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金学导航大联考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金学导航大联考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金学导航大联考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金学导航大联考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金学导航大联考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高三上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o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A.含有H+离子的溶液B.酚酥显无色的溶液

C.c(OH-)Vc(H+)的溶液D.pH小于7的溶液

2、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年确的是

A.用Na2s处理含Hg2+废水:Hg2++S2=HgSl

B.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减少SO2的排放:2CaO+O2+2SO22CaSO4

C.工业上将Ch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Ch+OH-=CP+CIO-+H2O

D.向漂白液中加入适量洁厕灵(含盐酸),产生氯气:C1O-+CP+2H+=Ch?+H2O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工业中为了提高氢气利用率,适当增加氢气浓度

B.Mg、AR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C.蔗糖、硫酸钢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生产的CL进入阳极室

22--

4、已知还原性:厂>Fe2+,某溶液中含如下离子组中的几种K+、Fe3+、Fe\C「、CO3.NO2->NO3,SO?.

Sio.?-,r,某同学欲探究该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伯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

②另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颜色加深,但无沉淀生成;

③取②反应后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CCL,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为无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无色气体是NO气体,可能含有CO2气体

B.原溶液中Fe3+与Fe2+只存在一种离子

C.原溶液中NO2-与NO3-至少存在一种离子

D.为确定是否含有C「可取原溶液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5、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时,与共价键的键能无关的是()

A.N2比02的化学性质稳定

B.F2、CL、Bn,L的沸点逐渐升高

C.金刚石的熔点比晶体硅高

D.HF、HCR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6、“纳米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

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的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能全部通过半透膜B.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一定能导电D.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7、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氟基辛焕,其结构式为:

HC三C—C三C—C三C-C三C-C三N。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A.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B.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可由乙烘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

8、在下列给定条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Ca2+,H+、CP、HSO3-

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厂、NO3-

C.c(H+)=c(OH-)溶液:K+、Fe3+>SO/一、NO3-

D.加水稀释时c(H+)/c(OH-)值明显增大的溶液中:StV-、Cl」、Nth,Na+

9、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

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AH),化学反应的AH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与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差。

化学键Si—OSi—ClH—HH—ClSi—SiSi—C

键能/kJ・mori46360436431176347

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h(g)+2H2(g)直遍Si(s)+4HC1(g),该反应的反应热AH为()

A.+412kJ-mor'B.-412kJmoF1

C.+236kJ-moF1D.-236kJ-moF1

10、关于氯化铉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NH4+)=C(C「)

B.加水稀释后溶液酸性增强

C.可除去某些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D.微热促进水解平衡右移氯离子数目增多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苯不能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贮存

B.用红色石蕊试纸检测NH:时,需先用蒸储水润湿

C.碳酸氢钠中混有碳酸钠杂质:加热分解

D.乙酸丁酯(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12、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13、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硫酸、双氧水:2r+2H+H2O2=l2+2H2O

B.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2CaCO3+O2+2SO2=2CaSO3+2CO2

C.自然界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产生的硫酸铜,遇到难溶的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

2+2

Cu+SO4+PbS=CuS+PbSO4

D.在盐碱地(含较多NaCKNa2cO3)上通过施加适量CaSO4,可降低土壤的碱性:CaSCh+Na2cO3=CaCC)31+Na2sO4

14、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B.FeCb溶液中混有少量A1CH加入过量的氨水,过滤洗涤沉淀,将沉淀再用适量盐酸溶解

C.Fe2(h中混有少量AI2O3: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D.A1(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

15、用下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分离乙醇和乙酸

B.图2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C.图3除去澳苯中的滨单质

D.图4除去工业酒精中的甲醇

16、向AgCl浊液中滴加氨水后可得到澄清溶液,继续滴加浓硝酸后又有沉淀生成。经查资料得知:Ag++

+

2NH3H2O^Ag(NH3)2+2H2O»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Q(s)UAg+(aq)+C「(aq)

B.实验可以证明NH3结合Ag+能力比C「强

C.实验表明实验室可用氨水洗涤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D.由资料信息可推知:加浓硝酸后生成的沉淀为AgCl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和Si(h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B.NazO和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02反应产物也完全相同

