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课件】-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高一历史全一册_第1页
第5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课件】-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高一历史全一册_第2页
第5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课件】-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高一历史全一册_第3页
第5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课件】-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高一历史全一册_第4页
第5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课件】-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高一历史全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里填写标题这里填写标题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腐朽的朝廷根本无力平叛,在黄巾军冲击下,岌岌可危的东汉王朝决定饮鸩止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虽成功镇压了黄巾起义,但却使地方州郡长官拥兵自重。公元188年,太常刘焉目睹汉灵帝朝纲混乱、王室衰微,故向朝廷建议说:“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刘焉谓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权轻。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史称“废史立牧”。州牧的设立和州刺史权力的提升,埋下了汉末军阀割据的祸根。包括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一、三分天下1.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这里填写标题这里填写标题官渡之战基本上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200年,曹操和袁绍决战官渡,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袁绍以十万大军对战两万人组成的曹操军队,但是他刚愎自用,骄傲轻敌,相反曹操能够采用正确的战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因此曹操在此战中大获全胜。袁绍谋士许攸因向袁绍献偷袭许都之计不成,且在河北的家眷犯法被抓,心生不满,而来投奔曹操,献计让曹操偷袭乌巢。曹操大喜,赤足出迎,之后亲率精锐步骑五千人,军队秘密行军,换袁军军装连夜从小路偷袭乌巢。曹操军至乌巢,命四面放火,袁军大乱,之后袁军主力丧失殆尽。2.官渡之战(1)时间:公元200年(2)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3)结果:袁军主力丧失殆尽,曹操随后基本统一北方。3.赤壁之战(1)时间:公元208年(2)交战双方:曹操、刘备、孙权(3)结果:促成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初步形成。公元208年,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亲自率号称80万人的强大军队沿江南下,企图消灭刘备及孙权,统一中国。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共同抗击曹军,两军在位于长江中游的赤壁相遇。此时,曹操军队里已有疫疾,初战不利,退至乌林。曹军战船首尾相连,东吴黄盖献计伪降,以斗舰十艘满载引火物,及接近曹操船舰同时发火,烧尽北船。时东南风急,遂沿及岸上营地。曹军大溃,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周瑜率军继进,曹操遂烧余船资,从华容败逃。周瑜、刘备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此战曹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操留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刘备很快占领荆州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后又得益州,遂与孙、曹渐成三足鼎分之势。

这里填写标题这里填写标题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魏、蜀、吴的建立220年曹病故,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史称孙吴。至此,三国立局面最终形成。曹丕220年刘备221年孙权229年曹魏:曹魏建国后,延续了曹操的统治方针,北方的经济得以恢复,国力日渐强盛。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改变了西南地区的闭塞状态,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诸葛亮治理国家时赏罚分明、宽严并用。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保持尊重,教会他们谋生的技术,帮助他们改进生活。以理服人,没有选择残酷的手段来实行统治。孙吴:致力于开垦荒地,发展造船业,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2)三国鼎立的意义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三国鼎立的局面促成了局部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9年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魏国建立蜀国建立吴国建立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三国实力比较表户数人口兵力魏103万443万60万蜀28万94万10.2万吴52.3万230万23万

司马懿出身于世族豪门,他死后,先后由其子司马师、司马昭掌权。司马氏家族权倾朝野,篡权野心路人皆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蜀汉政权在刘备驾崩后,太子刘禅继位,由托孤大臣诸葛亮辅助朝政,诸葛亮抱定“兴复汉室不偏安”的志向,先后五次北伐中原,最终出师未捷,病逝五丈原,刘禅昏庸,此后蜀汉开始衰落。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汉,刘禅被送至洛阳,封安乐公。蜀汉成为三国中最先被灭的政权。

蜀汉灭亡后,准备称帝的司马昭突然病死。其子司马炎于266年废魏称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晋武帝派大军攻灭孙吴,天下一统,三国鼎立局面结束,西晋完成统一,三国尽归司马氏。二、短暂统一1.西晋的建立和统一

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兵灭蜀汉。刘禅被送至洛阳,封安乐公。乐不思蜀

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

吴末代皇帝孙皓被押送洛阳,封为归命侯,284年于洛阳病亡。三国尽归司马氏材料一:“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晋书》卷三十一《后妃上·胡贵嫔传》材料二:石崇与晋武帝舅父王恺等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他用蜡当柴;王恺用紫丝布作布障40里,他作锦布障50里;他用椒泥涂屋,王恺则用赤石脂。晋武帝常常帮助王恺,赐给一株干扶疏的珊瑚树,王恺拿出来炫耀,被石崇以铁如意击碎。王恺气急败坏,石崇从容取出高3—4尺的珊瑚六七株,皆光彩夺目,至于像王恺那样的多得很。石崇每次宴客,让美人劝酒,客人不喝,便杀美人。有一次王敦故意不喝,看石崇杀美人取乐。吃喝玩乐之外,他们“尚于玄虚,贵为放诞”,沉醉于清谈,不理政务。——晁福林《中国古代史》材料三: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晋书·惠帝纪》

2.西晋的短暂而亡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西晋初年,晋武帝恢复分封制,以郡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材料四:(晋武帝),惩魏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职任。——《资治通鉴》

290年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惠帝妻贾南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大臣杨骏发生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史16年之久。八王之乱,耗竭国力。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时,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鲜卑。史称“五胡乱华”。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税,服劳役,还掠卖少数民族人为奴婢。因而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少数民族首领趁机起兵反抗。公元316年,刘曜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西晋灭亡。少数民族内迁,民族矛盾激化。西晋灭亡后,镇守江南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称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三、偏安与混战1.东晋十六国(1)东晋建立

西晋灭亡后,各国彼此攻战,北方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西南和北方地区则陷于割据混战之中。在130多年间,先后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其创立者多为匈奴、鲜卑、氐、羌、羯等少数民族首领,这些政权史称“十六国”。东晋的统治几乎是与十六国相始终的。十六国时期的一些政权统治残暴,如夏国王赫连勃勃不但在战争中大批掳掠和坑杀人民,平时也无故杀人。各政权之间争战不休,导致“上下离德,百姓思乱”。所以十六国政权的寿命一般都不长,有些政权仅仅维持十余年就在混战中被其他政权攻灭。(2)十六国的出现3.东晋偏安

东晋统治者满足于偏安的局面,苟安江南,这与其门阀政治具有密切的关系。东晋是在世家大族支持下建立起来的,王朝建立之初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东晋一代,王氏、桓氏、谢氏等几个大族轮流把持东晋朝政,皇帝几乎没有什么权力。王与马共天下魏晋世族分布图

鲜卑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它发源于大鲜卑山(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的北段)为黄帝后裔。4世纪后期,(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宣告割据混战的“十六国”时期的终结,也标志着南北朝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嘎仙洞—鲜卑拓跋部先祖所居石室嘎仙洞刻石拓片4.北魏统一北方时间:383年交战双方:前秦、东晋兵力对比:80万:8万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前秦战败,迅速衰落,北方再度陷入分裂状态。2.淝水之战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四、对峙与消长1.南朝建立朝代建立者时间都城南朝宋刘裕420年—479年建康齐萧道成479年—502年梁萧衍502年—557年陈陈霸先557年—589年2.南北朝对峙大约与南朝同时期,从439年到581年,北方出现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王朝,史称“北朝”。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之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统一的北魏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二国,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之手。稍后,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