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精讲一、名词解释1、“八事”: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从“八事”入手,即言之有物、不仿古人、讲求文法、不无病呻吟、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2、“三大主义”: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即推倒雕琢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诲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3、文学研究会:1921年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随后加入的有冰心等。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以“为人生”为基本创作宗旨。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4、问题小说:文学研究会的作家(冰心等)在创作上出现了“问题小说”:以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和浓郁的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特征,以揭示社会问题,表达对于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于社会黑暗的批判为目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人生的问题。5、创造社: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他们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艺术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的“内心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6、“自叙传小说”或“身边小说”:郁达夫和他的创造社同道们以内心情感的表现方法,以作家个人经历为创作基础,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表现出浓烈的抒情色彩和个人自剖色彩,着重表达个人内心对于客观世界的感受,从而形成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三重合一。这种小说被称为“自叙传小说”或“身边小说”。郁达夫的《沉沦》就是这种风格小说的典型作品。7、乡土文学:1923年左右,“乡土文学”崛起,代表作家有王鲁彦、废名、许钦文、彭家煌、许杰、台静农。他们对故乡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思念遥远故乡的亲人,对中国乡村社会进行描摹与揭示。乡土文学作品现实主义色彩强烈,其创作方法基本是写实的。8、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冯雪峰、冯乃超、李初梨、蒋光慈、田汉等40余人出席了成立会议。会上通过了左联理论纲领,宣告以“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线上”,“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作为左联的奋斗目标。9、国防文学: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在全民族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左翼作家周扬、郭沫若提出“国防文学”口号、“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二、新时期(1978--2000)小说潮流(以下还会出现在名词解释里)10、“伤痕小说”:“伤痕小说”是新时期文学涌现出来的第一个潮头。1978年8月11日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发表,“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由此得名。“伤痕小说”或者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累累伤痕”、尤其是给亲少年的心灵造成的创伤,或者对“四人帮”的罪行进行揭露和控诉,或者表现对人民遭遇的深切同情,或者歌颂对“四人帮”的不屈斗争,或者提出令人警醒的社会问题,及时的感应了时代脉搏,表现了时代主题,反映了人民的心声。11、“反思小说”:“反思小说”以茹志娟在1979年2月发表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作为标志,主要代表作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反思小说”在历史内容上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反映的社会现实从“文革”向前推至50年代中期,对解放以来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来的极“左”路线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12、“改革小说”:“改革文学”是指那些反映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过程及其引起的社会变革、价值冲突及心理震荡的文学作品。1979年蒋子龙发表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改革文学”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13、“寻根小说”:1985年,韩少功发表文章《文学的“根”》,开启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文化寻根运动。“寻根小说”的特点是:①以现代意识关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名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②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具有地域特点。韩少功的“荆楚文化”小说、贾平凹的“上秦文化”小说、李杭育的“吴楚文化”小说、张承志的“草原文化”小说;③注重对题材所蕴含的深层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艺术传达。14、“现代派小说”:1985年,刘索拉发表了《你别无选择》,这部中篇小说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第一部“现代派小说”。另外,“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还有莫言的《红高粱》、《球状闪电》、《透明的胡萝卜》。“现代派小说”的主题意蕴在于表现人类普遍的荒诞性,体现了充分的现代意识。15、“实验小说”:1985年前后,文坛上出现了一股更多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小说潮流,被称其为“实验小说”或“先锋小说”,这类小说的特点是:①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与反叛,对一切意识形态进行彻底消解;②在文学观念上颠覆旧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求,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③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通常使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实验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有马原的《虚构》、洪峰的《极地之侧》等。16、“新写实小说”:1989年,《钟山》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新写实小说”从此成为一种小说潮流。“新写实小说”的特色是:①真诚面对现实、直面人生,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呈现出一种毛茸茸的原生形态;②主题意蕴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或无奈,缺少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③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是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有刘震云《官场》、方方《桃花灿烂》等。17、“晚生代小说”:“晚生代小说”作家主要有韩东、陈染、吴晨骏等,由于他们出生于“文革”后期甚至70年代,所以文学界将他们称为“晚生代作家”。“晚生代小说”的特点是:①作品中依稀表现出一定的精神内容,带有明显的个体性;②涉及的题材一般都是都市生活,人物大多是同代人;③在文本策略上,他们经常将自身的经历或现实生活的真实事件带入文本,使文本内容处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暖昧状态。18、“女性小说”:90年代,以陈染、林白、张欣等女性作家为代表,写出了一批关注女性的问题、用女性的直觉去表达她们的生存感受的作品。这些作品的特征是:①努力张扬“性别意识”,把女性作为一个有性别特征的社会群体和文学群体,冲出“男权话语中心”和“女性规范”。②独向女性的心灵世界,表现出女性特有的生存体验和深层意识;③不仅写出都市与都市女性的性别经验,而且反映出当代都市生活特有的社会文化景观。19、“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是出现于1996年并对文坛产生一定冲击的一种小说潮流,代表作家作品有:刘醒龙《分享艰难》、关仁山《九月还乡》、何申《穷县》等。“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的意义在于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当时的社会现实,诸如民工进城、工人下岗等现实问题。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论争(一)左翼作家联盟与其他作家的论争:1、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1928年-1930年,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之间产生了论争。梁实秋提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天才”创造文学;鲁迅认为,文学只能通过人,才能表现“人性”,人在阶级社会里,就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2、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文艺自由争论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胡秋源、苏汶反对政治干涉文学,强调文学真实性的独立地位。3、关于“大众语”的论争:这次论争的焦点集中于文学语言,总结了“五四”、“文白之争”以后文学语言发展的经验教训,批评了“欧化”与“半文半白”的倾向,纠正了一些左联作家否定白话、提出语言有阶级性等“左”的错误,探讨了现代文学语言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二)40年代文艺思想的论争:1、文艺与抗战的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主持国民党《中央日报》副刊的梁实秋希望文学能够表达更丰富多样的生活和主体,这种“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得到了沈从文的应和,他们认为作家不必工具化的服务于战争现实,可以从更长远的思想建设角度为民族未来服务,左翼作家却认为“今日全国文艺界的共同目标:抗战文艺”,孔罗荪还批评了梁实秋的言论。2、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1938年毛泽东提出“民族形式”问题,论争的焦点是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向林冰认为创造新民族形式的途径就是运用民间形式,“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是不健康的;葛一虹却认为应该走“五四”新文学的西方化倾向,郭沫若认为中国新文艺“从民间形式取其通俗性,从士大夫形式取其艺术性,又成为旧有形式与外来形式的综合和统一”。3、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论争。论争源于胡风文艺思想与毛泽东文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数字孪生技术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廉租房行业市场风险投资及融资策略趋势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
- 健康生活绿色无毒课件
- 2024年冷冻设备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蒙自市市管干部管理办法
- 虹口区食品仓库管理办法
- 行政兼培训管理暂行办法
- 西安市出租出借管理办法
- 衡阳市街道建设管理办法
- 襄垣县经营场所管理办法
- GB 9706.283-2022医用电气设备第2-83部分:家用光治疗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 放弃房产贷款协议书
- 2025年循环借款合同模板
- DB62T 3136-2023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2025年儿童心理学基础知识考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内蒙古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真题
- 安全生产管理与合规性检查课件
- 2025东航招聘面试试题及答案
- 顾问框架合同协议
- 2025-2030中国航空保险行业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理化检验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