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闭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_第1页
服装闭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_第2页
服装闭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_第3页
服装闭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装闭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封闭式材料是指服装中具有密封功能,包括断开、折叠、绳带、断开等。服装面料是服装设计中的主要材料,服装闭合材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补充。闭合材料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服装流行风格的演变不断发展,特别是针织面料大量运用之后,闭合材料的使用功能发生极大转变,在服装设计中延伸成为新的角色,为现代服装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变化和可能。1各类材料包裹自身的技术回顾人类衣生活的历史,从远古时期的皮毛葛衣至现代服装体系逐步完善,人类利用各类材料包裹自身的技术不断提高。服装闭合材料伴随人类衣生活出现而产生,从最原始的绳结捆扎到现代纽扣、拉链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闭合材料的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逐渐形成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1带着于诉讼结构中的带自觉中国自商周时代确立“上衣下裳”的服饰制度,其腰部束一条宽边的腰带,确立了中国传统的服饰形象。春秋战国时期文人雅士穿用的深衣,虽然是上下连属,其腰间亦以腰带闭合,并以绳结系扎。至唐宋时期妇女穿戴的襦裙服,腰部以丝或革制成腰带,起固定作用,配以美丽的绳结飘于裙侧。近代用绳做成盘花纽襻,类似现代纽扣的功能,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其名目繁多,工艺精湛,其含蓄、细致的美展现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现代服饰对于绳结带的运用由于纽扣的出现逐渐褪化演变,但其形式却更加丰富,作为独立的部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2面料上的扣款人类对纽扣的使用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史料表明,西方从17世纪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进入纽扣发展的全盛期,使用的材料非常广泛,艺术形式也多种多样。曾有关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用1.3万枚珍贵纽扣做一件王袍的记载。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上,纽扣出现较晚。明朝以前,墓葬中出土的衣服,均不见有纽扣,几乎全是“结带式”,互相连接,古人称之为“结缨”。清朝时开始出现纽扣,服装上多为铜制小圆扣,大的如榛子,小的如豆粒。乾隆以后,纽扣的制作工艺日趋精巧,衣用纽扣也愈加讲究,各种材质的纽扣出现。如镀金扣、镀银扣、蜜蜡扣、琥珀扣等,形式也更加多样。西方工业革命使大规模生产纽扣成为可能,可以很便利地生产出各种造型、各种色彩的纽扣,不同材料、不同用途的纽扣大量涌现。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的纽扣扩大了传统纽扣功能的内涵,它们与衣用纽扣的设计相结合,赋予了现代纽扣新的生命力。1.3对拉克尔国家的拉克尔拉链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十项发明之一。它最初的诞生缘于19世纪人们穿着长统靴的麻烦。1851年,美国人爱丽斯·豪(EliasHowe)申请了第一个类似拉链设计的专利;1880年瑞典人森贝克对拉链进行改良,并于1913年申请专利,将安全拉链更名为普拉扣(Plako)拉链,此设计被认为是拉链问世的重要里程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率先将拉链用到军服的上衣口袋和裤子的前门襟,拉链的快速、方便、适用性能得以充分体现。1923年,拉链由美国的柯德里奇公司注册为ZIPPER,从此,拉链在世界范围内有了统一的名称,并被逐渐推广普及。二战之后,拉链传入亚洲,日本公司在欧美的技术基础上,对拉链进行了重点开发,使拉链行业得以飞速发展,拉链的品种和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拉链在设计、性能、材质和功能上都取得长足进步,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表现尤为突出。2现代服装设计中封闭式材料的延伸2.1织物组织设计闭合材料的隐藏设计包括隐藏连接的设计、隐藏体积的设计及隐藏分割线的设计。在服装设计中以实现闭合功能为目的的闭合材料大多采用了隐身的姿态,例如门襟处暗扣的运用、衣袋的闭合、裤子门襟处的拉链等,它们利用本身的设计特点或通过面料的覆盖、局部细节的折叠等实现隐身。现代拉链的灵活性可以实现体积的隐藏,如把帽子设计藏在立领结构中,使服装的体积得到延伸。设计“活动”的衣摆使衣服可长可短,衣服的体积随衣长发生改变。