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双菱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_第1页
天津市双菱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_第2页
天津市双菱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_第3页
天津市双菱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_第4页
天津市双菱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双菱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担当的民族.下表空白处与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A.抗击沙俄 B.虎门销烟 C.收复新疆 D.武昌起义2.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这一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虎门销烟⑥义和团运动。A.①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⑤⑥3.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开始于()A.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 B.郑成功收复台湾C.太平天国运动 D.林则徐虎门销烟4.引发如下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追签订了()时间1894年前1900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80家933家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下图是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工厂数量变化图。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C.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 D.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6.江南制造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到19世纪90年代,该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机器设备最齐全、工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兵工企业。材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A.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B.巩固了清政府统治C.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 D.实现了中国的富强7.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A.师夷长技、自强B.民主、科学、新青年C.民族、民权、民生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8.1898年清政府发布谕令:“图治之法,以农为体,以工商为用……兼采中西各法,讲求利弊,有能创制新法者,必当立于优奖。”清政府在这一谕令中A.提倡发展工商业 B.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 C.主张重农抑商 D.否定洋务运动9.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A.维新变法 B.仁政与法治 C.扶清灭洋 D.师夷长技以自强10.对以下历史知识结构图解读正确的是()A.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自主的过程 B.西方列强逐步放松对中国侵略的过程C.农民运动不断高涨推翻清王朝的过程 D.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11.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指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军事实力强劲 B.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C.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D.八国联军内部的矛盾12.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相同点有()①都是由孙中山号召或领导的②都是武装斗争③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④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3.蔡元培撰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先生”指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14.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词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15.孙中山在总结黄花岗起义的影响时说:“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慨,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 B.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C.成为保路运动的导火线 D.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16.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A.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 B.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17.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新文化运动的开展C.中国以战败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 D.巴黎和会被英、法、美等列强操纵18.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是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19.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先后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三个阶段。下列战役不是发生于战略决战阶段的是A.辽沈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20.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哪一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A.山东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中原解放区21.解放前,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请问让东北人民“苦难十四年”的事件是()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2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1935年,日本加紧侵略华北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B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1938年,台儿庄战役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D1940年,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A.A B.B C.C D.D23.从如图展示的时代强音中可以领悟到那个时代的一大特征是A.内忧与外患 B.落后与变革 C.变法与图强 D.屈辱与抗争24.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在春季开始使用的新教材中,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中国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A.鸦片战争 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25.1938年英国报纸报道:“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昌战役 D.抗战胜利26.有人将贵州省的旅游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一栋房子”成为人文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A.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一大”B.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起点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27.小玉参加江苏电视台“越战越勇”百科知识竞赛节目,有道题目是这样的:这里被誉为革命的摇篮,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里是指A.瑞金 B.夹金山 C.井冈山 D.延安28.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书,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该材料反映的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辛丑条约》的签订29.“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宇十分醒日: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文中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事件之后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30.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属于造成C段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①洋务运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③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二、材料分析题31.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逐步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在炮口的逼迫下”,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该条约如何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材料二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我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2)材料二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不准中国人居住。——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3)材料三是在哪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内容?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二(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革命’,并未改变宗法专制的社会形态,……所以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有哪些?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重要地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新学家们”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指出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为了在政治制度上“立新”,中华民国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4)综上材料,反应出当时的时代主题是什么?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材料二:材料三:大会的一共有13人: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7月30日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材料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材料一中“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能够实现“三军过后尽开颜”,确立毛泽东正确领导的转折性会议是什么?(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写出图二战役的历史影响。写出图三战役的指挥者。(3)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一片船只结束”。请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加以说明(包含事件和意义)。(4)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史称虎门销烟,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事件与林则徐无关,排除。故选B。2.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1842年;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1860年;③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1895年;④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1900--19解析: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1842年;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1860年;③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1895年;④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1900--1901年;⑤林则徐虎门禁烟发生在1839年;⑥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所以①⑤符合题意,故选A。3.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请求西方列强出兵镇压,西方列强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外反动势力第一次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详解】依据题干的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条约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表格内容,结合时间是1894和1900年,分析此段时间中国的历史,得出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开办工厂,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5.A【详解】依据题干中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工厂数量变化图可知1895~1900年与1894年之前相比,外国在华设立工厂数量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这主要是因为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此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加强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A正确;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B排除;1858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其中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C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于1858年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D排除。故选A。6.A【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进行了洋务运动,故A符合题意;材料是在说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涉及巩固清政府统治、抵制外国资本入侵、实现中国的富强,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7.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沂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这是地主阶级掀起的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因此A符合题意。故选A。8.A【详解】依据题干“图治之法,以农为体,以工商为用……兼采中西各法,讲求利弊,有能创制新法者,必当立于优奖”可知此时清政府在坚持以农为本的情况下也强调了工商业的重要性,提倡发展工商业,并提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A正确,C排除;依据题干可知清政府在这一谕令中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不是主张西方思想,B排除;依据题干可知这一谕令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一脉相承,并没有否定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D排除。故选A。9.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维新变法运动中,维新派创办很多报刊,例如,《知新报》、《时务报》等,来宣传维新思想,故A符合题意;仁政是儒家主张,法治是法家主张,故B不符合题意;扶清灭洋是义和团的主张,故C不符合题意;师夷长技以自强是洋务派的主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我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由此可见,这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故D正确;ABC与史实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D。