10页做题做第二题。1、学生用卡片代替杯子,分一分。16个杯子,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盒。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盒。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盒。汇报分的结果,完成填空练习。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强调:按每份是多少和分成多少份两种方法,只要分成每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运用平均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简单的实际问题。学案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动手把果冻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果冻分完。学生各小组汇报情况。3、学生观察汇报。4、学生交流汇报。同学们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用办法使它平均分。实际操作1、教学例3:把8个果冻,每2个人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1)讨论分配方案。(2)汇报分配方案。完成填空。8个果冻,每2个人一份,能分成()份三、应用拓展1、第10页做一做第一题。(1)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①12根木棒,每两根一份,能分成()份。②12根木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份。汇报摆的结果,完成填空练习。2、第10页做题做第二题。1、学生用卡片代替杯子,分一分。16个杯子,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盒。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盒。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盒。汇报分的结果,完成填空练习。四、课后小结课后反思课题平均分课型练习总序第8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15课时,第4课时学习目标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更深一层的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更深一层的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策略指导练习法导案二次备课基本练习(ppt课件出示)1、有15颗星星。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颗星星有15颗星星。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颗星星2、有16个苹果。(1)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个。(2)如果每两个苹果分给一位小朋友,这些苹果可以分给()小朋友。3、有12个苹果,有几种平均分法?(1)平均分成()份,每份()个。(2)平均分成()份,每份()个。(3)平均分成()份,每份()个。(4)平均分成()份,每份()个。二、课堂练习(ppt课件出示)1、第12页练习二第5题。16罐蜂蜜,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只小熊。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答案,师生共同订正。第12页练习二第6题。1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袋。18个玉米可以装()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答案,师生共同订正。第12页练习二第7题。有15个木块。每3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摆()个长方体。用这些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答案,师生共同订正。独立完成第12页练习二第8、9题。思维训练。(ppt课件出示)有14块饼干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个人。每人分7块,可以分给()个人。每人分6块,可以分给()个人,还剩()块。师:平均分东西时,有时会有剩余的。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学案一、基本练习(完成学案一)1、有15颗星星。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颗星星有15颗星星。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颗星星2、有16个苹果。(1)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个。(2)如果每两个苹果分给一位小朋友,这些苹果可以分给()小朋友。3、有12个苹果,有几种平均分法?(1)平均分成()份,每份()个。(2)平均分成()份,每份()个。(3)平均分成()份,每份()个。(4)平均分成()份,每份()个。二、课堂练习(完成学案二)1、第12页练习二第5题。16罐蜂蜜,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只小熊。2、第12页练习二第6题。1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袋。18个玉米可以装()袋。3、第12页练习二第7题。有15个木块。每3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摆()个长方体。用这些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4、独立完成第12页练习二第8、9题。三、思维训练。(完成学案三)有14块饼干(1)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个人。(2)每人分7块,可以分给()个人。(3)每人分6块,可以分给()个人,还剩()块。课后反思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课型新授总序第9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15课时,第5课时学习目标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重点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导案二次备课设置问题,引导参与(ppt课件出示)谈话,堂堂网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开展活动,解决问题。(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学习新知引入除法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堂堂网出示情境图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生练习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应用,加深理解(ppt课件出示)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评价。挑战园地:(1)、第一关:“魔法卡片”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2)、第二关“小帮手”。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3)、第三关“分西瓜”。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课堂总结。学案学案一、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我观察情景图后,知道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2、分一分:我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3、我知道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我会学除法算式的读写。“÷”,读作:(),我会写()。我知道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读作:()。学案二、我最棒!我能完成以下练习。我会做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挑战园地:我要过通关!(1)、第一关:“魔法卡片”(2)、第二关“小帮手”。(3)、第三关“分西瓜”。课后反思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课型新授总序第10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15课时,第6课时学习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导案二次备课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ppt课件出示)1、谈话,堂堂网出示例5情景图。(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二、学习新知(ppt课件出示)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学生说一说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三、应用,加深理解(ppt课件出示)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案学案一、积极参与,合作交流。1、我会认真观察例5情景图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是()。(3)、我会认真看老师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列出算式()。2、我知道算式表示的意思是()。3、我知道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的原因()。学案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1、我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我会对照算式与情景,知道算式中各数所表示()。我会动脑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案三、我最棒!我能完成一下习题。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课后反思课题除法课型练习总序第11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15课时,第7课时学习目标巩固除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根据除法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重点难点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算式的读写法,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导案二次备课基础练习:(ppt课件出示)有4组圆片,每组2个,一共有()个。有8个圆片,平均分成4组,每组()个。有8个圆片,每2个一组,可以分成()组。动手分一分,说一说。教师出示:①把18个苹果平均分给6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几个苹果?②把18个苹果,每6个分给一位小朋友,可以分给几位小朋友?