C.AHh和NazO按物质的量比1:1投入水中可得到澄清溶液

D.金属铝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元素的前面,铝与强酸反应一定放出氢气

18、对H3O+的说法正确的是()

A.O原子采取sp2杂化B.O原子采取sp杂化

C.离子中存在配位键D.离子中存在非极性键

1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

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B.原子半径大小:r(X)<r(Y),r(Z)>r(W)

C.化合物Z2Y和Z2XY3中都只存在离子键

D.常温下,W的单质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

20、《本草纲目》中有“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的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薪柴之灰”与铉态氮肥混合施用可增强肥效B.“以灰淋汁”的操作是萃取、分液

C.“取碱”得到的是一种碱溶液D.“浣衣”过程有化学变化

2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弱,铜不能与任何强酸发生反应

B.制水泥和玻璃都用石灰石作原料

C.利用AWh制作的组烟,可用于熔融烧碱

D.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其具有强氧化性

22、如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或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的变化。图中纵坐标表示

A.电子层数B.原子半径C.最高化合价D.最外层电子数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为分析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NaHCCh溶液中加入A,有气体放出,说明A中含有官能团(写结构简式)。

(2)向NaOH溶液中加入少许A,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用HNCh酸化后再滴加AgNCh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说明中A还有官能团(写名称)。

(3)经质谱分析,Mr(A)=153,且A中只有四种元素,则A的分子式为。

(4)核磁共振氢谱显示,A的氢谱有3种,其强度之比为1:2:2,则A结构简式为

(5)已知A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高分子化合物)

[7](高分子化合物)

①A-B、D-E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

③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与C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写出F的结构简式:.

④G与过量的银氨溶液反应,每生成2.16gAg,消耗G的物质的量是mol.

24、(12分)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卜।反应①X

反应②EJ

(1)X是空气中存在的强氧化性无色气体单质,则A不是(填序号)。

a.Cb.Nac.Ald.S

若C是红棕色气体,则A可能是或o

(2)若X是一种温室气体,单质A被誉为国防金属,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X为苛性碱,A是具有臭鸡蛋性气味的气体,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25、(12分)自来水是自然界中的淡水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二

氧化氯(C1O2)和高铁酸钾(K2FeO4)等。

(1)某研究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少量C1O2(夹持装置已略去)。

资料:C1O2常温下为易溶于水而不与水反应的气体,水溶液呈深黄绿色,UC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以NaClO3和HQ

的乙醇溶液为原料制备C1O2的反应为2NaClO3+4HC1=2CIO2T+ChT+2NaCl+2H2O。

①冰水浴的作用是o

②NaOH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将C1O2水溶液滴加到KI溶液中,溶液变棕黄;再向其中加入适量CCL,振荡、静置,观察到一,证明C1O2

具有氧化性。

(3)C1O2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亚氯酸盐需将其转化为C1-除去。下列试剂中,可将CIO2-转化

为cr的是(填字母序号)。

a.FeSO4b.O3c.KMnO4d.SO2

(4)Kz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的多功能净水剂,集氧化、吸附、絮凝、沉淀、灭菌、消毒、脱色、除臭等性能为一

体。实验室制备KzFeOu的方法如下:在冰水浴中,向KC1O和KOH的混合溶液中少量多次加入硝酸铁,并不断搅拌。

①上述制备KzFeC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净水过程中,KzFeCh起到吸附、絮凝作用的原理是.

26、(10分)硫酸亚铁锭[(NH4)2Fe(SO4)2]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产物不同。设计如

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A中的硫酸亚铁钱至分解完全,确定分解产物的成分。

(NH«)»Fc(SO<)»无水破酸铜

HC1和BaCk

混合溶液混合溶液

AnE

(I)B装置的作用是o

(2)实验中,观察到C中无明显现象,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确定产物中一定有气体产生,写出D中发生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去掉C,是否能得出同样结论并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o

(3)A中固体完全分解后变为红棕色粉末,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固体残留物仅为FezCh,而不含FeO,请完成表中内

容。(试剂,仪器和用品自选)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结论

取少量A中残留物于试管

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充

—固体残留物仅为FeQ,

分振荡使其完全溶解;