11.B【详解】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认识到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因此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主要原因是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B项正确;清政府军事实力强劲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太平军痛击洋枪队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前,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八国联军内部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12.B【解析】【详解】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的是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反抗的是袁世凯,③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不是三者的相同点,应该排除;①②④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13.D【详解】材料中“三民五权”指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五权”主张。“推翻数千年专制”指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出自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故材料的“先生”指孙中山,故D项正确;林则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领导了虎门销烟,排除A项;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并不主张推翻清王朝,排除B项;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排除C项。故选D项。14.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广告成功,说明抓住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号召“思想日新”“善谋卫生”,追求国家进步,反映当时追求新思想已成为社会时尚,B项符合题意;A项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时间不符合,C项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D项材料所述只是个案,不能说明广告已经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5.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起义,但是失败,战役中牺牲的七十二具烈士遗体安葬于黄花岗,此次起义因此又称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民主革命发展的进程。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是保路运动的导火线,故C符合题意;ABD均是黄花岗起义的影响,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识记与灵活掌握黄花岗起义的相关史实。16.A【详解】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可知,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是因为,广大人民权重团结一心,形成了斗争合力,彻底地反帝反封,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强调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取得胜利,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排除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且表述不符合史实,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不断觉醒,排除D项。故选A项。17.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中国,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会议操纵国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A正确;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巴黎和会被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不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排除BD;中国以战败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的说法错误,排除C。故选A。18.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A项正确;李大钊、鲁迅、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排除BCD三项。选A项。19.B【详解】依据材料分析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通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刘邓大军挺进大解析:B【详解】依据材料分析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通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故选B。20.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合围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解析: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合围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21.C【详解】根据题干“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苦难十四年”的事件是指抗日战争。1931年,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拉开日本企图大举侵略中国的序幕,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成为东北人解析:C【详解】根据题干“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苦难十四年”的事件是指抗日战争。1931年,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拉开日本企图大举侵略中国的序幕,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成为东北人民苦难的开始。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东北人民结束了被日本侵略者奴役的状态。因此,东北人民“苦难十四年”的事件是抗日战争,故选C项;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1894年—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止时间是1900年—1901年,均与题干“苦难十四年”不符,排除AB项;解放战争将饱受战争摧残的中国人解放了出来,在中国大陆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22.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0年,八路军进行了百团大战,成果巨大,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七七解析: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0年,八路军进行了百团大战,成果巨大,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七七事变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排除ABC三项。选D项。23.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名言,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反映了《马关条解析: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名言,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反映了《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誓死收回台湾的决心;③“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是佟麟阁的说的,反映了热爱祖国,视死如归,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佟麟阁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由此可知,每次外来侵略,都遭到了中国人民誓死的反抗。D正确;图片没有反映中国内忧、没有涉及到变法的内容。ABC排除,故选D。24.D【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解析:D【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国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了。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25.B【详解】根据材料“1938年”“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结合所学可知此次战役是发生在1938年春的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民取得抗战以来的巨大胜利,故选B;平型关大捷是19解析:B【详解】根据材料“1938年”“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结合所学可知此次战役是发生在1938年春的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民取得抗战以来的巨大胜利,故选B;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A错误;C是北伐战争中,发生在1926年,排除;D是1945年,排除。26.D【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有人将贵州省的旅游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一栋房子”指的是遵义会议会址。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D符合题意;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一大”、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起点、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注意识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27.C【详解】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择C。28.C【解析】【详解】依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该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作出了规定。关于殖民地问题,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其中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故正确答案为C。《马关条约》的签订是1895年;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辛丑条约》的签订是1901年,ABD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C。29.C【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宇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及所学知识可知,文中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解析:C【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宇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及所学知识可知,文中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到中国。近代中国人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交通方面,出现了火车、轮船,大大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文化生活方面,照相技术开始出现,人们可以拍照片、看电影、看报纸等。通讯上,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有了有线电报,后来有了电话,使人们远距离的联系变得非常便捷。社会习俗上,辛亥革命后,人们剪辫子,穿新式服装,女子废止缠足,采用新式礼仪和称呼,故C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辛亥革命社会习俗的变化的相关史实。30.C【详解】根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中C段(1912年至1919年),可知民族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原因为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促进了中解析:C【详解】根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中C段(1912年至1919年),可知民族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原因为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海外华侨竞相投资投资国内近代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③④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①错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于1927年,②错误。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材料分析题31.(1)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若答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也可)(2)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3解析:(1)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若答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也可)(2)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题干“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结合所学知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南京条约》。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中英《南京条约》。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据“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规,改道变形。”结合所学知识,《南京条约》的签订,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若答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也可)(2)第一小问:依据题干关键词“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1895年1月23日、丁汝昌自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结合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1895年,战争因日军的侵略而起,经过平壤、黄海、辽东战役,最后北洋海军在山东威海卫全军覆没,战争终以日军的取胜、中日签定《马关条约》而告终。中国自此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甲午中日战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马关条约》。第三小问:依据题干“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3)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不准中国人居住。”从而得出条约为《辛丑条约》,结合所学知识,1900年春,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外国侵略者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以及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北京城彻底沦陷,联军烧杀抢掠,中国损失惨重。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小问: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2.(1)目的: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或抵制外国资本的入侵);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或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维新变法(或变法图强;或倡导建立君主立宪制解析:(1)目的: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或抵制外国资本的入侵);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或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维新变法(或变法图强;或倡导建立君主立宪制等);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在社会上带来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或废除了封建帝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近代化的探索。(或挽救民族危机的探索。)【详解】(1)依据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由此可知,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是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与外国商人争夺利益;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结合课本所学,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依据材料二“(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