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木结构装饰艺术的发展_第1页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装饰艺术的发展_第2页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装饰艺术的发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装饰艺术的发展

中国建筑历史悠久。在70000年前,有几种结构的结构建筑,并经过不断的创造和开发。明清时期,木结构建筑得到了高度发展。不同复杂、变化丰富的框架形式也是房间中最具装饰特色的框架形式。随着建筑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到了明清时期,建筑的室内不再以单调的形式出现,建筑的艺术装饰性日益加强,更加着意对功能性部件的精雕细琢,木结构的装饰手法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如藻井、斗拱等部件,都已经发展成为以装饰为主,功能为辅的建筑结构了,可以说这个时期,建筑室内的装饰艺术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并且中国独特的木结构梁架建筑体系赋予了内部空间最大的自由。门、窗、屏风、隔扇的运用和灵活的空间组合处理使建筑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天花藻井、隔扇、博古架等,成为内部空间划分极具装饰性的构件。其工艺的精致,结构图案的精美与变化都是独树一帜的。除此之外,其中载力的结构部件如梁、柱、斗拱等也成为室内装饰的重要内容,成为力学和美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1微纹纹或花纹门窗本为遮挡和联系室内外空间而用,中国古建筑中的门窗却有着更特殊的意义。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隔扇门和漏窗,它们在沟通内外的同时,还增加了室内的景观。在明清时期的窗式种类超过了历朝历代,棂花的图案取材往往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在明清时期这些图案种类的丰富性也达到了顶峰。其中有取材于动物形象的图形,如:“双龙戏珠”中的龙、“龙凤呈祥”中的龙凤、“麒麟富贵”中的麒麟、“松鹤长寿”中的鹤,甚至连蝙蝠也被纳入其中;也有取材于植物形象的图形,如:松、柏、荷、梅、兰、菊等不计其数,植物形象比动物形象更为广泛,莲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牡丹则象征富贵与美好。还有取材于字形的图形,如:回字、万字、井字、十字、工字等;另外还有几何图形,如:八角、六角、三角、四方、半圆、瓶形、菱形、方格等等。除此之外,有时在这些纹样中间还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典故性的纹饰图案,如:“八仙拱寿”、“威凤祥麟”、“兰桂齐芳”、“麻姑献寿”、“金玉满堂”、“鱼跳龙门”、“独占鳌头”、“蜡宫折桂”等等。这些棂花和窗纹甚至成为居室中最重要的装饰之一,为室内增添了很多生机。在明清时期园林得到空前发展,窗也随着园林的发展得到了更好地延伸。北方园林的外墙上常有造型丰富的小窗洞点缀其间,窗式有石兽、方形、五角、六角梅花……南方园林特别是苏杭一带的园林在走廊和外墙上开窗洞颇为盛行。明计成的《园冶》一书称之为漏明窗,常用薄砖瓦片或绿色方形花玻璃镶在窗内,还有动植物图案装饰窗心,形式美感让人叹为观止,在这里,窗户所具有的观赏价值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它的使用价值。2明清时期的旋螺殿、藻井藻井是中国古代最尊贵的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装饰。它一般建在屋顶天花中心部位,起着强调室内空间中心及重点装饰的作用。为什么叫藻井呢?主要是因为它形状似井,又在上饰藻纹,所以形象地称之为藻井。藻井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而逐步演变,从原始简单的藻井逐步演化为复杂、华丽的藻井形式,到了明清以后,藻井的式样越来越复杂也更加细致,有方形、八角形及圆形等多种形式。藻井主要用于庄严雄伟的宫殿或神圣肃穆的佛堂中,一般建筑的顶棚是不许用藻井的。明清时期的藻井全部以木雕花板装饰,在角蝉、压槽板及圆顶部位大量采用雕刻工艺,并大量运用贴金技法,装饰意味更加浓厚,是建筑装饰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旋螺殿是明代的建筑之一,它是李庄最精美的建筑,整座建筑没有使用一颗铁钉。这里最值得一看的是旋螺殿的藻井,向上仰视,层叠向上的各类斗拱形成八面都是由右侧转至顶部的网格状花纹,繁复精美得象剪纸,十分美观。该殿也因其藻井状如旋螺而得名。3柱的装饰造型功能木构架的梁柱式结构体系是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主流,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风格。梁柱式结构以木材为主,由立柱、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墙倒屋不塌”正充分表达了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也体现出了柱子的重要作用。柱子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构件,用柱子和墙壁构成各种形式的室内空间,供各种不同用途的需要。柱子有角柱、檐柱、山柱、中柱、金柱、童柱,柱的造型也多种多样,有方、圆、八角、束竹状,在承重的同时,经过工匠们的精雕细琢也已经成为装饰造型的重点。匠师们有的在柱子、梁枋之上雕刻有不同题材的雕塑,雕塑的材料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用材而定,有木头有石头,有砖有瓦,有金有银,有铜有铁。或者直接在柱子上进行雕刻,例如:山东济宁东、西清真寺,主要建筑为清康熙、乾隆年间所建。东大寺大殿的龙柱、抱鼓石和柱础的雕刻都十分精美。在大寺后的盘龙柱,更是游龙飘举、格外精巧,再加上整个殿宇的装饰都非常豪华,殿内还采用金地大匾额装饰,更使整个建筑具有中国传统庙宇装饰的趣味和时代特色。4屋顶下梁采用装饰构件中国古代建筑用的大多是木结构,斗拱是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形状象量谷物用的斗和升子的方木和好象弯弓一样的拱形弯木所组成,所以称之为斗拱。斗拱有位于梁枋之间或梁枋与柱之间的,它是为了将屋顶上面的重量传递到下面;有位于房屋屋檐下的柱头上或梁枋上的,它是为了承挑起伸出到柱外的屋檐。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的简化,屋顶的出檐能够依靠挑出的梁枋承托,斗拱便失去了支撑屋檐和传递重量的作用,而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构件。在古建筑上有很多类似的装饰构件,它们慢慢失去了原来的结构功能,而变成纯粹的装饰了。就如众所周知的门钉,特别是在宫殿建筑的城门上随处可见的成排门钉,甚至在乡村的寺庙门口还能见到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乳钉门”大门上的门钉,最初的门钉是用来拼装大门木板的铁钉钉头,它们整齐地排列在门板上逐渐成了一种装饰,后来的大门拼贴早已不用铁钉这种办法了,但是它既然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装饰风格,因而被一直保留在门板上,只是这里的门钉早已失去了原来结构上的功能,而成为一种纯粹的装饰性构件了。5设计独特的装饰构图中国传统的室内装饰陈设艺术,到了明清时期也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家具,在造型艺术和工艺技术方面的成就和造诣举世公认。优美象形的方块文字作为室内装饰的艺术语言,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范例。无论是皇家宫寝、士大夫阶层的宅院,还是平民百姓的家居,无不以对称的中轴线家具陈设布置自己最重要的厅堂,匾额、对联、书画、太师椅、八仙桌、条案,再加上象征平安吉祥的瓶、镜等陈设,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装饰图画。清式家具和明式家具的造型艺术上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清式家具的特点首先表现在用材厚重上,家具体型、尺寸都比明式家具宽大;其次是装饰华丽,表现手法有镶嵌雕刻及彩绘等,给人一种威严、稳重、豪华的感觉,与明式家具的朴素、轻巧美的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清后期的家具纹饰结构比较松散自由,很少能见到没有雕饰的情形了。6筑中建筑艺术分析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