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启东市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启东市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启东市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启东市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启东市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启东市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115号元素原子有七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5个电子,试判断11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七周期第IIIA族 B.第七周期第VA族C.第五周期第VIIA族 D.第五周期第IIIA族2、下列对污水处理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的描述错误的是()A.明矾放入污水中就会发生反应:Al3++3H2OAl(OH)3(胶体)+3H+B.用氢氧化钙来中和钢铁厂、电镀厂产生的酸性废水,用硫酸或CO2中和碱性废水C.利用沉淀反应是除去水中重金属离子常用的方法D.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一定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l2常用于自来水消毒 B.SO2常用于漂白食品C.SiO2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4、邻甲基苯甲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且分子结构中含有甲基和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5、已知:CO(g)+H2O(g)CO2(g)+H2(g)ΔH=-41kJ·mol-1。相同温度下,在容积相同的两个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80%B.容器①中CO的转化率等于容器②中CO2的转化率C.平衡时,两容器中CO2的浓度相等D.容器①时CO的反应速率等于H2O的反应速率6、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2.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变小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a>c+dD.D的体积分数变小7、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D.多次洗牌后,扑克牌无序排列的几率增大8、已知:H2(g)+I2(g)2HI(g)ΔH=-akJ/mol(a>0),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H2(g)和1molI2(g),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条件下,向该容器中通入2molHI(g)达平衡时发现各物质的浓度与前平衡完全相同且吸收的热量为Q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的燃烧热为akJ/molB.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来表示C.H2(g)+I2(s)2HI(g)ΔH<-akJ/molD.Q1和Q2的大小关系为Q1+Q2=akJ9、反应,若在恒容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的压强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密度不再变化C.相同时间内,断开键同时生成键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1:210、下列方法对2SO2(g)+O2(g)2SO3(g)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A.加入SO3 B.容积不变,充入N2C.压强不变,充入N2 D.降低温度11、纳米分子机器日益受到关注,机器常用的“车轮”组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均属于烃 B.①③均属于苯的同系物C.①②③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②④的二氯代物分别有3种和6种12、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C2H4、C2H2 B.CH3CHO、C2H5OHC.C2H6、C4H10 D.CH3COOH、CH3CHO13、某温度,可逆反应A(g)+2B(g)C(g)+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A)=0.15mol/(L·min) B.(B)=0.6mol/(L·min)C.(D)=0.02mol/(L·s) D.(C)=0.4mol/(L·min)14、工业上常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中NH3表现强氧化性C.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D.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15、某温度下,将0.28g铁粉投入100mL、0.1mol/L稀盐酸中,2min时刚好反应结束。下列有关这个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稀盐酸pH=1 B.反应前稀盐酸中c(OH-)=1.0×10-13mol/LC.铁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5mol/(L·.min) D.反应结束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16、下列物质中最难电离出H+的是()A.CH3COOHB.CH3CH2OHC.H2O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A、B两种烃,A常用作橡胶、涂料、清漆的溶剂,胶粘剂的稀释剂、油脂萃取剂。取0.1molA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3.44LCO2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定),生成的H2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的同分异构体较多。其中:①主链有五个碳原子;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③在Ni催化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不考虑顺反异构)。写出用在一定条件下制备高聚物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3)B与A分子中磯原子数相同,1866年凯库勒提出B分子为单、双键交替的平面结构,解释了B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事实中的______________。a.B不能使溴水褪色b.B能与发生加成反应c.B的一溴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d.B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4)M是B的同系物,0.1molM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标准状况下15.68L二氧化碳。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光照条件下与Cl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M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M与氢气加成产物的一氯代物有____种。18、以煤气(主要成分CO、H2)和油脂为原料合成有机化合物日益受到重视。