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信息性文本阅读突破练2信息的筛选整合与对比分析课件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信息性文本阅读突破练2信息的筛选整合与对比分析课件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信息性文本阅读突破练2信息的筛选整合与对比分析课件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信息性文本阅读突破练2信息的筛选整合与对比分析课件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信息性文本阅读突破练2信息的筛选整合与对比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破练2信息的筛选整合与对比分析一二一、(2023福建龙岩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冲破了“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桎梏,根据中国的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以国家的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按照这一标准,探源工程提出,在距今5

500年前,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的社会上层之间,形成密切交流,形成了对龙的崇拜、以玉为贵的理念、以持有某几类珍贵物品彰显其尊贵身份的礼制;在距今5

100年到4

300年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出现了早期国家,跨入文明阶段。各个区域文明之间形成了“早期中华文化圈”。一二夏王朝建立后,经过约200年的发展,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建造了同时期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都邑,形成择中建都的都城选址,形成择中立宫和中轴线的宫室布局理念,形成以范铸法铸造青铜器的工艺技术,形成以青铜器和玉礼器以及铃和磬等构成的礼乐制度,造就了王朝气象。这些礼器及其蕴含的观念向四方辐射,形成方位广大的中华文化影响圈,中华文化从距今5

000年到4

000年期间的各区域文明各自发展、交流共进,转变为由中原王朝引领的一体化新进程。(摘编自王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一二材料二

在殷墟发掘之前,王国维利用这里发现的甲骨文与文献相印证,确认了文献所载的商代先王世系。殷墟的发掘进一步证实了商代历史的可靠性,世界有关最早中国文明的认识也一直定格于此。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关最早中国文明的认识不断推陈出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突破了已定格的认识,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提供了扎实的证据。一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项目,经过20年的实施,已经成为中国考古学研究经典模式,学科发展的标杆。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在区系类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华文明探源的学科重大课题,强调要研究中华国家、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起源,并提出了“古国理论”,即古文化—古城—古国的三部曲,通过考古学文化、古代城址的研究来探索文明化进程。也正是在这个阶段,聚落考古的方法也被引入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古城研究更加系统化,以聚落体系的形式更充分地体现文明化进程。一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明探源一直是中国考古学的核心任务。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这一任务的当代延续。从外部关联来看,最近20多年,中国崛起是一个举世瞩目的现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正在实现的计划,文化自信逐渐成为时代强音,了解中华文明的由来是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考古学是一门以“增量历史”为主要特征的学科,其主流是通过持续不断的考古新发现增加新的信息。在中国近现代学术研究中,反思、批判或解构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一直是重要主题之一,这也是面对西方的文化优势的一种必然反应。一二从学科内部关联来看,随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田野考古工作大幅度增加,有关中国早期文明的考古发现不断积累,尤其是良渚、陶寺、石峁、石家河等遗址的深入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早期中国文明模糊的面貌。在此过程中,科技考古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手段,而这又离不开科学硬件设施的大幅度改进与研究队伍的壮大。这个阶段也是中国互联网迅速发展时期,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扩展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考古公园、博物馆等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考古学的实践。简言之,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都在不断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使得该项工程不断滚动,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长期项目的典型代表。一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所以成为典范,还因为它回应了学科内外的重要关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需要理论、方法、材料的系统组织,而这在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其他领域并不常见。文明探源涉及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指标,如聚落体系的层次、墓葬的等级、手工业分工的程度,这种研究方式在逻辑上具有演绎的性质。在文明起源的探讨中还借鉴了人类学与历史学、社会学的成果,在逻辑上具有类比的性质。而中国考古学研究通常依赖归纳逻辑,因此,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拓展了中国考古学的研究路径,更充分地发挥了考古学在文明探源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也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为中国考古学的经典成功模式。(摘编自陈胜前《从学术史角度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的中国方案是对“文明三要素”的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B.突破地域局限的二里头文化是中原王朝引领中华文化走向一体化新进程的典型代表。C.“古国理论”与聚落考古等研究方法的运用,为中华早期文明史提供了扎实的证据。D.王国维的殷墟研究将最早中国文明定格于商代,也就是说三皇五帝等说法是虚妄的。D解析

D项,曲解文意,由“在殷墟发掘之前,王国维利用这里发现的甲骨文与文献相印证,确认了文献所载的商代先王世系”可知,王国维只是用甲骨文与文献相印证的方法确认了文献所载的商代先王世系,并没有否定三皇五帝等说法。一二一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中关于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文化的陈述论证了“中国方案”的科学性。B.材料一中二里头文明的特征造就了夏的王朝气象,外溢影响形成了中华文化圈。C.进入新世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卓越成绩,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D.材料二阐述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中国崛起、考古学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A解析

