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文_第1页
例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文_第2页
例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文_第3页
例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文_第4页
例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例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意义重大。课堂是对学生实施新思维技能训练的主渠道,在语文课堂中,老师更要从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探索有利于实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途径,创造性地设计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模仿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于无疑处生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关注矛盾之处,培养学生思维的思辨性、有效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等途径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关键词:例谈,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引言: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我们国家实现繁荣昌盛的力量源泉。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发展目标中的第二步是:到2030年,中国进入国际创新型大国行列,经济发展驱动力完成基本转变,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全球竞争力明显提升,为建设经济强国和人民共同富裕、美丽和谐的社会提供坚实基础。目标中的第三步是:到2050年,中国将建设成全球科学技术创新型大国。而且在实现目标的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发展,变革模式,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工作整个过程。[1]《义务教育课程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之核心素养中也明确提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创造思维。”[2]由此可见,不管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层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都十分重大。而课堂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思维技能训练的主渠道,在语文课堂中,老师更要从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探索有利于实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途径,创造性地设计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训练创新思维能力。那么,究竟什么是创新思维呢?如果想要搞清楚创新思维的真正含义,就必须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创新。创新是指:以已有的思维方式提出不同于常规思维或常人所认知的新观点为指导,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物质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中,基于理想化要求或为了适应社会需要,而革新或提供出新的物质、技术、元素、路径、条件等,并能取得某种有利作用的活动。简单地说,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想别人没想过的东西等都可以叫做创新。这种不受现有的传统思维方法的限制,而追求对问题得到新的独特的解答方式和方法的思维过程,被称为创新思维。[3]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基础,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下面将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模仿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着眼于提高学生模仿创造事物的能力,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指导学生通过模仿形象的语句,运用特殊的句型和创作手段,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原创性。这可以分成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指导学生从修辞手法、句子的特征等语言角度来阅读赏析精彩的句子,剖析其内涵、构成与特色等。然后,老师针对原句子的特征仿写并加以展示,指导学生剖析例句是如何保留原句的特征。最后,引导学生利用原文中的修辞手法、句型结构等,选择一种事件或场景,展开创新仿写练习,师生共同点评。如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文中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却忽然间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水泥墙根一带,就有了无尽限的趣味。”这段文字,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和学生一起分析“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种句子的特点:哪个部分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直接让他们在课堂上仿写,可能因为一时的思维阻塞而无从下手,这样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我就示范我仿写的例句:进入初中,不必说那难以理解的数学,也不必说如同天书的英语,单是语文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就让我头疼。春节期间,不必说土特产的价格过高,也不必说鸡鸭鱼肉的价格暴涨,单是小菜的价格就高得吓人。接着我就要求学生按先前分析原文句子的特征来说说我示范的两个例句是否符合仿写的要求,并阐述理由。然后再让学生按要求仿写,有了这两个切合学生实际的例子,学生的思维顿时就像打开闸门的洪水一样,不少同学写出了符合要求、内容新颖的句子。我又和同学们对部分同学的仿写进行了点评,这样的仿写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学习《安塞腰鼓》后,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西北黄土高原上安塞腰鼓粗犷豪迈而且刚健雄浑的的特征,也学习了充满激情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句式,特别是排比段的出现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常见的,像课文在对安塞腰鼓表演的每个部分描写结束时,都用了“好一个安塞腰鼓!”作结。教学中我就带领学生鉴赏这一特点,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我国近几年的发展成就,从几个方面来赞美我们的国家,且每个方面结束时也必须要用上“好一个的中国!”