(4)若E中收集到的气体只有N2,其物质的量为xmol,固体残留物Fe2(h,的物质的量为ymol,D中沉淀物质的

量为z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x、y和z应满足的关系为。

(5)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的分析,完成硫酸亚铁铉[(NHD2Fe(SO4)2]在500'C时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

的化学方程式。

(6)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制备得到的Ti(h试样中的Ti(h的质量分数:在一定条件下,将Ti(h溶解并还原为Ti3+,

再以KSCN溶液作为指示剂,用硫酸铁核[NH,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

①TiCL水解生成TiChxIhO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②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③滴定分析时,称取TiCh试样0.2g,消耗0.1mol-LTNH4Fe(SOD2标准溶液20mL,则TiCh的质量分数为

④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溶液的液面,使其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7、(12分)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a2s2O5,实验步骤如下:

⑴原料气(SO2)的制备

①装置A中盛装药品之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试剂最好选

用(填字母)。

a.蒸储水b.饱和Na2sCh溶液c.饱和NaHSO3溶液d.饱和NaHCOs溶液

②D中盛放溶液的溶质的化学名称是o

⑵焦亚硫酸钠(Na2s2O5)的制备

、小CO的

和溶液

pH=4.lpH=7-8pH=4.1

①Na2s2。5溶于水且与水能反应,所得溶液显酸性,其原因是.

②pH>4.1时,则产品中会有副产物,其化学式是。

③结晶脱水生成产品的化学方程式为o

(3)产品含量的测定

测定产品中焦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已知+2h+3H2O=2SO:+4r+6H+;2s2。;+L=S4。:+21、请补充实验步骤(可

提供的试剂有焦亚硫酸钠样品、标准碘溶液、淀粉溶液、酚献溶液、标准Na2s2O3溶液及蒸储水)。

①精确称量0.2000g焦亚硫酸钠样品放入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

②准确移取VimL的过量的dmol-L1的标准碘溶液(过量)并记录数据,在暗处放置5min,然后加入5mL冰醋酸及适量蒸

储水;

③加入淀粉溶液,用c2moi1"标准Na2s2。3溶液滴定至溶液,读数;

④重复步骤①~③;根据相关记录数据计算出平均值:标准Na2s2O3溶液为V2mL„

⑤产品中焦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含有3、C2、Vl、V2的式子表示)。

28、(14分)烧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石油裂解产物,部分性质及转化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闪OJ催化剂.向OJ催化剂

^^t|CH,COOCH7CH,|

丽丽]—缚.向」」

(1)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o

(2)A与H2O在催化剂作用下也能生成D,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填字母,下同)。

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氧化反应D.还原反应

(3)写出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等物质的量的A与D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

B.D遇金属钠产生氢气

C.将A通入澳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可见溶液褪色并分层

D.由化合物A经一步转化为含相同碳原子烷烧的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

29、(10分)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SO?进入大气,有多种方法可用于SO?的脱除。

(1)NaClO碱性溶液吸收法。工业上可用NaClO碱性溶液吸收SO^

①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②为了提高吸收效率,常用四2。3作为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四价镁和氧原子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加快对

S02的吸收。该催化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a,过程1的离子方程式是Ni203+C10-=2NiOz则过程2的离子方程式

b.Ca(CIO)2也可用于脱硫,且脱硫效果比NaClO更好,原因是。

(2)碘循环工艺也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则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C

【题目详解】A、酸、碱、盐溶液中同时存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含有H+的溶液不一定为酸性溶液,选项A错误;

B、酚猷遇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酚酎显无色的溶液不一定为酸性溶液,选项B错误;

C、溶液的酸碱性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决定,如果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浓度,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选项C正确;

D、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决定的,而不在于氢离子浓度或氢氧根浓度绝对值大小,

即pH值大小,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了溶液酸碱性的判断,选项D易错,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决定的,而不在

于氢离子浓度或氢氧根浓度绝对值大小。

2、C

【答案解析】A、用Na2s处理含Hg2+废水,为沉淀法,离子方程式为:Hg2++S2-=HgS],故A正确;B、燃煤中添

加生石灰减少SO2的排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2CaO+Ch+2SO2兽=2CaSO4,故B正确;C.工业上

