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的发展历程_第1页
医院感染的发展历程_第2页
医院感染的发展历程_第3页
医院感染的发展历程_第4页
医院感染的发展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的发展历程

一、医院感染管理进展医院感染是伴随着医院的建立而产生,随着医院向着现代化的发展,其性质和特点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根据其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可将医院感染管理的进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细菌学时代以前在细菌学时代以前,由于人们尚未认识到细菌,对引起感染的原因不清楚,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极为常见,医院被称为“死亡场所”,“产妇死亡之门”。如18世纪未巴黎的Dieu医院,该医院佣有1000张床,是当地最大的一所医院,医生给病人清洗伤口和换药时不更换纱布,导致很病人发生伤口感染,使截肢术后病人的病死率高达60%;如在1854年的战伤病人的病死率高达42%伟大的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1853年,土耳其英法等国与俄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1854年3月,英法为援助土耳其,正式对俄国宣战。9月,英法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在前方发回的报道中,对伤兵没人照顾颇有意见。报道中说,法国伤兵有修女照顾,俄国伤兵有修女慈悲团照护,英国为何没有修女照顾伤兵!况且英军的医疗救护条件非常低劣。伤员死亡率高达42%。

南丁格尔闻知这一消息,立即给当时的作战部长海伯特的夫人写了一封信,表示愿自费率领四十名护士赴战地救伤。海伯特部长同意了她的请求,邀请她率领一批护士前往斯库塔里,她率领几十名护士到前线医院为伤病员服务,采取建立医院管理制度、加强护理、做好清洁卫生、隔离传染病人、加强病房的通风接触病人戴橡胶手套等措施,仅用了4个月时间,就使伤病员的病死率由原来的42%下降到2.3%。医院感染的先驱-塞姆尔韦斯

在18世纪末刚开始建立产院时,产妇的感染率非常严重。当时在伦敦泰晤士报写道“产院是引导产妇走向死亡之门”。1847年维也纳一所医院的塞姆尔韦斯医生注意到由产科医生接生的产妇容易发生产褥热,其病死率是助产士接生的产妇病死率的9倍。产生这一差别的原因是医生在进行尸体解剖后常不洗手或未彻底洗手就去接生,而助产士不进行尸体解剖工作。由此他建议医生在做尸体解剖后用漂白水洗手,这一措施使该院由产褥热引起的产妇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二)细菌学时代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1822-1895年)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微生物,并采用加热消毒等方法以减少细菌的数量。医院感染的先驱巴斯德-路易斯医院感染的先驱-李斯特路易·巴斯德的启发下,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1827-1912)首先阐明了细菌与感染的关系,并提出了消毒的观念,认为细菌通过医疗器械、敷料等进入伤口引起感染。提倡在进行手术或更换下敷料时,用石碳酸溶液喷雾消毒空气,使用石碳酸浸湿的纱布覆盖伤口预防感染;病人的皮肤、医生的手、使用的器械都用稀释的石碳酸溶液消毒,通过这些措施,使李斯特所做手术患者因感染而死亡的病死率从45.7%降到15%。在李斯特的年代,医学界普遍缺乏消毒意识,使得当时的外科手术成功率不高,无法得到普遍实行。李斯特经过观察发现,皮肤完好的骨折病人一般不易发生感染,便提出设想,即使发生感染是因为外部因素造成。1864年4月7日巴斯德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李斯特的设想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李斯特医生不仅认为感染是由微生物传播所致,而且认识到控制环境微生物的影响,从而把消毒的范围扩大到空气、医生的手、器械与敷料等,但石碳酸对人体损害较大,促使医生们寻找更好的消灭微生物的方法。(三)抗生素时代1928年英国FlemingA发现了青霉素,1943年在美国投入生产和使用,到1946年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感染性疾病,但也削弱了医务人员对无菌技术和医院对消毒技术的重视。随着抗菌素的广泛使用,临床上出现了抗生素耐药的细菌。1949年首次生产了MRSA,抗生素的不断产生不断应用耐药菌的不断增加,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这引起全球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1958年美国医院协会建议每所医院成立感染管理委员会,其宗旨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同时强调预防病人和医务人员发生感染的重要性。1961年第一届有关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会议分析、探讨了造成医院感染流行原因,并制定了预防和控制措施,由此揭开了现代医院感染管理时代。(四)现代医院感染管理时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进入了有组织、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规范手术洗手规范的手术流程标准化的手术室管理二、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立组织是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保障。包括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和临床医院感染控制小组,并制定其相应的职责,严格落实。我国医院感染管理起步较晚,最初始于1986年卫生部设立了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协调小组,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水平,建立了以103所医院参加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分布在全国29个省、巿、自治区,使每年有80万住院病人处于医院感染控制监测之下,监测率达病人的1.6%。1989年摸清我国医院感染情况后,制定了《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和《关于合理使用抗菌素的意见》、《关于一次性输液(血)器和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并将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纳入1989年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分级管理评审标准》,推动了我国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全面科学化的开始。三、开展医院感染监测:50年代未由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与流行,引起了美国医务界的高度重视,仅在1958年就召开了二次有关MRSA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分析MRSA流行的原因,并制定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制度,对医务人员MRSA携带者进行治疗,开展全国性的MRSA感染监测等。通过这些措施使MRSA得到有效的控制,由此认识到流行病学方法在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作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在1970年建立了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NIS),开展了卓越有成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开展医院成本效益分析----即著名的医院感染监测效果评价(SENIC)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只要采取适当的医院感染控制,有1/3的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而事实上只要将医院感染发病从5%降到4.7%即降低0.3%,所节约的开资足以支付医院感染防控的开支,由此得出医院感染监测具有非常好的成本效益,推动了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发展和深入。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在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目标性监测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ICU医院感染监测以上各项监测方法被全球各国采纳,并显示出较好的防控效果。

