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黄州快哉亭记1.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黄州快哉亭记》2.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黄州快哉亭记》3.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4.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5.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一、字词积累1.字音肆(sì)大沔(miǎn)谪(zhé)居开阖(hé)倏(shū)忽骇(hài)目指数(shǔ)骋骛(wù)飒(sà)然披襟(jīn)庶(shù)人会(kuài)计瓮牖(yǒu)濯(zhuó)绝壑(hè)骚(sāo)人憔(qiáo)悴(cuì)2.一词多义(1)若eq\b\lc\{(\a\vs4\al\co1(①与海相若形容词,相似,②若属皆且为所虏代词,你们,③天若有情天亦老连词,假如,④仿佛若有光副词,好像))(2)当eq\b\lc\{(\a\vs4\al\co1(①王披襟当之动词,面对,②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副词,应该,③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介词,在,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介词,对着,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动词,把守))(3)适eq\b\lc\{(\a\vs4\al\co1(①将何适而非快动词,到、去,②某为泾州,甚适,少事形容词,满意,③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副词,正好,恰,④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动词,女子出嫁))3.词类活用①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②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名词作状语,在晚上③动心骇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使……惊骇④草木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⑤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随⑥将何往而非病名词作动词,忧愁4.古今异义①使其中不自得古义:指内心。今义:方位词。②至于赤壁之下古义:至,到了……;于,介词,表动作对象。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③窃会计之余功古义:征收粮钱等公务。今义: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5.文言句式(1)省略句南北百里(省略谓语“于”)(2)状语后置句①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应为“于其下悲啸”)②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应为“以清风振之,以明月照之”)(3)固定结构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所以……者”,意思是“……的原因”)(4)定语后置句有风飒然至者(用“者”作形式标志)二、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为中国古代“唐宋八大家”之一。19岁时与兄苏轼同登进士第。又同策制举,因直言置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神宗时,王安石以执政领三司条例,命苏辙为下属。王安石行青苗法,苏辙力陈不可,被贬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右司谏,累迁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初年因上书谏事被贬,筑室于许(今河南许昌),名曰“遗老斋”,作《颍滨遗老传》万言,自述生平经历。此后十年间终日默坐,不与外人相见,直至故去。2.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苏辙上疏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两人手足情深,又同为逐客,时有书简往来,诗文唱和。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他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他作记以志纪念。3.相关知识(1)文化常识。文中提及“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略举四人为世人所乐道的故事:①曹操:建安元年,迎汉献帝于洛阳,又挟帝迁都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五年,官渡一战,击败袁绍,结束中原二十年之久的战乱。②孙权:继其兄孙策据江东六郡。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与刘备合力破曹操于赤壁,从此西联蜀汉,北抗曹魏,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③周瑜: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兵南下,瑜与刘备合兵,大败曹兵于赤壁。④陆逊:孙策之婿,曾佐吕蒙败关羽,占荆州,用火攻破刘备四十余营。黄武七年,与魏将曹休战于皖,大败魏师。(2)苏辙的文学主张。苏辙的诗情表达、理论主张,侧重从养气上与自然合一。青年时代的苏辙不仅诗作得好,文章也写得条理清晰、论证严密,而且又有悠长的文气贯注其间。还在青年时期,苏辙就提出了“气充文见”的主张,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提出了“文者气之所形”“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主张。苏辙主张以委婉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诗情,而《上枢密韩太尉书》则可以看成是苏辙这一主张的理论表达。