将CL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石灰乳没有全部电离,离子方程式为:Cl2+Ca(OH)2=Cr+CIO-+H2O,故C错误;

D、向漂白液中加入适量洁厕灵(含盐酸),在酸性条件下,次氯酸根将氯离子氧化,产生氯气:cio-+cr+2H+=cht+

H2O,故D正确;故选C。

3、C

【题目详解】A选项,合成氨工业中增加氢气的浓度要以提高氮气的利用率,而本身的利用率下降,故A错误;

B选项,铝和镁用电解法制得,铜是不活泼金属,用置换就可制得,故B错误;

C选项,根据物质的分类可知,蔗糖是有机物发属于非电解质,硫酸钢是盐,是强电解质,水是弱电解质,故C正确;

D选项,电解饱和食盐水中CL在阳极产生,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答案点睛】

阳离子交换膜主要作用是允许阳离子钠离子通过,防止氯气与氢气混合发生爆炸,防止氯气进入阴极室与氢氧化钠反

应。

4、C

【分析】①用钳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K+;

②另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是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的过程,此时溶

液颜色加深,是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但无沉淀生成,证明含有NO3-或NO2,Fe2+,Fe3+,一定不含有SiCh与

2

co3-;

③取②反应后的溶液加入CC14,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无色,证明无碘单质出现,一定不含有r,则一定不

含r;cr是否存在无法确定,据此进行解答。

【题目详解】A.另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②中无色气体是NO气体,不

可能含有CO2气体,故A错误;

B.原溶液加入盐酸后,生成一氧化氮,被氧化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有亚铁离子与硝酸根或亚硝酸根的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Fe3+,溶液的颜色加深,故原溶液中一定存在Fe2+、Fe3+,故B错误;

C.由于加入盐酸后,生成的气体变成红棕色,说明生成一氧化氮,硝酸根或亚硝酸根与氢离子,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亚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故c正确;

D.原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干扰了氯离子的检验,故D错误;

答案选C。

5、B

【题目详解】A项、N三N键的键能比0=0键大,N2分子比02的化学性质稳定,与共价键的键能有关,故A错误;

B项、F2、CL、Br2、L的相对分子质量在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则熔、沸点在增大,与键能无关,故B正确;

C项、金刚石中键能大于硅中的键能,碳碳键比硅硅键强,则金刚石的硬度大,熔点高,与键能有关,故C错误;

D项、非金属性F>Cl>Br>L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与键能

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点睛】

金刚石、晶体硅都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的原子晶体,共价键越强,破坏它使物质融化或汽化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

高,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

6,B

【分析】“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形成的混合物

具有胶体的性质。

【题目详解】A.该分散系属于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故A错误;

B.该混合物属于胶体,因此能发生丁达尔现象,故B正确;

C.由于分散质微粒不一定带有电荷,所以不一定能导电,故C错误;

D.该混合物属于胶体,微粒达不到悬浊液或乳浊液颗粒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7、B

【题目详解】A.该物质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而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硬度很高,故A错误;

B.HC三C-C三C-C三C-C三C-C三N中含有C三C三键,这个不饱和键易被高镒酸钾氧化,所以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

褪色,故B正确;

C.HC三C-C三C-C三C-C三C-C三N中含有C三C三键,这个不饱和键易被加成试剂加成,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乙焕和含氮化合物加聚时,三键中的一个键会被打开而出现双键,但是HC三C-C三C-C三C-C三C-C三N中全是三

键,故D错误;

答案是B。

8、D

【答案解析】A.酸性条件下,弱酸根离子HS(h-能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氧化还原性r,所以二者不能共存,故B错误;

C.c(H+)=c(OH-)的溶液显中性,在中性溶液中,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存在,故C错误;D.加水稀

释时c(H+)/c(OH-)值明显增大的溶液显碱性,在碱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

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本题的易错点和难

点是D,明确加水稀释时c(H+)/c(OHT)值明显增大的溶液的性质是判断的关键。

9、C

【题目详解】由信息可知,A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则SiCL»(g)+2H2(g)画暹Si(s)+4HCl(g),该反应的

