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_第1页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_第2页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_第3页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_第4页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把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详细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究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胜利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

目标分析:

同学在一班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同学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预备,利用学问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受活动的探究,体验胜利的欢乐。

教学重点:把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预备:课件、小棒、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日可真喧闹,学校组织二班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同学观看后沟通。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依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1)班同学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

2.沟通算法,指名同学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同学操作摆小棒。

同学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同学沟通,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留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全班沟通笔算方法,老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2.指名同学列式,老师板书。

3.引导同学试算35+32。

(1)组织同学先摆小棒(留意观看同学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关心同学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同学试着用竖式计算,沟通板演算法。

(3)老师追问:列竖式时要留意什么?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留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同学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沟通。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留意什么?

(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同学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同学的对位问题,提示同学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

2.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二)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留意什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班级下册第69页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上册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在本单元中学习了两位数与一位数、整十数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已学学问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又为今后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奠定基础。本课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中教学内容难度不大,许多同学对这类计算有过尝试,但对于算理的理解比较模糊。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同学利用旧知迁移,借助学具,直观操作,建立对减法过程中算理的表象感悟,能清晰用语言表征出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数学问题,为学习下一课时退位减法最好预备。

教学目标:

1.在把握算理的基础之上,娴熟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并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观看思索,合作沟通,理解并把握“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3.通过分组学习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推理归纳和语言表达力量。

教学重点:

理解把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能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算法的不同。

教学预备:

课件、情境图、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一)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数,比较每组数表示的意义。)

1.7和70

2.45和40

3.82和2

(二)口算。“开火车”形式进行练习。

90-70=80-40=70+5=

34+4=5+32=

4+()=6660+()=68

二、情境引入,初步体会算法

(一)结合情境图,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1.小小图书馆(课件出示主题图)

老师:一(1)图书馆开馆了,小小图书管理员正忙着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了解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呈现)

老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依据同学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信息。

(1)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

(2)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还剩下多少本动漫书?

同学提出问题,老师准时赐予鼓舞,并选择性板书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可让同学结合信息完整把问题叙述出来。

(二)列出算式,对比分析

同学说算式老师板书:35-2=35-20

老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同学可能回答:都是减法算式,第一题是减一位数,其次题是减两位数,依据同学回答,老师板书课题。

(三)猜想结果,引发探究

同学相互说说算式结果。

老师追问:同学说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一起来验证。

(四)借助学具,直观感悟

老师:可以尝试使用计数器和小棒关心计算。

预设的方法有:

1.直接数数方法:35-2往前数2个,就是33;35-20是10个10个地数,往前数2个10就是25、15。

2.小棒操作,直观呈现过程。

3.计数器拨数,位值思想渗透。

(五)回顾沟通理解算理。

老师依据同学表述过程,在算式中体现过程和方法,数形结合,由抽象向具象过渡。

三、对比感知,明确算理

(一)简化思维突出重点(课件出示)

引导同学回顾刚才摆小棒和用计数器计算的过程。

先让同学思索片刻,再利用课件把摆小棒和计数器拨数的过程动态演示,依据学具操作过程,课件出示算式计算过程。再次让同学感悟算理。

(二)回顾比较,熟悉本质

1.比较“35-2”和“35-20”计算有什么不同?

2.同桌沟通,相互争论,回忆操作和计算过程。

老师可引导同学结合小棒和计数器操作过程中的捆数(几个十)、根数(几个一)及十位和个位的计算挨次表述,突出算式的区分,同时内化位值概念。

3.概念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加、减。

三、拓展探究,深化算理

(一)我来试试。(分组拨数计算)

78-5=65-4=

78-50=65-40=

要求:分为男生、女生两组,都先拨出“78”,男生组计算“78-5=”;女生组计算“78-50=”。汇报结果,比较两组分别是在什么数位上拨去珠子,再次明确算法。

(二)选苹果。(改错题)

出示苹果算式,推断各题计算是否正确。

同学们沟通汇报,分析错因。

师生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课件出示)