在我们今天看来,“三苏”之中,以苏轼名气最大,不过在古代也有人认为苏辙水平最高。苏轼《答张文潜书》:“甚矣,君之似子由也。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作《黄楼赋》,乃稍自振厉,若欲以警发愦愦者。而或者便谓仆代作,此尤可笑。是殆见吾善者机也。”苏辙的情思之所以难为初读者所察觉,是因为它以文气的形态隐约地存在于字里行间,与作者的生命融合为一了。苏洵在《名二子说》中这样概括苏轼和苏辙的性格特点:“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苏辙的性格较为内向,其诗歌创作实践如此,其诗学理论亦然:诗情可以,而且应该极其充沛,然而其表现则应当尽量委婉含蓄。苏辙认为,作者有充实的思想感情就会在文章中得到充分的表现。由于散文与诗歌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气充文见”也可以转化为“气充诗见”。从苏辙对自己经历的叙述来看,可知他的养气的功夫,主要不在于书本知识,也不纯粹在于德行修养,而在于丰富的生活积累。苏辙强调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体验、观察和积累,以培养自己的思想感情,他认为惟有如此才能够写出第一流的诗文来。由于苏辙讲究诗情的充足性,他后来的诗作得更好。甚至在北方的契丹国里,苏辙的不少诗篇也家喻户晓。他的诗篇还被北方人民刻在石壁上,以表示他们发自内心的尊崇和喜爱,而这一点苏辙本人并不知道。比如《使契丹题寺壁》:“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长傍溪。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可见其古文与诗歌的造诣的确很高明。一、结构图解eq\a\vs4\al(黄州快哉亭记)eq\b\lc\{(\a\vs4\al\co1(记快哉亭的建造和命名\b\lc\{(\a\vs4\al\co1(①细绘江水,②建亭目的及命名)),以“快哉”命名的原因\b\lc\{(\a\vs4\al\co1(\b\lc\\rc\}(\a\vs4\al\co1(\a\vs4\al(①总写亭中所见,②江面景观,③岸上风光)))原因一:可以览胜,原因二:可以吊古)),以“快哉”二字抒发议论\b\lc\{(\a\vs4\al\co1(①交代“快哉”来历,引出对,“风”的议论,②引出对士人处世态度的议,论,以张梦得为例点明主旨))))二、内容研读1.作者在文章开头并未从亭子入手来揭示题意,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景象?为什么?[明确]作者先从江水着笔,写黄州附近长江的浩渺的水面和壮阔气势,突出描绘江流之三变: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始宽);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渐宽);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宽广)。让人感受到江流之盛。作者以江流的开阔象征眼界与心境的渐次开阔,也为下文写造亭的目的和题意做铺垫。2.从快哉亭上可以看到远处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极目四望,能望见十分开阔的地面;波涛汹涌,风云开阖——波澜汹涌已是壮丽,而时隐时现、变幻不定的风云更雄奇。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景色奇幻,壮观。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面对如此“动心骇目”之景,却能“玩赏”,足见其心情之平静,有“宠辱不惊”之感;西望:冈陵起伏——想见其逶迤之势;草木行列——想见其优美之姿;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想见其恬然之态。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情。3.文章引用楚襄王问宋玉关于风的故事有何寓意?[明确]宋玉对楚襄王微妙地进行了讽谏,寓意在借风之雌雄来说明人间之不平等。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襄王认为是快乐,而庶人则认为是忧患,这是人之地位境遇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感觉。正像江上行船,乘船者悠然如飘然驭风,纤夫却恼怒憔悴,哪有什么悠然之感。作者借此说明人之忧、人之乐与风无关,全在自己的心情。三、主旨归纳本文在记叙了建造亭子的有关问题之后,即描绘登临所见的景色并由此而引发感慨,抒发议论:认为士处于世,应该像张梦得那样心中坦然,“何适而非快”,并以此慰藉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所有被贬的人。文章表面上反映了作者身处逆境的旷达胸怀,实际上也流露出他对政治失意的牢骚与不平。四、写法鉴赏1.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本文最能体现苏辙为文纡徐条畅、汪洋澹泊的风格。文章由写景叙事入手,而后转入议论。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过渡自然,不露痕迹。写景,能曲肖其景,但又不实不死,做到情景俱出,境界深远,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叙事,能于简要之中插入闲情,磊落跌宕,分外远致。议论,立论正确,论证有力,结论无可辩驳,令人信服。2.清新开阔,气势奔逸,情蕴其间,含而不露作者在本文中畅言“快哉”二字,不仅因为快哉亭所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且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文章清新开阔,气势奔逸。另外,这篇文章的议论也带着情韵,故虽有一股愤懑不平之气贯注其间,却不显伧父面目。如“风无雄雌之异……而风何与焉!”“连山绝壑……乌睹其为快也哉!”等议论。一、基础过关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肆大(sì)倏忽(shū)谪居(zhé)开阖(hé)B.瓮牗(yǒu)洗濯(zhuó)指数(shù)憔悴(cuì)C.骇目(hài)舟楫(jí)骋骛(wù)庶人(shù)D.沟壑(hè)飒然(sà)衣襟(jīn)骚人(sāo)解析:选B。“数”读“shǔ”。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窃会计之余功窃:利用B.其势益张益:更加C.