反应热AH^(360kJ/mol)x4+(436kJ/mol)x2-(176kJ/molx2+431kJ/molx4)=+236kJ.mol1,故选C»

【答案点睛】

把握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认识并理解晶体硅的结构,要注意ImolSi晶体中共价键的数

目为2molo

10、C

【分析】A.氯化钱为强酸弱碱盐,水溶液呈弱酸性;

B.加水稀释,促进了NH4+的水解;

C.氯化核为强酸弱碱盐,水溶液呈弱酸性,可除去铁锈;

D.NHJ的水解为吸热反应,加热,平衡正向移动。

【题目详解】A.氯化核为强酸弱碱盐,水溶液呈弱酸性,c(H+)>c(OH)由电荷守恒知c(H+)+c(NH4+)=c(OH>c(Cr),

因此C(NH4+)VC(C1-),A项错误;

B.加水稀释,促进了NH4+的水解,但溶液酸性并未增强,B项错误;

C.氯化钱为强酸弱碱盐,水溶液呈弱酸性,可除去铁锈,C项正确;

D.NH4+的水解为吸热反应,加热,平衡正向移动,但C1-不参与水解反应,其数目不变,D项错误;

答案选C。

11、C

【题目详解】A.苯是有机物,可与橡胶作用而腐蚀橡胶塞,不能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贮存苯,故A正确;

B.N%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使试纸变蓝色,干燥试纸不能变色,故B正确;

C.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碳酸钠,而碳酸钠不会分解,故C错误;

D.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但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最后通过分液可除去乙酸,故D正确,

故选C。

12、A

【答案解析】A.长进短出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短进长出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氢气,故

该装置能收集氢气或二氧化碳;

B.量筒不能用来稀释硫酸,故错误;

C.用氯化核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氨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且收集氨气的试管口不

能密封,故错误;

D.天平只能称量到一位小数,故错误。

故选Ao

13、B

【答案解析】

A.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硫酸、双氧水的离子反应为2I-+2H++H2O2=l2+2H2O,故A正确;B.为减少煤燃烧产生的

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可向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正确的反应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故B错误

;C.硫化铜沉淀溶解度小于硫化铅,实现沉淀的转化,化学方程式为CuSO4+PbS=CuS+PbSO4,故C正确;D.石

膏电离出的Ca2+与CCV-结合生成更难溶的CaCCh

22

CaSO4+CO3=CaCO3+SO4,CCh?-浓度降低,使得CO32-+H2O-HCOj+OH:平衡向左移动,OFT浓度降低,碱

性减弱,故D正确;故选B。

14、B

【分析】A.A1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能;

B.加入过量氨水,二者均转化为沉淀;

C.ALO3与NaOH溶液反应,而FezCh不能;

D.加入足量烧碱溶液,氢氧化镁不反应,氢氧化铝溶解,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氢氧

化铝。

【题目详解】A.A1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能,则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的方法为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

滤、洗涤、干燥,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加入过量氨水,二者均转化为沉淀,则FeCb溶液中混有少量AlCb不能选加入过量氨水,故B错误;

CFe2(h中混有少量ALO”加入足量烧碱溶液,ALCh变成偏铝酸钠,而Fe2(h不发生反应,再通过过滤、洗涤、干

燥,可以得到纯净的FezOj,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加入足量烧碱溶液,氢氧化镁不反应,氢氧化铝溶解,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氢

氧化铝,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选B。

15、D

【题目详解】A.乙酸与乙醇是互溶的液体物质,二者不分层,不能利用图中分液装置分离,应选蒸储法,A错误;

B.乙烯能被高镒酸钾氧化产生CCh气体,使甲烷中又混入了新的杂质气体,不能用于洗气除杂,应该使用溟水洗气,

B错误;

C.溪和溪苯均可透过滤纸,不能使用过滤分离,应先加NaOH溶液、然后分液分离除杂,C错误;

D.酒精、甲醇互溶,但二者沸点不同,则可利用图中蒸储装置除杂,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6、C

【题目详解】A、因为是浊液,所以存在沉淀溶解平衡,选项A正确;

