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场抢修能力建设态势分析_第1页
美国战场抢修能力建设态势分析_第2页
美国战场抢修能力建设态势分析_第3页
美国战场抢修能力建设态势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战场抢修能力建设态势分析

战场修复是装备技术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战中打败敌人的重要环节之一。上次,高级官员的局部战争告诉我们,在敌人日益复杂、快速变化的战场环境中,任何能够控制战场修复的能力和主动权力的人,都可以很快恢复战场的战斗力,为获胜创造机会。随着我军整体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军种合成协同的集成化联合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之高技术武器装备陆续装备部队,全面提升我军战场抢修能力的整体水平已迫在眉睫。1为美国战场上的修复能力建设提供了基本条件近年来,各军事强国都十分重视本国军队的战场抢修能力建设,特别是美国,在理论研究、软硬件配备以及实际应用上都处于领先地位。1.1健全的理论研究体系维修保障理论是否先进直接决定了装备维修实施进程的质量、效率及成败,美军维修保障理论的研究相当活跃,不少理论在实战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早在1982年,美国国防部便制定并颁布了《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纲要》,集中指导各军种的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工作,并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其倡导的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念十分实用,如美军运用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理论,使M1主战坦克比上代的60A类型的寿命周期维修费用降低了31%,F-16比F-15减少了20多个平均维修工时,这大大提高了装备维护的效率,节省了人力和财力;此外,美军还提出了装备可抢修性理论及战斗力恢复理论,从设计阶段就重视战场抢修需要,将装备可抢修性作为装备的重要质量特性同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一并考虑,通过仿真、实验等手段提高装备的战场适应能力,使美军在严酷的战场环境中生存和战斗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攀升。在整体维修保障体系建设上美军十分重视在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历练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持续性维修计划、灵活性维修保障和精确性维修保障等带有全局性及前瞻性的维修保障体系建设新思路,使美军的战场装备抢修变得更加灵活便捷、精准高效。1.2研制高速维修设备,提高维修效率美军十分注重将高精尖技术应用于维修工装研制,以服务实战为根本出发点,在改造和研发2个领域齐头并进,取得了良好的军事及经济效益。在维修工装的改进及配备方面,美军实施了抢修工程车辆的多功能化,提高了性能及使用效率;为满足战场战损零部件多样化的需求,美军研制了面向战地快速维修的零部件移动医院,并给参战的大多数主战装备配备了数字化工具箱;美军还加大了对维修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力度,将条形码、光存储卡、智能卡及射频识别技术广泛运用于远程检测与诊断系统、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综合检测设备和嵌入式故障诊断设备之中,如其对“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涡轮发动机采用智能诊断技术后,故障诊断准确率由原来的26%提高到50%,维修效率提高了92%。在其制定的“智能测试设备”发展计划中美军更是雄心勃勃,号称要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涵盖陆海空及航天领域各种尖端武器故障诊断预测的智能化,以推动美军抢修能力向着更高层次迈进。1.3采取灵活的维修模式,加强军队部队的带动和保障为适应现代战场复杂多变、求快求准的实战抢修需求,使抢修活动变得更为快捷、精准和高效,美军在战争实践中尝试了许多维修资源配置的新举措,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军借鉴和学习。如他们强调在人员、器材、备件等抢修资源配置及投送方面要本着全力服务战场、快速恢复战力的宗旨,实施以立体投送渠道为支撑、以靠前向下配送为方向、以直达伴随保障为目的的灵活维修资源调配方式,采取从起点直达作战部队的主动配送补给方法,以物流的速度取代物资的数量,实施从生产到实战的全程物流精确控制,为战场抢修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在维修机构的设置上美军也没有固守一成不变的僵硬模式,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为集中力量对主要作战部队和主战装备实施重点保障,将原来的四级保障简化为两级保障,使战场抢修更具有针对性,取得了很好的保障效果。此外,美军为有效利用维修资源,还在战场的装备保障方面引入了竞争,并在基地级维修中大力提倡合同维修,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私营企业及合同商为美军提供了全程保障,逐步建立起军地协同合力保障的战场装备维修格局,出色地完成了各类装备维护及维修任务。1.4装备教学在战役中的应用需要根据新的技术条件发展对从事装备维修人员进行经常性的职业化技能训练是提高战场环境中整体抢修能力及水平的重要手段。美军认为:为了让士兵熟悉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需要广泛的专门训练。美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高科技手段,使战场抢修训练基本实现了高覆盖、宽领域及常态化,训练的效果十分明显。