A项,“论证了‘中国方案’的科学性”错误。由材料一可知,关于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进入文明阶段的判断依据是文明探源工程的中国方案,而不是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文化的陈述”“论证了‘中国方案’的科学性”。一二一二3.下列选项,最符合“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的一项是(

)(3分)A.红山文化中的墓地处于中心的大墓唯玉为葬,而墓地越向边缘规格越低。B.河姆渡遗址中发现当时已经开始栽培水稻,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农业活动。C.大汶口遗址中出土了20多个扬子鳄的残骸,还有獐、斑鹿、麋鹿的残骨。D.半坡遗址中发现有房屋遗迹45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大约一万件。A解析

材料一中说,“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以国家的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按照这一标准,探源工程提出……形成了对龙的崇拜、以玉为贵的理念、以持有某几类珍贵物品彰显其尊贵身份的礼制”。A项,“唯玉为葬”符合“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B项,说的是水稻栽培的时间,无法体现是否进入“文明社会”。C项,说的是遗址中的动物残骸,与“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无关。D项,说的是墓葬里的房屋、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无法体现是否进入“文明社会”。一二一二4.(对点练)材料一、材料二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论述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①材料一阐释了文明探源的中国方案的内涵,并以夏王朝为例加以分析判断。②材料二从学术史角度分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并成为考古学的经典之因。一二5.(对点练)依据材料,谈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原因。(6分)参考答案①理论上,不断创新和引进新的考古理论,提出了“文明探源中国方案”;②实践上,运用新方法开展的田野考古为明晰中国早期文明提供扎实的证据;③科技考古的加持,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场馆的建设扩展了社会影响。一二二、(2023山东聊城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9分)材料一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对趋势性问题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才能未雨绸缪,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出科技自立自强破解“卡脖子”问题,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正是战略上的前瞻性思考,使我国在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时总能收放自如、应对裕如。因此,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地预见未来、引领未来。一二策略是战略实施的科学方法。要取得各方面斗争的胜利,我们不仅要有战略谋划和坚定意志,还要有策略,有智慧,有方法。应该看到,实施战略的环境条件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每时每刻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各地区各部门一方面要恪守战略的原则性,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要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另一方面也要善于把握策略的灵活性,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策略和方法,以创造性贯彻落实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摘编自《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人民日报》2023年2月22日)一二材料二

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从全局高度准确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对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一二从时间维度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既不是短期之策,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调整。我国已十余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同时,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超过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27万美元,是全球最大规模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我国拥有1.69亿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具有坚实而强大的供给基础。如此一个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和潜力的市场决定了我们始终具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优势条件和内在能力。因此,根据我国自身发展需要进而适时调整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是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考虑。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应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一二从空间维度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并非故步自封,也非各自为政,而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首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国内单循环。从国际比较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之所以明确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其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针对全国而言的,是建立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各地区要找准自己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和比较优势,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有机衔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这就要求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壁垒,共同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在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彰显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的竞争优势。一二从特征维度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本质特征不是搞盲目借贷扩大投资,过度刺激消费,而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褪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传统的依靠强力政策刺激、透支或前置需求从而抬高速度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我们只有立足自身,更加强调自主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更高水平和更加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改善供给体系和质量,同时升级传统需求,培育新兴需求,激发潜在需求,以更高水平的国内大循环巩固和增强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的优势和地位。以自身不断提升的确定性稳定性对冲外部日益增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所以说,推动科技创新,抓住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这个最本质特征,就是牵住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牛鼻子”。(摘编自郭威《准确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光明日报》2023年2月28日)一二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对事物的前瞻性思考能够减少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则不能拘泥于战略的原则性,要随机应变。B.建构新发展格局是立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所作出的战略调整,参考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规模、人口和市场供给等。C.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壁垒,建立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但它并不排斥国际市场。D.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强自立。A解析

A项,“不能拘泥于战略的原则性”错误,材料一第二段表述为“需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要恪守战略的原则性,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一二一二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论述都涉及了战略和策略的关系,不过二者的重心并不相同。B.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决议,是一种战略思考。C.为了鼓励科技创新,我国近年出台的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各种措施属于策略范畴。D.确定一项战略或策略一般要从时间、空间、特征三个方面去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D解析

D项,“一般要从时间、空间、特征三个方面去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错误,“准确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可以从时间、空间、特征三个方面入手,但不代表其他战略或策略的制定都要从这几个方面分析。一二一二8.下列选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