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武汉市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武汉市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武汉市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武汉市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市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1.请你仔细读拼音,然后在田字格中规范地写出词语。ēnhuì

wéidú

fángài

dīngzhǔ

xiāohuǐshājūn

zhuīzhú

kùshǔ

bàokǎo

zhàoyào2.下列成语,不属于寓言故事的是(

)A.刻舟求剑 B.滥竽充数 C.邯郸学步 D.唇亡齿寒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他在全国大赛中获金奖的原因是他坚持不懈练习的结果。B.通过老师一番语重心长的告诫,使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C.袁隆平、屠呦呦、杨利伟这些名字,对中国人谁不熟悉?D.工人们在建设大坝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永不妥协。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③他待在巴掌大的监狱里。

④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A.比喻

拟人

夸张

对偶 B.比喻

对偶

比喻

拟人C.拟人

对偶

夸张

借代 D.借代

拟人

比喻

对偶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多的心血。B.市少年宫举办了科技成绩展览会。C.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D.如果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6.按要求改写句子。(1)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没有落榜过。(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3)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4)父亲那弯腰低头缝缝补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先生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乳虎啸谷,______________。鹰华试翼,_______________。”而作为新一代小学生,我们要好好读书,做到“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__。”(3)爱国是陆游临终前的一种牵挂,“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是林升触景生情的焦虑,“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国还是龚自珍发自肺腑的呐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材”。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材料一:材料二: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快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材料三: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的谚语,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的俗语,等等。11、上述材料中出现的节气有:谷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2、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谷雨有食香椿的习俗,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2)谷雨节气都是在每年的4月20日。()(3)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3、概括写出“材料二”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描写的是__________节气。你还知道哪些与节气有关的诗句、谚语或俗语?选一句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州官放火田登作①郡,自讳②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③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陆游《老学庵笔记》)【注释】①作:充任。②讳:避讳,畏忌人家直称名字。③上元:阴历正月十五。1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触者必怒

_______(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________16、翻译下列句子。(1)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_____(2)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_____17、这则故事后来演化为一句俗语,这句俗语是()A.灯台不照自己,灯草不烧旁人。B.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C.灯不明一拨拉,火不欢一笃达。D.新官上任三把火。18、读完短文,你认为田登是个怎样的人?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女儿很早就有个心愿,要亲眼看一看(yīyiyì)大海。爸爸对女儿说:“你好好学习,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暑假时我带你去看一看真正的大海。”女儿听说爸爸要带她去看大海,脸上当然流露出激动的神情。“不过,我领你去看海是有条件的,就是你必须得考多少多少个优秀才行。”其实女儿学习不错,考好成绩是经常的事。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只要她考好,爸爸都给予(jǐgěi)一定的物质奖励,买个书包或买件新衣服啦。‖这次女儿考得仍然不错。爸爸和女儿开始准备行囊去看海。爸爸对女儿说:“你看海可不能白看,带个笔记本记点什么,回来后写看大海的观后感。”没待爸爸说完,女儿就笑了。

她说:“我早就知道你会来这套,这是大人们的一贯做法。我们学校组织大家看电影或每次春游、秋游,不都是让我们完成这个那个作业,然后还要写什么观后感或游记吗?不管有没有感觉都得写。”爸爸说:“不管怎么样,这次去看海,你必须把观后感写好,要不我们不去,我手里可是有主动权的。”女儿脸上一片无奈。‖他们准备好了外出旅游的东西。小到药片大到雨伞,吃的用的样样带齐。深夜,他们走向火车站。爸爸忽然想起来要买包烟,就和女儿一起去了一家小店。爸爸的烟瘾很大。这家小店卖烟时,却强行搭给他们两盒火柴。我只买烟爸爸说不要火柴“要烟就得要火柴。”“我有打火机,不要火柴!”爸爸生气地说卖烟的也来了气:“这里的烟和火柴一起卖!”爸爸往四周瞅瞅,夜深了,周围的商店都已关门,他别无选择。这时女儿说话了:“爸爸,买了吧买了吧,主动权在人家手上呢,你有啥办法?”爸爸从女儿的眼睛中似乎看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19、在短文处加上标点符号。20、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1、根据文章划分的段落分别给每段加一个小标题。第一段:___

第二段:___第三段:___22、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中的“主动权”各指的是什么。①爸爸说:“不管怎么样,这次去看海,你必须把观后感写好,要不我们不去,我手里可是有主动权的。”___②这时女儿说话了:“爸爸,买了吧买了吧,主动权在人家手上呢,你有啥办法?”