四、巩固应用,反馈练习

(一)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

同学独立完成,沟通汇报算法。

(二)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的“解决问题”。

运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制造算式。

出示卡片

老师:从中任选2个数制造一个算式。依据同学说出算式,老师板书。

可能会有:

56+30=56—30=30+3=

56+3=56-3=30-3=

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同学口算。

最终一题是退位减法,为下节课学习做孕伏。

六、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3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0---P21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同学把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娴熟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同学的计算力量和检查力量,培育同学的分析推断力量。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消失的问题,提高同学的计算娴熟度和精确     度。

教学难点:

提高同学的计算和检查力量,培育同学的分析推断力量。

教学预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伴侣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沟通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特别好。今日这节课我们连续来讨论。

:课前使同学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4题。请认真观看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1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老师巡察。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老师巡察。指名汇报。

4、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

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认真观看,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沟通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

4、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1、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同学把握计算方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关心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老师巡察。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老师巡察。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沟通。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爱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提高同学练习的娴熟性。

四、总结:通过今日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

教学目标:

1.把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受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1.把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鼓舞同学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预备:

1.老师预备情景图的课件。

2.同学预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前预备

口算。(电脑出示。同学开火车练)

11-3=13-8=17-9=14-5=

15-7=12-3=16-8=13-7=

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我们来做几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8-6=87-3=96-6=

师谈话:把它们改为38-9=、87-8=、96-8=,你会算吗?认真观看你发觉了什么?

同学们发觉两位数个位上的数都比减数小,假如直接减,够不够减?(不够减)那这三道题怎么计算呢?(退位),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引导同学从问题情境中列出减法算式。

课件演示:玩具商店的玩具货架画面。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依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知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屏幕上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生:图上告知我们两辆玩具汽车的价格是15元和36元。

课件连续演示:两个小伴侣进行对话。左边的小伴侣在问:“我只有8元,想买一辆赛车玩具,还要攒多少元?”

师:图上两个小伴侣在说什么和想什么?

生:左边的小伴侣说:我有8元,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钱?右边的小伴侣在想怎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元钱?

师: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为什么这样列?

生答师板书

36-8=

2、引导同学探究计算方法

(1)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35-2、76-4等算式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够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动手摆小棒,分组争论36-8的计算方法。

(2)引导同学说沟通摆小棒的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过程和方法?

生:6不够8减,我们先打开一捆和原来的6根合并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里面减去8根。

师:16根减去8根还剩8根,再加上剩下的2捆(20根)一共还剩28根。在算式后面写上得数“28”。

(3)引导同学总结计算方法。

师:从刚才摆小棒过程中你发觉了什么?谁能依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36-8的方法?

生: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我发觉计算36-8,可以把36分成20和16,再用16减去8,最终把8和20合起来就是36-8的差。

结合生答师板书:36–8=28

/\

2016_8

8

(4)引导同学探究另外的算法。

师:还有其它算法吗?

生: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减8得2,再用26加2得28。

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

36–8=28

/\

2610_8

2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几种方法计算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在以后的计算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68页“做一做”第2题。

先由同学独立计算(可指定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其余的在下面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订正答案时指定1到2题让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重点让他们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怎么办?

2、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先同学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同学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与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3、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先让同学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独立算,最终订正。

四、课堂小结

老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

同学: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老师: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5、6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5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班级下册教科书6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是同学基本把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学有了这些学问储备,对于整十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会相对简单些。新授内容的计算方法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是以“十”为计数单位的,运用旧知迁移,直观操作等手段关心同学把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同学形成口算技能,也是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奠定扎实基础。

教学问题诊断:

可能会有老师提出:对于单元主题图在第一课时是否有必要进行熟悉,分析?