作结来写一篇歌颂祖国的文章。这种模仿创新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如果学生能经常得到这样的训练,不仅他们的综合素质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将得到有效提高。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需要于无疑处生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语文教学中,课文是学习语言形式的重要范本,如何来通过课文中的句子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呢?通常情况下,课文中的中心句不仅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起着作者在文章中表达情感的作用,而有些课文的中心句不是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而要我们于无疑处生疑、质疑探究才能知晓。如杨绛先生的作品《老王》一文的中心句是“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课本上的注释是“惭愧”,这个中心句本身的意思不难理解,就是作者对老王感到惭愧。那么问题来了:作者为什么对老王感到惭愧呢?教学《老王》时,围绕这个问题,我进一步解释了“愧怍”,通常指理亏或做了错事时、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时感到惭愧不安。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我们知道:老王自身的残疾及不幸不是作者造成的,作者不必为此惭愧,而且作者给予了老王足够多的尊重、同情及人道关怀,老王每次帮助作者时,作者都付了钱给他,作者也不必为此感到惭愧。那作者到底因为什么而对老王感到惭愧呢?在我质疑后,学生们对这个问题有了兴趣,但所回答的无非是老王最后一次送鸡蛋和香油给作者时,作者没有请他进屋坐坐喝口茶水,或者是作者不知道老王去世、没有去送老王最后一程等肤浅的答案。经过学生的激烈讨论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得到:作者的愧怍并不是在老王去世后不久就有的,而是几年过去了,才渐渐明白的。在这几年后,作者终于明白自己一直在充当着给予者,从来没有接受过老王的回赠和无偿帮助。这样表面上看是对老王好,可却让老王觉得欠了作者的人情,所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老王希望送一些鸡蛋和香油来表达对作者的感激,而作者却用给钱的方式,让老王最后的愿望没有实现,因而作者为自己对老王的亏欠永远无法弥补而愧怍。这样通过质疑探究,学生们深刻理解了作者所抒发的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同情关怀的主题,更从作者对自己行为的反省和解剖方面,体会到了作者可贵的自省精神。于无疑处生疑、质疑探究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老王》这篇文章,所以在课文教学中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挖掘这样的语言素材,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探究。当然,于无疑处生疑,并非是节外生枝,而只是启迪学生们的思维,长此以往,就可以训练他们的语文思维,训练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需要关注矛盾之处,培养学生思维的思辨性。我们在学习课文中的小说时,把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掌握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剖析小说人物的心理这一重要途径不可或缺。例如,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由于时代的差距,学生无法理解文中“父亲”对于高台阶那种梦寐以求的心理,从而也就难以把握“父亲”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的农民形象。这样,准确把握“父亲”的形象就成了《台阶》的教学难点,而且只有把握了“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借助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那么如何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准确把握“父亲”的形象呢?教学中,我从这篇小说的矛盾之处切入,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窥视“父亲”的心理:“父亲”为什么希望建造带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为建造高台阶作了哪些准备?“父亲”经过大半辈子的辛苦准备,在新台阶建造之前为什么不敢放鞭炮?为什么明明该高兴是却尴尬地笑呢?当“父亲”梦寐以求的高台阶建成之后,内心应该是喜悦的、激动的。可“父亲”为什么总感觉到不自在呢?正是从矛盾之处入手,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理解了《台阶》中的“父亲”不仅有着中国传统农民身上的朴实与谦卑品质,还有着不甘人后,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的志气,更有着在精神上要求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的觉醒。学生有了对问题层层深入地思考,从而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思辨性,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有效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注意语境,质疑探究,还应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使学生能够迁移知识,举一反三,将学到的知识融汇贯通。课文中有不少这样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了的例子为,我们迁移知识起到了示范作用《如。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古生物学与地理上的板块构造理论联系在一起,由恐龙化石的分布情况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同样在《被压扁的沙子》中由斯石英的形成原因及其性质,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而是撞击”这一结论的成立。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所教学的知识涉及到不同的学科,我也会加以强调,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竺可桢在《大自然的语言》中讲到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除了教学课文将这四个因素这样安排顺序的原因及说明方法外,还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学科中气候的分布规律等相关知识。这样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又复习巩固了地理中的相关知识,这样就将语文学科与地理学科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这样通过知识的有效迁移,不仅扩大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还能使学生在某一学科学到的知识在另一学科中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