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_第1页
中班音乐教案_第2页
中班音乐教案_第3页
中班音乐教案_第4页
中班音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班音乐教案中班音乐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会在音乐中大胆表情感体验。2.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切准4/4节奏,能随着音高音低的变化而改变动作。二、重点和难点这是一段欢快的乐曲,4/4的节奏明显而且有跳跃感。本教材的重点是引导幼儿熟悉4/4节奏,切准节奏,并且运用欢快的动作表现乐曲的气氛。本教材的难点是要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辨析音高官低的变化而改变4/4动作。三、材料及环境创设1.录音磁带“钻山洞”乐曲。2.制作一个山洞可供幼儿玩耍。3.若干乐器、绸带等幼儿自编舞蹈的道具。四、设计思路为大班的幼儿按排这个教材,最主要的是让幼儿熟悉4/4节奏,因为在儿童作品中很多是2/4节奏,听一听4/4旋律、并引导幼儿运用多种节奏型表现4/4拍能更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同时本教材还通过教师录像磁带将乐曲时而弹奏在高音部分,时而弹奏在低音部分,以引起幼儿对乐曲变化的注意,感受音高音低。五、活动流程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集体活动中共同感受乐曲、表现乐曲——角落活动中进一步表现乐曲中班音乐教案篇2活动目标: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理发店》,在此基础上学会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教师启发下,根据乐曲抽取整套节奏型,并将乐曲与乐器匹配。2、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演奏乐器表现出来。活动准备:1、收集理发用的剪刀、推子、刷子等用具。2、创设“理发店”的游戏环境。3、袜子一只。活动过程:一、以谈话引题。“夏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理发店里去理发,你们知道理发店里是谁帮我们理发的?”(叔叔阿姨)“他们用什么来理发?”二、熟悉歌词,学说歌词。1、教师念歌词,幼儿熟悉。“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吧!”2、幼儿集体跟念歌词。“我们小朋友也把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学一学,说一说吧,听听谁说得最好听!”(幼儿跟说歌词2-3次,教师适时鼓励)三、熟悉旋律。1、“我是理发店的哈哈理发师,瞧一瞧,我是怎么给顾客理发的!”2、“想学就和我一起来吧!”(幼儿慢唱旋律一遍)3、“我是个慢性的哈哈理发师,顾客都对我有意见,说我剪得太慢了,我觉得自己应该改正,看我现在剪得怎么样,你们可以和我一起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快速哼唱旋律)4、“顾客又说我剪得太快了,你们能不能帮帮我让剪得不快也不慢,成为人人喜欢的理发师?”(中速哼唱旋律一次)四、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学唱歌曲。“真高兴,我现在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一名称职的理发师了,我高兴的一边理发一边唱起歌来!”(教师清唱歌曲)。“理发店的生意非常好,我哈哈理发师一个人都忙不过来了,你们也来帮帮我吧,高兴吗?高兴就一边理发一边唱歌吧!”(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数次,教师适时鼓励,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演唱)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出示剪刀操作:“听,见到发出什么声音,用小嘴巴来学学!”(咔嚓咔嚓)“我们一起来说说,咔嚓咔嚓……”教师慢速哼唱旋律,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内容。最后,结合我班的角色游戏,请幼儿自选道具,分角色表演。活动反思:《理发店》是一首贴近幼儿生活的乐曲。我从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在引子引出的一段快节奏旋律时,让幼儿想象理发店叔叔、阿姨工作十分繁忙,理发的工具推子、剪刀不停地交换使用,以及头发剪好后用刷子刷、刷、刷的自豪之情。音乐牵动了他们的心,注入到幼儿的心田,使幼儿情不自禁地跟着快乐起来,兴奋起来。虽然理发店叔叔、阿姨的形象不是很明显,但是音乐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心理共鸣,迸发了幼儿的快乐情绪。中班音乐教案篇3设计思路:一次,班里的小朋友拿了一个青蛙发条玩具来幼儿园玩,当时孩子们对这个玩具很感兴趣。并且还跟着小青蛙跳跃的节奏点头、拍手,直到发条松了小青蛙停下来为止。我从中得到了启发,想利用发条玩具不同的节奏,设计一个创意节奏活动。但是,这种发条玩具现在市场上已经很少了,为了顺利的进行这次活动,我通过各种办法,终于找到了各种发条玩具,并且他们运动的速度也有区别。有些是快速的运动然后马上停止;有些是先快然后渐渐地慢下来,最后停止。我根据发条玩具不同的运动速度,设计了相应的、形象地节奏谱,并且用薯片筒穿上橡皮筋来做发条,作为活动中游戏的道具。材料选择的创意性和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成为本次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一、活动目标1、通过玩发条玩具,感知他们不同的节奏特点。2、理解一些发条玩具从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并能在音乐声中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进行表现。3、初步感知速度的概念,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二、活动准备1、幼儿曾玩过发条玩具。