B、Ag+与氨气分子结合生成二氨合银离子,导致银离子浓度减小,促使AgCI(s)=Ag+(aq)+C1-(aq)正向移动,

说明N%结合Ag+能力比CI-强,选项B正确;

C、银镜反应后的试管壁上是银单质,银离子能够与氨水反应,银单质不能,选项C错误;

D、浓硝酸能够中和一水合氨,使反应Ag++2NH3・HzOUAg(NH3)2++2H2O逆向移动,二氨合银离子生成银离子,与

溶液中的氯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所以加浓硝酸后生成的沉淀为AgCI,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7、C

【答案解析】A.SiCh不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故A错误;B.NazO与CO2反应产物是碳酸钠,Na2(h与C(h反应产物是

碳酸钠和氧气,故B错误;C.ALO3和Na2O按物质的量比1:1投入水中,生成的氢氧化钠恰好与氧化铝反应生成偏

铝酸钠,故C正确;D.铝与氧化性强酸反应一般不会生成氢气,故D错误。故选C。

18>C

【答案解析】A.%0*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空”@=4,因此O原子采取sp3杂化,A错误;

B.出0+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殳」”9=4,则O原子采取sp3杂化,B错误;

C.在H3(r中O原子成3个共价键键,其中含有1个配位键,C正确;

D.+离子中不存在非极性键,存在的都是H-O极性共价键,D错误;

答案选C。

19>D

【答案解析】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为C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6,X、Y的核电荷数之比

为3:4,Y的核电荷数为8,Y为O元素;Z的原子序数大于8,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Z为Na元素;W的原子序数大于Z,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W为C1元素。A项,Y、Z的简单离

子依次为O-Na+,都具有Ne的电子层结构,错误;B项,根据“层多径大,序大径小”的原则,原子半径:r(Y)<r

(X),r(Z)>r(W),错误;C项,Z?Y为Na?。,Na?。中只存在离子键,Z2XY3为Na2cO3,Na2cO3中既存在离

子键又存在共价键,错误;D项,Z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为NaOH,常温下C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ClO

两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NaOH=NaCI+NaClO+H2O),正确;答案选D。

20、D

【题目详解】A.“薪柴之灰”呈碱性,铁盐呈酸性,二者反应生成氨气,减小肥效,二者不能共用,故A错误;

B.从草木灰中分离出碳酸钾的方法为过滤,不是萃取,故B错误;

C.所得碱为碳酸钾,属于盐;故C错误;

D.碳酸钾水解呈碱性,有利于油脂的水解,所以“浣衣”过程有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1、B

【答案解析】铜可以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选项A错误。制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制玻璃

的原料是石灰石、石英和纯碱,选项B正确。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和强酸强碱都反应,在熔融状态下可以与烧碱反应,

所以选项C错误。浓硫酸用作干燥剂的原因是浓硫酸有吸水性,选项D错误。

22、D

【题目详解】A项,原子序数1、2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3~10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11~18的原

子电子层数相同,A项不符合;

B项,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B项不符合;

C项,第二周期的氧没有最高正价,第二周期的F没有正价,C项不符合;

D项,第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1增至2,第二、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1增至8,D项符合;

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COOH滨原子C3HsO2BrCHzBrCHzCOOH消去反应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O,

CHjgHCOOH

nCH2(OH)CH2COOH浓,酸>H卜ACHQHQ+.OH+(n-l)H2O

△L*II

ROOCH2cHicOOH

0.01

-fCH2-CHF

【分析】A和NaHCO3溶液反应有气体放出,说明A中含有竣基,A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过量

的HN(h酸化的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说明A中含有Br元素,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3,溟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CO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所以A剩余基团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其基团应该为C2H』,所

以A的分子式为C3HsChBr,核磁共振氢谱显示,A的氢谱有3种,其强度之比为1:2:2,则A的结构简式为

CHzBrCHzCOOH;A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然后酸化生成C,C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oOH,

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G,G的结构简式为OHCCH2COOH,C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H,其结构简式为

H-^O-CH:CH:C-^-OH,A和NaOH醇溶液加热时,A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B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Na,

B然后酸化生成D,则D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D和C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E,E的结