其中一种转化关系如下:(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2)E是两种含碳碳双键的酯的混合物,C与D反应得到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3)以CH2=CHCH3为原料合成D的过程如下:在方框“”中填写物质或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通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可在燃烧室内将有机物样品与纯氧在电炉加热下充分燃烧,根据产品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图所示的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常用装置。现准确称取1.8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燃烧后A管增重1.76g,B管增重0.36g。请回答:(1)产生的气体由左向右流向,所选用的各导管口连接的顺序是________。(2)E中应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3)如果把CuO网去掉,A管增重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_____。(5)在整个实验开始之前,需先让D产生的气体通过整套装置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20、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

(2)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Ⅱ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①若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__________(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③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M可能是____。

(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____(填“I”“Ⅱ”或“Ⅲ”)进行实验;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1、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有机盐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与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已知:A为两种常见气体的混合物,B、C均为常见物质。(1)X中除含有氢、氧元素外,还含有的元素为:________________(写元素名称)。(2)写出X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实验验证“红棕色固体”中金属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题分析】周期表中,原子的结构决定着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周期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据此答题。【题目详解】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周期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115号元素原子有七个电子层,应位于第七周期,最外层有5个电子,则应位于第VA族。故选B。2、D【解题分析】A.明矾放入污水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氢离子:Al3++3H2O⇌Al(OH)3(胶体)+3H+,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杂质,故A正确;B.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所以用氢氧化钙来中和钢铁厂、电镀厂产生的酸性废水,用硫酸或CO2中和碱性废水,故B正确;C.利用沉淀反应是除去水中重金属离子常用的方法,故C正确;D.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可用沉淀法,也可用氧化还原法,故D错误;故选D。3、B【解题分析】A、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消毒杀菌,Cl2常用于自来水消毒,故A正确;B、二氧化硫气体具有漂白性,有毒不能漂白食品,故B错误;C、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C正确;D、过氧化钠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故D正确;故选B。4、D【分析】【题目详解】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中应具有CH3-C6H4-OOCH(-C6H4-为苯环)的结构,应有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或C6H5-OOCCH3或C6H5-COOCH3,共5种,选项D符合题意。答案选D。【题目点拨】判断同分异构体的种类与数目是常考点,本题可采用基团位移法判断,即对给定的有机物先将碳链展开,然后确定有机物具有的基团,并将该基团在碳链的位置进行移动,得到不同结构的有机物,需要注意避免重复性。5、C【解题分析】A、根据平衡时放出的热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B、容器①②温度相同,同一可逆反应正逆平衡常数互为倒数,根据容器①计算平衡常数,令容器②中CO2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amol,表示出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a的值,根据转化率计算比较;C、根据B中结果,进而计算CO2的浓度。D、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题目详解】A、1molCO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为41kJ,容器①中放出的热量为32.8kJ,所以实际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为0.8mol,①中反应到达平衡时,α(CO)=80%,故A正确;B、容器①②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根据容器①计算平衡常数,由A计算可知,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8mol,则:CO(g)+H2O(g)CO2(g)+H2(g)开始(mol):1400变化(mol):0.80.80.80.8平衡(mol):0.23.20.80.8故平衡常数K=(0.8×0.8)/(0.2×3.2)=1,故容器②中的平衡常数为1,令容器②中CO2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amol,则:CO2(g)+H2(g)CO(g)+H2O(g)开始(mol):1400变化(mol):aaaa平衡(mol):1-a4-aaa所以(a×a)/[(1-a)×(4-a)],解得a=0.8,由以上计算出化学平衡常数为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为1,可计算出容器②中CO2的平衡浓度,CO2的转化率为0.8mol/1mol×100%=80%,故B正确;C、平衡时两容器中的CO2浓度不相等,①中CO20.8mol②中CO20.2mol,①>②。故C错误;D、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容器①中CO反应速率等于H2O的反应速率,v(CO)=v(H2O),故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解题关键:平衡判断和平衡常数的计算,难点B,理解正反应和逆反应平衡常数间的关系.6、C【解题分析】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若平衡不移动,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2倍,而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2.3倍,可知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以此来解答。【题目详解】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若平衡不移动,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2倍,而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2.3倍,可知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A.