2、发条龙虾一只。3、发条青蛙、玩具发条人手一份。4、录有拧发条声音的音乐,配班老师弹奏一段从快到渐慢的音乐。三、活动过程(一)、把玩青蛙发条玩具,感知他的节奏特点。1、观察青蛙发条玩具。(1)、你是怎样让小青蛙跳起来的?(2)、小青蛙是怎么跳的?(3)、小青蛙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小青蛙跳的时候一直都是按xxxx的节奏,然后就停住了。2、出示青蛙发条玩具跳的节奏谱,请幼儿跟着节奏学青蛙跳。(二)、出示龙虾发条玩具,让幼儿观察他的节奏特点。1、观察龙虾发条玩具。(1)、小龙虾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小龙虾爬的时候先是快的,再一点点、一点点的慢下来,最后停住了,如果你用手去碰碰他,他会再动一下的。2、出示龙虾发条玩具爬的节奏谱,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反复练习。(三)、我是发条玩具。1、能根据先快后渐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进行表演。当我们给发条玩具上满发条时,他就会按照不同的节奏来跳舞,现在我们也来做发条玩具好不好!那么,你想做什么发条玩具?2、戴上大发条,合作游戏。幼儿园中班节奏活动:玩具恰恰恰中班音乐教案篇4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根据《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中班上学期主题活动《最棒的我》中,让幼儿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别人有不同之处,而且在进入中班后,幼儿对自己的身体十分的好奇,比如对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特别的感兴趣。本次活动我主要让幼儿通过音乐游戏感受身体部位的特点,并体验”藏起来”的神秘和”被找到”的快乐,愿意参加音乐游戏,并愿意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游戏。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曲风,在游戏情境中感受歌曲中身体部位”藏起来”的神秘和”被找到的快乐。2、尝试将”藏起来和出现”用动作表现,在音乐中动作与歌曲的匹配。3、愿意合作和交往,感受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藏起来》儿歌、碰铃、伴奏《藏起来》。活动重点:能边听音乐,边唱儿歌并能根据歌曲藏一藏自己的身体部位。活动难点:感受歌曲的幽默、诙谐,愿意和同伴合作游戏。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1、游戏:我说你找。(1)教师:”走走走,走成一个圈”,教师带幼儿围成一个圈,请幼儿坐下来。(2)教师说身体的部位,幼儿找,教师:”来来来、找一找、耳朵”幼儿找到自己的耳朵,教师依次引导幼儿找到自己的眼睛、鼻子等身体的各个部位。2、游戏,我说你藏。(1)教师:”我把眼睛藏起来,谁都看不见,现在眼睛又出现,啦……”引导幼儿藏一藏自己的眼睛,(教师依次引导幼儿藏一藏自己的身体部位)。(2)教师说儿歌再次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藏一藏自己的身体部位。二、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做音乐游戏。1、请幼儿完整的听儿歌《藏起来》。教师:”刚刚我们听了一首儿歌《藏起来》,儿歌里先藏了什么,后藏了什么?”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2、再次听儿歌,并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唱儿歌。3、找朋友,藏一藏。(1)藏给朋友看,引导幼儿边听儿歌,边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藏一藏自己的身体部位,给好朋友看一看。教师:”你们刚刚是藏给老师看,现在请小朋友藏给自己的好朋友看。”引导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找到一块空地,边唱儿歌边自己藏一藏给自己的好朋友看。(2)帮朋友藏一藏,引导幼儿帮自己的好朋友藏一藏,当听到碰铃的声音时,换一个好朋友。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帮自己的好朋友藏一藏,当听到碰铃的声音时,换一个好朋友,再帮朋友藏一藏。”(3)再次游戏。教师:”刚刚,小朋友在帮自己的好朋友藏的时候,有发现什么问题吗?请小朋友在找到空地的时候,听儿歌,边唱边帮小朋友藏一藏,并再听到碰铃的声音时,换一个好朋友,藏的时候注意安全”。(教师引导幼儿再次游戏)。三、活动结束。1、引导幼儿围成一个圈,教师总结。(1)教师:”走走走,走成一个圈。”引导幼儿跟在老师的后面围成一个圈。(2)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能帮自己的好朋友藏一藏,并可以边唱儿歌,边做游戏,那我们除了可以藏儿歌里的身体部位,还可以藏那些身体部位呢?”先和幼儿商量还要藏的身体部位,并确定要藏的顺序。四、活动延伸。1、播放伴奏《藏起来》,请幼儿再确定要藏的内容和顺序后,边听音乐,边唱儿歌,将自己的要藏的部位一起藏一藏。2、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进行了藏一藏的游戏,小朋友能听清老师的要求,并边唱儿歌,边藏一藏自己的身体部位,小朋友也可以帮爸爸或者妈妈藏一藏哦!”引导幼儿回家后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唱儿歌,玩一玩藏一藏的音乐游戏。中班音乐教案篇5[教育目标]1、初步了解伞的结构特点及多样化;2、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伞的用途。[教育准备]各种伞、笔、图画纸[教育过程]一、歌曲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不知道小朋友听过没有,不知道小朋友会不会唱,如果小朋友会唱的话请跟一起唱好吗?小乖乖,你猜猜,什么花,雨里开?小乖乖,看窗外,伞花花,雨里开。2、教师提问提问相关问题。