不以物伤性以:因为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成功解析:选D。胜:忍受、承担。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至于赤壁之下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①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①玉之言盖有讽焉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①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②此世所以不传也解析:选C。①大概;②连词,表原因。A项,至,到了,到达;B项,却、竟然。D项,均表示“……的原因”。4.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B.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C.有风飒然至者D.以其无礼于郑,且贰于楚也解析:选C。A、B、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C项,定语后置句。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合湘、沅合:汇合B.以览观江流之胜胜:景观C.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睥睨:城墙上的女墙D.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数:计算解析:选C。睥睨:斜视,带有高傲的意思。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eq\a\vs4\al(A.①至于赤壁之下,②即其庐之西南为亭)eq\a\vs4\al(B.①波流浸灌,与海相若,②若入前为寿)C.①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②乃设九宾礼于庭eq\a\vs4\al(D.①以览观江流之胜,②亦足以称快世俗)解析:选B。若:①动词,相似;②代词,你。A项,助词,的。C项,介词,在。D项,连词,表目的,来。7.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亭的建造和命名写起,极力描绘渲染江景的壮观,以及观览江景、凭吊古迹的快意。B.长江流出西陵峡以后,地势逐渐平坦,汇集了湘水、沅水、汉水、沔水后,水势进一步增大。正基于此景,张梦得先生建了快哉亭。C.对于这个亭子,苏轼十分喜欢,不仅因为这所亭子所见宽敞,能够看到方圆几十里的风景,更因为这个面临长江的亭子能给人以开阔的胸怀。D.文段辞采精美,运用对偶,音韵和谐,婉约含蓄,表现了作者的赏景之乐。解析:选D。“婉约含蓄”错,应是“雄放雅致”。8.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译文:(2)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译文:答案:(1)现在竟能坐在亭子里玩赏风光,抬眼就能饱览。(2)他们的风采和遗迹,也足以让世人称快。(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南康直节堂记[注]苏辙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注】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仍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岌然如揭太常之旗揭:高举B.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说:同“悦”C.然后委曲随物委曲:屈曲变弯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特立:与众不同解析:选D。特立:独立,挺立,高高耸立。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B.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C.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D.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解析:选B。抓住重要实词即可断句。11.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解析:选A。杉树并非徐望圣所种。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译文:(2)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译文: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虚词。“虽”,即使;“之良”“之坚”的“之”是代词,这样;“为”,动词,做。答案:(1)即使像竹箭这样优良,松柏这样坚贞,都免不了这样。(2)我想做个品行不正的人,可是品行不正的人必然会卑躬屈膝,品行不正的人可以做吗?参考译文:南康太守办公厅的东面,有一座厅堂叫“直节堂”,是朝请大夫徐望圣建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土地厂房租赁合同
- 2024年工地食堂排水供电承包合同
- 2024年LED照明设备购销合同
- 2024年商业物业租赁与管理合同
- 2024个人租房合同范本简单
- 2024新版海盐县芦荟订单合同
- 2024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给排水电气安装合同
- 2024年城市供水排水管网建设项目合同
- 2024年国际钾肥长期供应合同
- 2024安防监控及无线覆盖工程施工合同书安防监控施工合同
- 民和参考资料汉族丧事习俗
- 地下车库维修工程施工合同word模板
- DB43∕T 1851-2020 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
- 构建教研新常态实现教改新跨越
- 盆腔炎护理常规范本
- 旅游管理特色专业质量工程申报书
- 中医急救护理的应用课件(PPT 93页)
- 小班健康-《我的身体》-ppt课件
- 220KV变电所管理制度
- 检验员奖罚制度管理办法
- 太钢炼钢二厂AOD工艺培训教材(最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