组织学生用学具代替苹果分一分,再根据分的结果,把算式写在草稿纸上。这两道除法算式他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有什么区别?组织学生根据题意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道算式虽然都是18÷6=3,但所表示的意义不同。第一道算式18÷6=3表示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第二道算式18÷6=3表示把18每6个分一份,可以分3份。使学生明确除法算式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意义。课堂练习:(ppt课件出示)做练习四第1、2、3、4、题。第1题:读一读8÷4=215÷5=318÷3=616÷8=212÷3=445÷9=536÷6=67÷7=1第2题。让学生说说图意,有()个苹果,平均分给()只小熊,每只小熊可以分到()个苹果。 ÷ = 第3题。看图说图意,再根据图一写出除法算式。第4题。看图说图意,再根据图一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完成填空: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可以装()个灯座?学生独立完成。思维训练:①把18个梨平均分给6位小朋友,每人分()个。②10÷5=2,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学生独立完成,师生集体订正。全课小结。你收获了什么?学生用小棒教学操作。根据自己的方法;列出算式。学案学案一、我会做。1、有4组圆片,每组2个,一共有()个。2、有8个圆片,平均分成4组,每组()个。3、有8个圆片,每2个一组,可以分成()组。学案二、我会做练习四第1、2、3、4、题。1、第1题:读一读8÷4=215÷5=318÷3=616÷8=212÷3=445÷9=536÷6=67÷7=12、第2题。我会说图意,有()个苹果,平均分给()只小熊,每只小熊可以分到()个苹果。 ÷ = 3、第3题。我能看图说图意,再根据图一写出除法算式。4、第4题。看图说图意,再根据图一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完成填空: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可以装()个灯座?学生独立完成。思维训练:①把18个梨平均分给6位小朋友,每人分()个。②10÷5=2,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学生独立完成,师生集体订正。全课小结。课后反思课题练习课型练习总序第12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15课时,第8课时学习目标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导案二次备课一、谈话引入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学生举例。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二、展开学习引导学生完成第16页练习三第5题。堂堂网出示情境图(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6题。(1)、教师巡视(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进一步理解图意,正确写出除法算式,重点区别两种不同的分法和得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7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2)、全班交流汇报。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的第9题。4、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的第10题。5、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的第11题。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出示堂堂网课件,你从图中获得了那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案学案一、我会做。1、我能完成第16页练习三第5题。(1)我会仔细观察图,和同桌交流信息。(2)、我能独立完成。2、我可以完成练习三第6题。学案二、我会动脑思考。1、我可以完成练习三第7题。2、我能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的第9题。4、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的第10题。5、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的第11题。课后反思课题除法综合练习课型练习总序第13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15课时,第9课时学习目标能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出发个部分的名称。根据除法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除法含义的理解。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策略指导练习法导案二次备课基本练习(ppt课件出示)有6个,分成两个盘装,有几种分法。画一画。分梨子:一共有16个梨子如果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袋。如果每3个装一袋,可以装()袋,还剩()个。如果每4个装一袋,可以装()袋。3、2004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十强赛A组得分统计表。有18跟骨头,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的骨头同样多,每只小狗分到()根。二、思维训练。(ppt课件出示)1、 每份有3个,4份一共有()个。把12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列式()。有12个,按每份3个,可以分()份,列式()。2\飞行表演。每3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组。平均编成5组,每组有()架飞机。三、全课小结。学案学案一、我会填。1、有6个,分成两个盘装,有几种分法。画一画。2、分梨子:一共有16个梨子如果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袋。如果每3个装一袋,可以装()袋,还剩()个。如果每4个装一袋,可以装()袋。3、2004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十强赛A组得分统计表。4、有18跟骨头,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的骨头同样多,每只小狗分到()根。学案二、我会动脑思考。1、 每份有3个,4份一共有()个。把12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列式()。有12个,按每份3个,可以分()份,列式()。2\飞行表演。每3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组。平均编成5组,每组有()架飞机。课后反思课题用乘法口诀求商(一)课型新授总序第14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15课时,第10课时学习目标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重点难点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用多种方法求商。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导案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出示主题图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ppt课件出示)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动手操作,探究方法.(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学生交流想法。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小结。【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为下面的抽象思维作准备,使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通过相互交流、启发达到共同发展的效果。让学生在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ppt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完成第18页的“做一做”(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完成练习4第1题。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4第2题。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案学案一、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我会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只小猴。(1)、我会动手分一分。(2)、我们合作,交流方法。2、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3、我知道12÷3的商是(),我是这样算的()。学案二、我会动脑思考,完成下列各题。1、我能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1)、我会用口诀解决这道题,口诀是()。2、我能完成练习4第1题:我会认真观察图,然后独立完成。3、我会动脑思考完成练习4第2题。课后反思课题用乘法口诀求商(二)课型新授总序第15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15课时,第11课时学习目标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重点难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导案二次备课复习回顾运用乘法口诀想商。教师用计算卡出示下列除法算式,卡片的背面写有相关的乘法口诀。指名要求说一说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想到的;然后对照卡片上的口诀,全班同学齐读口诀和算式。12÷3=15÷5=9÷3=10÷2=20÷4=5÷5=16÷4=30÷6=24÷4=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堂堂网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2、指名汇报。【设计意图】:把计算教学置入生活情境中去,激发学习兴趣。三、探索学习教学例2堂堂网出示课件(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有6屉包子,每屉装4个包子,一共有多少个包子?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起学生进一步表现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四、拓展应用,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完成19页做一做。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19页做一做。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四、课堂总结。学案复习导入:12÷3=15÷5=9÷3=10÷2=20÷4=5÷5=16÷4=30÷6=24÷4=学案一、探究新知,合作交流。