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论”在许渊冲唐诗英译中的应用_第1页
“三美论”在许渊冲唐诗英译中的应用_第2页
“三美论”在许渊冲唐诗英译中的应用_第3页
“三美论”在许渊冲唐诗英译中的应用_第4页
“三美论”在许渊冲唐诗英译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美论”在许渊冲唐诗英译中的应用摘要:诗歌翻译一直被公认为翻译中最难的文种,我国流传千年的唐诗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我国古代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将唐诗的美妙尽可能完整地传递给译语读者成为翻译家的使命,而许渊冲先生主张的“三美论”恰恰为唐诗英译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本文以许先生的经典唐诗英译为例,通过原文与译文对比,旨在使广大译者深刻体会“三美论”在唐诗英译中的应用,促进该翻译领域的更好发展。关键词:许渊冲;“三美论”;唐诗英译;作为文学的最高形式,诗歌以其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诗歌的意象丰富,语言字斟句酌,高度浓缩了我国传统文化,也因此,要将诗歌译文与原文在内涵意义、表现形式、风格、韵律等方面完全对应,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正如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所说,诗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可见诗歌翻译之难。尽管如此,中国历代翻译家仍前赴后继,对诗歌翻译进行了有益探索。1、许渊冲的“三美论”在翻译界,诗歌翻译的代表当属许渊冲。他从事文学翻译长达60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被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成就卓越,着作等身,且在翻译理论上也颇有建树。20世纪下半叶,许先生基于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所说的“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提出了“三美论”,即“诗歌翻译不仅应忠于原文,还应做到‘意美’‘音美’和‘形美’”([2])。许渊冲指出:译文要再现原文的意境美,比如象征义、双关义、深层义、言外义等,即“意美”;“音美”主要指平仄、节奏、双声、叠韵、押韵等;而“形美”则要求译文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如长短、对仗等)。翻译时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音美,再次形美。当译文满足意美的要求时,尽可能做到音美和形美,即三美齐备则达到了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迄今为止,“三美论”都对诗歌翻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三美论”在唐诗英译中的再现唐诗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要翻译出唐诗表达的情感和韵味,意者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功底,并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及作者经历,对诗中每个字进行斟酌,并能够整体剖析作者写诗意图,然后再用地道的译文将原诗的意蕴再现给译文读者,以期达到原诗的艺术效果,译文读者才能最大限度地体会原诗的艺术美感。(1)意美“三美论”的核心和关键是意美,古诗的意美在于其凝练的语言,聊聊几句却呈现出一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充满神韵的诗画。意美是诗歌美最核心的部分,音美和形美都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位列其后,二者以意美为核心。对于这三美的关系,许先生曾说过,传达了原诗的意美而没有传达音美和形美的翻译,虽然不是译得好的诗,还不失为译得好的散文;而如果只有音美和形美而没有意美,那就根本算不上是好翻译了([4])。许先生这种以意美为核心的翻译理念在其翻译的王昌龄的《出塞》中充分的展现出来。原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许渊冲的译文:Theage-oldmoonstillshinesontheancientGreatWall,Butourfrontierguardsmenhavenotcomebackatall.WerethewingedgeneralofDragonCityhere,TheTartarsteedswouldnotdaretocrossthefrontier.《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七言绝句。它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做了高度的艺术概况,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表达了对边站不断,朝廷用人不当,国无良将的感慨。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即展现了一幅壮阔的画面: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其中秦汉修饰明月,重在强调战乱持续时间的久远,如果非按字面意思把“秦、汉”译出来,非但不能确切表达原诗意图,反而弄巧成拙,还要向西方人解释秦朝和汉朝,因而许教授仅用age-old和still两词,此外,许将关塞译为theancientGreatWall(西方读者非常了解的长城)也将“关塞”具体化,这样首句就给译语读者呈现出壮阔而悲凉的画面。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其中“万里”当然只是虚指遥远,其中“人”指戍守边疆已经战死的士卒以及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说明边防不稳,也对士卒表示同情。许教授选择不译“万里”,却在最后加上atall,充分表达了对士卒未归的感慨和同情。诗的最后两句气势豪迈,铿锵有力,直接抒发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家卫国的壮志。其中“但使”“不教”二字凝聚了所有的情感,需要译者着重表现。许教授选用倒装句“Were...wouldnot...”充分表现了原诗的气势,wouldnotdareto更是将“不教”传译地淋漓尽致,表达出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原句的“龙城飞将”“胡马”都是富含中国文化背景的词语,许教授将其意象充分表达,而不拘泥于具体名词,译为thewingedgeneralofDragoncity足以表达将士的勇猛,能力的超群,而不必特指历史上的卫青和李广将军,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Tartarsteeds即传递了入侵者的意思。总而言之,许译把原诗作者对边塞战乱的担忧和保家卫国的壮志展现出来,同时传达了原诗中慷慨激昂的斗志和克敌制胜的决心,用英文再现了原诗的魄力和魅力,很好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2)音美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代表,它音节和谐、文字精练,有严格的格律,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也是唐诗能够流传至今并被视为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原因所在。但也因唐诗在艺术上前所未有的韵律美和艺术高度,其英译显得更加困难,如果英译文也追求音韵美,会给翻译带来很大的难度,因为英语单词与汉语文字是不对等的,因而很多翻译人士说诗歌译文只要意美即可,但也有不同意见,认为译文如果失去了诗歌的韵律,其美感也会丧失很多,应尽量保留原诗的音韵美。许先生就主张以诗体译诗,他说:“以诗体译诗好比把兰陵美酒换成了白兰地,虽然酒味不同,但多少还是酒;以散体译诗就好像把酒换成了白开水……。”他力求译文遵照原诗,有严格的韵律和句数,使译文与原文一样富于美感。唐诗《登鹳雀楼》的英译文便体现了许老的思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许渊冲的译文:Thesunbeyondthemountainsglows,TheYellowRiverseawardsflows;Youcanenjoyagrandersight,Byclimbingtoagreaterheight.《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仅20字,却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加美好的崭新境界。许渊冲教授的译文采用aabb式,全诗压尾韵,读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glow一词不仅将原诗种日光绵延看不到尽头的意境传神地表达出来,与flow相对应,更是将原文都未做到的音律对等呈现出来。另外sight和height押尾韵,也巧妙地对应了原诗的“目”和“楼”。(3)形美“三美论”中的形美主要指诗的行数一致,长短整齐,句子对仗工整。唐诗最主要的两种形式就是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字数、行数上有严格的要求,要使英译诗也对应唐诗的形美,就变得十分棘手。根据以上许教授对三美关系的阐述,形美虽位列最后,却也是烘托诗歌意美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唐诗翻译中,也需尽可能地做到译文与原文句数或行数一致,分节、句子长短和队长方面尽量保持一致或对等,从而保留原文的形美。以许先生翻译的《春晓》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许渊冲译文:ThismorningofspringinbedI’mlying.NotwokeuptillIhearbirdscrying.Afteronenightofwindandshowers,Howmanyarethefallenflowers!《春晓》为五言绝句,共四句,1、2、4句押ao韵,读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许教授的译文为保留原文的韵律,采用aabb结构,同为4句,1、2、3句单词个数一致,且ing和owers尾韵也充分展现了原诗的形式美,使译语读者能够体会唐诗的韵味及当时的文化特色。3、结语以上的唐诗英译的案例分析表明,许渊冲先生倡导的“三美论”对我国古诗翻译的实践有极好的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