单元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学学问供应一条主线下的各种情境图,为各课时学习供应了丰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现,体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也有学问间层次推动,从编排上来看:(发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写大字)两位数加、减;(剪五角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都离不开情境的支撑。单元主题图的熟悉是遵循儿童认知进展的基本规律,为同学学习数学提兴奋激发探究欲望。整体情境内容与第一课时关联不大。放在第一课时进行熟悉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撑,也为后面课时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受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在观看、比较、合作沟通中逐步培育同学主动探究和独立思索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育思维的敏捷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胜利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预备: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唤起同学已有的学问阅历为新知学习找准生长点

(课件出示)

(一)说一说。

1.10、20、30、()、()

2.8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50。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其次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拨一拨。

1.拨出8,1个1个地拨,拨到10,再10个10个地拨,拨到40.

2.先拨出20,再20个20个拨,拨到80。

3.先拨到60,十位上拨去一个珠子是几十,再拨去一个是几十。

(三)算一算。(让同学做在练习卡上)

3+5=2+7=5+4

30+5=20+7=50+4=

让同学以开火车的方式轮番汇报结果,老师赐予鼓舞。

设计意图:

三道复习题,对数的组成,数数、拨数、计算等学问的回顾,唤起同学已有学问阅历,促进对本课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中计数单位“十”的强化。计算题的复习则是通过计算比较,发觉数位不相同两个数,计算时方法有所变化的意识。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同学能够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单元课时数:15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左右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左右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四十五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通过观看操作,让同学把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各种形式敏捷的加减法练习,激发同学学习爱好,使同学娴熟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思索、操作、沟通关心同学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和思维过程,并在小组合作中培育了思维力量、表达力量与人际交往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孩子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并感受数学可以关心解决生活问题的作用。

教学重点:同学把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同学娴熟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沟通法、谈话法

教具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一幅鲜花盛开的公园一角的画面。

师:公园里鲜花盛开,已经很美。节日快到了,人们盼望公园更美,工人叔叔又运来好多鲜花。(出示工人运鲜花的场景图)。

2、提出问题。看到这么多盆花,你想提什么问题?

(1)工人叔叔运来几种花?

(2)红花、黄花、紫花各有多少盆?

(3)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4)工人叔叔要搬走10盆紫花,还剩多少盆紫花?

……

二、探究问题。

小精灵也来了,他问小伴侣:“谁能说一说,刚才一些问题可以怎样算?

(1)借助情境图,引导同学思索怎样列式计算。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10+20

还剩多少盆紫花—30-20

(2)组织同学沟通计算方法:

(a)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十个十个地数)。

(b)又可以依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1个十和2个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个十,是30)。

(C)3个十去掉1个十,还剩2个十,是20)。

(d)还可以转变成10以的加减法来计算(1+2=3,10+20=30;3-1=2,30-10=20)。

三、巩固练习。

1、P57做一做。

2、练习十第1—3题。

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20=30-10=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7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

2.把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同学的计算水平。

3.通过观看、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同学已有连加、连减学问阅历基础上进行探究,培育同学学问迁移和分析推理的力量,进展同学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目标解析:

在情境中经受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更有利于同学理解运算挨次;在对比中探究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更有利于同学理解小括号的作用。在迁移中运用连加、连减的学问,更有利于同学理解学问的内在结构。

教学重点:

把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并学会笔算。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迁移

课件出示:

60-24-16=18+27+39=

1.同学独立练习。

2.同学汇报沟通。说说连加、连减混合运算的挨次和竖式计算的留意要点。

(二)情境感知

课件出示:公交车情境图

1.看情境图说信息。

2.依据信息提出问题。

3.同学汇报:

问题一: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老师引导同学明确要求这一问题得先知道什么条件)

问题二:上去的人比下来的人多多少人?