1、出示主题图:我从图中知道这些信息()。2、根据以上的信息我能提出数学问题。我能解决以上问题。4、我知道求商的方法。学案二、我会动脑思考。1、我能完成练习五第4题。2、我能完成练习五第5、6题。课后反思课题练习课课型练习课总序第16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15课时,第12课时学习目标复习巩固所学表内乘除法知识。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重点难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导案二次备课一、引入复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1、我们学过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学生分小组交流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收获。教师巡视。3、汇报。二、展开学习(ppt课件出示)1、完成练习4第3题。2、完成练习4第4题。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4第5题。(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学生观察图,与同桌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思考解决方法。(2)、怎样列式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3)、这3个算式分别该如何计算呢?学生汇报计算方法。4、引导学生完成练习4第6题。(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法、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2)、同桌合作学习,请一个当老师,一个列式,然后交换。5、完成练习4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订正答案。完成练习4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出示题卡,学生迅速利用乘法口诀计算出结果。师生共同订正答案。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案学案一、我会做。我能完成练习4第3题。从图中我了解到的信息是:根据我了解的信息,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我会解答这个数学问题:我能完成练习4第4题我会根据题意,列乘法、除法算式:(3)我能完成练习4第5题。(4)我能完成练习4第6题。(5)我能完成练习4第7题。(6)我能完成练习4第8题。课后反思课题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课型新授总序第17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15课时,第13课时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重点难点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导案二次备课复习回顾口算教师用口算卡片出示下列算式,开火车口算。20÷5=8÷4=6÷2=24÷6=25÷5=36÷6=15÷5=18÷3=24÷3=教师ppt课件出示:有3组同学在做游戏,每组有5名同学,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做游戏?指名读题,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做游戏呢?在草稿纸上列算式算一算,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指名说一说解决过程。二、探索学习教学例3(1)引入: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用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那么,运用除法计算怎样解决问题呢?教师堂堂网出示情境图(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一共有多少只蚕宝宝?*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只?*每组5只,可以分几组?(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4)、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通过解答这3道题,你能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5)比较上面两道题,你能发现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2、出示课题(板书:解决问题)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三、拓展应用教师ppt课件出示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1~3。教师巡视、指导。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案学案一、探究新知。1、学习例3。(1)观察例3图,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2)我知道一共有()只蚕宝宝,平均分成3组,每组()只;每组5只,可以分()组。学案二、我会动脑思考。2、我观察图片了解到的信息有:我会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3、我能独立完成练习六1~3。课后反思课题练习课(一)课型练习总序第18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15课时,第14课时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导案二次备课一、谈话引入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名汇报。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索学习(出示学案一)PPT课件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4题。(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想想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说一说。把步骤讲清楚。(2)、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思考、回答并独立完成。2、引导学生完成第5题。(1)、让学生完成前两个问题。然后交流汇报。(2)、引导学生再提出问题。3、引导学生完成第6题。4、引导学生完成第7题。三、拓展应用(课件出示学案二)补充拓展性练习。(1)、妈妈分苹果,分给家里每人1个后还剩1个,如果每人分2个,还少2个,家里有几个人?妈妈拿来几个苹果?(2)、盒子里有一些饼干,它们的块数比20多比30少,如果把它们平均分,那么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的块数同样多。你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块饼干吗?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案学案一、探索学习,合作交流。我能完成练习六第4题。出示情境图,我看图后认为应该先算(),再算()。(2)我能完成第5题。我对前两个问题的解答方法是:根据上面这些信息,我还能提出数学问题:(3)我能完成第6题。(4)我能完成第7题。我会看图思考并独立完成。学案二、我会动脑思考。(1)、妈妈分苹果,分给家里每人1个后还剩1个,如果每人分2个,还少2个,家里有几个人?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盒子里有一些饼干,它们的块数比20多比30少,如果把它们平均分,那么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的块数同样多。你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块饼干吗?课后反思课题整理与复习课型练习总序第19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15课时,第15课时学习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导案二次备课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课件出示学案一)请小朋友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什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二、探索学习单元知识整理。整理所学知识(1)、通过这些新朋友,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2)、学生回忆在“表内除法”这一单元中结识了哪些新朋友。思考并回答问题。单元复习。(1)、复习除法的意义。课件出示第一题主题图:比较这三道算式,说明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指名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板书。(2)、复习除法计算。课件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口算的。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3)、复习除法应用题。每位学生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后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除法算式。(4)、小结:这几种分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拓展应用(出示学案二)课件出示题目(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先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订正。引导学生完成第3题。(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并在小组中提出问题进行解答。(2)、全班交流汇报,评价。4、游戏。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案学案一、探究学习。1、我知道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有关知识是:2、单元复习。(1)、我认真观察第一题主题图,知道了乘法与除法的关系:(2)、我知道除法计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我们分组进行口算。(3)、我学会了解决除法应用题。我们每个人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后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我能把我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4)我知道了:这几种分法都是(),都用除法计算。学案二、我会动脑思考。课后反思课题认识轴对称课型新授总序第20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5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策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导案二次备课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故事导入新课。