___23、文章的最后,“爸爸从女儿的眼睛中似乎看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是什么呢?请你模仿爸爸的口气,写一段想法。___24.习作。“尝试”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以“那是一次的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2)字迹工整,字数450左右。【参考答案】1.恩惠唯独

妨碍叮嘱销毁杀菌追逐酷暑报考照耀【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形。“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注意“惠”不要写成“慧”。“唯独”也作惟独。副词。单单;只有。注意。根据拼音,也可以写成“围读”。“妨碍”指干扰、阻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注意“妨”不要写成“防”。“叮嘱”经常的,再三嘱咐。根据意思,两个字都是“口字旁”。“销毁”烧掉;毁掉。注意“销”不要写成“消”。“杀菌”用日光、高温、过氧乙酸、酒精、抗生素等杀死病菌。注意“菌”是“草字头”。“追逐”指迅速积极地追寻逃跑的东西。两个字都是“走之底”。“酷暑”指夏季的天气到了非常炎热的盛暑阶段(三伏节气)。即极热的天气。注意“暑”不要写成“薯”。“报考”报名投考。注意“报”不要写成“抱”。“照耀”(强烈的光线)照射。注意“耀”字的书写。2.D解析:D考查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A项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B项滥竽充数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C项邯郸学步:《庄子·秋水》记载,有一个燕国人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看到那里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学得不像,而且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D项唇亡齿寒意思是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不是寓言故事。3.D解析:D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句子有毛病的地方。A项句式糅杂,“……的原因”与“……的结果”,句式糅杂,去掉其中一个即可。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者“使”。C项语序颠倒,应改为:对袁隆平、屠呦呦、杨利伟这些名字,中国人谁不熟悉?4.A解析:A【详解】“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比喻修辞,将洞庭湖水比作“白银盘”,将山水翠比作“青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运用拟人修辞,一个“咬”字、一个“不放松”、一个“立”将竹子拟人化。“他待在巴掌大的监狱里。”运用夸张修辞,是一个缩小夸张,突显了监狱的小。“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运用对偶修辞。5.A解析:A【解析】略6.

那鸟的天堂,难道不是鸟的天堂吗?

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落榜过。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背影挡住了视线。【详解】(1)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方法如下:1.句号改为问号;2.增加疑问词,比如“难道……吗”“怎么……呢”等;3.肯定改否定,否定改肯定。原句中增加疑问词“难道……吗”,把“的确是”改为“不是”。故本题答案为:那鸟的天堂,难道不是鸟的天堂吗?(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此类题目我们先要判断句子的病因,弄清楚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地修改。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修改后检查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这个病句属于重复啰嗦,“从未”和“没有”意思相似,应删除其一。故本题答案为: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落榜过。(或: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没有落榜过。)(3)本题考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如下:1.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删去;2.人称的变化: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二、三人称改为所指代的内容;3.改细节:“这”改为“那”“来”改为“去”等。句子中第一人称改为“他”,删去“说,”中的逗号。故本题答案为: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4)本题考查缩句。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加简洁即可。这个句子中“父亲那弯腰低头缝缝补补的”“我的”属于修饰限制成分,因此要删去。故本题答案为:背影挡住了视线。7.