4.揭示课题。

依据同学的问题,适时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一)探究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同学争论问题一的解决方法。

2.尝试列式:6725+28

3.汇报每步算式的意思。(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独立笔算。(老师巡查)

(1)分步笔算。

(2)简便写法。

5.引导同学说说笔算时的留意事项。(留意运算符号的变化)

6.引导同学探究问题一的其他解决方法。

例如:2825+67,67+2825等,若同学用67+(2825)的算式来解决,老师应予以引导并鼓舞,同时可以利用这一课堂生成资源自然的导入下一环节──探究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探究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6725+2872(47+16)

2.引导同学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发觉。(小括号的消失,运算挨次的不同)

3.尝试笔算其次个算式。

4.重点争论72(47+16)有简便写法吗?假如没有,为什么?

三、巩固基础,实践应用

(一)完成做一做。

让同学通过基础练习,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完成练习五的第6题。

让同学在辨析对错中发觉问题,以利于自己在计算中避开类似的错误。

(三)完成练习五的第9题。

这是一道情境题,且有两种解题思路,既可以列出连减算式,又可以列出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子,让同学自由选择。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一)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二)谈谈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要留意什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8

设计说明

训练心理学指出:学问的保持需要以识记为前提,识记的学问必需通过复习才能保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运算力量的要求,本节复习课重视同学对算理和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鼓舞同学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精确     计算,并学会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使同学在进一步理解和把握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能比较娴熟地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提高计算力量。

课前预备

老师预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结合习题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

(1)课件出示:

(2)笔算并汇报笔算过程及结果。

(3)复习笔算加、减法的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2.结合练习题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

29+35+9=97-25-47=

75-46+31=53-(9+37)=

(2)笔算并汇报笔算过程及结果。

(3)复习笔算方法。

(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根据运算挨次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也可以依据两个竖式的关系采纳简便写法。留意: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由于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所以只能列两个竖式,没有简便写法)

设计意图:结合练习题复习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提高同学的笔算力量。

3.复习用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解决问题。

(1)复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

①课件出示: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9

各位评委好!我今日说课的题目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它位于新课标试验教材人教版其次册第六单元,先讲单元分析,再就第一小结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

在说课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剖析同学现有的认知基础:

①同学已经把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

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③连加、连减、加减混和计算挨次的把握。

这也正是本单元教材编排的同学思维最近进展区。

本单元是本学期的重点单元之一,约占教学总时数的25%,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本单元的教学工作将有利于顺当达成学期育人目标,同时教材的编排凸显以下四个特点:

①是以同学已经把握的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的组成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作为本单元新学问的生长点。

②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③各小节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以实际情景供应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让同学动手操作、理解、把握算法;脱离直观手段,让同学思索算法。

④“用数学”是结合计算消失的,让同学体会怎样发觉、提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并且内容直接取材于同学熟识的生活事例。

总之,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索到脱离实物思索,遵循由详细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同学抽象思维的培育,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育计算力量,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介于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同学的认知基础,我认为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依据国家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数学学科育人要求,我拟定的单元目标是:①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②同学能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采纳的教学策略有二:①打破传统教学计算时的“枯燥”、“机械重复”的缺陷,创设情景,把计算置入生动好玩的情景中,给枯燥的计算教学注入生命与活力;②用同学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贯穿练习中,培育计算力量。

以本单元第一小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第一课时为例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例1,完成练习十的第1~4题

教学目标:通过直观手段,让同学理解、把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创设情景,为同学供应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空间,培育同学的观看、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探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评价: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

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操作法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题卡、同学备小棒

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激情引趣(3分钟)

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7分钟)

3、实践运用,进展力量(15分钟)

4、独立思索、巩固新知(5分钟)

1、创设情景,激情引趣:多媒体课件出示“公园花卉展”的主题图,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三种花,说出每种花的盆数)

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拟分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在“公园花卉展”的情景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全班同学沟通后老师板书出问题)

其次环节:小组争论先解决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争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计算时是怎样想的?老师参加同学的争论)

第三环节:小组汇报争论的计算方法:一个一个地数、按数的组成计算、想减算加、用十做单位计算、摆小棒看出来的……小组互评。多媒体直观演示,验证计算结果,并且让同学比较出那种方法最简便。体现算法的多样性和敏捷性。同学再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其余的问题。

