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课程讲义1-6章_第1页
民事诉讼法课程讲义1-6章_第2页
民事诉讼法课程讲义1-6章_第3页
民事诉讼法课程讲义1-6章_第4页
民事诉讼法课程讲义1-6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一、民事纠纷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特点:1、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2、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3、具有可处分性。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分类:1、财产关系纠纷2、人身关系纠纷(一)自力救济1、自决2、和解共同点:无第三者参与,也不受任何标准制约。二、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是指缓解和消除民事纠纷的各种方法和制度。(二)社会救济1、调解(诉讼外调解)2、仲裁:契约性、民间性、准司法性共同点:第三者介入。不同处:调解具有任意性;调解协议无强制执行力。仲裁具有标准性;仲裁裁决有强制执行力。(三)公力救济诉讼:1、过程的严格标准性2、裁判的国家强制性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诉讼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第二节民事诉讼1、诉讼活动:必须是法院和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所进行的能够发生诉讼关系的活动。〔合议庭评议案件、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就不是诉讼活动〕2、诉讼关系:是指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之间,在诉讼过程中所形成的诉讼权利义务关系。〔与P22页争讼法律关系相矛盾〕法院〔二〕特征1、严格依法进行。2、法院起主导作用。3、过程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诉讼参与人四、民事诉讼的目的民事诉讼目的,是立法者基于其客观需要和对民事纠纷本质属性的认识,而预先设定的民事诉讼活动的理想目标。民事诉讼目的确实立,将成为划分诉讼主体职能、构建诉讼模式、制定诉讼根本原那么、制度和程序的根本依据。(一)概念鳄鱼审判19世纪,一位英国探险家在热带非洲的一个部落村庄里目睹了一幕“鳄鱼审判〞的场面。这个村子里的人们相信鳄鱼是万能上帝的化身,每年举行2次“鳄鱼审判〞,审判日定在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因为人们相信在这两天时,鳄鱼的智慧处于最正确状态。如果某个村民被指控犯罪,他就被绑在湖岸边竖着的一个木桩上。到了晚上,一条大鳄鱼爬上岸来,如果吃掉了他,就说明他确实是有罪的。在民事案件中,争议双方的当事人分别被绑在木桩上,两个木桩间隔5米远。谁被吃掉就输了官司。思考题:1、在鳄鱼审判中是否存在程序上的公正?如果有,这种公正性是建立在什么根底上的?2、现代司法制度的“公正〞是否存在与“鳄鱼审判〞相似的地方?如果有,表现在哪些方面?3、鳄鱼审判制度的合理性源泉是什么?如果人们知道鳄鱼是被统治者驯服的、完全按照统治者的命令去做,还有合理性吗?5、权利保障说。这是日本学者竹下守夫新近提出的学说。该说从宪法上权利保护的角度来阐述民事诉讼的目的,认为对诉权的保护才是民事诉讼的目的,没有对诉权的保护就难以实现对实体权利的保护。〔实体权利→程序权利:无救济即无权利〕

6、多元说。该说认为,对于诉讼目的的认识,应站在作为制度设置、运作者的国家和作为制度利用者的国民的双重立场上进行。由此,纠纷的解决、法律秩序的维护及权利的保障都应当视为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五、民事诉讼模式民事诉讼的模式,是指以一定的国情为背景,在一定的民事诉讼价值观的支配下,为实现一定的民事诉讼目的,通过在法院和当事人之间分配诉讼权利与义务而形成的法院与当事人之间不同的诉讼地位和相互关系。(一)概念国家权力→法院→审判权

↓↓个人权利→当事人→诉权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法律传统以及政治经济体制、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在采用司法程序解决民事争议上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模式。(二)民事诉讼模式的划分及其根据1、诉讼程序的启动、进行和终结-------当事人进行主义←→职权进行主义〔表达为诉讼指挥权〕2、审理对象确实定---------------------辩论主义←→职权探知主义〔限于家事或公益诉讼〕3、诉讼资料及证据的收集-------------