二、了解伞的结构特点。1、出示伞,引导幼儿观察伞的各部位名称,了解其作用。2、巩固各部分名称,强调安全。三、伞的多样化及伞的用途,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大胆讲述。1、比较认识:儿童伞——成人伞;长把伞——折叠伞;遮阳伞——普通雨伞。2、在比较认识时贯穿作用。3、说一说,想一想自己家里的伞是什么伞。四、绘画部分让孩子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添画和设计。五、活动延伸:家长可以带孩子到超市,了解一些伞的种类。中班音乐教案篇6活动目标1、乐于模仿小乐手,在玩小乐队游戏中学唱歌曲”小指挥”。2、尝试分角色唱歌游戏,体验和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ppt、乐器(小铃、沙球、木鱼)2、经验准备:掌握乐器的.打击方法、熟悉歌曲旋律、交流过和同伴一起玩的游戏活动过程(一)音乐游戏《找一个朋友碰一碰》(二)说说喜欢玩的游戏--有节奏地说说喜欢的游戏,回忆和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PPT出示新朋友乐乐:”大家好,我是乐乐,我也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想想我们玩过”碰一碰”的游戏,还玩过一些什么游戏?请你有节奏地告诉乐乐。小结:小朋友爱玩的游戏真不少,和好朋友一起游戏的时候是最快乐的。(三)玩玩”小乐队”游戏--学唱歌曲,尝试游戏,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1、熟悉歌曲,模仿乐器演奏的声音和动作。乐乐:”今天我带来一个新游戏,仔细听你就会知道怎么玩了?”第一次完整欣赏(1)师:乐乐想和我们一起玩一个什么游戏呢?(小指挥的游戏)(2)师:歌曲里都有谁?他们在玩什么?谁在玩(小木鱼)?(小乐手)小指挥说了些什么?第二次完整欣赏(1)小乐队里的小乐器谁先唱歌,谁后唱歌?第一个是谁?第二个?第三个呢?他们是怎么唱歌的呢?(教师清唱)小乐器分别是怎么唱歌的?小铃是怎么唱歌的?(教师重复,边念歌词边用小铃打节奏,重复两遍)分段师:这段音乐是谁在唱歌?(分句唱)2、学唱歌曲,尝试玩”小乐队”游戏。(1)集体学唱歌曲。(看PPT)跟乐乐一起唱歌。跟琴伴奏唱歌。(两遍)(2)分角色演唱,玩”小乐队”游戏。老师做指挥,和幼儿共同游戏。(幼儿自主选择乐器)乐乐做指挥,和幼儿共同游戏。(幼儿交换乐器)小结:小指挥和小乐手一起唱歌游戏,现在我们小乐队多热闹呀!教学反思: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中班音乐教案篇7一、活动目标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二、活动准备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2、录音带:大鼓和小鼓音乐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三、指导要点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四、活动过程(一)、生活中的声音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五、活动延伸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一步一步走啊走★活动目标1、欣赏画面,了解各小动物的走路特点,感受绘本的情趣。2、在绘本的情景中尝试有序地排列,积累相应的数经验。★活动准备:1、绘本PPT。2、小动物图片和蓝色卡纸制作的“小路”。活动目标: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1.在观察画面、动作模仿的过程中了解不同角色走路的特点。2.在情景中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尝试有序地排列。活动准备:1.PPT、音乐2.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以“羊村”吸引幼儿注意,导入活动。1.感知数量1,模仿小弟弟神气地走路。(1)看谁来了?小弟弟是怎么去的?(2)模仿小弟弟走路神气的样子2.感知数量2,模仿小鸭子走路的动作。(1)现在去羊村的路上有几个朋友?(2)模仿小鸭子走路的动作3.模仿小兔子走路的动作,感知数量3。(1)(观察画面)这个朋友是谁?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应彩云老师的新课程主题背景下的小班绘本活动《一步一步走啊走》。应彩云老师抓住了小班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转移的特点,安排了适宜的教学内容,创设了课程需要的教学情境,运用了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幼儿始终沉浸在所设计的情境中。尝试了以儿歌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小动物走路特点,使幼儿充分体验了活动的快乐,并使得幼儿从中积累了相应的数经验,理解了所学数“1~5”的实际意义,且初步尝试了有序排列。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获得了预期的效果,且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指导策略:在结尾时用老虎的吼声吸引孩子,但为了消除小班恐惧心理,马上用“好老虎”下定义,并充分调动幼儿从想说到会说,并模仿动作。我的思考: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能够说出“虎年吉祥”“虎虎生威”这样的成语很不容易,应老师还在现场让孩子们模仿“虎年吉祥”的动作和笑容,应景,又自然推向高潮。中班音乐教案篇8目的要求:1、引导幼儿用跳跃、轻快的歌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中活泼欢快的情感;2、引导幼儿将歌曲中:”哎!已剪好了呀!”处理成领唱。准备理发:店场景布置、理发师服装、理发店道具若干、音乐图谱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一位教师身穿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