第四环节:增加如“工人叔叔搬走10盆紫花,还剩多少盆紫花”,“红花和紫花的总数比黄花多多少盆”等整十数减整十数和加减混和计算的问题,同学思索计算并且说明理由。同学进行自评。

3、实践运用,进展力量:(以一班级综合实践课“小猪爬山”的故事为题材设计闯关活动),小猪和伙伴们结伴去爬山,假如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进行德育渗透。

第一关:计算并说说40+203+26-45+4-7

40-20xx+20xx-4050+40-70

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促进学问迁移和加强学问间的联系)

其次关:看图写算式(旨在比较、对比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等的区分和联系,培育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如:40+3和40+30

第三关:集体闯关,每个小组一张题卡,用时少、正确率高为优胜奖。号召同学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对闯关活动进行小结,师评为主。

4、独立思索、巩固新知:同学独立完成练习十第1~4题。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情引趣:结合教材创设“公园花卉展”的真实情景,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由于爱好才是最好的老师,又对同学渗透爱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思想品德训练。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同学在“公园花卉展”的情景中,通过观看,发觉并提出了多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同学思索计算方法,再相互沟通,这种支配让同学在自主探究思索和合作沟通中,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留给同学探究、思索、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同学思路,培育同学的合作精神。

实践运用,进展力量:运用多媒体把“小猪爬山”的动画故事呈现给同学,通过连续的场景和生动的画面引导同学的有意留意,调动同学乐观参加的情感,让同学在轻松开心的练习活动中运用计算学问,提高计算力量。

独立思索、巩固新知:让同学独立完成作业,培育同学独立思辩的力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检查了本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纳了纲要信号法,抓住数概念、数运算学问间的联系与进展脉络,简明扼要,体现简洁美,突出重点。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10+20=30

…………

搬走10盆紫花,还剩多少盆紫花?30-10=20

再运来10盆紫花,现在有多少盆紫花?30+10=40

红花和紫花的总数比黄花多多少盆?10+30-20=20(盆)

以上是我对本单元的分析和第一小节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敬请各位专家同仁多多指教,感谢。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0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比较简单的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

2.引导同学连贯地思索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经受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培育同学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目标分析:

在同学学会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基础上,初步接触连续两问的问题,有利于培育同学思维的连续性,为同学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预备。

教学重点:把握含有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其次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备

(一)尝试补充缺少的条件或问题,再解答。

1.课件出示题目

(1)拍球竞赛,小华拍了34个,小强比小华多拍9个,___________?

(2)阅读爱好小组有男生13人,___________,阅读爱好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仔细审题,明确每道题需要补充的是条件还是问题。

3.你能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吗?

4.指名同学补充条件、问题,再解答。

(二)小结: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已知的条件。

二、探究新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自主理解题意。

(1)春暖花开,学校美术爱好小组的同学组织到郊外写生,从图中你了解了什么信息?

(2)同学说说自己发觉的数学信息。

2.尝试提出问题

出示:美术爱好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___________?

(1)同学审题,发觉缺少问题。

(2)补充问题。

①男生有多少人?

②美术爱好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二)深化探究,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

(1)要解答其次个问题,需要什么已知条件?(女生和男生的人数)

(2)缺少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到哪里去找。

明确解决其次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其次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2.解决问题

(1)先求男生人数,列式计算:14-5=9(人)

(2)再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起来,求出美术爱好小组的总人数。

列式计算:9+14=23(人)

(3)同学口答:男生有9人,美术爱好小组一共有23人。

3.检验结果

怎样检验解答是否正确?(方法不唯一)

(1)所求得的男生9人是否比已知的女生少5人。

(2)共有的23人,减去男生的9人,剩下的女生是不是14人。

4.归纳小结

今日学习的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要先依据已知的两个条件解决第一个问题,再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一个条件,和另一个有联系的已知条件结合起来,解决出其次个问题。

三、练习提升

(一)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1.分析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33+4=37(人)