在闭合材料中,隐形拉链的隐藏功能设计当属最完美,它为服装开口提供最理想的服务。隐形拉链可与面料完全吻合,闭合的链齿在开口内侧隐而不露、一气呵成,使服装的表面平伏、完整,立体感强,完美实现了服装的整体效果。2.2工艺的创新应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把闭合材料作为装饰元素创新的设计手法已屡见不鲜。纽扣作为典型的点装饰在服装中运用,设计师对纽扣进行有序或无序排列、组合,形成错落的视觉效果。如图1a(2010Cucci春夏成衣)所示,利用纽扣的色彩、材质在设计中与皮革图案相结合,突出序列点的装饰效果。而设计师对于拉链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现代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带有手工痕迹和半成品成为时尚,设计师利用拉链的结构特点,把链齿和基布暴露在服装表面,营造一种朴素与张扬并存的感觉。在2009年法国春夏成衣展中,诸多品牌的设计师不约而同地运用这一新元素。设计师们把拉链转化成特殊的装饰“带”,经过排列、折叠、卷曲、缠绕融入服装设计中。图1b(2009PhillipLim春夏成衣)利用拉链的单边形态造型,金属的链牙组合排列,形成流动的曲线,层次丰富具有动感,增加了服装的表面肌理感。图1c(2009Versace春夏成衣)则选用夸张的宽边拉链在胸部塑造心形的立体装饰花,打破服装的平面感,腰部以拉链作为腰带缠绕,让细腻的礼服多了一份休闲、随意。2.3医用材料的拉伸和开发阶段用于手术缝合领域依托于现代高科技,闭合材料的功能被丰富延伸。特殊功能的闭合材料突破传统闭合材料的应用领域,为现代服装技术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如利用拉链的结构开发设计的“医用拉链皮肤闭合系统”是由2条涂有低变应原粘胶的多层微孔泡沫支撑带组成,中间是闭合链齿,拉链两边的带被缝合在支撑带内。利用该医用拉链避免了传统手术缝合切口的牵拉感和疼痛感,大大减轻了手术者的痛苦。此外,各种特殊功能的纽扣在医药、电子信息领域被研制应用。如以医学保健为主要功能的保健纽扣,在纽扣中装有保健药物,根据需要摘下纽扣吞服;利用纽扣检测人身体的温度、脉搏,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纽扣就会发光警告;还有为登山者和探险者开发的充饥纽扣和驱蚊纽扣等。3服装材料的设计发展趋势3.1服装结构设计现代人类对服装的要求不仅需要满足舒适性和实用性,更注重服装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征,因此,服装结构线的设计成为关键。功能性的结构线以满足人体的活动需求为目的,而造型结构线则随着人体的线条进行不同空间形态的塑造,甚至改变人体的一般形态,创造出具有夸张个性的视觉形态。服装设计师们需要用新的非常规的结构设计语言表达服装设计的艺术性和商业性。把闭合材料作为服装的结构设计部件,服装结构设计变得更加丰富、灵活。图2a中,服装袖口处点缀的一列纽扣,与肩部流畅的曲线造型呼应,不仅使袖口的结构设计产生了变化,而且利用纽扣完成袖口的闭合处理,塑造袖子整体感。图2b中,运用拉链表现了衣身部位的结构造型。直线性的竖向分割略显单调,拉链的加入使分割线得到强化,金属质感的拉链牙与金色的服装面料形成对比,前部开口处巧妙地利用拉链的闭合功能,实现拉链装饰和功能的结合。此外,运用绳带等装饰感较强的闭合材料用于表面装饰结构线的塑造,增加服装的肌理感。图2c中,不仅在服装袖口的结构设计中利用了拉链的强化造型,在衣身表面利用绳带对服装结构线强化,皮质的绳带经过规律的盘绕形成图案,绳带末端自由下垂,延伸服装结构线,强化皮革服装的线条感。3.2独立装饰设备3.3功能扣扣装料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智能服装在未来将更多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开始了智能服装的研究和生产,其相关的化纤制造业、服装企业及电子制造商纷纷加入,使智能服装的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智能服装除了普通服装的功能,还具有智能服务、保健及生态型等特殊的功能系统。如具有播放音乐、自动变色和感知着装者健康等多种用途。闭合材料由于体积小、设计灵活性强,与服装进行组合设计的便利性等优点,在功能性防护服领域中已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如防火服装中防火拉链的使用,潜水服装中防水拉链的使用等。在智能服装的研制中,新型功能纽扣的研制使纽扣成为重要的技术载体。如新型电子信息纽扣,外部造型看似一颗纽扣电池,内部封装接触式的存储芯片,通过接触读取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识别和传送。这种特殊的功能纽扣被组合在智能服装中,着装者便可以借助小小的纽扣进行信息交换。智能化服装的发展将成为21世纪服装技术竞争的核心,闭合材料的功能延伸使其成为服装技术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智能技术部件,在医用护理服装、野外功能服装、防护服及航空航天服装的设计研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4服装闭合材料的应用展望现代服装闭合材料不断发展,产品日益丰富,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利用闭合材料实现隐藏设计,扩展服装设计的功能性和体积感;反常规利用闭合材料,使其成为独立的装饰元素;借助现代高科技的力量,闭合材料的功能性在不同的领域发展延伸。在未来服装技术的发展中,服装闭合材料必将随着人类服装设计的需求继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