平衡正向移动,则A的转化率变大,故A项错误;B.平衡正向移动,故B项错误;C.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a>c+d,故C项正确;D.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D的体积分数变大,故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C。7、A【解题分析】A、高出到低处,势能变化;B、反应自发进行判断依据是△G=△H-T△S<0;C、变化过程中无焓变能量变化,是熵变;D、变化过程中是熵变。【题目详解】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有趋向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倾向,选项A正确;B.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例如,在25℃和1.01×105Pa时,2N2O5(g)═4NO2(g)+O2(g)△H=+56.7kJ/mol,(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不难看出,上述两个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又都是熵增的反应,显然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选项B错误;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有趋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属于熵判据,不属于能量变化,选项C错误;D.扑克牌的无序排列也属于熵判据,不属于能量变化,选项D错误。答案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判断,区别焓变,熵变的含义,自发反应的判断依据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8、D【解题分析】H2的燃烧热是指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故A错误;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表示吸热反应,故B错误;H2(g)+I2(s)2HI(g)ΔH=-akJ/mol,故C错误;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从正逆两个方向建立的等效平衡,反应物转化率的和等于100%,则向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H2(g)和1molI2(g),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条件下,向该容器中通入2molHI(g)达平衡时发现各物质的浓度与前平衡完全相同且吸收的热量为Q2,两者为等效平衡,Q1+Q2=akJ,故D正确;9、A【题目详解】正反应放热,如容器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温度不变,则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体积不变,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密度都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相同时间内,断开键同时生成键,都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平衡常数未知,容器内气体的浓度:::1:2,不能说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A。10、B【解题分析】A选项,加入SO3,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A错误;B选项,容积不变,充入N2,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B正确;C选项,压强不变,充入N2,反应体系的体积增大,相当于压强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D选项,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把握常见的影响速率的因素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压强不变时充入与平衡无关的气体会造成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小。11、D【解题分析】A.烃是只含含碳和氢元素的有机物,而③富勒烯只含碳元素,属于单质,不属于烃,A项错误;B.苯的同系物只含1个苯环,B项错误;C.③富勒烯只含碳元素,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项错误;D.②立方烷的二氯代物分别为3种,④金刚烷的二氯代物为、、、、、共6种,D项正确;答案选D。【题目点拨】D项为本题的难点,可采用“定一移一”的思想利用基团位移法分类讨论,如金刚烷的二氯代物判断方法为先定一个氯原子的位置,然后顺次再金刚烷的环上移动另一个氯原子,特别注意的是要考虑金刚烷特殊的对称性,避免重复。12、C【题目详解】A.C2H4为乙烯,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C2H2为乙炔,官能团为碳碳三键,二者含有的官能团不同,即结构不相似,所以二者不属于同系物,故A错误;

B.CH3CHO的官能团为醛基,C2H5OH的官能团为羟基,二者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

C.C2H6、C4H10都属于烷烃,二者结构相似,分子间相差2个CH2原子团,所以二者互为同系物,故C正确;

D.CH3COOH的官能团为羧基,而CH3CHO的官能团为醛基,二者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C。【题目点拨】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注意“结构相似”一句。同系物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的;烷烃的分子组成通式(CnH2n+2)的物质。13、C【题目详解】进行同一时间段内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快慢时,必须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比进行换算,转化为同一物质相同单位再进行比较,故有:A.当(A)=0.15mol/(L·min)时,(B)=2(A)=20.15mol/(L·min)=0.30mol/(L·min);B.(B)=0.6mol/(L·min);C.当(D)=0.02mol/(L·s)时,(B)=2(D)=20.02mol/(L·s)=0.04mol/(L·s)=0.0460mol/(L·min)=2.4mol/(L·min);D.当(C)=0.4mol/(L·min)时,(B)=2(C)=20.4mol/(L·min)=0.80mol/(L·min);故C表示反应速率最快,故答案为:C。14、B【解题分析】分析:反应3Cl2+2NH3=N2+6HCl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l2为氧化剂,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3为还原剂,NH3可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有白烟生成,以此解答。详解:A.反应中Cl和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正确;B.NH3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3为还原剂表现了还原性,选项B正确;C.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生成1molN2时有6mol电子转移,选项C错误;D.反应生成HCl,NH3可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有白烟生成,选项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解答该题,难度不大。15、A【题目详解】A.反应前稀盐酸浓度为0.1mol/L,溶液中c(H+)=0.1mol/L,溶液pH=-lgc(H+)=1,故A项正确;B.反应前稀盐酸溶液中c(OH-)=,因温度未知,KW不确定,因此无法计算溶液中c(OH-),故B项错误;C.