姑苏城外寒山寺

百兽震惶

风尘翕张

不耻下问

王师北定中原日

直把杭州作汴州

我劝天公重抖擞【详解】(1)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本题考查名人名言。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华试翼,风尘翕张。意思:;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3)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宋代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林升的《题林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11、

冬至

春分

霜降12、

×

√13、冬至吃饺子习俗的由来14、

白露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分析】1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仔细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内容,从“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和“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的谚语,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的俗语,等等。”可知冬至、春分、霜降三个节气。1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1)仔细观察材料一图片,可知谷雨有食香椿的习俗。仔细阅读材料二内容,“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可知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2)仔细观材料一图片,从“每年4月20日前后视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为谷雨”可知谷雨节气不是都在每年的4月20日。(3)仔细阅读材料三,结合内容“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知正确。1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仔细阅读材料二内容,从“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可知主要讲述了冬至吃饺子习俗的由来。14、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节气和课外搜集与积累。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关于节气的诗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关于节气的谚语俗语: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B解析:15、

违背,冒犯

全,全部16、

于是整个州郡内的人都把“灯”说成“火”。

衙吏于是书写告示张贴在集市上,告示上写着:“本州按照惯例放火三天。”17、B18、田登是一个专制、蛮横、独裁,不顾老百姓生活的胡作非为的昏官。【解析】15、本题考查字词解释。(1)触者必怒:谁误犯了他的名字就生气。触:违背,冒犯。(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于是全州的人们不得不把“灯”叫“火”。皆,全、全部。16、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及常用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举:全。皆,都、全部。句意为:于是全州的人们不得不把“灯”叫“火”。(2)重点词语的理解:榜揭:张贴告示,榜,告示;揭,高举,举,这里是张贴的意思。依例:依照惯例。句意:衙吏于是书写告示张贴在集市上,告示上写着:“本州按照惯例放火三天。”17、本题考查了对俗语的理解。这则故事后来衍化为俗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俗语常用来比喻自己可以任意而行,却蛮横无理禁止别人的言行自由。18、本题考查了对人物的理解。田登作为州官,不去为民服务,而是谁冒犯他的名讳就认为是“犯上”,就会惩罚谁,从中可看出这是一个横行霸道、蛮不讲理、自私自利、不顾老百姓生活的胡作非为的昏官。【点睛】参考译文:

田登做州官时,自己规定要避讳他的名字。谁误犯了他的名字就生气,吏卒大多因此挨板子。于是全州的人们不得不把“灯”叫“火”。正月十五摆设花灯,允许民众进城观看,吏卒书写告示,公布在集市上:“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天。”19、“

,”,“。”

。20、yi

jǐ21、

爸爸的奖励

不能白看

主动权在别人手里22、

带不带女儿去看大海,父亲做主。

因为没有其他卖烟的商店,所以烟和火柴一起卖由卖烟的做主。23、哦,女儿分明是在发泄自己受制于人的不满。真是个鬼丫头。看来被人逼迫的滋味儿还真不好受啊。【解析】19、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我只买烟”和“不要火柴”是爸爸说的话,都要用引号,说在中间,后面加逗号,说完了的句子后面要用引号。爸爸生气地说在后面,故用句号。答案为:“

,”

,“

。”

。20、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看一看(yi):查看,细看,检查。给予(jǐ):(动)给(gěi)(用于抽象事物)。21、本题考查了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通过阅读主要内容可知,解答此题可以用到段意合并法,把几个段落所表达的意思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即可。第一段:写爸爸答应女儿考了好成绩,就奖励带她去看大海。故可以拟小标题为:爸爸的奖励;第二段:写爸爸答应带女儿看大海,但要求女儿写观后感,并威胁说,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女儿只得同意。故可以拟小标题为:被迫写读后感;三段:爸爸买.烟时被强行搭售火柴,女儿劝父亲说,主动权在别人手里。可以拟小标题为:主动权在别人手里。22、考查了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这里的主动权分别是针对不同的事情来说的。①处的主动权指的是带不带女儿去看大海,父亲做主。②处的主动权指的是因为没有其他卖烟,的商店,所以烟和火柴一起卖由卖烟的做主。23、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女儿用爸爸对自己说的话,又重新说给了父亲,可以体现出女儿机智的小脑袋,因此答案合理即可。即:看来我们的主动权都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24.

那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记得去年清明节的一次旅行,我们要去的是江西的小武当山,旅游前,爸爸说:“小武当山自古有一条‘铁索云梯’,那是一条高约20米,将近垂直的陡峰云梯,许多小孩都不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