二、

探究新知,感受对称

(1)引导观察,感知对称。

师: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小蜻蜓、小蝴蝶、树叶都是一家子的呢?

师:同学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下面,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2)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很有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师:你们的想法正确吗?我们可以去验证一下。教师小结:如果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3)剪“轴对称图形”。

师: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课件出示)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折折看。

师:如果给你一张纸,怎样才能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播放课件演示: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

组织活动: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

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展示。(贴在黑板上)

(4)认识对称轴。

师:仔细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什么?我们把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请同学们动手指一指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你觉得该怎么画

播放课件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

学生用铅笔画出自己剪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说“生活中的对称”。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图形。请大家找一找,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互相交流。

师: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轴对称图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播放课件)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显身手。(辨对称)

课件出示:判断下列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是的请画出它的对称轴。

(2)猜图形、画图形。(猜对称)

①出示图形的一半,请学生猜这是什么物体。

②在格子图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找对称轴。(玩对称)

师:看,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你们说说,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那么,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四、全课总结(赏对称)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案一、

探究新知,感受对称

1、学生观察,感知对称。(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想法。

(2)、学生自由发言。2、认识“轴对称图形”。(1)我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2)学生用手中的图形对折试一试

3、剪“轴对称图形”。4、认识对称轴。

5说“生活中的对称”。二、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我会判断。2、猜图形、画图形。(猜对称):我会画。3、找对称轴。学生利用手中的图形动手折一折,找出它们的对称轴。重点指导圆的折法。)

学生汇报交流,课件演示: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课后反思课题平移课型新授总序第21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5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导案二次备课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学习数学知识—平移。(看课本第28页的彩图)

二、新授课(出示学案一)

1、感知平移与现象

(1)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

(2)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3)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类?怎么分的?

(4)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难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2、初步了解平移的特征。

(1)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A:平移: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什么?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

(2)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了解平移特征。

(3)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运动。

小结:通过观察,举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物体平移现象,了解平移的特征。

3、练习(课件出示P31页方格图)

(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2)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会移吗?

(3)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们会移吗?(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4)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5)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6)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们会移吗?

(7)判断哪一条小船是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8)哪几条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课件出示课本P33页第4题)

二、综合练习(出示学案二)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课本P34页第三题)2、欣赏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问题?用哪些方法学会的这些新知识。学案学案一、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感知平移与现象

(1)看一看,我知道游乐园里有这些游乐项目:

(2)我知道这些游乐项目是这样运动的:

(3)我能把他们分类:

2、我知道了平移的特征。

A:平移: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

(2)我能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了解平移特征。

(3)我能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运动。

3、我能行!

