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春季高考(学考)语文考前指导_第1页
2022年广东省春季高考(学考)语文考前指导_第2页
2022年广东省春季高考(学考)语文考前指导_第3页
2022年广东省春季高考(学考)语文考前指导_第4页
2022年广东省春季高考(学考)语文考前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三学考最后一课学业水平考试考前指导我自信,我成功我难人难莫畏难,我易人易不大意战胜粗心,书写工整!!!

1.学考不难,但不能掉以轻心。顺利通过,才能获得高考报考资格,对你个人很重要,而学校和老师,也希望看到最好结局:人人合格,无一挂科。

2.这几天对疫情防控非常重视,老师监考都是全程戴口罩,当下形势依然严峻,不容松懈。3.考试过程中听指挥高三学考最后一课

准考证号认真填写,仔细核对不要填错

做完后统一填涂答题卡,注意不要填错位置

仔细审题,不毛躁

主观题不要留空白,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得分的机会

考试过程中注意事项考试原则:诚信考试常见作弊行为:私带手机/电子设备,私带小抄、书籍,交头接耳,传抄答案4.广东省语文学考时间是120分钟(2个小时),切记切记!

5.考试时间相对充裕,不要逞英雄,比谁做得快,尤其是写作文,尽量利用好时间写慢点,让卷面更美观,争取拿高分。

高三学考最后一课做题总原则:一分钟拿1.25分,120分钟拿150分。选择题稍快点,提前5分钟左右。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然后拿起笔,进入到第一卷客观题的选择阶段:

胸有成竹:题号考查内容题型与分值解题用时(分钟)1-10基础题选择题,30分1511默写4选3(6分)312-15文言文阅读3选择题,2主观题,19分(3+3+3+1=19)1516古诗鉴赏2主观题,11分(5+6=11)817-19论述类文本阅读3选择题(3+3+3=9)1020-22文学类文本阅读1选择题,2主观题,15分(3+6+6=15)1323作文1主观题,(60分)55答题时间计划表(6分钟机动时间)

第一卷

1-10题选择题一定要学会比较

比较的原则:

错中选劣,对中选优

排除法11.

【名句名篇题】

答题技巧:

注意: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不可出现连笔字!严禁空白!

2022重点篇目(从未考过必修五篇目)《逍遥游》、《归园田居》、《声声慢》、《沁园春》次重点:《赤壁赋》高二学考最后一课2017到2021年学考查过的文言文2017(选自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有删改)2018(选自[清]姚鼐《朱竹君先生传》、有删改)2019(选自《戴名世集》,有删改2020(选自《隋书·张威传》,有删改)2021(选自《宋史·王彦传》,有删节)文言文二、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19分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14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两道题。第12题的题干如果是“对选文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那就是说75%的内容是正确的,极具参考意义。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先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12.

【文言断句题】答题技巧:先找表示说话的词,再找明显的句末词语,如果是文臣或者才华卓著的武将,句式严整才显得其水平高超,因而适当考虑对偶句式。除此之外,地名、官职名及人物姓名的简称,都要引起关注。关键时刻考虑灵活运用排除法。13.【文化常识题】答题技巧:将四个选项逐一浏览,分清楚类别,如科举、职官、习俗等,先根据自己的积累排除绝对正确的选项。在剩余的选项中仔细斟酌,看清楚该常识涉及的范围、时间等。如果题干结合文章内容作了具体延伸,一定要仔细分辨文章中的对位信息,再判别正误。

14.【

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15.

【文句翻译题】

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诗歌鉴赏题】16题怎样读懂一首诗

如果是一个比较熟悉的诗人,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

【特别注意】看题目、

看作者

、看注解、意象、典故等有效信息。

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注意:不要将词牌名或曲牌名混同于题目)②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九种修辞)。

③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古诗鉴赏表述】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三、论述类文本(17—19题)

(1-3题,9分,保6争9)1、树立一种概念:“答案就在原文中”2、具备两种心态: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心无旁骛;一定要认真仔细。3、明确六个步骤:用读(圈点勾画)、审(题干、选项)、找(筛选信息)、比(干扰项)、排、选六步法解题。切记:选择题三秒定位法无论何种题型,谨记一条:除非文中有明确解释,否则,把话说死的选项都是找死的,往往都是不正确的那个选项。总体建议:

★①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根据文段出处,第一时间把握文体特征。

②先做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的主观题。

③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也不提倡照抄原文,应该根据题目要求合理概括。

④需要概括的题目,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出处,前后兼顾,整体把握。

⑤字迹工整,写满为止。

⑥条理清楚,表述完整,标清序号,切勿自相矛盾或重复累赘。

文学类文本阅读20-22题小说或散文人物环境情节主题标题含义、作用文本特色形象性格情感变化描写手法次要人物作用环境特点环境作用情节内容情节作用构思技巧【常见题型及答题规范例举】”3、叙事顺序的特点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4、人称的作用?大体上如此回答: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带入感,让读者置身其中,有浓烈的主观色彩和感染力。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具体来说,不同文体按照不同的策略来回答。以第一人称为例。小说类,可以说①从结构上来,是行文线索;②从内容来看,将各个情节串联起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③从主题上来看,通过“我”的举止言谈及心理描写,升华了文章……主题,引人深思。散文类:①就文体特征来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丰富了文章内容;②从写人上来,通过细致生动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的形象;③从叙事上来看,“我”是一条线索,通过“我”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有条有理;④真实地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引人深思,催人奋进。5、结合文本,探究文章写作思路的。小说类:即小说的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别概括,最后点明主题。散文类:往往结合其所在领域,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概括,最后表明作者要塑造这个人物来传递什么精神。6、那个标题更好的问题。小说:三要素外加主题;散文:写人、叙事、传递精神外加文体特征(真实可感)7、就某一些争议联系现实谈理解和看法。表明立场——结合文章分析——联系实际8、原因类的题,至少考虑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即:个人性格、天赋才智等;客观因素一般指的外在环境(包括社会大环境和个人身处的小环境)

补充【漫画题】答题技巧:描述画面要注意抓住画面中的每一个因素,在字数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描绘画面。先描述这幅画中有什么东西,他们代表了什么意思,再说一说你的理解,还有你的感想。①.说明(描述)漫画内容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围绕一个中心去说明。②.解读漫画寓意要从标题、主体、画注入手,多角度全方位地仔细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准确地表达出来。③.拟写漫画读后感重点要把握好“读”与“感”的关系,“读”是基础,“感”是延伸。写读后感,要先读懂原文或原图,在理解原文或原图的中心意思和画面内涵的基础上,选择值得发表的,感受最深、见解独到、有针对性和现实感强的感受来写。④.拟制漫画标题是这几年高考的新题型。拟制标题要看懂漫画的意思,准确拟制。要善用各种修辞手法,语句要优美亮人眼眸。⑤.拟制公益广告词是指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做广告写的语句。写广告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语言朴实,通俗易懂;语句优美,巧用辞格;音节和谐,朗朗上口。作文技巧四大保证:1.保证时间:至少留足55分钟。2.保证审准要求:命题作文?时评作文?任务驱动?新材料作文?漫画作文?事件组合?字数一定要达标(750-850字)3.保证审题立意正确:得高分的关键4.保证文体明确。五、作文(60分)6.作文要看清题目,是半命题,还是命题,或者话题(较少见)。看清答卷上是否有题目。如果没题目,要抄写题目,位置居中;如果已有题目,则直接写正文。

7.作文要求写700字,要争取超过750字,最好写到800字,给阅卷老师留一个“写有余力”的印象。不宜超过900字。8.写不够700字,随便列举身边张三李四王五同学的例子,强行扣题,或者把作文题目或材料再转述摘引、扩写一遍,也要凑够字数。

高三学考最后一课9.实在写不到700字,也不要照搬试卷前面现代文、文言文、基础题的句子(阅卷老师在第一天上午会先做试卷、试评,对卷子结构非常熟悉,以防考生作文抄袭试卷内容),包括其中观点也最好不用。试图用前面文段凑字数的,高考阅卷打到了20分以下,而全文抄袭者可能判0分。因为这不是写作水平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做人的诚信。10.倡导我笔写我心,但不是什么都写。不直接暴露身份,也不间接暴露身份,比如“教语文的张老师讲过一个故事……”“站在四楼,眺望长江……”“走出校门,XX山半日游”“班主任是教物理的”……尤其是高考,切记。