(1)当事人未主张之事实不得作为裁判之根底真实义务〔2〕当事人无争议之事实必须作为裁判之根底〔3〕认定事实原那么上限于当事人提供的证据

参见?民事诉讼根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6期第三节民事诉讼法一、概念和性质〔一〕概念民事诉讼法是规定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各种民事诉讼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和。狭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民事诉讼法典。广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除了民事诉讼法典外,还包括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民事诉讼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民事诉讼的标准性文件。〔二〕性质就其本身的性质而言,民事诉讼法是:1、部门法。2、根本法。3、程序法。二、民事诉讼法的效力〔一〕对事的效力:1、平等主体间因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财产和人身关系争议2、法律规定适用民诉法审理的其他案件,如非讼案件〔二〕对人的效力:1、中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以及在中国营业的外国企业和组织;3、申请在我国进行民事诉讼的外国人、无国籍人以及外国企业和组织;4、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但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有关规定其民事诉讼应受我国法院管辖的外国人。〔三〕空间效力:我国的领土、领海和领空,以及领土的自然延伸局部〔四〕时间效力我国现行民诉法的生效时间为1991年4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生效时间为2021年4月1日。民诉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1、从实质意义上说,程序法与实体法是密不可分、互为依存的;从形式意义上说,程序法与实体法是可以相互脱离的。2、实体法标准只有通过审判程序,其内在生命才能得以实现。所谓“无救济即无权利〞。3、诉讼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有创新实体法的功能。〔例如前述日照权、安宁权〕〔二〕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1、目的和任务不同2、起诉的主体不同3、某些根本原那么不同4、某些审判程序不同5、执行程序不同三、民事诉讼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一〕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三〕与破产法的关系?企业破产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体,破产案件的审理程序没有规定的,适用民诉法的相关规定。因此,民诉法与破产法关系密切。〔四〕与其他民事程序法的关系1、与公证法的关系联系:(1)公证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2)诉前的证据保全待起诉后移交法院审查(3)经过公证的债权文书可作为法院的执行依据

区别:〔1〕调整对象不同〔2〕活动性质不同〔3〕程序不同2、与人民调解法的关系联系:(1)民诉法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任务及其地位作了明确规定;(2)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业务上受人民法院的指导和监督。区别:

(1)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属于非讼调解;(2)调解所达成的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3、与仲裁法的关系〔1〕民诉法规定:有效的仲裁协议排除诉讼。〔2〕仲裁法规定:一方当事人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而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也未提出管辖异议的,视为双方放弃仲裁协议,法院因此而取得管辖权。〔3〕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作出裁定。〔4〕民诉法规定:当事人申请采取保全措施,仲裁机构应提请人民法院裁定。〔5〕民诉法规定了生效仲裁裁决的执行程序及不予执行的情形。第四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一〕概念和特征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民事诉讼法律标准所调整的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以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为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1、由审判法律关系和争讼法律关系构成〔1〕审判法律关系〔2〕争讼法律关系2、表达了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诉权的有机结合法院原告证人鉴定人翻译人被告原告被告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一〕主体1、法院2、检察院3、诉讼参加人:(1)当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诉讼代表人。(2)诉讼代理人:法定诉讼代理人和委托诉讼代理人。4、其他诉讼参与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诉讼主体是指能使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即除上述4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3、〔2〕之中未经特别授权的委托诉讼代理人之外的主体。〔二〕内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其主体根据民事诉讼法律标准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不同的主体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不尽相同。〔三〕客体1、2、3、4、法院当事人案件的客观事实实体权利请求法院生效裁判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检察院原告诉讼理由诉讼请求被告其他诉讼参与人案件的客观事实法院当事人第二章诉与诉权第一节民事之诉一、诉的含义与构成要素〔一〕诉的含义诉是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审判特定的实体主张的请求。〔二〕构成要素1、诉的主体: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2、诉的客体: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3、诉的原因:案件实体事实二、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1、诉讼标的:当事人之间争议的,请求法院审判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或民事实体权利。2、诉讼请求:当事人以诉讼标的为根底所提出的具体的实体请求。案例1:A诉B买卖合同纠纷中,B拖欠100万元货款,请求法院判决B支付所欠货款及利息。B那么称A的货物质量不合格,请求法院判决A更换货物并赔偿损失。该案的诉讼标的为买卖合同法律关系,诉讼请求分别为支付货款及利息,更换货物并赔偿损失。三、诉的类型与诉的识别〔一〕诉的类型1、确认之诉:当事人请求法院确认某种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存在的诉。2、给付之诉:当事人请求法院判令义务人履行一定义务的诉。3、变更之诉:当事人请求法院改变或者消灭某种既存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诉。〔二〕诉的识别1、依诉的主体:2、依诉讼标的:3、结合案件的具体事实:一般来说,上述任一构成要素不同,那么构成不同的诉。在前述案例1中,虽然当事人没有变化,但A是基于买卖合同所拥有的给付货款请求权,案件事实是B拖欠货款;而B是基于买卖合同所拥有的交付合格货物和赔偿损失的请求权,案件事实是A的货物不合格和B因此而受损。因此,案例1中实际上存在不同的诉。四、起诉要件与诉讼要件〔一〕起诉要件:程序要件,如提交起诉状、缴纳诉讼费。〔二〕诉讼要件:实体要件,如法院是否有管辖权、当事人是否适格、案件是否具有诉的利益等。五、诉的合并与变更1、合并的条件〔1〕由相同的当事人在同一诉讼程序中提出〔2〕能适用相同的诉讼程序〔3〕受诉法院有管辖权,即不属于其他法院的级别管辖、专属管辖和协议管辖2、变更的条件〔1〕适用相同的诉讼程序〔2〕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变更〔3〕不属于其他法院的级别管辖、专属管辖和协议管辖关于请求权竞合与诉的变更、合并,请同学们认真看教材P40-41页的案例2-3。第二节反诉一、反诉的概念和意义〔一〕概念:反诉是指本诉的被告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提起的与本诉相关的诉。〔二〕确立反诉制度的意义:1、实现诉讼权利平等的原那么。2、到达诉讼经济之目的。3、防止法院在分案处理的情况下对互相牵连的事实或法律问题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二、反诉的特征和条件〔一〕特征:1、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双重性。2、反诉具有独立性。3、反诉的目的在于抵消、吞并或排斥本诉的请求。〔二〕反诉的条件1、由本诉的被告向本诉的原告提起。2、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3、反诉与本诉必须能适用同种诉讼程序。4、反诉与本诉在诉讼标的、诉讼请求或案件事实方面存在法律上的牵连关系。5、反诉应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出,且不属于其他法院级别、专属或协议管辖。三、反诉与反驳及诉讼抵消的区别:案例2:A诉B买卖合同纠纷中,B拖欠100万元货款,请求法院判决B支付所欠货款及利息。B那么:1、辩称A的货物质量不合格,请求法院判决A更换货物并赔偿损失。2、辩称货款已付,或所欠货款不是100万而是50万。3、向法院提供与A签订的另一份借款合同,并证明A未返还该笔60万元的借款,请求法院进行抵销。1是反诉,2是反驳,3是诉讼抵销。第三节民事诉权一、诉权的含义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在发生民事纠纷时请求司法救济的根本权利。1、诉权是当事人向法院行使的请求权2、诉权是当事人平等享有的宪法性权利恶人先告状.shs3、诉权具有程序和实体内涵4、诉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1〕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关系联系:诉权是行使诉讼权利的前提,诉讼权利的行使是为了实现行使诉权的目的。区别:诉权仅为当事人享有,诉讼权利可由一切诉讼参与人享有。〔2〕诉权与民事实体权利的关系联系:诉权的行使以解决纠纷,保护民事实体权益为目的。区别:A、诉权发生在当事人与法院之间。B、诉权产生于民事法律关系的非正常状态。C、诉权的主要依据是宪法和民事诉讼法。

原告:A被告:B2005年7月21日,原告驾车在劳动路将被告撞伤,被告随即被送往中心医院抢救。8月3日,星城司法鉴定中心对被告的伤情作出鉴定,结论为:被告胸部、双下肢膝关节软组织挫伤。8月8日,被告出院。8月31日,交警大队作出事故认定书:A负事故全责。被告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7184.9元,原告已全额支付。此后,原被告就后期治疗费屡次协商未果。9月20日,原告起诉,称:被告无理拒不接受合理赔偿数额,致使交警部门和保险公司迟迟不能结案,原告的驾驶证照被扣押,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要求确认被告在此交通事故中的后期治疗费、住院期间的陪护费、伙食费、交通费总额为2323元。被告口头辩论,称:自己的伤情并未彻底治愈,要求继续住院治疗,后期治疗费用等远远超过2323元。