固体无浓度,因此不能用浓度表示其反应速率,故C项错误;D.0.28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100mL0.1mol/L稀盐酸中n(HCl)=0.1L×0.1mol/L=0.01mol,根据反应Fe+2H+=Fe2++H2↑可知,最终Fe与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Cl2、H2,Fe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水中会发生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A项,故答案为A。16、B【解题分析】乙酸是一元弱酸,酸性强于苯酚,乙醇是非电解质,水是电解质,因此最难电离出氢离子的是乙醇,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6H12加聚反应a、d能5【解题分析】根据题意:0.1molA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3.44LCO2气体(0.6mol),生成的H2O的物质的量也是0.6mol,故其分子式为:C6H12;(1)A的分子式为C6H12;(2)A的不饱和度为1,①主链有五个碳原子;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③在Ni催化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还有:、;用在一定条件下制备高聚物的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是加聚反应;(3)根据题意,B的化学式是C6H6,是苯,故苯的凯库勒式不能解释其不能使溴水褪色,由于他未提出苯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故也解释不了其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故选ad;(4)0.1molM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标准状况下15.68L二氧化碳,0.7mol,故M为甲苯。①甲苯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反应的方程式是:;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加热的方程式是:;②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与氢气加成产物为其一氯代物有、、、、共5种。18、CH2=CHCH2OHCH2OHCHOHCH2OH+CH2=CHCOOHCH2OHCHOHCH2OOCCH=CH2+H2OCl2CH2ClCHClCH2ClNaOH溶液、加热【分析】根据流程图,丙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HCH2Cl,CH2=CHCH2Cl与NaOH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HCH2OH,即A;A中的羟基被氧化生成CH2=CHCHO,B被氧化生成C,则C为CH2=CHCOOH;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则D为丙三醇,丙三醇与C反应生成酯和水。【题目详解】(1)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CH2=CHCH2OH;(2)E是由丙三醇和CH2=CH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两种含碳碳双键的酯的混合物,则E为CH2OHCH(CH2OH)OOCCH=CH2或CH2OHCHOHCH2OOCCH=CH2,反应的方程式为CH2OHCHOHCH2OH+CH2=CHCOOHCH2OHCHOHCH2OOCCH=CH2+H2O;(3)丙烯与氯气在500℃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HCH2Cl,CH2=CHCH2Cl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ClCHClCH2Cl,再与NaOH溶液共热的条件下生成丙三醇。19、g接f,e接h,i接c(或d),d(或c)接a(或b)H2O2减小CHO2赶出管内空气,减小实验误差【题目详解】(1)D中生成的氧气中含有水蒸气,应先通过C中的浓硫酸干燥,在E中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有一氧化碳生成,则E中CuO可与CO进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然后分别通入B(吸收水)、A(吸收二氧化碳)中,根据产物的质量推断有机物的组成,则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流向,所选用的各导管口连接的顺序为:g→f→e→h→i→c(d)→d(c)→a(b);(2)D为生成氧气的装置,反应需要二氧化锰且无需加热,应为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的反应,则E中应盛放的试剂为双氧水;(3)CuO的作用是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如果把CuO网去掉,燃烧不充分生成的CO不能被碱石灰吸收,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偏低,装置A的增重将减小;(4)A管质量增加1.76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可得碳元素的质量:1.76g×12/44=0.48g,物质的量为0.48g÷12g/mol=0.04mol,B管质量增加0.36g是水的质量,可得氢元素的质量:0.36g×2/18=0.04g,物质的量是0.04mol,从而可推出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8-0.48-0.04)g=1.28g,物质的量是1.28g÷16g/mol=0.08mol,则C、H、O的个数之比为0.04:0.04:0.08=1:1:2,则最简式为CHO2;(5)由于装置内空气成分影响水、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所以其目的是赶出装置内空气,减小实验误差。20、Ⅲ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放热产生气泡,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烧杯里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可能是放热反应NH4NO3“I”或“Ⅱ”放热【分析】(1)装置Ⅰ和Ⅱ都可以分别通过右边装置中液面变化、是否有气泡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而装置Ⅲ是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无法判断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使锥形瓶中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增大,据此判断U型管中液面的变化;(3)钠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导致大试管中气体受热压强增大,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冷却后体积减小,压强减小,导管中会形成水柱;M溶于水放出热量,不一定为化学变化,则不一定属于放热反应;

(4)利用装置Ⅰ或Ⅱ都可以验证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棉花燃烧,证明反应中放出大量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题目详解】(1)装置Ⅰ可通过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的变化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装置Ⅱ可通过烧杯中是否产生气泡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放热还是吸热;装置Ⅲ只是一个铜与浓硝酸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水吸收的装置,不能证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Ⅲ;(2)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锥形瓶中气体受热膨胀,导致U型管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故答案为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