COOCHyCH)COOH

构简式为CH2=CHCOOCH2cH2COOH,E发生加聚反应生成F,F的结构简式为一八口、一~,再

-fCH2-CHF

结合题目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DA和NaHCCh溶液反应有气体放出,说明A中含有竣基,竣基的结构简式为-COOH;

(2)A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过量的HN(h酸化的AgNCh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说明A中含

有Br元素,即A还有溪原子官能团;

(3)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3,且A中只有四种元素,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COOH的相对分子质量

为45,所以A剩余基团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其基团应该为C2H4,则A的分子式为C3HsChBr;

(4)A的分子式为C3H5(hBr,核磁共振氢谱显示,A的氢谱有3种,其强度之比为1:2:2,则A结构简式为

CH2BrCH2COOH;

(5)①A-B是CH2BrCH2COOH在Na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COONa;D-E是CH2=CHCOOH

和HOCH2cH2coOH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2=CHCOOCH2cH2coOH;

②HOCH2cH2COOH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CH2(OH)CH2COOH秘辑)H(O-CHX7HX77;,OH+(n-l)H2O;

③C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OOH,与C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由分

OfI

COOCH^CHyCOOH

析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一门口一'~;

-fCH2-CH-%

2.16g

④G的结构简式为OHCCH2COOH,Ag的物质的量=77^7^~7=0.02mol,生成0.02molAg需要0.01molG»

108g/mol

【答案点睛】

能准确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原理是解题关键,常见反应条件与发生的反应原理类型:①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

解反应,可能是酯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燃的水解反应;②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卤代烧的消去反应;③在浓

H2sCh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成酸反应或硝化反应等;④能与滨水或滨的CCL溶液

反应,可能为烯烧、焕煌的加成反应;⑤能与H2在Ni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烯煌、焕煌、芳香烧、醛的加成反应或

还原反应;⑥在02、Cu(或Ag)、加热(或CuO、加热)条件下,发生醇的氧化反应;⑦与Ch或新制的Cu(OH)2悬浊

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则该物质发生的是一CHO的氧化反应。(如果连续两次出现02,则为醇一醛一竣酸的过程)。

2

24、cN2NH32Mg+CO2^^L2MgO+CHS+OH=S+H2O

【分析】当X为氧气时,符合此转化关系的变化有:

C(CH4)-CO-CO2、N2(NH3)TNO-NO2、S(H2S)-SO2-SO3、Na—NazO—NazCh等;当X为二氧化

碳、A为Mg时,则有如下转化关系:Mg—C—CO;当X为NaOH、A为H2s气体时,有如下转化:HzS^HS^S2,

据此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1)X是空气中存在的强氧化性无色气体单质,则X为02,a.当A为C时,可发生如下转化:

C—CO-CO2;b.当A为Na时,可发生如下转化:Na—NazO—Na2(h;c.当A为铝时,不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d.

当A为S时,可发生如下转化:S—SO2TSO3;若C是红棕色气体,则C为Nth,转化关系可以是:NH3—NOTNO2

或N2TNOTNO2,综上所述,答案为:C;N2或NH3;

(2)X是一种温室气体,则X为二氧化碳;单质A被誉为国防金属,则A为金属Mg,反应①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

烧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Mg+C02=0=2MgO+C,故答案为2Mg+CO2=^=2MgO+C;

(3)X为苛性碱,则X为NaOH;A是具有臭鸡蛋性气味的气体,则A为H2S,所以转化关系为:JhS-NaHS-NazS,

22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HS+OH=S+H2O,故答案为HS+OH=S+H2O»

【答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间的转化规律,符合题给连续转化关系的物质间的转化有多种情况,一是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如

含C、N、S、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二是复分解反应类型,如碱-正盐一酸式盐、正盐一酸式盐一新

盐和铝三角之间的相互转化等。

25、分离CL和CIO2Ch+2OH=C1+C1O+H2O溶液分层,下层为紫色ad

3+23+

3C1O+1OOH+2Fe=2FeO4+3C1+5H2O净水过程中,FeCV-发挥氧化作用,被还原成Fe,Fe?+水解生成Fe(OH)3

胶体,起到吸附、絮凝作用

【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