美军通过3D课件和网络教学提供战场抢修的培训、指导及支持,教学内容是最新的提高装备生存力的信息和技术,3D课件通过CD-ROM发至旅一级,陆军军网和移动式培训教室为美军士兵提供战场抢修虚拟教室的入口,使最新抢修训练资源的同步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和轻松。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NGRAIN公司研发了一种基于任务的3D交互式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训练系统,该系统提高了抢修训练的效率,以更低的费用实现了更好的训练效果。经常性的抢修训练加上高科技的训练手段使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如虎添翼,其武器装备在战场损伤后的修复效率大幅提高,凡是能修复的一般不超过24h,最快的甚至只有几十分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战场装备的抢修任务,这主要应该归功于平时的充足准备和强化训练。美军之所以在战场抢修方面取得理想的实战效果,这主要得益于其一切以恢复战斗力为根本出发点的战场抢修能力建设总体思路,加之其实战维修经验丰富,具有宝贵充足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并能在较短的周期内将高端技术应用于战场抢修能力建设的各方面,基本实现了战时与平时装备维修机制的有效转换与对接。2军官部门对部队第一阶段修补费的提高是一个整现代战争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提高战场抢修能力,美军依靠高昂的战场抢修费用和庞大的战场抢修队伍带来战场抢修能力的提升,不宜提倡和效仿,但是,美军的经验可以为我军提供启示。2.1提高装备设计的可抢修性,瞄准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现实需求,着力提高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是全面提升我军装备战场抢修能力的重要前提。装备研制中维修性设计的优劣对于实战中抢修活动的牵制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装备设计研制的过程中除了要严格落实维修性设计的一般原则外,还应综合考虑可抢修性因素,如:依据战场抢修快速、简便、高效的现实要求,在装备设计研制中除了强调装备各部分的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外,还应逐步引入非专业化的维修设计思想,即该装备应具有抢修工序简捷易学、抢修器具常规通用、抢修所需必备知识要求相对较少等特点,并将自主诊断、自主修复、嵌入式检测等先进方法运用于装备研制及改造的进程中去,力争使战场抢修能够像操作常用电器一样便于掌握,从而达到有效降低战场抢修对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大幅提高装备抢修工作效率的目的;其次在装备可抢修性方面应特别强调使用单位的主体地位,全程参与装备设计、试验、生产的各个环节,真正将战场抢修的需求固化到装备中去;同时在主战装备的战技要求中应加入抢修性指标,抢修手册也应吸收到装备的操作规范中去,使装备抢修技能作为一项必备的基本素质,减少前方作战单元对机动抢修分队和后方修理机构的依赖程度,提高战场抢修的时效性。2.2加快战时抢修机构的构建目前,我军平时基本沿用基地级、中继级和基层级的三级维修保障架构,战时抢修机构一般划分为基层维修组和支援维修组,由于缺乏实战的历练,对战时抢修机构如何发挥最大效能,在组织协调、物资投送、备件筹供、人员构成及分布上如何实现平时及战时的有序转换等方面还基本停留在务虚阶段,局部的拉动预演虽有,但起点较低,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充分。因此,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军主战装备的现状,抓紧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战时抢修机构已成当务之急。如:在组织指挥和协同调度上,应以一体化建设为统领、网络化系统为依托、精确化保障为目标,在战术、战役和战略3个层面上加速构建战场抢修的信息化平台;在抢修力量的配置上,应兼顾我军联合作战的总体需求,依据陆海空二炮各兵种装备战损的规律及特点,结合战区协同作战任务及规模的不同,合理配置和灵活增减基层维修组和支援维修组的人员构成及随行装具,尤其要超强配置联接后方维修基地与前方作战单元的机动支援维修力量,并强化经常性的协同拉动和抢修训练,使其平时能融入各级维修机构从事维护工作,战时又能够快速集结完成战场抢修的各项任务;其次应高度重视战损装备评估环节,在战场抢修机构中设立战损评估员,并在有条件的院校开展战损评估培训,以避免因战损评估的误判贻误抢修恢复的时机;此外在抢修难度较大的高、精、尖武器装备的保障上应建立稳定的战区军地联动机制和维修保障网络,借助国防动员体系,充分发挥装备生产厂家的雄厚专业实力,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战场抢修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援支持。2.3完善反思训练,提高应急演练质量我军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跟踪国外的战场抢修研究,但对战场武器装备损伤评估与修复训练却处于起步阶段,仅限于一些院校理论教学和野战实兵演习。从抢修训练的系统性、实战性和常态化来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抓紧制定具有我军特色的战场抢修训练制度及训教大纲,深入研究损伤评估与修复训练的规律,科学制定知识的传授途径、方式,并将快速、实用作为战场抢修训练评判的准则,着力培养维修人员灵活机动处置突发战损事件的综合素质及应变能力;其次应依据战场抢修环境、装备战损部位、抢修人员差异等特点,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设置抢修科目,并针对目前我军信息化装备不断增多的现状,在训练中还应增加防病毒攻击、软件升级与恢复等信息防护与快速修复技能的培训;此外还应针对设置真实战损装备及情境成本高昂、费效比差等特点,加速各种开放型战场抢修仿真训练系统的研制,使战损装备从损伤到修复的各个环节都能够重复设置、逼真呈现,以便修理人员超前、便捷地获得抢修训练的磨砺,为战时装备抢修提供过硬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应充分利用军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