3.同学争论解决其次个问题: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另一个条件。

列式计算:33+37=70(人)

4.检验结果:把自己检验的过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同学口答问题。

(二)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六的第1题。

1.同学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

3.同学争论解决其次个问题,列式计算。

4.引导同学检验结果并口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一)同学回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老师小结:这节课学习的是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解答其次个问题时需要把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其次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做题时要先读懂题目,再仔细解答。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引导同学经受学问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同学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学问的过程中,使同学能正确、娴熟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渗透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一些简洁的数学思想,培育同学对学问进行整理的意识和力量,同时培育同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使同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爱好。

二、目标解析

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创设算式的分类的情境,让同学在情境中参加到学问系统整理活动中,形成完整的学问网络,巩固和提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力量,并在活动中培育同学自主的学习力量,提高同学的归纳概括的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娴熟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学问来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预备

课件、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中形成体系

1.课件出示下面的八道算式。

72+6

82-40

41-7

14+50

38+27

30-16

36+19

59-46

认真观看上面的题目,回忆是这学期学的什么学问?

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哪些方面的学问?指定同学回答。

通过直观算式的感知,激起同学回顾已学学问的欲望,并让同学初步回忆这一内容的主要学问点,同时大大提高同学复习旧知的乐观性。

(二)整理中把握学问

1.分类整理算式。

(1)将上面的8个算式进行分类整理,小组内沟通。

(2)汇报沟通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分类方法的预设:

方法一:

加法:72+614+5038+2736+19

减法:82-4041-730-1659-46

方法二:

(3)比较分法,确定讨论方法二的分法。

2.复习100以内加法(二)

(1)同学独立完成加法的4个算式,同时指定同学板演。

(2)全班沟通,重点说明: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时应留意什么?

3.复习100以内减法(二)

(1)同学独立完成减法的4个算式,同时指定同学板演。

(2)全班沟通,重点说明: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时应留意什么?

4.准时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中的第1题的第(2)题。

(2)同学独立完成,同时指定同学板演,同桌沟通计算时应留意的地方。

(3)全班沟通,进行评价。

5.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29+35+9=

97-25-47=

75-46+31=

48+26-39=

53-(9+37)=

(2)先同桌说说运算挨次,并用笔画出先算的部分,然后全班沟通运算挨次。

(3)同学独立完成,指定同学板演。

(4)全班沟通,重点说明:每道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复习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①校内里有33棵杨树,柳树比杨树多17棵。柳树有多少棵?

②校内里有33棵杨树,松树比杨树少17棵。松树有多少棵?

(2)同学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同桌沟通自己的想法。

(3)全班沟通各自想法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4)比较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5)依据第(2)题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松树和杨树一共多少棵?)同学独立解答后沟通解题思路。

借助算式分类的情境,让同学在不经意中参加到100以内加法、100以内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等活动中进行学问的整理,形成完整的学问网络,使同学的共性得到进展,表达的欲望得到满意。在复习的过程中,培育同学的思维力量,提高同学的计算力量。

(三)练习中深化熟悉

1.排队

依据每个算式的结果,将下面的算式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提示同学: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进行大小比较。)

11+18

37+28

42-10

24-19

83-67

2.投篮

小白兔拿着27号球,要投入计算结果是27的篮中。请你帮小白兔找出合适的篮。

提示:先计算,再连线。

3.想一想,算一算

先让同学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沟通,重点说明:应先从什么位填起?留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4.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4题。

先让同学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沟通,重点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3题。

先让同学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沟通,重点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8题。

先让同学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沟通,重点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4)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小明家种了8行苹果树,每行9棵,小明家种的苹果树比小红多15棵,小红种了多少棵苹果树?