(1)我会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动手在学具上移)

(2)我知道把它向上平移5格。(3)我会做课本P33页第一题

(4)我会做课本P33页第4题:哪几条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

学案二、我会动脑思考。1、我会做课本P33页第三题。课后反思课题旋转课型新授总序第22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5课时,第3课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2.通过学生的操作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从生活化的角度初步感知旋转,并能辨别这种现象。感受旋转的特征并正确辨认。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导案二次备课一、激趣引题:课前要求大家做的纸风车做好了吗?会玩吗?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不过有个小要求,就是要边玩边注意观察。二、感知旋转现象。(出示学案一)1.认识旋转现象。(1)刚才大家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吗?引导学生用手比划一下它是怎样动的?(2)你能给这种运动取个好听的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揭示数学上的名称──旋转。(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说给大家听。2.观察感知(1)感受旋转的方向。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①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直观感知。②说说有什么不同。③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分针(秒针更明显)是怎么样旋转的。④小结:像这样一类跟分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做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让学生了解即可)(2)感受旋转的美。引导学生做(P31页下面做一做)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圆片是什么颜色的?小组合作旋转圆片,观察旋转时圆片的颜色变化,感受旋转带来的神奇效果。3.操作感知(1)引导学生独立做转硬币(或手中学具)的游戏,进一步体会旋转现象。(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水平高的学生可以按要求做不同方向的旋转动作)三、体会区别,巩固认识。(出示学案二)1.完成34页第七题。先让学生判断,说出理由。小结:平移运动时,事物本身的方向不改变;旋转时是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2.出示下图:(1)说说画面上都有哪些活动?(2)先在小组内说说哪个活动是平移现象,哪个活动是旋转现象?再在全班交流。3.表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示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先在小组内自由尝试,再派代表在全班表演。)4.引导学生将P121的学具剪下来,小组合作拼一拼,看可以拼出什么?有多少种拼法?(要注意对学生求异思维的肯定和鼓励。)5.游戏:拿出做好的教科书上第121页、第123页的学具,队内合作,拉一拉、转一转,并思考共有几种搭配方案,把答案写在纸上。限时一起亮答案。简单讨论其中哪些方法比较合适?四、回顾总结。1.展示旋转美: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及旋转创造出的美。2.谈收获体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和体会呢?课下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学案学案一、感知旋转现象。,合作交流。1、我知道:像这样一类跟分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做(),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2、我会做(P31页下面做一做3.操作感知(1)我能独立做转硬币(或手中学具)的游戏。(2)我会自己表演一个旋转。学案二、我会动脑思考。1.我能完成34页第三题。2.出示下图:(1)我知道画面上有()()运动。(2)我知道()活动是平移现象,()活动是旋转现象。我可以P121的学具剪下来,和同学合作拼一拼,可以拼出(),有()种拼法。我们一起游戏:拿出做好的教科书上第121页、第123页的学具,队内合作,拉一拉、转一转,并思考共有几种搭配方案,把答案写在纸上。课后反思课题剪一剪课型活动总序第23个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时共5课时,第4课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4、让学生剪出漂亮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重点难点能剪出各样图形。教学策略讨论、指导相结合导案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剪纸,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剪一剪。二、探索新知(出示学案一)1、猜一猜,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把它对折,然后在不开口的(有折痕)折边画出半个小人。请大家猜一猜,沿着画线把它剪下来,打开会是什么?你给它取个名字吧。学生讨论。2、出示投影,看一看,一眼功夫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那么它成了什么样了?请大家说一说,怎样才能很快剪出两个连续的小人。(1)小组讨论,组员每人那一张纸,边思考边折,然后把自己的方法说给伙伴听让方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演示,集体汇报。方法1:把纸连续对折两次,再画出半个小孩。方法2、把纸里外翻着折,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方法3、:把纸从一端连续往里折3次,再画出半个小人。方法4、把纸对折一次,画出一个完整的小人。(2)试一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动手试一试,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收集出现不同的作品。评一评,议一议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及时帮学生订正。(3)小结:看来要剪出两个完整的连续的小人,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呢,请大家以后要注意这些问题。3、巩固体验,请同学重新选择方法,用最快的速度再剪一次。悟规律1、学生再活动一次,再剪一次。想一想,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能剪出几个小孩?说理由4、发挥想象,自主创意出示教师作品,让学生给予评价。同时把你的作品展示给你同桌看。三、总结评价这节课你掌握什么本领?学案学案一、探索新知,合作交流。1、我们每人那一张纸,边思考边折。我知道方法是:方法1:把纸连续对折两次,再画出半个小孩。方法2、把纸里外翻着折,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方法3、:把纸从一端连续往里折3次,再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