二、诉权的功能与保护〔一〕诉权的功能1、启动诉讼程序2、实现当事人平等对抗3、制约审判权滥用4、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二〕诉权的保护1、立法层面:完善宪法、民事实体法、民事诉讼法、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的相关规定。2、司法层面:法院审判权的行使应以保障和便利诉权的行使为宗旨而非相反,甚至以擅自提高起诉门槛、拖延审判等方式压制乃至侵害诉权的行使。第三章民事诉讼法的根本原那么一、概述〔一〕概念民事诉讼法的根本原那么,是在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或重要的诉讼阶段起指导作用的根本准那么。〔二〕功能1、立法准那么的功能:标准民事诉讼的具体制度和规那么2、行为准那么的功能:标准诉讼主体的行为3、引导创造性司法的功能〔三〕体系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条到第17条的规定,有14个根本原那么,见教材P53-54页。实际上,其中有的是根本制度,有的是三大诉讼法共有的原那么,有的根本不具备根本原那么的属性和功能。因此,本章仅介绍以下几个根本原那么。二、当事人平等原那么〔一〕含义: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平等地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二〕内容:1、诉讼地位平等:〔1〕双方当事人享有相同的诉讼权利〔2〕双方当事人享有对等的诉讼权利〔3〕双方当事人平等地承担诉讼义务2、法院应平等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1〕给予双方平等的时机和便利〔2〕为明显处于弱势的一方提供帮助以便形成双方实质上的平等,例如减免诉讼费、行使释明权、提供法律援助、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等〔三〕依据:1、宪法原那么的具体表达2、程序公正程序公正.shs.shs的根本要求3、民事实体法平等原那么的必然延伸程序公正〔正义〕的标准:1、主体性: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尊重。2、参与性:*参加时机的保障:与程序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都能参加进来*参加过程的保障:充分听取当事人的辩论、缺席判决的异议*参加结果的展示:裁决书中对当事人的主张和举证以及对裁决依据的理由所作的答复与说明3、公平性:*裁决者中立:与案件或当事人无利害关系平等对待当事人〔例如不因身份、种族等区别而异〕*当事人平等:诉讼地位、诉讼权利义务的平等保障当事人平等的攻防手段〔例如诉讼费的缓减免、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等〕4、公开性:*过程公开:允许旁听和舆论监督*结果公开:法官心证〔裁判文书〕公开程序公正〔正义〕的意义:1、促进实体公正的实现:当事人对抗辩论的充分性2、有利于纠纷的解决:程序的主体性、参与性、公平性、公开性可以吸收当事人的不满情绪3、树立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看得见的公正〞可以缓解民众对司法的“信任危机〞

三、辩论原那么〔一〕含义: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在法院的主持下陈述各自的主张和意见,互相进行反驳和辩论,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内容:1、辩论原那么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2、辩论的范围包括程序问题和实体问题方面的内容3、辩论可以采用口头和书面两种方式4、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辩论权〔三〕与辩论主义的区别:辩论主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当事人没有主张的事实不能作为判决的根底;2、法院对当事人之间没有争议的事实,必须作为判决的根底;3、认定当事人之间有争议的事实,原那么上限于当事人所提出的证据。我国民诉法第12条只规定了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但对于当事人之间的辩论结果是否对法院的裁判构成约束,是否在当事人相互之间产生约束作用并不明确,因此被学者称为“非约束性辩论原那么〞。

四、处分原那么〔一〕含义: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支配和处置自己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二〕内容:1、处分权的主体是当事人2、处分权的对象是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3、处分原那么在民事诉讼中的表达:〔1〕是否启动诉讼程序由当事人决定;〔2〕起诉时自行确定请求司法保护的范围和方法;〔3〕诉讼开始后,原告可以撤回起诉或追加、变更、放弃诉讼请求;被告可以反诉或成认对方的诉讼请求;当事人也可以决定是否同意调解或选择上诉;在判决执行完毕之前,双方可以自行和解;〔4〕对生效裁判决定是否申请强制执行或申请再审。4、处分权的行使不得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五、诚信原那么〔一〕含义: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必须公正、老实和蔼意。〔二〕确立的根据:1、诉讼观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的需要。2、适应诉讼关系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要。3、该原那么在公私法领域中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的结果。〔三〕适用:1、对当事人的适用〔1〕禁止恶意制造诉讼状态〔2〕禁止矛盾行为〔3〕禁止滥用诉讼权利〔4〕真实义务:对辩论主义〔自认〕的补充和修正〔5〕诉讼上的权利失效2、对法院的适用〔1〕禁止滥用自由裁量权〔2〕禁止突袭裁判:保障当事人就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进行充分辩论的时机3、对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适用要求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实施诉讼行为时要老实善意。