高三学考最后一课11.如果考命题作文,题目包含多个词,一定要把这几个词琢磨透,在行文中都要写到,不可顾“此”失“彼”。比如:

点燃善念不只是泛泛地写善念善心善举善行,还要写善念如何被点燃(唤醒、激发、传播)一棵大树的庄严首先这棵树是“大”的,比如父亲,老师,祖国,文化,其次这棵树是“庄严”的,让人肃然起敬的,而不是可调侃戏谑的。

那些记忆里的芬芳所写内容是留在记忆中的,已成过去式的,且这些记忆是美好惬意、令人回味的,而不是令人痛苦、难受的。高三学考最后一课12.不建议写题记,除非真能很切合题意、新颖有文采的句子。不对自己的作文附加“行文思路”“写作后记”或对老师的“友情提醒”,这是对老师阅读能力的不信任。13.引用名句来论证或者开篇时,一定要和主题切合,不切合主题,宁缺毋滥。14.不管作文材料是什么,引材料(引题)绝不吃亏,不引容易撞枪口。15.写了别字,要修改,不要涂抹成“黑坨坨”(█),只需加单删除线(删除),或者在错别字的右上角加个小叉叉(删x),或者小括号把错别字括起来,后面接正确的字。高三学考最后一课16.考场作文有特殊的阅卷场景(一篇文章几十秒、分把钟),切题的好句不放首或尾,未免有些“衣锦夜行”的浪费。“高能量”、很切题的文采句、内涵句,放在文中,云遮雾绕,阅卷老师没看到,岂不惜哉!

高三学考最后一课17.学考作文题更倾向个人情感与修为,我们完全可以写得贴近生活和个人实际,可以写得更唯美更有文采。女生的抒情、煽情、文艺范优势不要丢了。如,2019全国Ⅲ卷“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就最适合写成抒情散文。18.少点口号空话和歌功颂德,多点对人性之美、人情之真的赞美与向往,不排斥对人性恶的批判,对社会陋习的反思,但不宜动辄上升到对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的非理性批判与偏颇的抨击。19.切记切记:多次点题(不少于6次,开头和结尾各1次,中间4次,可直接可间接)。高三学考最后一课20.几乎任何一道作文题,只要写成议论文,都可以采用正反对比论证。

示例一

有的人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很多就成了技艺高超的工匠……(正面论证)

有的人既不爱岗,也不敬业,往往就被行业的浪潮所淘汰了……(反面论证)

示例二有的人出身卑微,处境艰难,但是心怀悲悯,懂得底层相恤……(屠格涅夫《乞丐》)

(正面论证)

有的人生活不顺,一身戾气,一味仇视社会,只会低层互害……(公交车司机自杀,大连理发师开宝马致5死5伤)

(反面论证)高三学考最后一课22.常见的高考议论文结构,这不是套路和模板,而足以写成一篇佳作,好好琢磨,灵活运用。

传统三段论式引议联结式正反对照式

层层推进式设置分论点式23.不自吹自擂,也不自曝短板,绝不妄自菲薄。不主动交代自己的人生“劣迹”。比如“我因为聚众斗殴被警告处分”“我语文成绩一直不好”,“我觉得我上一本线很难”。需知老师是带“有色眼镜”的。高三学考最后一课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六法1.析材料2.论危害3.挖根源4.提办法5.联现实6.作结论(作呼告)常用结构模式引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议充分(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联紧扣(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结点题(寻找对策、倡导劝勉、呼吁号召)议论文写作的一般结构一、提出问题——引用材料-分析材料-提论点二、分析问题——论证三、解决问题或联系实际(个人、社会、国家)四、呼吁作结五步构段法39分论点1+详细论据+扣题分论点2+排例论证+结论分论点3+略例论据+扣题列提纲引论:做真正的自己,莫要做透明的露珠。分论结论:做真正的自己,方能光芒四射,方能五彩缤纷,方能为世人所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