四、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规章及法规标准

法律及法规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3年《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6年《艾滋病防治条例》

规章

2002年《消毒管理办法》

2003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2004年《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试行)》

2005年《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2006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规范及标准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doc

2003年医疗废物分类目录.doc

2003年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doc

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doc

2004年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doc

2004年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doc

2005年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doc

2005年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doc

2008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doc

2009年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doc

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6个技术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pdf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pdf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pdf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pdf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pdf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pdf五、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指南《医院感染监测指南》《医院隔离技术指南》《医院消毒指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六、开展学术交流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医院流行病学会等开展较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提高我国感染管理水平。出版专业杂志和相关专著《医院感染管理学杂志》、《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医院感染管理学》建立交流平台上海国际感染控制论坛全国性医院感染学习班及学术交流浙江省医院感染质控中心每年一次全省医院感染质控会议七、医务人员培训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贯穿诊疗活动的全过程。培训使医务人员做好各项工作前有一个良好的认识与理解。八、医院感染管理展望随着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领导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也日益受到重视,展望医院感染管理。今后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科学防控科学防控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础。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每一项措施均应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效果和效率,避免走弯路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美国走在该项工作的前列,总结出一系防控措施,如以下的措施:预防切口感染的综合措施根据指南使用抗菌药物、正确采用脱毛方法、围手术期给病人保暖、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缩短术前住院时间和强制向公众报告切口感染率等。预防与呼吸机感染相关肺炎措施床头抬高至少30℃角,每天一次停用镇静剂并评价是否可以撤机、尽早停用应激性溃疡预防药物、采用洗必秦定期(每2-6小时)进行口腔护理及时吸出气囊上方的分泌物,吸氮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吸氮前后医务人员应做手卫生。呼吸机螺文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等。预防中心静脉插管感染的综合措施留置导管时必须采用大手术铺巾、采用氯已定进行皮肤消毒、尽量选择锁骨下一静脉进行穿刺、严格执行手卫生规则、使用抗菌导管、加强插管后护理和每天评估是否需要继续留置导管等。这些措施已在不同国家不同医院中广泛采用,我国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SOP)组织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二)依法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医院感染防控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我们在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更好地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三)加强多学科合作医院感染的防控涉及诸多部门和人员,如临床、医技、后勤、行政等部门,医师、护士、工勤人员等,需要大家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更需要临床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统计学、护理学、消毒学和抗菌药物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加强多科合作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四)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关键在于广大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措施的依从性,包括对标准预防、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耐药菌及多重耐药菌的控制、消毒、灭菌与隔离、手卫生等医院感染基本措施的落实,如果这些措施能得到严格执行,医院感染就能有效的控制。(五)加强医院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医院感染防控的知识能力。将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变成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自觉和习惯行为。(六)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是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的基础,是医院感染防控的眼睛,是医院感染力流行病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开展了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耐药菌及多重耐药感染的监测、重点部门及关键环节监测。总之医院感染监测正朝着监测目标更明确、方法更科学、监测工作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七)推进“零宽容”理念“零宽容”就是我们不再认为医院感染有一个其准的发病率,而是以“零感染”作为目标,对每一起发生感染的病例均进行认真调查与分析其感染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同时使每个医务人员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共同参与防控医院感染。“零宽容”是我们医院感染管理领域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