六、检察监督原那么〔一〕含义: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二〕作用:1、促进法院廉政建设2、提高审判质量3、发挥相互制约的作用〔三〕内容:1、以抗诉的方式对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是否正确、合法进行监督。2、对审判人员在民事审判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监督。3、对民事审判活动中的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监督。思考: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提起民事诉讼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第四章民事诉讼法的根本制度一、合议制度〔一〕概念:由三名以上的审判人员组成审判集体,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合议制是与独任制相对的审判组织形式,只有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的民诉案件和某些非讼案件,才适用独任制。〔二〕合议庭的组成:3人以上的单数1、一审合议庭:可以由审判员和陪审员组成2、二审合议庭:由审判员组成3、发回重审案件合议庭:另行组成4、再审案件合议庭:取决于原审程序且须另行组成。〔三〕合议庭的活动规那么合议庭由审判长主持,审判长由院长或庭长指定一名审判员担任;院长或庭长参加审判时,由院长或庭长担任。2000年最高院对审判长的产生方式作了不同的规定:由各级法院在本院审判员中进行选任。陪审员不得担任审判长。合议庭进行评议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那么,但少数人的意见应当记入笔录,笔录由书记员制作,合议庭组成人员签名。合议庭对外代表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对内在业务上受审判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审判委员会是法院内部集体领导审判工作的组织,其任务是讨论疑难、重大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其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思考:审与判的别离?审判委员会的存废?二、回避制度〔一〕含义:审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时,退出对某一案件的审理活动的制度。〔二〕法定原因:1、审判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其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2〕本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4〕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的;2、审判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其回避,但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1〕未经批准,私下会见一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2〕为当事人推荐、介绍诉讼代理人,或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理该件的;〔3〕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要求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报销费用的;〔4〕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请,或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的;〔5〕向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或其他物品,或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购置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给予好处的。3、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人员,不得再参与本案其他程序的审判。

〔三〕适用对象审判员、书记员、翻译员、鉴定员、勘验员、执行员、检察员〔四〕回避方式1、自行回避2、申请回避3、指令回避〔五〕回避程序1、申请时间:案件开始审理时或法庭辩论终结前以口头或书面方式提出2、决定权限: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由审判长决定检察人员,由检察长决定法院对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在3日内作出决定。在决定作出前,除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外,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法院应当在3日内作出决定,复议期间不停止被申请回避人员参与本案的工作。三、公开审判制度〔一〕含义: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和宣判应当依法公开进行。〔二〕内容:1、审判主体公开2、公开的对象包括当事人和社会3、公开的程序阶段包括审前阶段、庭审阶段和执行阶段4、不仅审判过程公开,更要审判结果公开,即法官心证的公开〔三〕例外: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2、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3、离婚案件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4、当事人申请不公开进行调解的,法院应当准许。5、法律另有规定的其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也必须公开宣判。思考:如何处理好媒体报道与审判独立之间的关系?四、两审终审制度〔一〕含义: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法院的审理即告终结的制度。〔二〕例外:1、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2、依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3、依照催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三〕缺陷:1、终审法院级别较低,不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2、一些终审法院的审判水平相对较低,一审不当裁判难以通过上诉审得以纠正。3、终审法院所在地靠近案发地,难以防止人情因素,也不利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五、陪审制度〔一〕含义:审判机关吸收法官以外的公民参与案件的审判活动的制度。〔二〕类型:1、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陪审团负责认定案件事实;法官负责适用法律2、大陆法系的参审制:陪审员享有与法官同等的权利义务,共同负责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我国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陪审决定?规定了人民陪审员的条件和选任事宜,其参加审判的案件范围为:1、社会影响较大的民事案件;2、当事人申请由陪审员参加审判的案件。