先让同学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沟通,沟通时引导同学画线段图分析,提示同学:千万不要看到多就加,看到少就减,肯定要比一比再来列算式。

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层次性,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同学进一步把握本单元的学问,同时培育同学的思维力量和数感。

(四)梳理中内化学问

通过今日的整理和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在计算时应留意什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2、3题。

教学目标:

学问技能

(1)使同学进一步把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娴熟地进行计算。

(2)使同学进一步把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和力量。

(3)使同学能够敏捷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学问解决简洁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同学“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育同学仔细审题、细心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同学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娴熟地把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预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75-8=36+40=42-9=54+8=48-40=

52-7=36+4=50-20=57-20=84-7=

75-6=84-60=

(2)谈话揭示课题。

今日我们这节课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二、复习旧知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

教材第101页第1题。

①指名读题。

②笔算加减法应留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加法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

③指名上台笔算,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出示练习题:30+24+28=75-26-35=45+27-5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同学看清运算符号,仔细审题,再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同学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3题。

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的计算会更娴熟,在计算时只要仔细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相信大家会很棒!

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一笔算两位数加法

和:和:

差:差:

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30+24+28=75-26-35=45+27-59=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3

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

2.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感受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关心同学建构出连加、连减的模型。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4.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仔细思索,独立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目标解析:

《连加、连减》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再增加再削减的意义,并运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问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重点教学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在对比等活动中,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树立仔细书写的学习态度,培育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最终达到提高计算力量的目的。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预备: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加、减法笔算。

1.出示计算题。

28+15=94-44=

2.同学独立计算。

3.全班沟通。说说计算时要留意什么?

(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谈话引入:秋天到了,处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小玲和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在农家乐参与劳动呢。你们看他们正在那里干什么呢?(帮李大爷家采摘南瓜)

2.出示表格,收集有关数学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3.提取有代表性的问题。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大南瓜?

(二)连加计算。

1.列式:28+34+22=

2.尝试列竖式计算。老师巡察,对计算有困难的同学进行指导。

3.沟通算法。(课件演示)

4.比较以上三种方法,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一题。

(一)同学在黑板上算和作业本上算同时进行。

(二)集体讲评。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加计算时要留意什么?

(三)连减计算。

1.课件出示例2中的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还剩多少个?)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3.同学独立列式计算,老师巡察,准时发觉问题。

4.全班汇报,优化连减的竖式。(课件演示)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其次题。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减计算时要留意什么?

三、运用学问,提高巩固

(一)比比我最棒!

1.同学独立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4题。

2.采纳开小火车的形式讲评。

(二)小小运动健儿!

1.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3题。

2.理解题目意思。列式计算,并口答。

3.同桌互改.夸夸自己的同桌。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1.今日你收获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3.学了今日的课,你有什么要提示大家的?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4

教学目标:

1.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把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受观看、分析、思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3.沟通学问之间的相互联系。借助迁移的学习方法,培育同学主动参加、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把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预备:

课件、若干个圆片、三角形、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嬉戏导入

(一)摆一摆,说一说。

老师在黑板上粘贴一行○,共6个。

1.要求同学摆一行数量一样多的△。(摆放时指导同学上下行对齐,一一对应。)

2.假如要使△比○多2个,该怎么摆?(让同学上黑板摆,并说一说想法。)

3.圈出△和○同样多的部分,再圈出△比○多的部分,△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

4.怎样计算△的数量?

(二)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解决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23页主题图。

(2)同学沟通:哪一列的班级在评比中荣获第一名?你还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3)课件出示例4第(1)小题的条件部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理解数量关系。

怎样求出二班得到的小红旗的面数?

(1)依据黑板上的圆片和三角形的对比图,同学仿照着用小棒摆。

(2)同桌相互说一说摆法和算法。

3.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小红旗摆法图,演示画图过程。

(2)同学沟通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3)同学列式、解答。

4.同学沟通。

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同学可能会直接分析出数量关系,也可能运用线段图分析。)

5.引导同学用减法来检验。

三、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24页第2小题,引导同学理解题意。

2.同学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三班和一班的数量关系,并解答。老师巡察指导。

3.同学汇报解法及解题思路,课件同时演示解答过程。

4.口答检验方法。

四、应用提升

(一)教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