一、概念受案范围:民事审判权〔民事裁判权〕的作用范围。--被动性主管:确定人民法院和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之间的解决民事、经济纠纷的分工和职权范围。--主动性二、立法规定:民诉法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具体而言,包括:1、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纠纷2、婚姻法调整的婚姻家庭关系发生的纠纷3、商法调整的商事关系发生的纠纷4、经济法调整的局部经济关系发生的纠纷5、劳动法调整的局部劳动关系发生的纠纷:实行“先裁后审〞6、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解决的其他案件,包括:(1)选民资格案件;(2)非讼案件: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和企业破产案件。第五章受案范围第六章管辖一、概述〔一〕管辖的概念:各级人民法院和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二〕确定管辖的原那么1、便于当事人进行诉讼2、便于案件的审理和执行3、保证案件的公正审判4、均衡各级法院工作负担5、确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6、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三〕管辖恒定:是指原告起诉时,受诉法院依法对本案享有管辖权,那么此后不管确定管辖的事实在诉讼中如何变化,均不影响受诉法院对本案所享有的管辖权。包括级别管辖恒定和地域管辖恒定。〔四〕管辖的学理分类1、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2、专属管辖和协议管辖3、共同管辖和合并管辖二、级别管辖〔一〕概念: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二〕确定标准1、案件的性质2、案件的繁简程度3、案件的影响范围4、案件争议标的金额的大小〔三〕各级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案件1、基层法院:除中级、高级和最高法院管辖之外的所有案件2、高级法院: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3、最高法院:〔1〕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2〕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4、中级法院:〔1〕重大涉外案件;〔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3〕最高法院确定由中级法院管辖的案件:包括海事、海商案件、专利纠纷案件、著作权纠纷案件、重大的涉港、澳、台民事案件、诉讼标的金额大或者诉讼单位属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经济纠纷案件、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最高法院于2002年公布的?涉外管辖规定?对局部涉外民商事案件实行集中管辖〔详见教材P105页〕,既改变了级别管辖,又改变了地域管辖,使绝大多数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失去了对此类案件的管辖权,但从司法实践来看,给当事人带来诸多不便,尤其在沿海地区。因此,自2004年以来,又陆续有一些不属于集中管辖范围内的法院经最高法院批准,获得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辖权。★集中管辖的案件包括:1、涉外合同和侵权纠纷案件;2、信用证纠纷案件;3、申请撤销、成认与强制执行国际仲裁判决的案件;4、审查有关涉外民商事仲裁条款效力的案件;5、申请成认和强制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裁定的案件。但不包括发生在与外国接壤的边境省份的边境贸易纠纷案件、涉外房地产案件和涉外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的一审法院包括:1、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2、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所在地的中级法院;3、经济特区、方案单列市的中级法院;4、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中级法院;5、高级人民法院。

三、地域管辖〔一〕概念:是指法同级法院之间在各自的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二〕确定标准:1、当事人所在地--------------------------一般地域管辖2、诉讼标的物或法律事实所在地------特殊地域管辖〔三〕一般地域管辖:实行“原告就被告〞的原那么★公民的所在地:〔1〕住所地:户籍所在地〔2〕经常居住地: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公民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在地:其主要营业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1、原那么性规定: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法院辖区的,各法院都有管辖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假设干问题的意见?〔下称?适用意见?〕与?合同法解释一?补充规定:〔1〕双方均被注销城镇户口的,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2〕双方当事人均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由被告原住所地法院管辖;当事人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1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被劳动教养地法院管辖。〔3〕离婚诉讼双方当事人都是军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被告所在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法院管辖。〔4〕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5〕不服指定监护或变更监护关系的案件,由被监护人住所地法院管辖。〔6〕对没有办事机构的公民合伙、合伙型联营体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注册登记地法院管辖;没有注册登记,几个被告又不在同一辖区的,各被告住所地法院都有管辖权。〔7〕债权人依据?合同法?第73、74条之规定,提起代位权、撤销权诉讼的,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2、例外规定: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3〕对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适用意见?补充规定:〔1〕被告一方被注销城镇户口的。〔2〕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3)非军人对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的。(4)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5〕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被告无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法院管辖。〔四〕特殊地域管辖1、一般合同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适用意见?及其他司法解释对合同履行地的补充规定:〔1〕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2)购销合同履行地按以下情况确定:A、以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中约定的货物到达地、到站地、验收地、安装调试地等,均不应视为合同履行地;B、虽然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但实际履行中以书面方式或双方认可的其他方式变更约定的,以变更后的约定确定合同履行地(实际履行地优先);C、合同中对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确定管辖。(3)加工承揽合同,以加工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约定履行地优先〕。(4)财产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5)补偿贸易合同,以接受投资一方主要义务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6)借款合同,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当事人另有约定除外。(7)证券回购合同,凡在交易场所内进行的证券回购业务,交易场所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在交易场所之外进行的证券回购业务,最初付款一方(返售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8)名称与内容不一致的合同:A、合同名称标准明确,但约定的权利义务内容与名称不一致的,以约定的权利义务内容确定合同的性质,进而确定合同的履行地;B、合同的名称与约定的权利义务内容不一致,且根据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内容难以区分合同性质的,以及合同的名称与约定的局部权利义务内容相符的,以合同的名称确定合同的履行地。〔9〕联营合同纠纷案件:A、法人型联营合同,由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合伙型联营合同,由其注册地法院管辖;协作型联营合同,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B、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或注册地法院管辖确有困难的,如法人型联营体已注销,合伙型联营体未办注册登记,或联营期限届满已经解除的,可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10〕供电、水、气、热力合同的履行地,按当事人的约定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